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鄒欣妍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們難免會經(jīng)歷分離和告別,其中最令人痛徹心扉的莫過于與摯愛之人天各一方的訣別。哀傷是人們失去親人朋友之后自然而然的反應,極度思念逝者、渴望再次見到他/她的想法揮之不去,同時伴隨著抑郁、絕望等痛苦的情緒感受,這些都是典型的哀傷反應。
哀傷的過程是復雜而獨特的。它既包括情緒情感反應,也包括認知、行為、身體等其他方面的反應。具體來說,在情感上,喪親者可能會有抑郁、焦慮、憤怒、絕望、孤獨、思念、內(nèi)疚等感受;在認知上,喪親者可能會產(chǎn)生自責、生活毫無意義、自己沒有價值等想法;在行為上,喪親者可能會有哭泣、躁動、拒絕社交、反復尋找逝者等表現(xiàn);在身體反應上,喪親者可能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失眠、免疫系統(tǒng)紊亂、身體疲乏等問題。盡管哀傷反應有很多共通之處,但每個人哀傷的過程是獨一無二的。
在經(jīng)歷了失去至親至愛的痛苦后,人們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走回生活的正軌。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能夠做到逐漸適應喪失,帶著對逝者的愛與懷念繼續(xù)生活;但也有一部分人,時間無法治愈他們的傷痛,反而讓他們在傷痛中逐漸消沉,他們極有可能發(fā)展出病理性的哀傷,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下去,可能會對心理和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他們在哀傷的幽谷中掙扎不安,此時或許他們需要一支火炬或是一個愿意相扶前行的旅伴,幫助他們度過這段艱難的人生旅途。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人們的生活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和威脅,最嚴重的莫過于四千余人在此次疫情中失去了生命,在這個數(shù)字背后是一個個因此而陷入傷痛的家庭。此次新冠疫情暴發(fā)突然,加之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影響,疫情期間的喪親群體面臨了更多的困難。
對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人群的親屬,在毫無預料的情況下失去親人,本身是帶有創(chuàng)傷性質(zhì)的事件,使得喪親者對親人離去的事實更加難以接受;同時由于傳染病的特殊性,患者的親屬往往不能探望和照料患者,沒有見到患者的最后一面,這種遺憾可能會導致內(nèi)疚、自責等情緒的出現(xiàn)。在疫情最嚴重的一段時間里,網(wǎng)絡電視等社交媒體覆蓋式地報道與疫情相關的信息,使得喪親群體暴露在創(chuàng)傷性的環(huán)境中,可能會加劇其憤怒、悲傷、自責等復雜情感體驗。
對于疫情期間因為其他原因喪親的人群,盡管沒有受到疫情的直接影響,但按照疫情防護的要求,家屬無法舉辦中國人歷來非常重視的家族聚會形式的喪葬儀式,而這種儀式是具有哀傷療愈的意義的,社交距離的限制也使得實質(zhì)上的社會支持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疫情作為社會背景因素,可能對在此期間喪親的群體帶來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這使得他們可能亟需得到社會的關注和專業(yè)的社會支持。
為了能夠給疫情中的喪親人士提供專業(yè)的心理支持服務,北京師范大學的王建平教授及其團隊在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哀傷學組的支持下,自2020年2月起,由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提供經(jīng)費和網(wǎng)絡技術平臺支持,與著名哀傷專家香港大學周燕雯(Amy, Yin Man Chow)教授合作,并在國際著名哀傷專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M. Katherine Shear教授及其團隊的指導下,開發(fā)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喪親者心理援助項目,項目包含心理健康調(diào)查、哀傷咨詢師培訓及喪親者的哀傷干預三部分工作。
◎ 為咨詢師及督導師
提供專業(yè)培訓
國內(nèi)對哀傷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缺乏系統(tǒng)的哀傷干預培訓,更缺少專業(yè)的哀傷咨詢師和督導師。本項目參考美國哀傷咨詢師的培養(yǎng)體系,從中國的文化特點和此次疫情的特殊性出發(fā),首先篩選在臨床與咨詢方面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成熟咨詢師,對其進行一系列的哀傷咨詢系統(tǒng)培訓并進行考核,使其在具備基本勝任力的同時提升哀傷勝任力,并同期考察該培訓方案對咨詢師勝任力的影響。
◎ 為喪親人士
進行哀傷咨詢及干預
項目計劃為疫情期間的喪親人士提供至少100人、每人6-8次(每次60-90分鐘),共計不少于800人次的公益心理咨詢服務。
◎ 喪親后的心理
? ?病理學機制研究
※ 了解疫情期間喪親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及特點;
※ 制定專業(yè)的哀傷咨詢師培訓方案,探討該哀傷干預培訓對咨詢師勝任力的影響;
※ 為疫情期間喪親者提供哀傷干預,探究干預效果。
◎ 哀傷知識科普
項目組于3月成立了宣傳與科普小組,并在“臨床與咨詢心理實驗室”公眾號上創(chuàng)建專欄“看見哀傷:哀傷學組在行動”,專欄包括哀傷咨詢理論技術、哀傷咨詢應用和哀傷基礎知識三大板塊,主要內(nèi)容涵蓋數(shù)十場培訓講座文字稿整理、項目咨詢師感悟分享(經(jīng)確認符合倫理要求)、專業(yè)人士科普文章投稿,截至目前已發(fā)布原創(chuàng)文章30篇,總瀏覽量五萬余次。
截至九月初,項目共提供了14場由國內(nèi)外哀傷領域?qū)<抑髦v的培訓,保證咨詢師的勝任力和專業(yè)性;共有超過140名來訪者報名咨詢項目,團隊中79名咨詢師累計提供咨詢服務近800人次,14個督導小組為咨詢師們進行每周一次、每次2小時的團體督導,14名督導師定期接受國內(nèi)外專家的督導。
從項目開始構思、籌備以來,在王建平教授的帶領之下,哀傷學組分別組建了培訓專家團隊、督導師顧問及危機團隊、督導師團隊、咨詢師團隊、評估團隊、干預研究團隊、工作組團隊以及項目志愿者團隊。各個團隊之間緊密合作,為這次疫情期間的喪親者及其家庭提供哀傷心理咨詢服務,保證項目的服務專業(yè)性、倫理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整個項目以行動研究作為總體思路,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完善,希望能初步探索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哀傷咨詢服務的效果、影響因素以及培訓方案的有效性,同時培養(yǎng)中國大陸首批哀傷咨詢師和督導師,為疫情喪親者提供專業(yè)的心理服務。
致謝:感謝《新冠肺炎疫情中喪親者心理援助》項目組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團隊,感謝參與資料提供和整理的研究生們:徐鑫 焦克媛 唐任之慧 錢文麗 申新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