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內容摘要】本文在把握我國學校美育改革發(fā)展方向的基礎上,透析了我國中小學戲劇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推進我國中小學戲劇教育課程建設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小學;美育;戲劇教育;課程
一、引言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為加強美育,2020年要在改條件、改教學、改評價上攻堅。要持續(xù)推進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總結地方將藝術科目納入中考的經驗做法,把學校美育工作納入督導評估和考核體系?!雹贂h表明,當前我國學校美育改革發(fā)展已經進入攻堅期,正在逐漸從“軟任務”變?yōu)椤坝仓笜恕?,這為中小學美育改革發(fā)展指明了方向。作為戲劇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在此政策的基礎上對課程進行優(yōu)化調整,進而推動學校美育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我國中小學戲劇教育的現狀及問題
2015年9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文件指出要“開設豐富優(yōu)質的美育課程。學校美育課程主要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各級各類學校要按照課程設置方案和課程標準、教學指導綱要,逐步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程”。②自此,戲劇教育課程從政策層面正式成為我國中小學課程的一部分。戲劇作為一門融文學、表演、美術、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于一體的綜合藝術,能夠讓我國中小學生增強合作能力,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能夠起到有效的作用。
文件頒布近5年來,包括但不限于中央戲劇學院在內的相關藝術院校先后設立了戲劇教育系和戲劇教育專業(yè),編寫了戲劇教育課堂系列叢書;同時,中央戲劇學院牽頭成立了中小學戲劇教育研究中心,并分別在2016年和2018年召開了第一屆、第二屆全國中小學戲劇教育研討會。這些工作從理論研究、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教師培養(yǎng)、校外活動等方面為戲劇教育進中小學課堂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推動了中小學戲劇教育課程建設工作。
當前,我國開設戲劇教育課程的中小學主要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以北京市為例,該市初步形成了以公立教育系統(tǒng)普及性戲劇課程為主、以公立教育系統(tǒng)金帆話劇團戲劇課程為提高層次、以私立教育機構戲劇課程為補充的,綜合的、立體的、相對完善的戲劇美育課程體系。通過近5年的調研看,我國中小學戲劇教育課程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
(一)認知問題
在我國,與音樂、美術、舞蹈等傳統(tǒng)美育課程相比,戲劇教育作為新興的美育課程,許多戲劇教育工作者、參與者(如家長)、組織者和運營者,對戲劇教育的本質、功能和目的,還未能形成共識,這從主觀層面制約了中小學戲劇教育課程建設工作的開展。
(二)教師問題
目前中小學戲劇教師主要由中小學所在地區(qū)的戲劇院校師生或中小學語文、音樂等教師兼任。戲劇院校師生教師存在流動性強、教學實踐受到學院教學的限制、教學持續(xù)性弱的問題;中小學兼任教師存在專業(yè)度低、戲劇底蘊弱、創(chuàng)作能力弱等問題。如果在全國范圍內的中小學普及戲劇教育,我國現有的中小學戲劇教師體量是不夠的。如何有效開展戲劇教育師資培訓、創(chuàng)設戲劇教育師資教學機構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教材問題
中小學音樂、美術類教師一般都進行了較長時間的培訓和實踐,教學的開展均有相對完善的教材,對于教材的運用也相對科學規(guī)范。但是,中小學戲劇教育課程教材還沒有推廣和普及。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教育系編寫了戲劇教育課堂系列叢書的小學階段教師用書,中學階段教師用書還在編纂中,同時教材還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調整和修改,所以教師的教學課程設置現階段還缺乏科學的指導。
(四)評價問題
建立評價體系既是我國美育教學改革的難點,也是中小學戲劇教育課程建設工作的重點。根據國家下發(fā)的指導意見并參考中小學音樂、美術等美育課程先期建立的評價體系,建立科學的、符合中小學戲劇教育實際的評價體系,是擺在戲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三、對我國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的認知
認識論決定方法論,只有深刻理解戲劇教育進中小學課堂工作的實質,才能針對目前中小學戲劇教育課程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切實有效的解決策略。在此,筆者嘗試從以下層面解讀:
(一)美育教育層面
在中小學開展美育工作是為了使中小學生在探索“美”的過程中身心健康成長,從而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戲劇教育作為美育課程在達到這一目的上具備許多優(yōu)勢。
一是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中小學生在戲劇創(chuàng)作和表演過程中,參與者會不斷思考戲劇中人物行為的道德標準,以及他們在戲劇中的言行將如何改變事件和塑造人物,從而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二是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個人能力。戲劇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表達、聆聽和寫作的技巧,以及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并控制自己的行為,同時在集體創(chuàng)作中個人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戲劇創(chuàng)作中,參與者必須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行寫作、制作、用肢體造型和歌舞等多種形式來完成戲劇作品。
(二)教育公平層面
孩子的健康成長,教育的均衡發(fā)展頗為重要。戲劇教育憑借其在美育中的獨特作用受到越來越多學生家長的關注,但作為精英教育,相關地區(qū)的中小學生缺少學習戲劇的渠道,有些能接觸到戲劇教育的學生又因為較為昂貴的費用不得不放棄。國家在美育課程中加入戲劇等藝術科目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在國家主導下,將戲劇等藝術科目由精英教育變?yōu)槠毡樾越逃?,在公立教育系統(tǒng)免費開展,讓我國中小學生都享有學習戲劇等精英教育的權利,促進教育公平。
(三)對外交流層面
隨著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我國正逐步從國際事務的參與者成為國際秩序的建構者,這就對當今的青年一代的對外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對外交流能力包括運用國際通用交流方式溝通的能力和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戲劇教育正好能同時提升這兩方面的能力。第一,經過2500多年的不斷發(fā)展,戲劇已成為世界上公認的“通用語言”,不同文明通過戲劇這一藝術載體交流融合,戲劇正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第二,戲劇本身就是運用多種表現形式講故事的過程。參與者的講故事能力會在接受戲劇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能夠更好地展示我國當代青少年的素質和風貌。
(四)教學模式層面
當前業(yè)界和學術界對戲劇教育的教學模式還存有爭議,對于戲劇教育課程應該是偏向“戲劇”還是“教育”并沒有達成共識。教育戲?。―rama in Education)的概念來自于國外,是借用藝術的表現形式與其他學科深度融合的教學方式;戲劇教育的目標是普及戲劇藝術知識、教授戲劇編創(chuàng)技巧等,戲劇教育并沒有傳授語文、數學、外語等專業(yè)科目知識的能力,而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潛移默化的提升。
四、相關建議
戲劇教育課程的發(fā)展一定是在實踐中前行的,基于上述認知,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借鑒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的經驗,建立線上教師培訓制度和“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給廣大中小學生提供優(yōu)質教育資源,對助力“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線教學推進了教學方式的快速改革,數字化教學漸漸成為后疫情時代新常態(tài)教學方式。對于中小學戲劇教育來說,線上教學可以在以下方面發(fā)揮作用:一是師資培訓方面。中小學戲劇教育的蓬勃發(fā)展需要大量的戲劇教師,由于中小學戲劇教師的培養(yǎng)門檻與專業(yè)藝術院校教師相比相對較低,可以通過建立線上教師培訓制度解決師資培訓問題;二是教學方面。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存在排課沖突和缺少場地等問題,可以理論學習課程采用在線教學模式,戲劇課堂訓練采用線下教學模式,建立“線上+線下”的融合教學模式。
(二)堅持文化自信,與時俱進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戲劇教材
當前,不同文明和意識形態(tài)間沖突不斷,只有堅持文化自信,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同國家在開展戲劇教育時應構建自己國家的內容體系。我國戲劇工作者在中小學戲劇教材編寫時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配合國家教育要求,發(fā)揮戲劇教育“在多種藝術形式的生動呈現下,更能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特點,構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四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體系;二是處理好理論教材和實踐教材、教師教材和教學教材、專業(yè)教材和非專業(yè)教材之間的關系,統(tǒng)籌做好中小學戲劇教材編寫出版工作。
(三)以戲劇人才梯隊建設為抓手,建立中小學戲劇教育評價體系,并將其納入我國戲劇整體發(fā)展體系
戲劇教育評價體系建立的難點在于無法準確把握普遍性教育與專業(yè)性教育之間的關系。一直以來,教育工作者往往會規(guī)避將普及教育轉化為選拔式教育、變相應試教育、競賽式教育,很多人認為將中小學的戲劇教育課程變?yōu)閼騽∪瞬诺呐囵B(yǎng),就違背了在中小學開展戲劇教育的初衷,其實“專業(yè)教學”和“普及教學”兩者之間并不矛盾。筆者認為,教育公平不僅體現在美育資源均衡上,還要為喜歡戲劇、將來立志從事戲劇職業(yè)的中小學生打通上升的通道,這與我國對學校美育工作“完善大中小學相銜接的美育課程體系”的總體要求是相吻合的。需要注意的是,基于此指導思想建立的中小學戲劇教育評價體系,其考核標準要低于藝術院校選拔青少年人才的標準,畢竟培養(yǎng)天賦突出的學生不是中小學戲劇教育的目的。
五、小結
戲劇教育課程建設不僅需要建設師資、教材、評價體系,更需要戲劇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為戲劇教育課程的建設做出貢獻。
注釋:
①《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體美勞教育將從“軟任務”變?yōu)椤坝仓笜恕薄罚袊逃侣劸W,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001/t20200110_287482.html,2020年1月10日。
②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教育系:《小學戲劇課堂課程教材(4-6年級)》,文化藝術出版社2018年版,第1頁。
③薛欽戈:《“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戲劇對外交流研究》,《教育傳媒研究》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