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中圖分類號】R743.3;R493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5.027
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又稱“中風”,是腦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血液無法流入大腦,導致腦組織損傷的疾病。臨床癥狀持續(xù)24小時以上,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高的特點,好發(fā)于50歲及以上人群,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卒中的發(fā)病基本原因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腦血管狹窄、動脈炎、血管外傷性損傷心臟病等。多數人誤以為寒冷的冬天是中風的高發(fā)季節(jié)。夏天一般不會發(fā)生,但事實并非如此。研究結果顯示,氣溫上升到32℃以上時,腦卒中的發(fā)生率比平時高66%,隨著氣溫的上升,危險也會增加,它是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不僅給患者的生活質量,還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大部分中風患者一旦發(fā)病,病理生理過程很難逆轉,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多,因此有效預防中風發(fā)生至關重要。
1? 炎熱的天氣誘發(fā)中風的原因是什么
(1)天氣炎熱,周圍環(huán)境溫度變高,容易導致人體出汗過多,使體內水分減少,出汗太多后缺水,機體的血液容量不足,導致血液濃縮,使血液變得粘稠。這將減緩流向大腦的血流速度,提高中風的概率,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基礎疾病的老人比一般患者更容易得中風。
(2)對血壓缺乏有效的監(jiān)測,降壓藥不能及時調整,繼續(xù)使用以前的劑量降壓藥,可能會導致中風。與此同時,由于天氣炎熱,人們常常乘涼到深夜,直到身體十分疲憊才上床睡覺,導致后半夜睡的很沉,這時候血壓也會降得很低,血流速度變得十分緩慢。
(3)脫水休克引起中風? ?夏季食品難以保存,容易吃不干凈的食物,結果往往會導致脫水、腹瀉甚至休克。
(4)夏季高溫下,患者喜歡將空調溫度調低,使室內外溫差增大,對老年人、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來說,冷熱會反復收縮和放松腦血管,容易引起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嚴重時會引起腦梗塞。
這四種情況都可以凝結血液的各種成分,形成血栓,或者沒有形成血栓,但會減少組織的血液供應,導致中風。
2? 哪些人是中風的高發(fā)人群
(1)患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5年內第二次發(fā)病率為30%。
(2)長期抽煙喝酒以及飲食和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者。
3? 中風前有什么征兆
中風患者早期癥狀比較明顯。如果以下癥狀中有一個或多個癥狀重復發(fā)生的時候,就要提高警惕,這可能是中風的前兆,所以要及時送到醫(yī)院治療。
(1)一只眼睛或兩只眼睛視線暫時變黑或模糊。
(2)看東西會有重影或伴有頭暈。
(3)一邊手、腳或臉麻痹或四肢無力感。
(4)沒有任何預感,突然摔倒或短時間內精神恍惚,伴隨著智力的突然變化。
(5)出現劇烈頭痛而且持續(xù)不緩解。
(6)整天疲憊不堪,昏昏沉沉想睡覺。
4? 夏天如何預防腦卒中
患過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因其第二次的復發(fā)率高達30%,首先要做的就是堅持終身用藥,就像每天吃飯喝水一樣。一些患有腦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最好每6個月去醫(yī)院體檢一次。最好按照醫(yī)生的指示服藥,每天監(jiān)測血壓和血糖,如有發(fā)現異常,及時接受治療。
高溫天氣要做好消暑措施,多喝水,適當喝含鹽飲料,或在開水中加入鹽,濃度大約為0.9%,口感微咸,量入為出。中風患者出汗太多,不能及時喝水,與血液濃縮有關,患者不能像普通人一樣口渴喝水,要主動補充水分,但不能過量。特別是清晨,要特別注意在空腹狀態(tài)下飲一杯白開水,因為人體經過夜間長時間的睡眠,期間沒有體液的補充,清晨血液黏度達到高峰,容易發(fā)生腦梗塞。如果晚上睡眠不足,就睡低微的午覺,但午睡不能太長。一般一個小時比較合適。最好保證睡眠質量。
據調查,在中風發(fā)作死亡原因中,情感動蕩所占的比例排在第一位。夏日的炎熱難以忍受,人們的情感往往會變得焦慮和不穩(wěn)定,所以再熱也要警惕“躁郁癥”。保持樂觀,心態(tài)平衡,避免生氣,防止血壓波動帶來腦血管事件。
體力活動不足是腦卒中獨立的危險因素。有規(guī)律的體力活動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體力活動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促進心血管系統(tǒng)健康,降低血壓,減輕體重,促進血管擴張,改善糖耐量,緩解緊張,降低中風的危險。適當的體力活動也有助于將管理全身肌肉的神經沖動持續(xù)傳遞到大腦皮層,改善大腦皮層的興奮狀態(tài),大腦休息,消除疲勞是預防中風的理想方法。正常成年人每周至少有五天保持鍛煉,每天30~45分鐘進行體力活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或者其它有氧運動。老年人則可以早晚做些戶外運動,如散步,量力而行。
注意合理均衡的飲食,限制膽固醇和脂肪的攝入,植物油也不能過度使用。注意營養(yǎng)均衡,膳食纖維攝入,多補充優(yōu)質蛋白質,適當攝取肉塊,補充牛奶類、豆制品蛋白質,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特別是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對預防中風有很好的作用。高鈉、低鉀、低鈣過量攝入會提高血壓,形成動脈硬化,與中風密切相關。過度飲食和缺乏運動導致肥胖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的危險因素,這些疾病是中風的危險因素。因此,多吃低脂食品、水果、蔬菜,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減少鈉的攝取,增加鉀的攝取,可以預防中風的發(fā)生。
夏季不要貪涼,夏天天氣炎熱,空調溫度切記不要開的太低,在外熱環(huán)境下突然進入低溫室,體表血管迅速大面積收縮,血壓波動嚴重,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7℃(超高溫的天氣室內溫度最低不應超過26攝氏度),同時空調冷氣不要固定對著人體吹,尤其不要對人的頭部吹,再有人體睡眠時處于抵抗力較差的狀態(tài),要注意保暖。
肥胖和超重者應積極控制體重,保持在一個合理健康的范圍之內。
5? 發(fā)生中風時有什么應急措施
(1)患者中風后,周圍的家人、朋友或同事要平整患者,采取臥位,不要墊枕頭,把頭偏向一邊。
(2) 切記不要給病人服用任何的藥物。中風大體上可以分為出血性和梗塞性兩種,因此在沒有確診之前絕對不能隨便用藥。否則會延遲診斷,加重病情。
6? ?總結
中風是殘疾率最高的疾病,一旦發(fā)病,可以選擇的治療方法不多,效果也不好,給社會、家庭和個人帶來很大的負擔。這表明預防是減少中風負擔的最好方法。可以早期介入的危險因素是預防中風的關鍵。但是目前臨床工作中腦卒中的治愈率不高。這就要求醫(yī)療工作者加強對腦卒中危險因素的宣傳,普及腦卒中的檢查和預防,增強預防腦卒中的認識,及時預防腦卒中的發(fā)生。急性發(fā)作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患者最好在發(fā)病后3小時內接受有效治療。急救后患者需要長時間的恢復期,所以重視預防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