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龍
【摘 ? 要】 ?數(shù)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重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與實踐操作能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關鍵能力是我們共同關注的問題。對此,就要在傳統(tǒng)教學基礎上轉變觀念,更新教法,結合學科特點,借助活動引導,讓學生在實際參與中提升綜合能力,有效落實教學目標,本文將結合實例具體闡述活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以探索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 ?初中數(shù)學;活動;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不僅要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還要關注其思維、能力及素養(yǎng)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其中主體地位,讓其在多元化的活動中得以發(fā)展?;谶@一目標,在教學中,就要設計豐富的活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欲望,開拓學習思維,使其在動態(tài)發(fā)展中實現(xiàn)能力突破。下面我就結合具體實際,簡述活動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施。
一、討論——合作交流,促進理解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合作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學習方式,將其運用到教學中,不僅能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能促進理解,幫助學生解疑答惑,完善認知?;谶@一點,在設計教學時,就可開展討論活動,以此促進學生體驗,幫助其鞏固所學,加快知識消化。
在講解“一次函數(shù)”的圖像和性質時,考慮到這部分知識是難點,如果單純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并會出現(xiàn)認知上的問題,走入理解的誤區(qū)。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開展討論活動,給學生提供相互幫助、共同學習的機會,讓其在小組中思考、交流,以此構筑完善的知識體系。在這一過程中,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引領者,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針對知識點將自己理解的問題“全盤托出”。討論開始后,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
生1:我覺得一次函數(shù)離我忽遠忽近,有時候覺得簡單,有時候覺得很難,對于表達式中的k的取值和一次函數(shù)的圖像,我不是很清楚。
生2:對這位同學的問題,我結合自己的經驗,覺得一次函數(shù)中存在這樣的關系:當k>0時,y的值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k<0時,y的值隨x的增大而減小。
結合以上兩位學生的交流,教師可讓學生自主畫圖,在紙上描述不同k值的圖像走向,以加深對自變量、因變量走勢變化的印象。
借助這一過程,就能將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具化,將其呈現(xiàn)在話題交流中,借助集體的力量解決,以促進共同的進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把握好時間,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將課堂推向高潮,提升教學效率。
二、操作——實踐探究,活躍思維
在以往的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shù)教師習慣講解,將大部分時間傾注在知識滲透上,因而忽略了學生的實踐部分。對此,就要加強實踐教學,借助活動的設計引領探究,帶領學生經歷不一樣的過程,讓其在操作中感悟知識,深化運用。
“實踐出真知”,在設計教學時,要針對教材開展相應的活動,讓學生的思維經歷不同的過程,做到動靜結合,以此促進認知,實現(xiàn)教學優(yōu)化。以“平行四邊形”的教學為例,其中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了突出這一點,就可設計操作活動,帶領學生觀察、對比,讓其在不斷思考、發(fā)現(xiàn)中發(fā)散思維,完善認知。在實踐過程中,有些小組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對邊長度相等”,對于這一猜想,他們決定用直尺測量,經過操作初步發(fā)現(xiàn)“長度大致相等”。對此,學生認為這一方法可能存在誤差,并不能構成結論,于是嘗試著在紙上畫出平行四邊形,然后連出一條對角線,由此構成兩個三角形。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曲線救國”,通過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得出“邊與邊相等”,以此獲得“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的結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能經歷探究、操作的過程,無形中加深對知識要點的理解,進而促進知識體系的完善,最終實現(xiàn)對要點的理解與把握。
在這一教學中,充分突出了學生主體,巧妙引導學生開展操作活動,讓其擁有了更多動手的機會,并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的了解,很好地開拓了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高效發(fā)展,促使教學有效推進,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
三、辯論——激發(fā)認知,提升素養(yǎng)
在當下的數(shù)學教學中,大部分學生覺得數(shù)學枯燥,課堂就像一池平靜的湖水,毫無波瀾,無形中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也扼殺了其對學科的熱愛。針對這一問題,就要開戰(zhàn)辯論活動,激發(fā)學生認知上的沖突,以此推進思維,調動課堂氣氛。
在設計教學時,針對不同的內容可開展豐富的活動,其中辯論就是不錯的選擇。借助這一活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還能促進認知,讓學生在深度的思考與交流中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以此完善體系,獲得正確、深刻的認知。在教學“線段、射線、直線”時,就可設計辯論話題:射線長度是直線的一半嗎?之后,將班級學生分為兩組,一正一反進行辯論。隨后,就可給雙方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其整理好論據,充分發(fā)揮。在辯論的過程中,反方認為:射線有一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從這一點就可知直線的長度要比射線長,就是一半。對此,正方隨即反駁:射線雖然有一個端點,但其另一端是無限延長的,長度不可測量,并且直線沒有端點,也不能測量,既然兩者都不能測量,那么就沒有長度數(shù)量上的關系。在這樣你來我往的過程中,就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認識,使其從朦朧到清晰,逐漸明朗,從正確認知的角度不斷提升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這一過程中,就能借助辯論激發(fā)學生,讓其在興趣驅動下展開思考,在語言表述中不斷培養(yǎng)思維能力,逐步完善認知體系。作為課堂引導者,要關注學生認知,在關鍵處點撥、引導,讓其對知識點有更加清晰的認知,以提高對要點的把握。
總之,數(shù)學活動的開展能最大限度調動教學,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參與課堂,在操作、討論、辯論中培養(yǎng)探究能力,逐步完善“關鍵能力”的提升,由此促進全面發(fā)展,使得數(shù)學教學落到實處,有效落實新課改目標,讓課堂獲得應有的精彩。
【參考文獻】
[1]趙娜.初中數(shù)學活動課的實踐與思考——以“月歷中的數(shù)學問題”活動課為例[J].教師,2019(18):65-66.
[2]胥國華.初中數(shù)學自主合作探究活動課的實踐——以《多邊形的內角和》教學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1(25):74.
[3]嚴玉露.初中數(shù)學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問題及對策探析——以數(shù)學活動課主題材料為視角[J].新課程·下旬,2014(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