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繼明
摘 要:微課,最早由美國圣胡安學院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2008年提出“知識脈沖”,以生產(chǎn)一種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這是微課理念的首創(chuàng)。微課于2011年引入國內(nèi),在教育領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對于微課的理解我們采用胡鐵生老師的定義,微課是以微型教育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學習資源。微課的核心組成內(nèi)容是微型教學視頻,但同時還包含與教學主題相關的任務清單,素材課件,練習測試,等輔助性資源,他們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微視頻開展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問題教學;微課
引言
互聯(lián)網(wǎng)的高速發(fā)展對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而微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開始了教育界教學的新模式。微課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成為教學改革的新亮點,對于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成為了一項關注點,在此深入了解微課,希望能使其能夠更有利的幫助到教育工作者。微課教學我國正迅速發(fā)展,各種層次的微課競賽已有很多,此次針對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如調(diào)整教學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豐富教學內(nèi)容,靈活運用微課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理解與感悟能力等。
一、微課的特點
微課教育模式是:微型化,碎片化,且有針對性靈活性的方式。根據(jù)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教學時間有限,所以微課內(nèi)容具有高精簡突出其核心思想的特點,教學目標明確,主線條明了。針對性的講解使其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對于教學中的重點、疑點、難點或考點,都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二、微課探究初中語文教學
(一)閱讀理解設計
初中語文教學大多以廣泛的閱讀,深入的理解為主,因為初中學生已經(jīng)具備完全的識字寫作能力,而他們的文化底蘊還很淺,故而需要老師引導開發(fā)學生的思考探究問題的能力。大多數(shù)學生除了課堂上學到的有限的內(nèi)容,很少去開拓課外閱讀,對此問題老師可設計微課堂來幫助學生開展閱讀。
首先微課的內(nèi)容要精簡,其表現(xiàn)形式需是創(chuàng)新的對學生更具吸引力的。比如老師在七年級學生學完《羚羊木雕》課之后,想給學生推薦《追風箏的人》。[1]那首先微課的設計需要先引入主題。比如:你喜歡《羚羊木雕》嗎?你還沒看過癮吧,這里有一份比羚羊木雕更珍貴的友誼,需要你來簽收!然后做內(nèi)容精簡介紹,高度濃縮價值內(nèi)容,留下很多疑問,再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推薦的理由。最后給學生留下看書的渠道或者紙質(zhì)版或者在線版的都可以。完了在課堂上課提問讀過的學生的感想心得分享,這樣可促進師生的互動感情,也可帶動其他人看書的熱情。
(二)課前預習設計
微課是有時間限制的小視頻。如果老師要做課堂預習設計。就要注意以下幾點:巧選題,智選材,巧設計,精錄制。因為初中語文課的內(nèi)容難度已經(jīng)有所增加,而且涉及到的內(nèi)容也比較廣泛,但學生的預習自覺性并不大,那在課堂上的時候就會很難融入進去,使得老師的教學任務也開展艱難,取得的效果就并不理想。針對枯燥的語文課,老師做的預習的微課視頻就極為重要,比如七年級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文章很短具有童話色彩。[2]所以老師在預習視頻里就可以話題引入。比如:你和誰長得最像?在陽光照耀的每天里有誰在默默的關注著你?然后回答說是一些人物。最后否定,說出主題精講課文,留出預習問題,課堂回答。這樣引導學生復習,不僅會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還會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可有效的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
(三)課堂應用
語文教育主要還是以學生的興趣激發(fā)為主要手段。老師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其自主學習,營造課堂情境的氛圍,鼓勵其互動思考探究問題,發(fā)散思維。因為語文不像其他學科有一個必須的答案,很多時候的同一內(nèi)容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感想,因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林黛玉”。比如八年級的《喂——出來》,文章帶有一定的想象,內(nèi)容也很現(xiàn)實,最后的結尾卻使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老師可在微課中可在微課中播放兩段視頻,一種是關乎環(huán)境的;一種是帶有想象力的科幻。這樣的結果就充滿了多面性,而老師也不必全盤否認學生的答案,只需要指出內(nèi)容的主要思想即可,使其對課堂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剩下的問題可由學生自我探究互相分享心得,還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三、微課教學中老師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微課推廣與內(nèi)容的設計
微課的開始是教育教學的方式的進步,所以要求老師倡導這種方式,且在微課設計中多研究和學習,提高個人教學水平,改變觀念,接納新事物,貫徹到實際教學中,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微課設計的時長必須注意,不能太長,內(nèi)容新穎,閱讀解剖到位,要圍繞主題線開展,可再擴展內(nèi)容。
(二)補充教學,內(nèi)容豐富,學習時間靈活
很多時候老師沒有講到的知識點,也可以制作成微視頻,給到學生,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情況,利用教學視頻在輕松的氛圍中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習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除了有限的課本上的內(nèi)容,老師還可制作課外素材,比如美文,詩歌的擴展。這些都可幫助學生寫作或練習。豐富的學習資料,情景式的帶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語文的教學水平。
四、總結
微課作為新時代信息技術在教育行業(yè)中的創(chuàng)新和補充教學方式,逐漸以其獨有的特點促進著教學改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給學生以更直觀的視覺形象,做到視聽并舉,從而使得我們的教學過程更具情境化和趣味性。在激活學生思維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還可以更好的實現(xiàn)互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初中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老師在進行微課教學設計前,需要多花費時間在氛圍設計,帶動性,指導互動,引起思考等問題的注意。良好的新興事物的產(chǎn)生需要大家去維護和推廣,微課在中學語文課上的表現(xiàn)可是可圈可點的,值得老師們?nèi)谩?/p>
參考文獻
[1]陳晶.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華少年,2018(21):19-19.
[2]王燕丹.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探究[J].中小學電教:下,2018(9):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