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捷
摘 要:“人格教育”是梁啟超教育思想的核心,“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梁啟超推崇的志在立國、嚴以修身、樂于處群等人格涵蓋了“立德樹人”的多個層面,他主張的多育共進、知行合一、內外并舉的人格塑造方法延展了“立德樹人”的生成路徑。梁啟超對“人格教育”的精辟闡釋如源泉活水一般對當今“立德樹人”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著啟發(fā)性建議,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德育”資源寶庫。
關鍵詞:人格教育 立德樹人 梁啟超
梁啟超“人格教育”思想零星分布于他的書信札記、演講文稿以及他參與制定的學約章程中,有些文章相互印證,有些文章相互補充,從而構筑了完整的“人格教育”理論體系。梁啟超深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又善于吸收借鑒西方先進教育理念,他的“人格教育”論調和了中西優(yōu)劣,立足于當時國情,而又適切于未來發(fā)展。
一、“德”之范本—梁啟超提倡的人格
1.志在立國
梁啟超在《湖南時務學堂學約》和《萬木草堂小學學記》中首倡的便是“立志”。他以朱子所云“書不熟,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志不立,天下無可為之事”,“學者志不立,則一齊放倒了”申說了“立志”的重要性。對于“志在科第”“志在衣食”,他主張“愿共戒之”而“立乎其大者”。何謂大志?在梁啟超看來,大的志向是“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不被其澤,若已推而納之溝中”的民本意識和人民情懷,是“天下興亡。匹夫之賊,與有責焉”的國家安全觀與榮辱與共的民族觀念。個人的志向要與國家民族的利益緊密地結合起來才能稱之為“大”。他認為中國過去的教育,只能養(yǎng)成書呆子或爛名士,完全迂闊于事情或好為僻脾氣與人立異,又疏懶不好問俗事,而真正的國民是國家的主體,對于國家有高度的參與感與責任感,能從整體利益出發(fā),堅持整體利益高于個體利益,自覺其為國家所有人之義,以盡種種責任和義務來維持國家,關心它。因此,這樣的國民將國家視為自己的國家,國事為己事,國權為己權,國恥為己恥,國榮為己榮,尋的是治天下之法,求的是圖強之道。
2.嚴以修身
梁啟超認為修身的目標是要追求一種定態(tài)—“知者不憂,勇者不懼,智者不惑”,“知”“仁”“勇”是人類普遍道德的標準,要三者具備才能成一個人。如何不憂?要化小我于宇宙之中,淡然視之成敗得失;如何不懼?頭一件要心地光明,第二件要不為劣等欲望所牽制;如何不惑?光有學識常識并不夠,更重要的是有化繁為簡,舉一反三的總體的智慧,進而養(yǎng)成判斷力能靈活應對。這種定態(tài)包括兩個層次:內在的品性和外在的風度。首先內心要保持“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的恒定追求,克制私欲,磨礪意志;其次外在行為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看”,“定容貌,定顏色,出辭氣”,使“浩然之氣”由內心生發(fā)而在言行舉止中得以實現(xiàn)。嚴以修身,不是把道德作為“律令”和“枷鎖”限制人的自由發(fā)展,而是要發(fā)揮“道德自律”引領作用,形成健全的人格與人生存發(fā)展,鑄就一個現(xiàn)代社會公民應有的自由自覺意識。
3.樂于處群
梁啟超認為道德的目的不外乎兩者—發(fā)展個性和發(fā)展群性。人在世界上之所以能夠生存,不光是恃著個人,尤貴在人與人的關系,這就是群。樂于處群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會友,梁啟超以“但相愛,毋相妒”“但相敬,毋相慢”“善相勸,過相規(guī)”“集眾思,廣眾益”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寬容理解,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個人也要善于借助集體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正所謂“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獨。獨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強”。
第二個方面是要積極融入現(xiàn)代團體生活,了解現(xiàn)代團體生活中的民主規(guī)則,發(fā)揚現(xiàn)代團體生活中的民主精神。士群為學會,商群為公司,國群為議院,這三者都是“群心智”的場所,“群之道,群形質為下,群心智為上”,歐洲之人以心智雄于天下,而我國之教育,也在于養(yǎng)成一種特色之國民,使結團體,以自立競存于列國之間。
二、“德”之化育—梁啟超談人格的塑造
1.多育共進
梁啟超對人格的定義為“成為人之資格也,品行、知識、體力皆包于是”。他特別提出“所謂人格,其實是團體生活中所必要的人格”,所以他希望通過教育使學生養(yǎng)成自治之品性,能人我協(xié)同,成一群內之我。他提過教育可以分為知育、情育、意育三部分,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層面。其中知育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情育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意育是培養(yǎng)學生理性的意志。此外,他也十分重視美育,他認為“美術”和“科學”有相得益彰的作用。
2.知行合一
梁啟超肯定了“行”對“知”的巨大作用。他認為每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找到適切的生成路徑,在實踐中出知。“故無三十七萬金之天文臺,三十五萬金之千里鏡,則天學必不精;不能環(huán)游地球,而不能遍各國省府州縣,皆有車跡馬轍,則地學必不精。”他對顏習齋所講“格物致知”的解法總結道:“要想知識來到跟前(知至),必須得經(jīng)過一定的程序,即‘親下手一番(手格其物)便是。換而言之,無所謂先天的知識,凡知識皆得自經(jīng)驗?!绷簡⒊瑥娬{書本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他認為學校除卻書本教育外,最少要分出一小半時候做實生活教育。他在闡述如何培養(yǎng)學生政治習慣時,便特別提到學生自治會這種形式,鼓勵學生自動的自治而作為將來政治生活乃至一切團體生活的實地練習;梁啟超非常重視理論知識的應用價值和社會公用。
3.內外并舉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梁啟超提出學生可以通過“靜坐”來養(yǎng)心,正所謂“一斂其心,收視返聽,萬念不起,使清明在躬,志氣如神;一縱其心,遍觀天地之大,萬物之理,或虛構一他日,辦事艱難險阻,萬死一生之境,日日思之,操之極熟,亦可助閱歷之事”。梁啟超也反復提及曾子的三省之法,提倡自我反思,在《清華學校中等科四年級畢業(yè)紀念冊序》中他以“當知吾所處者為最優(yōu)之境遇”“當知吾所負者為最重之責任”“當知吾今所歷者為一生最危險之時代”警語式的新三省勉勵學生負重前行。他始終把“為人”“做事”“學問”作為學生自修的三大要義。學生的人格塑造同樣離不開老師的教導,老師是影響學生發(fā)展最直接的外部因素。教師要敬重自己的職業(yè),將全部精力集中于教書育人這件事上,憑借自身的才能,把工作做到圓滿,同時也要從誨人不倦的工作中找到樂趣,用高尚的趣味熏陶學生,耕耘好“自家的田地”。
三、“德”之通鑒—“人格教育”論的當代價值
“立德”指“以德為先”,“樹人”指“全面發(fā)展”,“人格教育”作為一個大概念,統(tǒng)攝“立德”“樹人”兩種內涵,進而消解了并列式短語結構造成的詞隙割裂,使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人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德育、體育、美育、勞育、智育等各種育人版塊的結合,是一個不斷優(yōu)化的系統(tǒng)結構。我們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個方面,而對一個學生德行的培養(yǎng),無疑是擢升其各方面素質的內驅力與領航工程,需要教師多一些人格關懷與身先垂范。
“立德樹人”和“人格教育”一樣,必須依托具體的實踐,這是“立”與“樹”的基礎。國家要推動以實踐為導向的教育改革,學校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建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更開放與廣闊的實踐情境中培育健全的人格。學生的學習不應該只局限于教室之內、書本之上,更應該向自然學習、向社會學習、向生活學習,實踐出真知。
“德”與“人格”均是儒家經(jīng)典中重要概念,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學習古人提升自我修養(yǎng)的方法途徑,是“人格教育”論民族性的鮮明體現(xiàn),也應成為“立德樹人”觀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優(yōu)勢的不變底色。
參考文獻:
[1] 梁啟超《新民說》,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梁啟超《梁啟超論教育》,商務印書館2017年。
[3] 劉黎《梁啟超青年教育思想的“全人格”理念》,《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年第4期。
[4] 陳來《梁啟超的道德思想—以孔孟立教論為中心》,《清華大學學報》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