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玥
【內容摘要】本文以中國教育電視臺《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為例,分析了在線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在線教育;主播
一、引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教育部做出了2020年春季開學延期的決定。中國教育電視臺積極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工作部署,發(fā)揮國家級專業(yè)媒體的平臺優(yōu)勢,從2月10日開始推出《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大型全媒體教學互動直播節(jié)目,每天7個小時的“直播課堂”以高三和初三學生和小學階段學生為教學對象,聚集了北京市第四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北京市第二中學、北京市第五中學和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等20多所知名學校的290位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等組成授課團隊,獨家傳播了總計約1000課時的全學科直播在線課程。①
《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直播歷時3個月,因其品質優(yōu)良、針對性強、服務及時、覆蓋面廣等特點,受到全國中小學生和家長等用戶的廣泛贊譽,緩解了無數(shù)家庭的后顧之憂。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節(jié)目收視大數(shù)據系統(tǒng)(CVB)統(tǒng)計,中國教育電視臺第四套節(jié)目CETV4推出《同上一堂課》后,頻道收視率上漲539%,②其在酷云實時收視率的排行連續(xù)多日居全國衛(wèi)視同時段前列。在有監(jiān)測樣本的1.19億用戶中,有3533萬家庭收看了CETV4頻道的節(jié)目,占比29.7%。近三分之一的家庭收看了《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課程及相關內容自有平臺訪問量達1.05億次,第三方平臺課程直播及點播量累計為5.89億次,《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網絡傳播影響力呈現(xiàn)幾何式增長。
中國教育電視臺臨危受命推出“電視+網絡”直播在線課程。成績單雖然很亮眼,但工作中仍然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筆者因工作關系參與了《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的前期策劃和中學組課程的直播工作,發(fā)現(xiàn)大部分老師沒有電視直播或在線課程授課經驗,也從未受過相關培訓。來自線下傳統(tǒng)課堂的老師怎樣才能順利轉身成為線上好“主播”?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下面筆者就此問題談點看法。
二、《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直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老師直播狀態(tài)緊張
疫情期間為減少傳染隱患,策劃時決定直播課堂不設置主持人和現(xiàn)場觀眾,只保留錄制節(jié)目所需最低人員配置。這給授課老師出了難題:需要他們自己開場、結尾、播放PPT課件、把控節(jié)奏、看倒計時表和編導提示等。流程看似簡單,但對沒有電視直播和在線授課經驗的人來說操作起來并不容易。雖然老師們有著豐富的線下教學經驗,但授課場景由學校課堂變成了電視臺演播室,聽課同學變成了3臺攝像機,直播時老師們的狀態(tài)就開始緊張了。這種緊張情緒來自于老師對電視直播的誤解,他們普遍認為電視直播不像在教室講課,你不知道觀眾是誰,因此講課時必須嚴肅謹慎要像新聞發(fā)言人一樣。
(二)課程教案缺少設計
一堂50分鐘的直播在線課程,主要依托老師的教案和課件,如果在節(jié)奏、內容或表現(xiàn)形式上缺少設計,很容易讓觀眾感覺疲憊,從而影響對課程信息的有效獲取。主要問題包括:一是知識點的緊密輸出使課程內容過于充實,缺乏節(jié)奏感和點睛之筆,不能給觀眾帶來思考和愉悅;二是由于電視直播是線性的,不能暫停和重錄,老師們因避免講錯話而不敢拓展發(fā)揮;三是直播課堂沒有現(xiàn)場學生缺少互動,老師們得不到即時反饋也會影響講課效果;四是缺少個人風格展現(xiàn),線下老師們講課時各有特點,風格迥異,而直播時因過于拘謹,個人風采和魅力被不自覺地遮蔽起來了。
(三)老師講課缺少故事
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新一輪的教育課程改革中,新課程標準首要是對教育理念進行改革,在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沒有興趣作為動力,學生很難主動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對課程內容也不會很感興趣,再有價值的內容也無法獲得最佳傳播效果。如果將老師授課內容中的學科知識點比作一個個的論點,那么講故事和舉例子就是論據,融故事與知識點于一體的故事教學法會激發(fā)學生的聽課興趣,還能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講課效果將得以極大提升,但如何在電視直播授課中講好故事對老師們來說還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四)講課方式不夠豐富
“課程講解+課件展示”呈現(xiàn)的是一種“獨角戲”式的授課方式,難免單調平淡。為了增加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需要老師前期進行充分設計,運用多種方式來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課程可以結合科目特點引入音、視頻輔助授課,比如小學音樂、美術等視頻、音頻作品賞析,中學物理和化學課可以添加實驗視頻等,還可以展示筆記和書籍等道具?,F(xiàn)有的授課方式不夠豐富。
三、解決策略
電視直播對授課老師、電視及網絡平臺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需將教學內容與播出技術平臺深度融合才能打磨出精彩的直播在線課程。鑒于此,筆者針對電視直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梳理出“電視直播課程教師培訓三要素”,以期為未來電視直播課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參考。
(一)溝通環(huán)節(jié)應準備充分、直播流程應規(guī)范
為緩解老師們的緊張情緒,節(jié)目編導務必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幫助老師理清各個環(huán)節(jié),熟悉直播流程;和老師充分溝通,了解其講課風格做好心理幫扶。
1.預案前置、策劃到位、把控細節(jié)
提前設置直播工作預案,充分體現(xiàn)策劃思路和細節(jié)把控。幫助老師熟悉演播室環(huán)境,包括課件使用、攝像機機位安排等,只有對“直播課堂”軟硬件情況充分了解后,老師在身處陌生環(huán)境講課時才能得心應手,從容有序。課件內容準備以老師為主,但編導要從側面加以協(xié)助,使其課件在信息化教學方面得到最優(yōu)化應用,比如確定制作課件的技術標準,適當運用視頻、音頻、動畫等技術使課程更加生動形象、易于理解。預演試講對直播節(jié)目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根據直播臺本按標準時長直播演練,不僅可以使各工種工作人員熟悉所有流程和環(huán)節(jié),還能排查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從而提前制定直播預案。
2.注重課程復習的針對性、知識串講的邏輯性
《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包括高中課程。隨著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的不斷推進,包括課程、教材、教學和考試等在內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在不斷調整,應將這些有指導性的信息和要求融入到直播課堂中,為高中課程改革“打樣”。這就需要老師們提前做好功課,從宏觀到微觀,要先見森林,再見樹木。先對本學科各板塊的架構設置和內在邏輯進行梳理,再進行知識點講解,讓同學們對學科既有統(tǒng)領性的把握,也要有結構性認知。通過前期精心的準備和打磨,提升課程輔導的針對性、知識串講的邏輯性。
3.采用課下心理調適、課上情緒把控的雙向互導法,激活老師的“表演欲”
面對未知領域,緊張恐懼是正常的心理反應。無論老師課上課程效果如何,編導都要在課下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幫助老師樹立信心,并一起客觀分析問題找到解決方法。通過課下心理調適使老師得以把控課上情緒,從而激活他們的課堂“表演欲”。收集直播平臺的觀眾反饋和點擊閱讀量也很重要,可使老師有的放矢完善課案。編導還要將現(xiàn)場人員的感受實時反饋給老師,這些積極的信息反饋對于老師們來說十分重要。
(二)精心設計課程教案才是講好一堂課的關鍵所在
精心設計課程教案才是講好一堂課的關鍵所在。相比小學課程,中學課程知識點多難度大,尤其高三課程串講輔導都是硬貨和干貨,同學們聽起來非常消耗腦力,課程教案的精心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制作的課件應該幾易其稿,保證內容既不能過滿也不能過于平淡,生動有趣之余還能回歸生活的實際應用,最終達到從學科知識傳授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的。
1.可以采取“先聲奪人”的課程導入設計
一門課是否值得一聽,往往前3分鐘見分曉。課程開篇的導入部分能否“先聲奪人”,直接關系到同學們接下來是否能集中注意力聽下去。如錄制《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的北京四中物理王老師講授浮力原理時,開篇先拋出了一個問題:“大家熟知的‘曹沖稱象的故事,運用的是什么物理原理呢?”設置好了這個懸念,王老師開始娓娓講述生活中的浮力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計量等內容,等到大家對浮力原理有了基本了解后,他又提出課程開始的問題,這時同學們已經能夠自己解答曹沖稱象的原理了。這種以問題導入并作為驅動的講課方式環(huán)環(huán)相扣、節(jié)奏緊湊。錄制《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的北京四中高中數(shù)學苗老師有近40年教齡,他會在課程開始時給出一張表格,是近3年高考真題中的高頻考點也是得分點,隨后配合此圖結合真題講解,牢牢地抓住同學們的注意力??傊?,講課如同寫文章一樣也要虎頭豹尾,好的開篇導入預示著課程已經成功一半了。
2.打造金句頻出、亮點不斷的智慧課堂
所謂金句是指那些像金子一樣有價值、珍貴的話語。是對觀點的高度濃縮和整合,語句短小精悍但富有深度和哲理,讓人過目不忘并主動傳播。金句種類可以是名人名言、口訣秘訣、學習方法等。錄制《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的北京四中苗老師拋出了很多充滿智慧的金句,如引用數(shù)學家高斯的話開宗明義:“世界萬事萬物皆是數(shù)學,而數(shù)學問題都能轉化成方程,會解方程了,你的人生就會精彩?!敝辈ズ螅袊逃娨暸_臺長袁小平到直播間看望大家就提到“萬事萬物皆數(shù)學”這句話特別精彩,讓人印象深刻,并指示將其做成短視頻在官方賬號推廣,目前這個視頻點擊量已達到約50萬次。因其具有的特殊作用和效果,老師每節(jié)課應設計3至5個金句,內容要和學科關聯(lián),還要體現(xiàn)一種智慧的思考方式。
3.展現(xiàn)風格迥異、話術獨特的名師風采
藝術家羅丹說過:“有風格的藝術作品才是美的?!边@個道理在課堂教學中也同樣適用,有著鮮明個人風格的老師才是富有魅力和吸引力的。個人魅力是老師自身修養(yǎng)長期積累的一種體現(xiàn),雖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形成的,但可以通過主動設計來打造。成名于《百家講壇》的中學老師紀連海,講課時引經據典、風趣幽默,個人魅力十足,深受學生和觀眾喜愛。個人風格的設立要結合自身特點,既可以親切隨和、生動有趣,也可以邏輯嚴謹、知識淵博。此外,因電視傳播具有沖擊力強和感染力大的視聽信息特點,直播課程還會放大老師的個人特點,因此授課老師主動營造個人風格、增加個人魅力和識別度尤為重要。
(三)以妙趣橫生的故事引發(fā)學生深度思考
1.名師授課不應走尋常路
引人入勝、妙趣橫生的小故事和生活實例具有很多作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象化地理解學科知識。古語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好的課堂效果就是同學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掌握了學習方法。錄制《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的北師大實驗中學語文李老師善于用小故事啟發(fā)同學總結學習方法。在強調要有意識地積攢作文素材時,他講了北京大學季羨林先生的故事。故事看似通俗但蘊含深刻哲理,讓人不能忘懷。這個短視頻在中國教育電視臺官方抖音公眾號平臺播出后,點擊量累計高達150余萬次。
2.讓課件活起來、動起來
“電視+網絡”播出的《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不僅是教育傳播方式的大膽嘗試,也是教學手段和方式上的摸索和創(chuàng)新,多種手段的運用使課程內容鮮活生動起來。錄制《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的北京四中物理王老師講課風趣生動。講解浮力原理時,他會結合實驗視頻使內容更生動形象;講解天平稱重和凸透鏡成像原理時,他會展開雙臂運用肢體語言比擬現(xiàn)象形成原因;講述物理學科“有物有理、依物說理”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原理時,他甚至會唱上幾句《霧里看花》。王老師被公認為是此次直播中變身好“主播”最成功的一個老師。他從開始的緊張不適、不想再參與,到后來主動思考在線教育中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學習,課堂效果變得輕松有趣。應該說編導和王老師一起經歷了一個蛻變過程,真誠信任和實際行動使大家最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也讓編導堅信,通過有效的培訓必將釋放這些教師“主播”的光芒。
四、結語
電視直播課程,教師不但要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更要關注教學方法是否能夠持續(xù)引發(fā)學生的關注和興趣,所以課程吸引力指標非常重要。電視直播教師一定要運用多種表現(xiàn)形式來呈現(xiàn)教學內容,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與具體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將信息技術與學科內容有機整合起來,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有效地理解所學知識。
注釋:
①劉春來、王小涵:《中國教育電視臺直播課堂現(xiàn)象研討會綜述》,《教育傳媒研究》2020年第3期。
②《廣播電視節(jié)目保持強勁收視態(tài)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http://www.nrta.gov.cn/art/2020/3/6/art_114_50217.html,2020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