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鷹
【摘?要】在當前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繪本閱讀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從五方面研究了當下小學英語繪本閱讀的深度教學方法:單詞學習中的深度教學要寓教于樂、寓詞于句;句型學習中的深度教學要依托模仿、循序漸進;聽說訓練中的深度教學要調動感官、由簡入深;繪本朗讀訓練中的深度教學要高效訓練、激發(fā)興趣;寫作訓練中的深度教學要遣詞造句、謀篇布局。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深度教學
小學英語的教學本質是語言的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當明確英語的語言構成規(guī)則。先掌握語言的基本元素,從單詞到短句,再到口語化表達,最后進行情感的延伸和語言的應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以新課程標準為基本出發(fā)點,融合深度教學的特質和學生的學情及心理。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語言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借力英語繪本,探尋深度教學。
一、單詞學習中的深度教學要寓教于樂、寓詞于句
英語的語言學習,需要學生從基本的單詞開始學起。因此,教師為學生講解英語單詞能有效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這是扎實學生英語根基的關鍵一步。教師根據(jù)這一特點開展深度教學,幫助學生體驗英語單詞學習的樂趣。目前很多的單詞書籍都會為單詞配上圖畫,看似方便了學生的記憶,但學生對單詞本身依舊沒有具體的概念,反而是對單詞上方的圖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學生記憶單詞的過程中,圖片只需要起到輔助記憶的作用,因此,要避免這樣本末倒置的情況影響學生的單詞記憶。
因此,教師應當為學生糾正記憶單詞的方法。教師為學生規(guī)定記憶任務,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并在記憶單詞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提升的成功體驗。例如,教師為學生進行單詞的拆分,使學生獲得更加有效的記憶。繪本中單詞“sport”的意思是運動,假如學生在拼寫的時候忘掉了“s”,那么意思就會發(fā)生改變,“port”的意思是港口。同理,教師在進行繪本的單詞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形似或記憶方法相同的單詞也拓展進去。隨著相關的單詞、句型的加入,寓詞于句,幫助學生提高單詞學習的質量,做到舉一反三。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拓展的單詞數(shù)量有明顯的上升,整個記憶拓展的過程,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具有趣味性,教師也達到了幫助學生夯實語言基礎的教學目的。
二、句型學習中的深度教學要依托模仿、循序漸進
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英語句子,首先要為學生介紹單詞在句子中的成分。英語句子由單詞組合而成,但是假如把單詞隨意堆砌,便無法表達出學生想表達的意思。所以,將單詞有序地排列,才能明白確切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理清句子結構。例如,一個英語環(huán)境下的初學者,其英語學習也是從單詞開始,希望用單個詞語表達意思。而后隨著單詞量不斷增加,漸漸的通過模仿成人的語言方式和發(fā)音,進而運用句子表達意思。因此,學生不是掌握的詞匯量少,而是語言邏輯欠缺。教師要通過長時間的深入教學,幫助學生真正掌握英語的語言邏輯。
例如,學生學習繪本中“I wash my face.”這一繪本文章時,要能分清其中“I”是主語,“wash”是謂語動詞,“my face”是賓語。教師指導學生判斷主語及賓語的詞性前,可以先判斷動詞。動詞的主動施加者一般是主語,被施加的一方便是賓語,主語和賓語的詞性必須是名詞的性質。教師在幫助學生積累句法知識時,一定要本著循序漸進的深度教學原則,為學生打牢基礎,使學生不斷積累成就感。學生掌握句法的同時,也無形中增強了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從而幫助學生自主完成句子成分的劃分,并進行合理的句式表達。
三、聽說訓練中的深度教學要調動感官、由簡入深
學習英語為的是交流和溝通。教師通過帶領學生閱讀繪本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力和基本的英語交際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務于現(xiàn)實生活。小學英語繪本基于學生的興趣點,為學生展示喜聞樂見的題材,這樣的繪本教材能有效地幫助學生,使學生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并進行聽力練習。聽與說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先聽得懂,然后才能講得清。好比學生聽英文歌曲,即便不理解歌詞的含義,也不會影響學生正常發(fā)音。因此,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英語繪本閱讀,一定要將聽力和口語結合起來,循序漸進提升學生英語表述能力,使學生持續(xù)獲得知識增長的成就感。當學生適應了英語思維,英語語感則會隨之而來,在相同的語境下英語自然脫口而出。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大量練習的基礎上。
學生根據(jù)繪本上的文章,能夠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例如,學生在練習聽力的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內容,教師應當幫助學生鍛煉聽力技巧,使學生明白聽力所表達的意義,做到知其所以然。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原有的故事進行改編,由學生將新的故事表演出來。學生鍛煉口語的基本功需要從簡單的故事入手,繪本的故事就很符合這一特性,然后可以進一步加大難度。
四、繪本朗讀訓練中的深度教學要高效訓練、激發(fā)興趣
英語繪本是以學生現(xiàn)有水平為起點的英語讀本,它可以幫助學生完成朗讀文章的課程任務。小學生在英語朗讀時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很多學生在讀英語時會下意識搖頭晃腦,拖音很重,沒有英式發(fā)音的節(jié)奏感;部分學生朗讀過程中表情僵硬,聲音很輕,害怕出錯等。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這種拖音和不敢讀的行為會影響學生的發(fā)音效果,而且對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也非常不利。故而,教師加強學生的英語朗讀訓練迫在眉睫。教師需要探索高效的朗讀訓練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朗讀是學習語言知識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小學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把朗讀作為課程的目標之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和正確態(tài)度。幫助學生學習純正的英語朗讀,從中感受英語的標準語音、語調和發(fā)音節(jié)奏,使學生的聽覺能力和語言思維能力在朗讀中得到有效提高。在教師的堅持下,學生對英語的語言感覺會越來越敏銳,培養(yǎng)了極佳的英語思維。
五、寫作訓練中的深度教學要遣詞造句、謀篇布局
學生在學習英語繪本的時候,會對繪本的內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這就便于教師對學生展開相關的寫作訓練。因為書面表達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這就要求學生從小開始練習英語寫作。書面表達能力包含合理地謀篇布局和靈活的遣詞造句。能做到這兩點,對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大有裨益。
英語寫作的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教師要利用繪本的特點,指導學生從繪本故事中提煉出核心思想,并且將故事進行相應的延伸。例如,有一篇繪本的文章是“Cat and tiger”,學生從文章中了解到貓是老虎的師父,這一故事具有很好的趣味性。教師利用這篇文章,帶領學生發(fā)散思維,將故事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擴編和創(chuàng)新。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的寫作和創(chuàng)新能力,又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相應繪本故事的創(chuàng)編及拓展。這也就意味著,學生能夠編寫合理的英語故事,通過英語繪本閱讀的訓練,幫助學生提高語感,為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深度教學是教學改革深化階段對課堂教學的新探索,也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有效手段。教師貫徹深度教學的指導思想,以繪本閱讀為依托,帶領學生進行單詞、句型、聽說能力、朗讀及寫作的學習,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理解水平,幫助學生全面且系統(tǒng)地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戴佐欣.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使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
[2]王曉倩.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深度學習的初步探索[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Z1).
[3]王月菊.徜徉英語繪本 提升英語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