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熱提·熱西提
[摘要]相比于傳統(tǒng)媒體語境下的倒金字塔式新聞敘事模式,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敘事模式更加豐富,主要包括菱形式、蜂巢式和鉆石式三種。在新媒體語境下講好中國故事,這一政治傳播理念需要準確把握這一政治傳播理念與新媒體語境之間的關系,即從領導人開始的中國故事表達、國際傳播“轉譯機”中的中國故事以及國內輿論引導助推器的人民故事;同時,要遵循以下新聞敘事模式,即報道體量的碎片化與切入角度的細化、彰顯人文的情感訴說以及協(xié)同化傳播的有效互動。
[關鍵詞]中國故事;新媒體語境;新聞敘事模式
在新媒體的語境下,新聞敘事模式由傳統(tǒng)的單線條、單維度向現(xiàn)在的多方向、多維度發(fā)展。此外,受眾的閱讀新聞的習慣和方式也有了很大改變。在2013年8月20日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在這一狀況下,如何創(chuàng)新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敘事模式,通過有效發(fā)揮新媒體優(yōu)勢來做到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提出的“講好中國故事”,滿足廣大受眾對“中國故事”的關注,是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新媒體語境下新聞敘事模式概述
保羅·布拉德肖對當下的新聞敘事模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菱形式和蜂巢式的敘事模式。此后,國內又有相關學者提出了鉆石式的新聞敘事模式,這三種新聞報道的敘事模式成為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敘事的常見模式。
(一)菱形式新聞敘事模式
所謂菱形式的新聞敘事模式,就是新聞工作人員在進行新聞敘事報道過程中有效利用新媒體社交平臺增加多維度的環(huán)節(jié)。比如和受眾進行新聞互動討論、根據(jù)受眾喜好來定制個性化的新聞內容等。這些環(huán)節(jié)和模塊的增加主要是為了迎合新媒體語境下廣大受眾表達意見的需求,與此同時也能夠迎合受眾的閱讀喜好。在這一敘事模式下,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吸引受眾來瀏覽新聞?!度嗣袢請蟆穼?014年3月11日晚發(fā)生的昆明暴力恐怖襲擊案的報道便是采取菱形式的新聞敘事模式”。在報道的整個過程中,工作人員首先在其官方微博平臺上發(fā)布了這一新聞事件的簡訊,接下來又對整個新聞事件進行詳細的報道,在對整個新聞事件的詳細過程有了了解之后,網民便可以在平臺下方進行評論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一模塊的增加加強了受眾和新聞發(fā)布者之間的互動,有效利用新媒體社交平臺實現(xiàn)了多維度環(huán)節(jié)的增加,符合菱形式新聞敘事的模式。
(二)蜂巢式新聞敘事模式
蜂巢式新聞敘事模式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對新聞報道的內容進行分散化處理,主要用于較為復雜、需要持續(xù)跟進的新聞事件的報道。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資訊的傳播極為便捷,受眾對新聞事件報道的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而許多新聞事件由于本身是突發(fā)性事件,且復雜性較高,在此狀況下,新聞記者并沒有充足的時間對新聞事件的各個要素進行調查之后再進行全面報道。為了搶占時效將新聞事件的發(fā)展狀況在第一時間呈現(xiàn)給受眾,新聞記者只能分要素地進行跟蹤報道,在碎片化的報道中逐漸完善整個新聞事件的全部要素。
(三)鉆石式新聞敘事模式
在傳統(tǒng)媒體語境下,受技術限制,媒介在進行新聞報道時所用到的輔助工具往往較為單一。比如報紙等紙質類媒介往往以文字為主,廣播以音頻為主。而在新媒體語境下,網絡技術得到很大發(fā)展,在進行新聞事件報道時,新聞記者不僅可以有效借助各類新媒體社交平臺進行新聞事件的報道,而且可以有效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來豐富對新聞事件的報道。鉆石式的新聞敘事模式就是指通過圖片、音頻及視頻等輔助工具的添加來強化新聞事件報道的完整性和多面性,并有效提高其傳播效果。
二、新媒體語境下“講好中國故事”的政治傳播理念
“講好中國故事”這一政治傳播理念最初由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提出,其產生依賴于政治領域和媒介領域的互動。要想做好在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敘事模式中講好中國故事,則要深入了解這一政治傳播理念與新媒體語境之間的關系。
(一)從領導人開始的中國故事表達
在新媒體語境下,由于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各種新媒介和新技術的出現(xiàn)逐漸改變著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人民群眾處于網絡上的信息洪流之中。而“講好中國故事”正是國家在把握當前媒體語境和媒介發(fā)展規(guī)律基礎上提出的政治傳播理念。在新媒體語境下,基于互聯(lián)網技術生發(fā)的各類新媒體社交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在媒體行業(yè)中,網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在不同的媒體平臺上接收新聞資訊、表達觀點,和官方新聞發(fā)布者及其他網民進行意見與看法的交換。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獲取信息、思考的方式及習慣都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改變。在這一新媒體語境下,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中國故事”的表達,尤其重視“中國故事”表達時的權威性、影響力、貼近性和針對性,以及思想的深度和品質的高度。
(二)新媒體:推動中國故事走向國際化的“轉譯機”“講好中國故事”這一傳播理念主要目的在于進一步優(yōu)化中國歷史文化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的表達,以此促進國際傳播中良好中國形象的塑造。在新媒體語境下,全球化的信息交流得到有效推動。一方面,上自國家領導人和官方政府,下至普通人民群眾都可以在各類新媒體社交平臺上展現(xiàn)中國面貌,呈現(xiàn)在社交平臺上的“中國故事”面貌更加飽滿、多元和豐富,方便全球各國人民全方位了解中國,當代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念通過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在國際上得以傳播。另一方面,相比較于抽象、宏觀的理論化表達給中外人民交流帶來的理解障礙,“講故事”這一新聞敘事方式能夠有效打破中外交流的障礙,以充分的闡釋和敘述來使得中國故事以一種更加鮮明、生動和具體的方式呈現(xiàn)在外國友人面前。
(三)人民故事:國內輿論引導的助推器
作為黨和政府的政治傳播理念,“講好中國故事”中故事的主體便是人民,因此在新媒體語境下要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的優(yōu)勢進一步優(yōu)化輿論表達,有效引導國內輿論的方向,通過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來打造國內輿論引導的助推器。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之所以將“講好中國故事”作為重要的政治傳播理念,就是因為在這一語境下“故事”的表達更富有感染力,適應新媒體語境下信息傳播的方式”。在新媒體語境下,以互聯(lián)網技術為支持的新媒體社交平臺已經成為輿論話語的主要戰(zhàn)場,要講好中國故事,就要深入到新媒體社交平臺,根據(jù)社交平臺上民眾所表達的意見來關注人民群眾的所需所想,有效針對社會輿論的交匯點和共鳴點,在輿論引導中占領先機。
三、新媒體語境下多維角度的中國故事表達
在新媒體語境下,由于信息傳播的復雜性,新聞記者需要將前文所提到的三種新聞敘事模式有效穿插在新聞敘事之中。因此,有效借助這三種新聞敘事模式從多維角度進行中國故事的講述,是新媒體語境下的必然趨勢。
(一)報道體量的碎片化與切入角度的細化
在新媒體語境下,網絡平臺上的各類咨詢資訊和信息海量且密集,碎片化的信息充斥著網絡平臺,人們大都已經無法適應長篇大論式的敘事模式,宏大的敘事模式已經不適應現(xiàn)在的語境。在這一狀況下,新聞記者則需有效把握新媒體語境下信息傳播的輕量化、密集化的特征,通過微型的體量和細小的切口來進行中國故事的講述。此時,新聞記者便可借鑒新媒體語境下菱形式與蜂巢式的敘事模式,通過小體量、細切口來對中國故事進行連續(xù)報道與講述,每次講述過程中注意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在連續(xù)性的講述中以層層遞進的方式來推進中國故事的表達,進而準確傳遞故事中的核心意蘊。
(二)協(xié)同化傳播的有效互動
相比于傳統(tǒng)的新聞報道形式,“講故事”的新聞敘事模式更強調講述者與接受者的角色參與,而新媒體語境下各類社交媒體平臺的充分發(fā)展使得受眾與受眾之間、受眾與發(fā)布者之間的互動成為了可能。為了更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此時新聞記者便可借鑒新媒體語境下菱形式的新聞敘事模式,在新媒體社交平臺展開受眾與受眾以及受眾與發(fā)布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促進提高普通民眾對于中國故事講述的參與度和闡釋可能性4。
(三)彰顯人文的情感訴說
傳統(tǒng)媒體語境下,媒體往往借助倒金字塔的新聞敘事模式訴諸于新聞事件的理性表達。在新媒體語境下,由于信息傳播的碎片化,人們在進行信息接收的過程中往往難以進行深入的理性思考,而訴諸于感性的情感表達。鑒于這一狀況,在講述中國故事的過程中,則需要借鑒鉆石式的新聞敘事模式,在敘事過程中有效借助圖片、音頻及視頻等輔助工具將故事進行直觀化的講述與展現(xiàn),以人性本身作為考量,以這種更直觀的方式訴諸情感表達,將生動、鮮活的中國故事講述出來,彰顯人文情懷,從而在新媒體社交平臺上講述出打動人心的中國故事。
結語
“講好中國故事”有其獨到的政治理念,在新媒體語境下進行中國故事的講述需要靈活借鑒新媒體語境下的菱形式、蜂巢式和鉆石式三種新聞敘事模式,將其交叉融合在中國故事的講述之中,促進中國故事的更好傳播。
參考文獻:
[1]彭贊珊.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敘事[J].新聞戰(zhàn)線,2019(1):127-128.
[2]劉瀾.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敘事模式研究[J].記者搖籃,2019(2):22-23.
[3]劉函欣.融媒體背景下時政新聞報道的敘事特征及優(yōu)化策略——以2019年全國兩會為例[J].視聽,2019(7):186-187.
[4]劉瑞生,王井。“講好中國故事”的國家敘事范式和語境[J].甘肅社會科學,2019(2):15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