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羅國杰關于馬克思主義的道德價值觀及其當代意義

2016-03-19 17:21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倫理學客體馬克思主義

楊 豹

(武漢紡織大學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漢 430073)

羅國杰關于馬克思主義的道德價值觀及其當代意義

楊 豹

(武漢紡織大學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漢 430073)

道德價值是道德價值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國內外并不是一個完全統(tǒng)一的概念,而是有著不同的認識。羅國杰是當代中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家,被譽為新中國倫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他所提出的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觀,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科學地詮釋了道德價值的含義及其特征,對促進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羅國杰;馬克思主義的道德價值

美國著名學者J·P·蒂洛曾經斷言:“只要我們還活著,就要同道德這樣的價值問題打交道?!盵1]的確,道德價值與我們每個人和社會的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不可分離。羅國杰是我國當代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家,被譽為新中國倫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他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倫理思想的基礎上,揚棄了國內外道德價值的思想,形成了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觀,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論的構建和發(fā)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道德價值的不同涵義

道德價值,在國外并不是一個完全統(tǒng)一性的概念,而是有著不同的認識。日本學者牧口常三郎指出,“善的價值即道德價值”,是“關于集體生存的社會價值”。[2]他把道德價值理解為善的價值,而且是關于集體生存的社會價值,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道德價值的內涵,具有其學術意義。它表明:道德不僅是“社會關系的調節(jié)器”,同時還是人與社會發(fā)展的“度量衡”,彰顯了善是社會的價值。它也表明了道德的目的價值,有助于認識到評價公共善和公共惡的主體是社會本身,而不是社會成員的某個個體。但是,他把道德價值僅僅理解為社會價值,是“公共的善”而不是一個個體的善。這種突出社會價值的做法,顯然無視了個體價值中也存在道德價值的觀點。因此,這種觀點多少有些偏頗,并沒有完整地概括出道德價值的內涵。美國麥克米蘭公司出版的《哲學百科全書》(第2版)在“道德價值與人的價值”條目中提出:“根據占統(tǒng)治地位的道德價值的觀點,道德價值是理性行為者追求的目標。這種觀點可以追溯到柏拉圖,道德價值是普遍性的值得追求的,人只要有理性就會追求?!盵3]這種觀點把道德價值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礎上,揭示了人作為理性存在者要追求道德價值。但它沒有指出道德價值與人的感性經驗的關系。英國《劍橋哲學辭典》在解釋“價值論”(value theory)時指出:“價值論是研究價值的本質及其與價值相關事物的哲學分支。從廣義上看,價值論包括各種價值,如美與丑的審美價值,正當、錯誤與義務的道德價值,合理與不合理的方法論價值?!盵4]該辭典并沒有給道德價值下一個定義。在這里,道德價值是以正當、錯誤與義務的基礎概念來表示。這種從正當等基本概念出發(fā)理解道德價值與從善惡來理解道德價值顯然不同。

從國內的研究來看,道德價值一詞在當今的中國價值論或價值哲學、倫理學、人生哲學等著作中,常常出現。有些研究者已經出版了專門的著作予以論述,有的研究者在其與之相關的著作中用專門章節(jié)給予論述,但他們對道德價值這一概念所做出的基本含義的理解明顯存在分歧。概括起來,道德價值主要有以下幾種理解。

其一,道德屬性說。它認為道德價值就是道德對人的意義、作用或效用。這種觀點在國內有許多支持者。其理論淵源我們可以追溯到前蘇聯(lián)倫理學家季塔連科所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論述:“道德價值與道德意義相似,是一種特殊的、體現于客觀之中的具有主觀主義的意向。”[5]我國一些研究者認為他的論述中具有明顯的主觀主義色彩,需要加以揚棄。在他們看來,道德價值就是“人們的道德實踐活動和道德意識現象所具有的一種屬性。這種屬性體現著這些實踐活動和道德意識現象對一定的社會、階級和個人所具有的意義?!盵6]“道德價值,是人們行為的社會價值,指這些行為對于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和倫理秩序的意義?!盵7]道德屬性說鮮明地區(qū)別了事實與價值的不同,突出了道德價值中價值的特性,把道德價值作為意義世界中的構成成分。從這個意義上看,它把道德實踐活動或行為作為道德價值的重要前提,堅持了實踐唯物主義的觀點,揭示了道德價值在人們道德實踐活動和意識現象中所具有的本質特性。但是,我們不難發(fā)現,道德屬性說中的“屬性“,含義不明確,容易形成歧義。畢竟,屬性本身有“意義”、“作用”、“效能“、“功能”等近義詞的含義。這種解說沒有很好地指出屬性與“意義”、“作用”、“效能“、“功能”等近義詞的區(qū)別。試想,如果道德價值是指道德作用、功能,那么,道德價值本身就很難有存在的價值。因為,我們完全可以用道德作用、功能等已經普遍使用的確定概念取代道德價值,不必另外提出一個新的“道德價值”的概念。而道德效用,不過是道德功能與作用的另一種表述。借用“道德價值”來指道德效用,同樣也沒有必要。因此,把道德價值歸結為 “意義”、“作用”、“效用”、“功能”顯然是不妥當的。這些詞匯屬于不同層次上的概念與范疇。道德功能或作用是指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具有推動人類和諧和進步的重大意義。道德價值則是道德事實對人的社會性本質之提升和完善。簡單并列或混同,不利于準確地理解與認識道德價值。因此,這種解說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

其二,道德評價說。這種觀點認為道德價值就是指道德評價。有的研究者認為,道德價值是“人們關于自身道德觀念、道德行為對于社會和人的意義的衡量?!盵8]這種觀點認識到道德評價與道德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把道德價值歸結為道德評價,突出了道德主體在道德價值中的重要性,有利于我們認識道德評價在道德價值中的作用。但是,我們也容易發(fā)現,這種觀點有濃厚的主觀價值論的傾向,很難與西方主觀價值論相區(qū)別。正如德國哲學家舍勒在評價現代西方道德理論的一個共同前提時所指出:“價值,尤其是道德價值,都只是人的意識中的主觀現象,離開人的意識,價值就不存在,就沒有任何意義可言。價值不過是我們欲望和感覺的影像而已?!盵9]這種觀點導致對道德價值認識的極端混亂,淪落為道德價值的相對主義。因為,道德價值是主觀的評價,每個人都有其自己所認為正確的道德價值,消解了道德價值蘊含的客體性因素。

其三,道德價值需要說。國內有學者認為:“道德價值是指自由的行為主體在利他的動機支配下從事的行為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他人和社會的需要。”[10]這種觀點認為道德價值就是滿足了人和社會的需要。這種觀點在西方可以追溯到斯多葛學派,他們就是以是否合乎需要解釋道德價值,合乎需要的才具有道德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道德價值需要說繼承了倫理學中發(fā)揮人的主體性的優(yōu)點,道德是人為自己立法,是人的自我需要。它有力地挑戰(zhàn)了客體價值論,即把道德價值理解為客體的屬性,也跳出了從上帝、神、佛陀、真主等神圣客體來理解道德價值。它表明道德價值與人的需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把道德價值奠定在人的需要的基礎上。當然,這種道德價值需要說還需要進一步地解釋什么才是真正的需要,畢竟需要是一個容易泛化的概念。人的需要實在太多,從精神到物質,從短期到長遠,等等,不一而足。因此,直接從需要上解釋道德價值還有待深化。

其四,道德價值關系說。這種觀點論者運用道德與人的本質或人格之間的關系來詮釋道德價值。有國內學者指出:“道德價值作為道德關系的表現與確證,是人類本質或人類價值在特定的歷史狀態(tài)中,對特定的道德關系和道德現象的肯定和否定。”[11]道德價值說從道德與人的關系來探討道德價值,具有積極意義。它把道德價值作為道德與人之間的關系范疇,防止把道德價值僅僅從道德或人的單一方向理解,從關系的角度把道德價值主體與道德價值客體聯(lián)系了起來,突破了之前的單向思維,從而顯得更為全面。但是,這種觀點因為全面而顯得過于寬泛,需要點明道德價值的豐富內涵:是把道德與人的關系中的道德作為一種道德現象,還是作為道德主體的意識與行為,需要做出細致的分析與論證。而且,把道德作為一種道德現象或道德主體的意識與行為,有可能出現把自身孤立化為不依賴于人的某種客觀存在的危險,似乎與他人或社會無關。

從國內外的研究來看,學者們提出的道德價值的定義還有許多,以上僅是闡述了幾個較有代表性的定義而已。

二、羅國杰所提出的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的含義

羅國杰從馬克思主義原理出發(fā),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價值觀。道德是人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主體內心所認同并踐行的規(guī)范總和,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價值是人類社會的歷史實踐基礎上產生的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范疇,是主體與客體的統(tǒng)一。那么道德價值究竟是什么?在羅國杰看來,道德價值只能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下,放在人類實踐的大舞臺上,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

他認為,道德價值是一個關系范疇。道德價值存在于客體對主體的關系之中,同人的需要、利益、興趣、愿望、追求和喜愛等聯(lián)系在一起,是人和道德的一定關系的體現。道德價值主體是人,即對象性道德活動中的人?!皟r值只能在屬人的世界中才存在。”[12]道德價值的主體是人,意味著道德價值是人的道德價值。道德價值是人所創(chuàng)造的,是客體對主體所具有的價值。我們可以這樣說:任何主體非人的道德價值,都屬于異化的道德價值;任何主體非人的道德價值論,都屬于異化的道德價值理論。異化的道德價值和相關理論都是需要高度警惕的。道德價值的客體是主體活動的對象,主要涉及道德。作為道德價值客體的道德是一種社會范疇,屬于社會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tài)。它表現為一種特定的社會現象。這種社會現象的特定性在于它是由善與惡的矛盾與對立所構成,并不是如同法律那樣依靠強制力來維持的?!八皇亲鳛閺娭频闹贫群褪侄伟l(fā)生作用?!盵13]

羅國杰認為,道德價值“既是一個實踐的范疇,又是一個歷史的范疇”[12]。道德價值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提出,也在社會實踐中得以實現。從這個意義上看,道德價值也是一個實踐范疇,從而具有實踐的特性。正如馬克思所言:“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盵14]實踐是人類社會產生和發(fā)展的前提,也是道德價值產生和發(fā)展的前提。道德價值的客體、道德價值的主體,道德價值主體與客體關系,以及道德價值的認識、評價,道德價值的內容、大小等等,都不可能離開社會實踐活動?!暗赖聝r值與藝術價值、學術價值同屬于精神價值,但藝術價值只是停留在審美和認知領域,而道德價值則要通過人們的社會實踐形成并體現出來?!盵13]如果離開了社會實踐活動,道德價值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道德價值也就無法把握。道德價值是在人類社會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的,也就是說,實踐性還展現了一種歷史連續(xù)性。道德價值的歷史性內含于道德價值的實踐性中。因為,在人類社會的歷史發(fā)展中,隨著認識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道德價值的主體、客體都在社會歷史實踐中不斷向前發(fā)展,從而決定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不斷發(fā)展,也決定了道德價值在人類歷史中不斷向前發(fā)展。在人類社會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有各種新的道德價值被提出,也不斷有過時的道德價值被淘汰,不斷有某些道德價值的重要性被凸顯出來,有些曾經重要的道德價值變得不那么重要。因此,道德價值并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概念,而是在歷史發(fā)展中不斷變化的。當然,這種歷史變化具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性,能夠為人類所把握。因此,他認為,道德價值“不是純粹內在的、靜觀的精神,而是得之于心,施之于行,內外統(tǒng)一,發(fā)生于實踐關系中的精神,是‘精神——實踐’、‘實踐——精神’的價值,是精神和實踐的融合”[13]。

但是,如果我們認為道德價值就是客體與主體,或者是道德與人之間的關系,把道德價值直接理解為關系,是不是準確?這值得我們思考。我們可以把道德價值理解為主體與客體關系的顯現,是關系的產物。毋庸諱言,這是正確的。但如果直接把道德價值等同于主客體之間的關系,顯然還是有誤。畢竟,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只是道德價值存在的基礎,而并非道德價值本身。

同樣,如果我們認為道德價值離不開道德屬性,那么是否可以認為道德價值就是道德屬性?我們不能否認,道德價值是道德價值客體本身所具有的屬性在一定社會歷史實踐條件下的外化。道德價值客體中的道德屬性是道德價值存在的內在依據。如果客體沒有作用于主體,只會存在潛在的道德價值。只有客體作用于主體,原來潛在的道德價值才能外化為現實的道德價值。因此,沒有作用于主體的客體,不會產生道德價值,只會產生潛在的道德價值。從這個意義上看,道德價值是道德價值客體本身所具有的屬性的顯現。如果道德價值客體不具有彰顯自由、平等、公正、人權等價值的屬性,道德價值就無法實現。因此,把道德價值等同于道德屬性是不正確的。畢竟,道德價值客體的道德屬性決定了道德價值,但不等同于道德價值。把兩者混為一談是一種謬誤。

羅國杰認為,道德價值在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只要人類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不停止,只要主體和客體之間還要發(fā)生關系,道德價值問題就會存在。從這個角度看,道德價值具有歷久性和恒常性。同時,盡管道德價值具有歷史性特征,但就人類的整體歷史發(fā)展來看,價值具有絕對性和穩(wěn)定性。但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于人自身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不同,以及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不同,即使在同一個時代,不同的個體所選擇的道德價值還是有區(qū)別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道德價值就不是絕對的、穩(wěn)定的,而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同時,羅國杰認為,道德價值不但具有現實性特征,而且還具有理想性?!暗赖聝r值不能不還原為現實,或者還原為自然的和社會的實在,它包含著從現實中引申出來的更高的、理想的要求。它不是直接現實的,而是為了消除價值目標和現實的差距提出的要求;它給現實的關系、行為提出方向、目標和規(guī)范,因而能動地作用于現實,指導著現實的變革?!盵13]他認為,道德價值不同于事物的價值、對象的價值。事物、對象的價值總是在結果和效用上滿足人們的欲求,并作為達到人的某種目的的手段而具有價值。道德價值與之不同。它是與人的人格、行為和人們的相互關系相聯(lián)系,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要求、生活的規(guī)范和理性目標,帶有應該和命令的性質,既有現實性,也有理想性。

綜上所述,羅國杰認為,道德價值是實踐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范疇,是著眼于影響社會意識、協(xié)調人際關系,強調人的內在自覺意識,是實踐與精神相互融合的價值,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相統(tǒng)一、現實性與理想性相統(tǒng)一的價值。

三、羅國杰所提出的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的重要意義

首先,羅國杰所提出的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研究方法。任何學科的發(fā)展總是與方法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有著密切的關系。不論研究者自己自覺還是不自覺,明確還是不明確,都總是在其研究中采取了某種方法。在中國古代,從孔孟到程朱陸王;在古希臘,從蘇格拉底到亞里士多德,在他們的倫理學著作中都有其獨特的倫理學方法。從這個意義上看,倫理學研究方法在倫理學發(fā)展中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響著倫理學研究的發(fā)展進程和成功與否。從歷史上看,每一次倫理學理論的重大發(fā)展都與研究方法的更新和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倫理學領域的各種不同的流派在其研究道德的過程中都有其獨特的研究方法。正是從這個角度來看,每一次倫理學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就孕育著新的倫理學理論的到來。

道德價值分析是倫理學界長期采用而又未予以足夠重視的科學研究方法之一。倫理學以道德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屬于以善惡判斷為表達方式的價值學科。從這個意義上看,倫理學是一門關于善的價值的學科。它需要探討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哪些屬于有道德價值的,哪些屬于無道德價值的,哪些屬于負道德價值的。這種學科特性決定了道德價值研究方法不同于其他人文學科中的價值分析方法。即使都屬于價值分析方法,倫理學中的道德價值分析方法更為抽象,而其他人文學科更為具體。道德價值分析方法展現了從現象到本質,從實然到應然的一系列的抽象過程,體現了從道德事實到道德判斷的不斷抽象與提升,把各種抽象規(guī)定綜合為“思維中的具體”,直至達到道德現象本質的認識。

道德價值分析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的倫理學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的發(fā)展最終是人的徹底解放。從表面來看,社會主義似乎只是一種思想體系。其實,它也是一種實際運動,更是一種價值追求。馬克思認為,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就在于人真正獲得了自由?!百Y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tǒng)治中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chuàng)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盵15]但是,在這種社會中,“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16]。無論工人還是資本家都在這種社會中被異化,人為物役。這是一個不道德的社會。因此,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一種合乎道德的理想社會:“自由人聯(lián)合體”。這個社會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的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16]。在這個社會中,“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15]。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僅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不道德的人的自我異化,而且還指出了全人類終極道德價值目標——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羅國杰所提出的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不僅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而且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道德分析方法。從倫理學的方法論意義上看,道德價值研究包括道德價值認知、價值選擇、價值評價等主要內容。如果我們能夠在這些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進步和發(fā)展,這就必將有利于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研究方法的豐富與更新,有利于從一種新的角度運用新的手段促進倫理學理論的發(fā)展。

其次,探討羅國杰所提出的道德價值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還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道德價值的理論意義必須要在實踐中展現出來。道德價值的實踐意義主要體現在道德價值真正地自由地在實踐中內生各種道德規(guī)范、道德原則,促進道德發(fā)展,而不是這些規(guī)范、原則產生于外在的強制性的灌輸之中。正如康德所言:“如果政府愿意關心學者的事情,那么促進這種唯一能使理性的工作立足于堅實基礎上的批判的自由,就是政府對科學和人類的賢明的關懷,這比支持可笑的學派專制要得體得多,這些學派當他們的蛛網破壞時就大叫公共的危害,但公眾對這些蛛網卻毫不在乎,所以也從來不會感到自己有什么損失?!盵17]這樣,在社會實踐中內生的體現道德價值的各種規(guī)范、原則才能夠為人們所遵守,才能有效地防止道德自身的異化,促進道德不斷向前發(fā)展。同時,理論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fā)揮作用。按照康德的說法,“一切興趣最后都是實踐的,而且甚至思辨理性的興趣也只是有條件的,唯有在實踐的運用中才是完整的”[18]。因此,在當今社會道德價值多樣化時代背景下,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化解或整合各種道德價值的彼此沖突,羅國杰所提出的馬克思主義道德價值的觀念和方法,無疑會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1]J·P·蒂洛.哲學理論與實踐[M].古平,肖峰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1.

[2] [日]牧口常三郎.價值哲學[M].馬俊峰,江暢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74-75.

[3]Donald M. Borcher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nd.Volume 3,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6.442.

[4]Robert Audi.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2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949.

[5][蘇] A·H·季塔連科主編.馬克思主義倫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108.

[6]魏英敏.新倫理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469.

[7]李德順.價值論:一種主體性的研究(第3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91-92.

[8]李耀宗等編.倫理學知識手冊[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290.

[9][德]馬克斯·舍勒.價值的顛覆[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7:130.

[10]劉云林.論道德自由對道德價值之意義[J].江海學刊,1997,(1).

[11]商戈令.道德價值倫[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66.

[12]羅國杰.馬克思主義價值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0.

[13]羅國杰.人生觀和人生價值[C].倫理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7.

[1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15]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7][德]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M].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5.

[18][德]康德.實踐理性批判[M].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67.

[責任編輯:董士忠]

2016-07-02

本文系湖北省高校優(yōu)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yōu)推廣計劃“大學生道德價值觀沖突(批準號:15Z21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楊豹(1968-),男,湖北武漢人,副教授,哲學博士, 主要從事倫理學研究。

B82

A

1671-5330(2016)06-0001-05

猜你喜歡
倫理學客體馬克思主義
實踐音樂教育哲學中的倫理學意蘊探析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紀念中國倫理學會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國倫理學大會”在無錫召開
論馬克思倫理學革命的三重意蘊
符號學視域下知識產權客體的同一性及其類型化解釋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倫理批評與文學倫理學
行動語義、客體背景和判斷任務對客體動作承載性的影響*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