胡振忠
摘要:教育工作開展必須與時俱進,緊密聯系新時期發(fā)展需要,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提高教育工作整體水平,促進教育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在法治社會建設背景下,教育改革需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提高教師法制意識,增強教師道德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師職業(yè)精神和愛國情懷,助力于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偉大中國夢的實現。
關鍵詞:安國守法;求真務實;與時俱進
分類號:G635.1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作為人民教師,需要提高認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惠心施教,育人以真,德化品學,力行近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展示新時期的教師風貌,不負使命,不負重托,為新時期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力量,為偉大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動力,這一目標需要全體教師努力才可實現,更需要一顆堅定的心和無所畏懼的勇氣,團結協作,協力前行。
1.愛國守法,潛心施教
我國正在加強法治社會的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教師作為教育事業(yè)開展的核心力量,應該以身作則,愛國守法,學習法律知識,樹立知法、守法的良好形象,并能夠推己及人,在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融入相應的法律知識,滲透相應的法律知識,使學生能夠在法律方面形成一種初級層面的感知和認識,增加對法律知識學習的興趣,并為后續(xù)成長和法律知識的深化學習奠定基礎。在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體現一種服務精神,具有公益心,提高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認識高度,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德為本。首先,在對待教學工作的態(tài)度方面,應該體現一種熱情、認同和忠誠,能夠主動投入到教育研究工作之中,以“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出發(fā)點,積極向上,具有面對困難,挑戰(zhàn)困難的勇氣,學習我國古代教育家的風格,以教為教,并不是因教而教。其二,在面對學生時,做到有教無類,不拋棄,不放棄,將每個學生作為自己的孩子進行呵護、鼓勵和培育,幫助其成長,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履行的是教師的職責,還是一位長者對孩子的培養(yǎng)義務,從而形成一種“親子情懷”,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其的“愛”,并在這種“愛”的支持下砥礪前行,爭先創(chuàng)優(yōu)。其三,持續(xù)學習,提升素質。從本質意義上進行分析,素質屬于道德層面的話題,而道德屬于法治的基礎,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從專業(yè)能力、教學技巧、教學模式、個人品質等方面進行提升,做好工作的同時,做好自己,實現在做人做事方面的共同成長。簡而言之,教師的專業(yè)性水平和素質也是其職業(yè)道德體現的關鍵要素。
2.愛崗敬業(yè),求真務實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需要熱愛自己的崗位和工作,能夠提高對教育事業(yè)的認識,樹立新的思想,指導實際工作。其一,教育事業(yè)與全民素質提升和偉大中國夢實現密不可分,只有提升教育水平,才能為祖國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從而推動社會建設工作的發(fā)展,因此,新時期的教育事業(yè)責任重大,必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其二,教育工作對于孩子的成長影響重大,關乎一個孩子整個人生的成敗,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必須不辱使命,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具有責任感和危機意識。其三,教師在履行職責時,應該做到求真務實。在黨的十九大中,多次提到求真務實,實踐出真知,這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內容,更是我國經濟建設的制勝法寶,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每一位教師必須求真務實,通過實際情動證明自己,通過實際行動驗證自己的想法,并總結經驗和不足,消除自己的虛榮心,在成就自己的同時,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與此同時,教師需要認識到,新時期,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工作應該與法治社會建設、經濟發(fā)展、民族振興、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諧社會建立等聯系在一起,時刻具有一種使命感,并踐行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將具體工作落到實處,體現價值。
3.嚴謹治學,力求精進
夫子有云“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可見學習對于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在新時期,教育工作者,必須加強學習,才能做到精進,而為了精進,必須嚴謹治學,一絲不茍,兢兢業(yè)業(yè)。所謂嚴謹治學,需要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不放過每一個問題,及時進行問題的處理,并主動發(fā)掘問題,細化具體工作,不僅僅完成教學目標,還要在完成目標的基礎之上提升效果。除此以外,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還要進行同事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工作討論,取長補短。例如組建團隊學習小組、開展校本研修活動、建立網絡學習機制、召開教學工作研討會、申請教學方面的科研項目等等。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加強自我管理,及時進行自查、自糾,反省和總結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和提升,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也”。治學需要嚴謹,還需要具有耐性,尤其是學生素質不一,教學環(huán)境存在差異,教師需要甘于奉獻,持之以恒,在默默無聞中探索工作的樂趣,體現人生的價值,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櫛風沐雨,靜待花開。
4.為人師表,立德立言
身教勝于言教,教師需要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起到表率作用,尤其是小學教師,學生在判斷是非方面的能力較弱,大多數通過感知和模仿去學習,因此,教師需要關注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為人師表,這樣才能實現立德立言的目標。有關方面,可以深入研習南開中學的容止格言“面必凈、發(fā)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顏色宜和、宜靜、宜莊;氣象勿暴、勿傲、勿怠”,將形象樹立的工作落到實處,做到細處,對于自己的每一句話都要斟酌而用。除此以外,在新時期需要對為人師表形成新的認識,教師應該基于自己的職業(yè),打造自己的形象,做到為人師表。在學生面前,也必須做到為人師表,擁有一個教師的莊重、嚴肅卻又和藹可親。在同事面前,也要做到為人師表,爭做先鋒和模范。在社公眾面前,更要注重為人師表,提升社會對教師的印象和評價,這樣才會有利于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尤其是在法治社會背景下,教師應該遵守法律法規(guī),加強道德品質修養(yǎng),不僅尊法、守法,還要主動普法,宣傳法律知識,主動揭發(fā)和檢舉一些違法違規(guī)行為,不做旁觀者,這樣才可以增強有益影響,幫助更多的人提升法律意識,推動法治社會的建設。
5.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
古語有云“日日新,又日新”,這種創(chuàng)新思想和創(chuàng)新意識是引領時代發(fā)展的關鍵力量。教師也要具有與時代同步的意識,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這一工作具體開展過程中,創(chuàng)新應該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教師必須進行思想創(chuàng)新,在不忘初心的前提下,進行新思想的學習,新事物的探究,不斷提升認識,能夠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認識這一崗位、重新認識這一職業(yè),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正確解讀十九大的相關精神,將其作為自己思想改進的營養(yǎng)之源。其二,教師必須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進行創(chuàng)新,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等,能夠通過創(chuàng)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成績和素質,完成并超越教學目標。其三,在教學管理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所有教師對于學生皆負有管理職責,因此,必須做到管理創(chuàng)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盡量鼓勵學生,使學生能夠具有信心和勇氣,可以有效使用賞識教育的方法增強管理。其四,在教學設計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在一起,盡量增強教學內容設計的合理性和針對性,融入現實中的相關要素,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課堂與實際之間沒有“距離”,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方面的興趣,提高實際應用能力。
整體而言,在新時代,需要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推動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更需要良好的教育培養(yǎng)德藝雙馨的人才,充實到各個崗位,支援國家建設。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認識,注重自己的德行修養(yǎng),學習法律知識,宣傳法律知識,弘揚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教育工作崗位上,持續(xù)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樹立良好的形象。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堅定信念,勇敢的面對當前的教育新形勢,與時代協行,不忘初心,勤勞、樸實、忠誠、向上,用自己最純真和質樸的情懷譜寫最壯麗的樂章——靜待花開時,芳香滿庭院,由思報國心,此生志不改。
參考文獻
[1]吳敏,肖洪艷,于鶴."四有"好老師標準下的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路徑研究[J].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7(5):21-22.
[2]賀志勇. 基于教育協同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研究[J]. 廣東教育:綜合版, 2017(11):27-28.
[3]楊春潔. 淺談鄉(xiāng)村教師如何做到敬業(yè)愛崗[J]. 散文百家(下), 2017(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