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娟 杭鑫
摘要:學習金字塔理論告訴我們:“向他人講授”是一種最高效的學習方式。在線上教學中,通過建構“我是小主播”學習模式,實現(xiàn)了從“輸入式學習”向“輸出式學習”、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zhuǎn)變?!拔沂切≈鞑ァ睂W習模式須遵循三個原則:由點到面,尊重學生意愿;由扶到放,教師退居幕后;由觀到評,鼓勵學生參與。
關鍵詞:線上教學;輸出式學習;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07B-0033-03
一、背景與思考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全球,給社會各行各業(yè)帶來巨大的沖擊,更是倒逼現(xiàn)有的教育不斷突破、不斷改變、不斷適應。教師變身“網(wǎng)絡主播”,隔著屏幕使出渾身解數(shù),只為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多幾分鐘專注聽講;但屏幕另一邊的學生往往早已神游太虛或留戀游戲。教師們開始懷念疫情之前的課堂。但其實,疫情之前的課堂與在線教學在本質(zhì)上沒有太大的差別,很多學生依然是課堂中的聽眾。他們“正襟危坐”,看似專心聽講,實則心已旁鶩。面對這種境況,我們該如何應對?
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率先提出“學習金字塔”概念,后來美國緬因州的貝瑟爾國家培訓實驗室也進行類似研究,提出了學習金字塔理論[1]。如圖1,學習效果在30%及以下的幾種傳統(tǒng)方式多是個入學習和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及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xiàn)在的課堂討論學習、合作學習、綜合實踐越來越多了,但時間還是太少,參與面還是太窄,走過場、做樣子、看熱鬧的情況還很常見,尤其是“向他人講授”更少,“小教師”還是限于“幫助同學解題”。而研究表明,“向他人講授”是“對所學內(nèi)容的立即運用”的一種方式,是學習效率最高的方式。
1.“輸出”比“輸入”更重要
所謂“輸入”或者“輸出”,其參照系是學習者的大腦。當外界信息向?qū)W習者大腦的方向流入(如聽教師的講授或自主看書等),即為“輸入式學習”;而當信息從學習者的大腦中提取,并明確表達出來(如學生提問、討論、當“小教師”等),即為“輸出式學習”。由學習金字塔理論可知,“輸出式學習”才是主動學習,才是高效學習?!拜斎搿笔菫椤拜敵觥狈盏模瑢W習只有達到了能“輸出”的境界,知識才真正成為學習者的一種能力和素養(yǎng)。
2.“興趣”比“知識”更重要
“被動學習”“接受式學習”“輸入式學習”中,學習者對知識只能選擇“接受”或“不接受”,至于接受什么樣的知識,學習者是沒有多少選擇權的。但每個學習者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喜好和特長,有智力的優(yōu)勢區(qū)和劣勢區(qū),當學習者以一種或幾種固定的方式學習時,他就會覺得興味索然;如果學習者能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或用自己感興趣的方式來學習,那知識將不再是一種無生命的“對象”,而會是一種有故事的“生命”。
3.“自主”比“學習”更重要
當下,類似“聽講”這樣的“輸入式學習”成為教師認可的常態(tài)學習方式。如果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強烈愿望和主動意識,學習效率確實不錯;但現(xiàn)實是,一些教師只看到了“聽講”的表現(xiàn),忽略了背后的隱性因子——主動,也沒有在激發(fā)學生“主動”聽上下功夫,導致當下的課堂“聽講”效果一般。部分教師固執(zhí)地認為:聽講,一定是教師講,學生聽。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是“被動地聽”,卻很少“主動地聽”,影響了學習的效果。
鑒于以上的思考,筆者的團隊在實踐探索中打造了“我是小主播”線上教學模式。
二、探索與實踐
“我是小主播”就是讓學生變身課堂“主播”,圍繞教學內(nèi)容,做自己感興趣的實驗,講自己愛看的書,解自己會做的題,聊自己擅長的事。“小主播”們要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水平,選擇想研究的小課題,進行前期的研究和準備,在同伴、家長、教師的協(xié)助下,將研究成果寫成小報告。接著,“小主播”將自己的研究過程、研究成果拍成微課視頻,利用微課目標集中、短小精悍、圖文并茂、方便觀看的特點,在相關公眾平臺廣泛傳播?!靶≈鞑ァ钡摹捌矫瘛鄙矸?,讓另一群“小看客”想說想評,敢贊敢貶,積極投入互動,被動的聽逐漸向主動的聽轉(zhuǎn)變?!拔沂切≈鞑ァ蹦J皆诰唧w的操作中我們遵循了以下幾個原則:
1.由點到面,尊重學生意愿
“我是小主播”活動雖說在全校三至六年級學生中推開,但我們本著“由點到面,尊重意愿”的原則,不強求全體學生參與,想?yún)⒓拥膶W生自主報名。一開始,面對這種全新的嘗試,學生都有一種畏懼心理。對新事物的害怕源自對自己的不自信,所以各班挑選敢吃“螃蟹”的第一人很重要,有了榜樣的示范,就可以由點到面,逐步推開了。譬如,六年級的張家祺同學選擇了以“平行四邊形的幾種變化”為主題。她認為這部分內(nèi)容有點難,自己之前經(jīng)常出錯,想借“小主播”的機會把這部分內(nèi)容弄明白——能做到把這些原來自己也不太明白的知識清楚完整地講給同學聽,那自己絕對是完全掌握了。她搜集了自己做錯的題目,并將它們進行了歸類,分成剪拼、拉、推幾種平行四邊形的常見變化,在教師的協(xié)助下,做了PPT,拍攝了操作視頻,最后整合成完整的微課視頻。視頻一推出,就引起了五年級同學的熱烈討論:有的說,自己也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錯誤,現(xiàn)在看了小主播的講解完全弄清楚了;有的說,她的剪拼變化中,應該再加一種沿另一條高剪的情況;有的說,自己也想做一回小主播……很快,一批優(yōu)秀的同學加入“小主播”的行列。為了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小主播”活動,我們根據(jù)視頻質(zhì)量和點擊量評比“網(wǎng)紅小主播”,為參與的小主播累積學分,并將“小主播”講解的內(nèi)容設計成網(wǎng)絡挑戰(zhàn)題,檢驗觀看效果。之后,我們“要求”與“鼓勵”并舉,促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小主播”,走進主動學習的行列。
2.由扶到放,教師退居幕后
由于學生的年齡小、知識水平較低,家長支持力度不一,“小主播”活動在推廣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為此,我們成立了“小主播”協(xié)同團隊,團隊中有教師、家長、同伴(先前已成為“小主播”的同學),讓這些人成為“小主播”的合作者、支持者。從內(nèi)容選擇、PPT制作,到試講訓練、視頻錄制,協(xié)同團隊全程參與、全力支持。當然,參與并不是包辦和代替,“小主播”是整個活動的主體,其他人只是“參謀”。例如蔣天宸同學很有數(shù)學天分,尤其佩服數(shù)學家高斯,他想向更多的同學介紹心中的偶像,于是他看了《數(shù)學家故事》,查找了高斯的資料,梳理了高斯的成就,準備制作微課??墒敲鎸θ绱硕嗟馁Y料,如何精選成了難題。教師建議他:要詳略得當,讓同學們學有所獲。同伴建議他:你要講故事,我們都愛聽故事。最后,他選擇簡單敘述高斯成就,生動講述高斯小時候計算“1+2+3+4+…+100”的故事,并在故事講述中講解了等差數(shù)列求和的方法,最后提煉總結:是興趣、態(tài)度、思考,促成高斯成為杰出的數(shù)學家。教師的引導和把關,使“小主播”的教學更精煉、更準確;同伴的參與和建議,使“小主播”的教學更接地氣。鑒于網(wǎng)絡傳播的需要,目前的“小主播”微課都是錄制視頻播出,家庭的技術支持顯得尤為重要。家長有的用錄頻軟件錄制,有的用手機拍攝,有的把音頻和PPT合成……學生有的像教師一樣站在黑板前邊講解邊寫畫,有的在白紙上邊寫邊講,有的配以實驗操作……之所以在活動前沒有規(guī)定錄制方法和錄制形式,就是想到了可能會有各種精彩的呈現(xiàn)。實踐證明,教師退居幕后,給學生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學生會創(chuàng)造出讓教師意想不到的驚喜。
3.由觀到評,鼓勵學生參與
成為觀眾很簡單,但成為會思考的觀眾很難。“小主播”微課讓一部分“小主播”主動起來了,開始由“輸入式學習”轉(zhuǎn)變?yōu)椤拜敵鍪綄W習”了,可面對大部分的觀眾,怎樣讓他們“主動”起來,而不簡單地做看客呢?一方面,我們鼓勵他們加人“小主播”行列,這一點前已述及,不再贅述。另一方面,就是想辦法讓他們由觀到評,由靜止的觀看走向動態(tài)的評價。每次“小主播”微課在公眾平臺發(fā)布,教師把微課轉(zhuǎn)發(fā)到各自的班級群,都會在班級群引起一陣評論的熱潮。因為“小主播”和觀看者是同學,相互平等且熟悉,同學們觀看后敢評敢說,有的還給予送花、點贊等評價?!靶≈鞑ァ毕矚g在自己的微課中留一兩個問題讓同學們解答,以檢測自己上課的效果,有的還將這一環(huán)節(jié)設置為有獎競答。回答問題,特別是回答有獎問答問題,也成為觀眾們踴躍參與、樂此不疲的事。于是,線上課堂一改線下安靜的狀態(tài),成為熱鬧的思維盛會。
三、收獲與影響
“我是小主播”產(chǎn)生于“停課不停學”這一特殊時期,但卻沒有隨著開學而停止,反而更廣泛地在同學們間掀起了“小主播”熱潮。目前,全校數(shù)學學科已推出了65節(jié)“小主播”微課,內(nèi)容涵蓋數(shù)學解題、數(shù)學文化、數(shù)學故事、數(shù)學繪本、數(shù)學游戲、數(shù)學實驗等多個方面。而追蹤那些“小主播”的學習狀態(tài)發(fā)現(xiàn),他們開學后的課堂學習更主動了,情感態(tài)度更積極了,交流表達更自信了;有些先行者更是已開始錄制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微課了,因為他們想把自己的研究進一步深化,或拓展成一個系列。
“我是小主播”雖只是一種嘗試,卻給課堂吹進一股清風。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的路程還很漫長,但我們相信,只要想著去做,那將來就不會遙遠。
參考文獻:
[1]姜艷玲,徐彤.學習成效金字塔理論在翻轉(zhuǎn)課堂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4(7):133.
責任編輯:楊孝如
收稿日期:2020-05-21
作者簡介:吳文娟,宜興市第二實驗小學(江蘇宜興,214206)副校長,高級教師,無錫市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杭鑫,宜興市第二實驗小學(江蘇宜興,214206)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