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媛
摘要:《聽聽那冷雨》是臺灣詩人、散文家余光中的作品,因文質兼優(yōu),被選入高中教材。文章中突出的特點是在描寫雨的時候,疊詞的使用對意象的描繪、情感的表達、音韻合拍的作用重大。
關鍵詞聽聽那冷雨;疊詞;描繪意象;情感表達;音韻美
疊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重復的詞語重疊而成,從古至今,疊詞在文學作品中被頻繁使用,從《詩經(jīng)》中“逃之夭夭,灼灼其華”,到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再到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直到余光中《聽聽那冷雨》中疊詞的大量使用。疊詞在文人的筆下盛行不衰,這類修辭手法在描摹物象特點以及表情達意等方面有著“令對話人或讀者儼然如見”的作用。
據(jù)統(tǒng)計,《聽聽那冷雨》中共用72個疊詞,有效的研究疊詞的功用,對這篇文章的解讀是一大促進,讓讀者如臨余光中營造的雨境,更加理解余光中細膩、復雜、幽微的情感。
一、疊詞話雨
運用疊詞描繪意象
《聽聽那冷雨》中核心意象是“雨”,余光中所想的,所念的,所憂愁的,令他難以釋懷的,都在“雨”中。疊詞在描摹下雨時的聲音、雨的形態(tài)以及下雨所營造的意境方面的作用別具一格。
擬聲疊詞描摹雨的聲音更加具有形象性。擬聲疊詞不僅可以模擬事物的聲音,還能增強詩歌的畫面感,使詩歌的表達更加生動形象,充分激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原文“雨來的時候不再有叢葉嘈嘈切切”“鳥聲減了啾啾,蛙聲沉了咯咯,秋天的蟲吟也減了唧唧”。其中“嘈嘈切切”“啾啾”“咯咯”“唧唧”三個擬聲詞本身并不具有意義,重疊之后成詞,卻能非常逼真描摹出70年代的臺北公寓時代來臨之后,原本的詩情畫意變成一張黑白默片的失落之情。
原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煙一般的紗帳里聽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撲來,強勁的電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彈動屋瓦的驚悸騰騰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墻上打在闊大的芭蕉葉上,一陣寒潮瀉過,秋意便彌濕舊式的庭院了”。
通過“嘩嘩”“忐忐忑忑忐忐忑忑”描墓暴雨聲音的詞語可以聯(lián)通我們既有的生活體驗,通過唇齒和腦海的通感,發(fā)散聯(lián)想,聯(lián)想日常生活之中,暴雨來臨時打在瓦片上發(fā)出的聲音,讓人如履其境,更加生動形象地讓讀者體驗到七月的臺風臺雨令人色變。
疊詞更加細致地描摹出雨的形態(tài)與下雨時的情境。原文:“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里,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一系列AABB式疊詞的連用,“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瀝瀝”基本都是擦音和邊音這種氣流在唇齒縫隙或邊上流出的發(fā)音,這種發(fā)音形式讓文字讀起來多了一份綿密悠長,而把AB式詞語擴充為AABB式,更增加了這份連綿,正與這一文段描寫對象“春雨”的連綿不斷,細密、柔和相契合,達到形式與內(nèi)容的和諧統(tǒng)一。
除了擬聲、摹狀作用之外,疊詞還可以描摹意象,乃至意境。王維化用前人李嘉祐詩句“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寫出“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只用兩個疊字加以點化,便自見其妙處?!澳泵枘∷锏膹V闊無邊,“陰陰”極言夏日樹木蓊郁之幽深,原本李嘉祐詩句只是詠景,王維用疊字把景變成一幅生趣神韻、意境悠遠的圖畫。
巧用疊詞不僅是王維烘托意境的獨門絕技,余光中也深得其中滋味。原文“雨來的時候瓦這么說,一片瓦說千億片瓦說,說輕輕地奏吧沉沉地彈,徐徐地叩吧撻撻地打,間間歇歇敲一個雨季,即興演奏從驚蟄到清明,在零落的墳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億片瓦吟”。使用形容詞的疊詞“輕輕”“沉沉”“徐徐地”“撻撻地”“間間歇歇”,讓節(jié)奏慢慢輕緩下來,讓回憶“徐徐”“輕輕”敲打自己心中的窗欞,為作者的對“古老大陸”的回憶營造一種柔和與親切的氛圍和意境。
二、疊字話鄉(xiāng)愁——運用疊詞強化情感
疊詞的形容詞跟原式的詞匯意義是一樣的,它們的區(qū)別只是在原式詞語單純地只用于表現(xiàn)屬性,重疊式同時還表示說話人對這種屬性的主觀性評價。因此,疊詞的作用除了音韻美和擬聲擬色,描摹物象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通過重復單音節(jié)字義來烘托和強化情感。
同樣借用文章第一段說明:“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里,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
“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瀝瀝”“潮潮濕濕”等疊詞,其原式詞語“料峭”“淋漓”“淅瀝”“潮濕”在語義上和疊詞結果別無二致,但在情感的表現(xiàn)力上卻大有不同。AABB和ABB式結構的疊詞通過重復在強調原式詞語本意的基礎上,對作者的情感起強化作用,讓深婉的感情更婉轉,讓澎湃的思緒更激烈。在原文中,余光中通過疊詞強化了在漫長的雨季,作者內(nèi)心有些荒涼凄楚的細膩感受。
正如余光中的《鄉(xiāng)愁》中“小小”“窄窄”“矮矮”“淺淺”疊詞的使用強化了作者主觀情感的投射,情感在疊詞的使用中一層深過一層,把余光中的對故土對古中國文化的渴望、依戀、懷戀表達得淋漓盡致。
三、疊詞美音韻
漢語本來就具有音樂性,劉勰在《文心雕龍·麗辭》中“偶字易安,奇字難適”,意思是單音節(jié)詞一般與單音節(jié)詞配合,構成雙音節(jié)節(jié)拍,同一個語素重復帶來最直接的感受是聽覺上的韻律美感,這一點從諸多的流傳甚廣的兒歌歌詞和耳熟能詳?shù)牧餍懈柙~可見一斑。
疊詞美音韻的濫觴還要追溯到《詩經(jīng)》中,“逃之夭天,灼灼其華”“采采卷耳”“坎坎伐檀兮”,疊詞通過音節(jié)的重復出現(xiàn),形成聲音上的回環(huán)美,聲音在重復中得到強化,形成一種連綿不斷的音韻美。
“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聽聽那冷雨,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布谷咕咕的啼聲。雨是潮潮潤潤的音樂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边B綴疊音、疊詞的使用,歐化長句的連用,使得語言音節(jié)鏘鏘、節(jié)拍和諧,讀起來一氣呵成,如詩如歌,達到語言形式美和內(nèi)容美的和諧。
四、結語
余光中是一位“左手寫詩,右手寫散文”的作家,他詩性的散文語言特點突出,疊詞的美感是一種傳統(tǒng)文化長期積淀的結果。余光中通過把“雨”這一意象當作媒介,連接眼前與回憶,連接文化傳統(tǒng)與個人創(chuàng)造,用不同形式、不同詞性的疊詞把“大陸瓦屋”回憶中的雨和自己對故土的依戀、對傳統(tǒng)文化的依戀結合,寫盡無邊細雨也寫盡綿綿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