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秋光
高職會計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大多是教師為中心,學生為主體,教學為主線。這種灌輸式講授教學模式難以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大膽創(chuàng)新,編寫了《初級會計實務》“導學案”,讓學生線下學習有了抓手,借助“藍墨云”線上教學平臺,真正實現(xiàn)了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以供同行商榷。
一、《初級會計實務》課程教學現(xiàn)狀
《初級會計實務》是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科目之一,是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的指定用書,是高職會計專業(yè)的核心課程。 2017年1月會計證取消以后,初級會計證書便成了入職會計行業(yè)的通行證。很多學生也參與網(wǎng)上培訓,在眾多實力雄厚的會計網(wǎng)校助力下,據(jù)調查,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國初級會計資格考試通過率分別為20.89%、16.85%、22.89%,證明不少學生仍不能達到財政部規(guī)定的會計專業(yè)技術資格要求,不能滿足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隨著超星、藍墨、雨課堂、速課堂等云教學平臺的投入使用,為教學模式改革和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提供了線上教學工具。高職院校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探究也隨之展開。但目前混合式教學仍處于線上線下的簡單拼湊,還未完全深度融合。常見的教學模式為課前將錄制好的微課上傳到云教學平臺供學生預習,課堂教學仍采用線下教師講解為主,課后采用線上教學平臺布置作業(yè)。這種線上預習做作業(yè),線下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模式,還未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學習的詳細路線圖還不夠具體明晰,課堂教學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的角色沒有變,學習的效果難以達到最優(yōu)。如何構建《初級會計實務》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和高效課堂?實現(xiàn)課證融通,提高合格率是高校會計專業(yè)教師面臨的共同課題。
二、“導學案+藍墨云”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勢
“導學案+藍墨云”線下線上混合式教學改革優(yōu)勢明顯,容易執(zhí)行,便于推廣,符合現(xiàn)行的OBE教學改革方向。首先,教師始終站在學生“學”的立場,教師由寫教案改成編導學案,由簡單到復雜、引導學生線上看資源、完成作業(yè)、測試和總結。線下學習導學案,完成導學案中的相應學習任務。學生始終在做中學,永遠是學習的主體、是主角。由原來找老師解答問題,變成通過藍墨云找老師、找同學甚至通過智能技術直接找到答案。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空間越來越大。教師在做中教,永遠是主導、是配角。由原來只能在課堂上答疑,變成隨時隨地在藍墨云平臺解決學生問題。線上學習工具和線下學習工具在內容上的無縫對接,在形式上傳統(tǒng)和智能的結合,讓師生在課堂上更加平等,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其次,作為《初級會計實務》課程,課程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課證融通,成果上既要通過初級的會計考證,又要會處理會計的實務工作。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初級會計實務》的導學案設計可按照當年財政部的考試大綱和會計人才方案課程標準來進行課證融合設計。將目標逐步分解到學習任務上,借助線下導學案和線上藍墨云來完成學習任務。導學案本身就是現(xiàn)成的學習成果,學生學什么,怎么學,都記錄在導學案上。藍墨云資料同樣也是學習成果,學生做了什么,結果怎樣,都反映在經(jīng)驗值上,成果可量化,可檢查。持續(xù)改進第一手資料,符合“成果導向”的特征。最后,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線下導學案也好,線上藍墨云也罷,為了不斷適應學情的變化,都存在持續(xù)改進的空間,教學創(chuàng)新永遠在路上。
三、“導學案+藍墨云”混合式教學總體設計
此處的“導學案”是對教材二度開發(fā)的線下學習工具,是集“學案”和“教案”為一體的學習底稿,具有學生學習的路線圖,在教師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學情充分研究的基礎上編制而成,可以是教師的個性化產品,也可以是教學團隊智慧的結晶。不要求統(tǒng)一模板,既有看的內容,又有做的題目,還有重難點的提示和學生的自我總結。
“藍墨云”是藍墨公司推出的云教學平臺。是線上學習、課堂教學和檢驗線下學習效果的重要工具??梢园l(fā)布學習資源、布置作業(yè)、測試、頭腦風暴、答疑討論,等等。教師可以將導學案的資料上傳到藍墨云,讓導學案和藍墨云相輔相成。讓藍墨云不但是學生的學習好幫手,也是教師的得力助手,及時掌握學生的線下學習情況。為“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學習輔導提供了高效工具,是教、學、做、測、評的重要平臺。
線下“導學案”和線上“藍墨云”的無縫對接是混合式教學成功的關鍵,兩者配合使用會讓課堂教學產生積極的效果?!皩W案+藍墨云”混合式教學的主線是“導學案”,借助“藍墨云班課”,高效實現(xiàn)學習目標??傮w設計思路是:教師根據(jù)教材按章節(jié)設計好導學案,導學案分“教材理解”“實務操作”“考證模擬”“學習總結”四個專欄,于上課前發(fā)放給學生,同時,對教材中的難點做成微視頻上傳到藍墨云的【資源】處。學生通過教材、學習和藍墨云的【資源】學習,對導學案的“教材理解”部分進行完善,并完成線下導學案“實務操作”和“考證模擬”兩部分的學習任務,將線下的“實務操作”結果截屏上傳或直接在藍墨云【作業(yè)/任務】處作答,在藍墨云【測試活動】對“考證模擬”的內容進行自我測試,檢查學習的效果,學生在導學案上做中學,在藍墨云班課上提交學習結果,在學習過程中,將需要討論的問題傳到【頭腦風暴】,為共同學習創(chuàng)造空間,教師通過學生的發(fā)言分析,糾正學生在學習上的偏差,并對熱心解答問題的學生點贊。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集中的問題加以講解,通過討論,學生理解掌握重點、難點,查漏補缺,提升綜合能力。每學完一個章節(jié),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并進行學習總結,上傳到藍墨云班課【作業(yè)/任務】,由學生進行互評,讓學生在作業(yè)中分享學習經(jīng)驗,在互評中學習同學的優(yōu)點?!皩W案”和“藍墨云”貫穿教學始終,“導學案”和“藍墨云班課”混合式教學總體設計如圖1所示。
四、“導學案+藍墨云”混合式教學實踐
根據(jù)《初級會計實務》的內容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構,教師編寫導學案時應站在學生學習立場,將教案和學案合二為一,將課程和考證進行融通,按照“學什么”“怎么學”“學得怎么樣”的思路,將教材導學案分為四個專欄。分別是“教材理解”“實務操作”“考證模擬”“ 學習總結”。下面以知識點存貨清查為例進行說明。
1.理解教材
本專欄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線下學習教材例2-69、2-70,完善如表1所示的學習任務。在線上學習藍墨云“存貨清查”的微課資源(見圖2),由教師線上查看藍墨云資源下載情況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線下由小組長負責檢查匯報導學案的完成情況,教師根據(jù)檢查和匯報情況進行點評。
2.實務操作
本專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上述知識點的基礎上掌握操作技能,線下完成如表2所示的學習任務。并將實操結果上傳至藍云班課的【作業(yè)/任務】(見圖3),由教師線上進行評價或由小組進行互評,線下由小組長負責檢查匯報導學案的完成情況,教師根據(jù)檢查和匯報情況進行點評。
3.考證模擬
本專欄設計目的是檢驗學生對“存貨盤虧賬務處理”的掌握程度,是否達到全國會計資格評價中心對這個知識點的要求(如表3所示)。線上由教師查看藍墨云班課測試分析(見圖4),線下由小組長負責檢查匯報導學案的完成情況,教師根據(jù)測試分析和匯報情況進行點評。
4.學習總結
本專欄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掌握“2-7存貨清查”的知識結構,了解存貨盤盈、盤虧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在導學案中留下一定的空白讓學生自行總結,總結沒有具體的標準答案,學生可以繪制思維導圖進行學習總結(見圖5),也可以通過文字描述來進行總結(見圖6),并作為作業(yè)上傳到藍墨云班課的【作業(yè)/任務】或【頭腦風暴】。學習結束必須要有學習總結這一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不但可以讓學生有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教師也可以通過線上檢查作業(yè),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并進行個性化的指導,查漏補缺,實現(xiàn)班級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五、“導學案+藍墨云”混合式教學實踐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需要團隊來推進混合式教學改革。因為此課程知識面廣、知識點多,涉及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事業(yè)單位會計等相關內容,導學案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既要求教師有深厚的專業(yè)功底,又要求有足夠的教學經(jīng)驗。建議以課程組或專業(yè)中心為單位來推進“導學案+藍墨云”的混合式教學。
第二,不但要加強藍墨云功能使用的培訓,而且還要加強教師計算機應用軟件的培訓,特別是EXCEL、PPT 和視頻軟件制作和剪輯。因為線下導學案的資料要做成題庫或制作成微課導入到藍墨云教學平臺,需要教師熟練掌握常用的軟件,及時將資料傳到藍墨云,充分發(fā)揮藍墨云的智能化功能。
《初級會計實務》“導學案+藍墨云”混合式教學,以導學案為線下自主學習的抓手,借助“藍墨云”線上平臺,實現(xiàn)學生無障礙學習,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在線下的學習可以在線上及時得到成績和評價,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快速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提高效率,打破師生的空間距離,使課堂教學更加平等、高效。隨著導學案的持續(xù)改進和云教學平臺功能的不斷優(yōu)化,“導學案+藍墨云”的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勢將會更加明顯,課堂教學會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編.初級會計實務[M].北京: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19.
[2]劉紅霞,黃倩.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會計專業(yè)本科目教學過程的設計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5(8).
[3]張志萍.關于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的思考[J].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23).
責任編輯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