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融合·審美嬗變·和解主題—從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雙子殺手》
李 力 王若璇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開始,李安追尋高新電影技術的步伐從未停止,在后續(xù)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與《雙子殺手》中,他實現(xiàn)了高新技術的突破以及影像美學觀念的變遷。前沿的CG特效、120幀速率、4K分辨率以及3D技術,被李安以技術融合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他以奇觀影像給予觀眾陌生化與沉浸式的審美體驗。與此同時,對高新技術的追尋從未改變李安電影一以貫之的人文關懷,富于視覺震撼力的影像為倫理反思與和解主題注入了精神內涵。
時間的河流與奧德賽的終點—電影《1917》中時間問題的研究
鞠 薇電影《1917》摒棄戰(zhàn)爭片中常見的宏觀敘事和人性深度,以“偽一鏡到底”影像實踐營造沉浸感,帶領觀眾與這位普通士兵一起完成了一段奧德賽之旅。但這段看似線性而簡單的敘事結構之下卻蘊含著一個復雜的時間結構。影片如何建構新的時間結構和感知方式,又如何在實時拍攝和同時敘述中展現(xiàn)純粹時間的流變和詩意?筆者擬從哲學理論與敘事理論出發(fā),探討影片中的時間問題。
空間的力量:蒙古族題材電影空間文化研究
霍 冉蒙古族題材電影作為中國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其獨特的歷史人文背景,廣袤而神秘的地域景觀,多元化的風俗習慣,使眾多電影創(chuàng)作者將目光投入于此。近年來,蒙古族導演賽夫、麥麗絲、寧才、哈斯朝魯?shù)韧ㄟ^影像來表達現(xiàn)代化進程對于蒙古族空間文化的壓抑、匱乏等問題的無奈與反思。面對全球化-區(qū)域化-本土化的地緣環(huán)境套層結構,蒙古族題材電影的空間文化如何進行建構,成為創(chuàng)作者不斷實踐、學界不斷深入探討的議題。
民族志虛構書寫中紀實與虛構的內聚—以電影《開水要燙,姑娘要壯》為例
劉思成民族志虛構作為書寫手段,能夠調和民族志或人類學寫作間被記錄個體或小群體的虛構書寫空間和真實性預留之間的矛盾。首先,民族志虛構不得違背真實性原則,因此確保了文化本真性的傳遞,保障了影片的文獻意義。其次,電影虛構性則依托于創(chuàng)作者田野調查“元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故事展演,進而預留了藝術性與趣味體驗。部分少數(shù)民族題材電影由于其題材的特殊與敘事手段的獨特,在風格和價值判斷上與民族志虛構手段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