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童話堪稱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第一文體,這可以從入選的篇目數(shù)量、學生的喜愛以及全學段安排學習這幾個方面得到印證。課堂教學之后,原本趣味十足的童話故事,讓學生學習起來,卻沒有了往日的熱情。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童話興趣降低呢?有沒有破解這一問題的有效對策呢?
一、童話類文本教學的誤區(qū)
1.道德說教偏重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特點,童話教學中借助童話故事對學生開展品德教育,使學生受到故事的熏陶和感染,本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一些教師受寓言教學講究寓意和歷史上每學一篇課文總是強調中心思想的影響,在童話教學中過于注重道德說教,總想在故事之外還硬要給學生來一些與理解中心思想有關的說教,過于注重文章的思想灌輸,而不是讓學生沉浸在童話故事中去體會,去領悟。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童話故事自身就包含了對真善美的褒揚和對假丑惡的批評,讀著或者記住了童話故事本身,其教育意義會在學生心靈中慢慢體現(xiàn)出來,在童話教學中直接加上道德說教,只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想遠離童話學習,結果就適得其反了。
2.分析講授過多
即使是對學生來說極富吸引力的童話故事,有些教師竟然不肯讓學生在課堂上多種感興趣的事去多多讀課文,而是總怕學生讀不懂,習慣了先來講給學生聽,也就是帶著學生一句一句地讀、一段一段地分析課文內容。這種不分文體不管學情的教學,本質上就是重講授內容、輕語言學習,教師還停留在過去以教為中心的立場上,不懂得當下的課堂需要轉變教師角色,需要以生為本,讓學于生。一些教師仍然按照傳統(tǒng)方式進行教學,實際上是站在教師自己的角度理解童話、設定教學目標,完全忽視了學生立場,還把學生當成了知識的容器,追求的是灌輸效果。
3.審美情趣淡化
童話故事通常是以現(xiàn)實生活味基礎加上豐富的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因而它既具有奇特的幻想意識又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這種有機融合從使童話能夠成為9歲到99歲共同喜愛的一種文體。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或偏執(zhí)現(xiàn)實性而忽視幻想性,導致兒童天性中豐富的想象力與童話應有的審美價值無法進行對接。一個優(yōu)美的童話故事中,自然蘊含著兒童無比傾心的營養(yǎng)源泉,只要讀了它,兒童的精神世界就獲得了潤澤,也能夠從中得到成長的動力。但是,教師在童話教學中,往往喜歡用自己知道的科學知識來介紹童話世界,在教師不知疲倦的講述中,童話的魅力已經喪失殆盡了,學生再也提不起從童話世界中去尋找自己的夢想的興趣了。
二、童話類文本教學的策略
1.在自主學習中浸潤心靈
小學教材中的童話,在敘事手法上喜歡采用反復結構,故事情節(jié)生動吸引人,人物形象新鮮有魅力。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關注童話文本的自身特點,讓學生自己被童話吸引進入,在童話的世界里穿梭來往,跟著童話人物一起幻想、想象,一起經歷,直至成為童話的一部分。當學生熟讀童話故事之后,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講童話故事,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有了自主體悟,感受故事的魅力,體味童話的迷人。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匾龑W生結合生活實際談感受,而不是將一些自己覺得很重要的思想、道德說教牽拽著學生接受,那樣只能讓教學起到相反的效果。
如教學《一塊奶酪》(三年級上冊第11課),這是一篇動物童話,學生讀起來興趣十足,因為螞蟻們在奶酪的美味面前那種想嘗一嘗的念頭,正與孩子們平時面對美食時的誘惑是一樣的。學生認認真真地讀好故事之后,可以組織學生互相說一說,生活中自己有沒有遇見過螞蟻遇到的情形,當時的情況怎么樣,自己是怎么做的。當他們讀著講著相似的故事時,慢慢就懂得面對美食或美味的食物時,得向螞蟻隊長一樣去做。這樣雖然沒有給學生講什么童話里包含的道理,但學生在故事的浸潤中自然就明白了。
2.在放飛想象中把握形象
豐富的想象是每篇童話都具備的特點,但想象并不是憑空亂想的,它是為表達童話形象服務的。因此,學習童話,就需要發(fā)揮想象力的作用,來體驗童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教師需要讓學生進入神奇的幻想世界,借助想象來把握童話的形象,讓童話想象在學生的腦海里清晰起來、行動起來并成為自己最喜愛的珍藏。這樣的體會學習,學生記住的就不僅僅是體會故事,對人物形象也有深切的感受。
如教學《在牛肚子里旅行》(三年級上冊第10課),這篇童話的主角是兩只叫青頭和紅頭的小蟋蟀在玩捉迷藏的時候,藏在草堆里的紅頭被大黃牛給吃進了肚子里求救,青頭在外面千方百計終于救出了紅頭。這個故事顯然不是給學生講牛有四個胃的知識,而是通過紅頭的歷險、青頭的施救過程,讓人感受到兩種小蟋蟀之間的友情以及不同的特點。而在讀故事的過程中,對于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情形尤其需要發(fā)揮想象力才能有真切感受,當青頭感受到紅頭在牛肚子里的危險、害怕、難受時,他一方面盡力安慰、鼓勵紅頭堅持住;另一方面焦急并想出好辦法來救紅頭。讀了這樣的體會故事,青頭對紅頭的感同身受,能夠讓學生深深體驗朋友之間患難見真情。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只要想起了青頭,就會自然伸出援助之手的。
3.在關注表達中享受審美
小學生學習童話故事,可能還不知道美的具體內涵,但學生會從各種美麗的童話故事中感受到打動心靈的東西,或者是教會他們正確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等,這些就是童話在學生心靈種下的真善美的種子。
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三年級上冊第8課),這篇童話放在三年級來學習,與過去放在六年級學習要求應該有明顯的區(qū)別。高年級閱讀很重要的目標是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而在中年級段則體現(xiàn)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這樣一來,作品中小女孩最后死在大年夜街頭的雪地里,這些現(xiàn)實感很強的內容在高年級可以用來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以體現(xiàn)文章的思緒感情,但在三年級來學習這篇童話時只是作為一種對比而存在。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重點關注童話中那些美的描寫和表達,其間不僅有小女孩自己都看不到的外表美,更有小女孩每次擦燃一支小小的火柴時產生的美妙幻覺,帶給小女孩瞬間的享受,直至小女孩把整把火柴都擦燃了,好讓她跟著奶奶飛向了一個沒有饑餓沒有寒冷也沒有痛苦的世界中去。沒有這種對美妙世界的描寫,就不能襯托出現(xiàn)實世界的丑惡來;因此,在三年級來學習這樣的經典童話,要努力讓學生享受這種美的表達。
童話類文本教學需要讓童話故事自身來吸引學生閱讀,對童話中蘊含的豐富內涵,不能僅限于思想道德方面的內容,更多的是迷人的故事、生動的形象和美妙的童話境界,而這一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童話,體驗童話的形象,讓童話成為真善美的種子植入他們的心間。
作者單位:安徽省銅陵市田家炳小學(2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