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劍, 段 偉
(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1603)
據(jù)調查,在汽車維修企業(yè)日常業(yè)務中,事故車維修約占70%,其中汽車噴涂作業(yè)約占40%,目前汽車噴涂人才相當緊缺。筆者根據(jù)多年教學經(jīng)驗及實踐探索,結合國外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熱點,對車身水性漆噴涂工藝進行了深入分析。
車身漆膜涂層如下:底漆層、膩子層、中涂底漆層、面漆層、罩光漆層,如圖1所示。
圖1 車身涂層劃分
(1)底漆層。底漆是直接涂布在基材表面的第1道漆,能起到防銹、增強附著力的作用,對涂層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根據(jù)底材材質、涂裝條件、涂層體系,選用配套的底漆施工。常用的底漆有5大類:陰極電泳底漆、醇酸類底漆、硝基類底漆、環(huán)氧類底漆、丙烯酸類底漆。
(2)膩子層。頭道底漆之后,開始刮涂膩子,以遮蓋凹點和刮痕,為噴涂中涂底漆做準備。其特點是填料含量高,呈厚漿狀,容易干燥,干后堅硬、細膩、易打磨。
(3)中涂底漆層。中涂底漆介于底漆與面漆之間,常稱為“二道底漆”或“二道漿”。汽車用中涂底漆作用是:增強附著力,提高漆面平整度和豐滿度;隔絕和封閉下面涂層,防止?jié)B透;填充針眼、細小劃痕。
(4)面漆層。面漆又稱“色漆”,提高車身的裝飾性。按照施工工序不同,分為單工序面漆、雙工序面漆、三工序面漆。單工序面漆,噴涂一種涂料即可形成面漆層,如2K素色漆;雙工序面漆,需噴涂兩種涂料形成面涂層,如1K金屬漆;三工序面漆,先噴打底色漆,再噴珍珠漆,最后噴清漆;按照顏料成分及效果不同,分為純色漆、金屬漆和珍珠漆。純色漆是將著色顏料研磨得非常細小,均勻地分散在樹脂基料中;金屬漆是將金屬粉顆粒(如鋁粉)和普通著色顏料加入到樹脂基料中;珍珠漆是在樹脂中加入表面鍍有金屬氧化物的云母顆粒,能產(chǎn)生類似珠光的光暈。
(5)罩光漆層。罩光漆是可選擇性噴涂的最后1道油漆,又稱清漆或光油。對于單工序面漆,不需要再噴涂清漆,而對于雙工序和3工序面漆,需要噴涂清漆。清漆除了增加漆膜亮度外,還可以提供保護作用。清漆透明無色,不含任何著色物質,干燥后形成光滑的薄膜。
考慮到可操作性及成本因素,大部分歐美國家和地區(qū)采用將面漆層水性化的方法,也就是陰極電泳漆+溶劑型中涂漆+水性面漆+溶劑型罩光清漆工藝體系。本文以汽車前保險杠為案例,介紹這種最先進的車身局部噴涂工藝。
(1)清潔除油。用全能高效擦拭布配合除油劑對車身損傷處進行清潔,避免因舊漆面殘留的各種雜質造成修復過程中出現(xiàn)走珠、附著不良、水泡等缺陷,如圖2所示。
圖2 清潔除油
(2)清除舊漆膜,打磨羽狀邊。使用偏心距為6~9mm的雙動作打磨機或單動作打磨機,配合P60~80干磨砂紙,清除舊漆層,再依次用P120~P180~P240砂紙打磨羽狀邊,如圖3所示。
圖3 打磨羽狀邊
(3)施涂塑料底漆。對待噴部位進行除油處理,小面積的用毛刷粘上塑料底漆,對裸材及羽狀邊部分薄刷一遍,大面積的用噴槍噴涂,然后使用紅外線烤燈烘干,如圖4所示。
圖4 施涂塑料底漆
(4)刮涂原子灰。按100:(1.5~3)質量比充分調和原子灰與固化劑,第1遍灰刀豎直成60度將原子灰用力薄刮上去,以填平所有砂紙痕及孔穴,然后平放灰刀進行第2或第3遍刮灰。最后,使用紅外線烤燈烘烤5~7min,如圖5所示。
圖5 刮涂原子灰
(5)打磨原子灰。用指甲在原子灰薄處劃痕檢查其是否干燥;涂上碳粉指示劑,用手磨板或軌道式研磨機配合P80~P120砂紙初步磨平;用雙動打磨機配合P120~P240砂紙磨平;用吹氣槍近距離吹凈原子灰,檢查是否有針孔,如圖6所示。
圖6 打磨原子灰
(6)中涂底漆前處理。使用偏心距3~6mm的雙動作打磨機配合P240~P320干磨砂紙進行原子灰周圍的羽狀邊打磨;使用全能高效擦拭布配合除油劑清潔原子灰周圍區(qū)域,切勿擦拭原子灰;使用遮蔽膠帶(遮蔽膜),反向貼護待噴涂底漆區(qū)域,如圖7所示。
圖7 中涂底漆前處理
(7)噴涂中涂底漆。先用除塵布抹凈待噴部位,按照產(chǎn)品說明調配適量中涂底漆(中涂底漆+固化劑+稀釋劑,比例通常為4:1:1)并攪拌均勻,調整好噴槍氣壓、扇面、流量,第一道薄噴,靜置閃干;第二道和第三道中濕噴。最后,使用紅外線烤燈烘烤約15min,如圖8所示。
圖8 噴涂中涂底漆
(8)打磨中涂底漆。在待磨漆面涂上碳粉指示劑,用雙動打磨機配合P400或P500砂紙進行干磨,使漆面沒有反光、砂紙痕、小孔穴,直至打磨平整,如圖9所示。
圖9 打磨中涂底漆
(9)面漆前處理。用吹塵槍吹凈車身的粉塵,使用全能高效擦拭布配合除油劑清潔,使用遮蔽膠帶(遮蔽膜),反向貼護待噴涂面漆區(qū)域,如圖10所示(盡量不用報紙,報紙帶有灰塵和油墨,還容易滲漆)。
圖10 面漆前處理
(10)噴涂面漆。以PPG雙工序水性面漆為例,按照產(chǎn)品說明調配適量面漆(水性漆+稀釋劑,比例通常為1:10%)并攪拌均勻,調整好噴槍氣壓、扇面、流量,第一道干噴;第二道和第三道中濕噴,每道噴涂需有5~8min的閃干時間。最后,使用紅外線烤燈烘烤約20~30min,如圖11所示。
圖11 噴涂面漆
(11)噴涂清漆。待水性色漆完全干燥后進行清漆(光油)噴涂,按照產(chǎn)品說明調配適量清漆(清漆+固化劑+稀釋劑,比例通常為2∶1∶10%)并攪拌均勻,清漆噴涂方法可借鑒面漆噴涂方法進行,如圖12所示。
圖12 噴涂清漆
修復中應注意的問題如下:
(1)操作前。要穿戴好各種防護工具,如防護服、安全鞋、防塵口罩、棉手套、護目鏡、工作帽,檢查設備、耗材是否齊全;
(2)噴涂中。涂底漆使用的是1.7口徑的底漆噴槍,噴涂面漆使用的是1.4口徑RP或HVLP噴槍;
(3)其他。以上工藝是針對車身底漆出現(xiàn)損傷的,如未傷及面漆,做清漆層駁口修補;如未傷透清漆,使用P1500~P2000砂紙打磨,再進行拋光處理即可。
本文以汽車前保險杠為研究對象,對當今國外普遍采用的水性漆噴涂工藝體系做了詳細分析,這對教學和企業(yè)生產(chǎn)都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水性漆噴涂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各大汽車品牌4S店都在大力推廣,當前國內這方面人才比較緊缺,學院可在這方面人才培養(yǎng)進行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