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紅,閆春良,任冠軍
北京航天總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北京 100076
肺癌是中國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居第一的惡性腫瘤[1],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約占全部肺癌的85%[2]。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變在NSCLC患者中較為常見,能夠?qū)е翬GFR酪氨酸激酶活性增強,促進腫瘤細胞種植、轉(zhuǎn)移、浸潤,導致腫瘤進展,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3-4]。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是靶向治療藥物,能夠抑制腫瘤細胞中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的合成和21 bp氨酸激酶的磷酸化,進而緩解患者病情,但是EGFR-TKI單獨治療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且耐藥率較高。貝伐珠單抗是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單克隆抗體,通過抑制新生血管形成阻止腫瘤生長,在NSCLC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的療效。本研究分析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靶向藥物鹽酸??颂婺嶂委烢GFR突變型NSCLC患者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北京航天總醫(yī)院收治的EGFR突變型NSCLC患者。納入標準:①經(jīng)細胞學和組織學檢查確診為NSCLC,經(jīng)實時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基因檢測技術(shù)證實為EGFR基因19號外顯子缺失突變;②生存期≥6個月;③存在可測量病灶;④既往未接受過放療或化療。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②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③隨訪時失聯(lián)的患者。依據(jù)納入和排除標準,本研究共納入150例NSCLC患者。根據(jù)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5例,觀察組患者采用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鹽酸埃克替尼片治療,對照組患者僅采用鹽酸??颂婺崞委?。觀察組中,男46例,女29例;年齡為52~71歲,平均年齡為(60.33±4.92)歲;腫瘤直徑為2~5 cm,平均腫瘤直徑為(3.02±1.65)cm;病理分期均為Ⅳ期;病理類型:腺癌59例,大細胞癌16例。對照組中,男42例,女33例;年齡為50~73歲,平均年齡為(61.25±5.02)歲;腫瘤直徑為 3~6 cm,平均腫瘤直徑為(3.15±1.75)cm;病理分期均為Ⅳ期;病理類型:腺癌56例,大細胞癌19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腫瘤直徑、病理分期及病理類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口服鹽酸??颂婺崞?,每次125 mg,每天3次,21天為1個療程。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給予貝伐珠單抗靜脈滴注,15 mg/kg,21天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3個療程。治療過程中若出現(xiàn)難以忍受的不良反應或病情發(fā)生進展,立即停止用藥。
①治療3個療程后,采用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RECIST)1.1版[5]評價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腫瘤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維持4周;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腫瘤病灶最大徑之和減少≥30%,至少維持4周;疾病穩(wěn)定(stable disease,SD):腫瘤病灶最大徑之和減少<30%或增加<20%;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腫瘤病灶最大徑之和增加≥20%或出現(xiàn)新病灶。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CR+PR+SD)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治療有效率(response rate,RR)=(CR+PR)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所有患者均隨訪至2019年4月,隨訪方式為門診隨訪及電話隨訪,觀察兩組患者的生存情況。③采用生活質(zhì)量綜合評定問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6]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包括物質(zhì)生活、軀體生活、心理功能、社會功能4個維度,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zhì)量越好,評價時間為治療前及治療3個療程后。④依據(jù)《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9版)》[7]及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wǎng)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臨床實踐指南評價藥物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口腔潰瘍、血液學毒性、周圍神經(jīng)毒性等。
采用SPSS 25.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Kaplan-Meier法繪制生存曲線,組間比較采用Log-rank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DCR為90.67%(68/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33%(52/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667,P=0.001);觀察組患者的RR為65.33%(4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1.33%(31/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679,P=0.003)。(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n(%)]*
隨訪1~15個月,觀察組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為11個月(95% CI:7.714~14.286),對照組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為8個月(95% CI:6.907~9.903)。觀察組患者的生存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62,P<0.05)。(圖1)
圖1 觀察組(n=75)和對照組(n=75)患者的生存曲線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物質(zhì)生活、軀體生活、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物質(zhì)生活、軀體生活、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GQOL-74評分的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GQOL-74評分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維度時間觀察組(n=7 5)對照組(n=7 5)
觀察組患者惡心、嘔吐、口腔潰瘍、血液學毒性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周圍神經(jīng)毒性。(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比較[n(%)]
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污染的加劇、吸煙人群的增加,肺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不斷增長,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生命健康[7]。NSCLC具有腫瘤細胞倍增迅速、侵襲力強、惡性程度高、轉(zhuǎn)移率高、預后差等特點[8-9]。EGFR突變是NSCLC常見的驅(qū)動基因,EGFR突變增加了臨床治療難度,導致腫瘤的進展和侵襲。EGFR突變主要發(fā)生于18~21號外顯子,尤其是19號外顯子突變概率較高,不同EGFR外顯子突變NSCLC患者的治療和預后差異較大[10]。本研究選擇EGFR基因19號外顯子突變的NSCLC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排除混雜因素的影響。
靶向治療是EGFR突變型NSCLC的有效治療方法,鹽酸??颂婺崾侵委烢GFR突變型NSCLC療效較好的藥物之一[11-12]。然而,長期應用鹽酸??颂婺峥沙霈F(xiàn)獲得性耐藥,因此往往需要通過聯(lián)合其他藥物來提高整體療效[13-14]。新生血管形成在惡性腫瘤的進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惡性腫瘤的浸潤、侵襲、轉(zhuǎn)移需要豐富的血液供應,因此阻斷腫瘤賴以生存的血管網(wǎng)絡是臨床治療的新方向和思路。貝伐珠單抗是VEGF阻滯劑,通過與游離VEGF結(jié)合,抑制腫瘤組織血管增生和形成,進而改變腫瘤組織微環(huán)境,抑制其增殖和轉(zhuǎn)移[15-16]。翁克貴等[4]、林順歡等[10]研究指出,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靶向治療可提高EGFR突變型NSCLC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無進展生存率。另有研究指出,鹽酸??颂婺崧?lián)合貝伐珠單抗可抑制腫瘤進展,延緩病情,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NSCLC的治療效果[17-1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DCR和RR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且觀察組患者的生存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貝伐珠單抗能夠有效縮小腫瘤體積,抑制腫瘤進展,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鹽酸埃克替尼治療NSCLC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單獨應用鹽酸??颂婺嶂委煛1狙芯拷Y(jié)果還顯示,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惡心、嘔吐、口腔潰瘍、血液學毒性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鹽酸??颂婺崧?lián)合貝伐珠單抗可降低靶向治療的不良反應,提高治療的安全性。本研究分析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物質(zhì)生活、軀體生活、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既往研究結(jié)果一致[19-20]。分析可能與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鹽酸??颂婺峥捎行б种颇[瘤進展有關(guān)。
綜上所述,與單獨靶向治療相比,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靶向治療可提高EGFR突變型NSCLC患者的臨床療效,提高患者的短期生存率,降低不良反應,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由于本研究隨訪時間較短,貝伐珠單抗對EGFR突變型NSCLC患者遠期生存率的影響尚未進行評估,望在以后的研究中繼續(xù)延長隨訪時間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