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登峰
(甘肅省武威第十九中學,甘肅武威 733000)
閱讀已成為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這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才能獲得,群文閱讀正是當前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成功實踐。如何開展好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簡單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精選文本是開展好群文閱讀的前提。教師實施群文閱讀教學前,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選擇適當?shù)拈喿x文本,從而為群文閱讀教學的后續(xù)環(huán)節(jié)打下良好的基礎。選擇閱讀文本的原則包括閱讀興趣、知識水平、年齡等因素。如教學《夸父追日》時,為了使學生更有興致地學習和探討問題,教師可以適當?shù)刈寣W生多了解、閱讀《哪吒鬧?!贰舵隙鸨荚隆返壬裨捁适?,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群文閱讀教學效果。教師選擇閱讀文本時,要考慮學生的閱讀興趣。另外,可從文章主題、體裁、作者、結構、藝術手法等角度選擇文本,并按文本的內在關聯(lián)確定議題,進而組織群文閱讀教學過程。如以親情為表現(xiàn)內容,可設計“不同的感情,相同的愛”的群文閱讀。通過選擇《背影》《荷葉·母親》《散步》三篇文章,讓我們分別感受深沉的父子之情、無私的母愛、真摯的子孫三代情。三篇文本都在表現(xiàn)親情,但卻讓我們感受到三種不同的人間真情,那唯一不變的主題就是“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關于閱讀教學的建議是:“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比何拈喿x教學過程中,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教師應發(fā)揮啟發(fā)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完成閱讀和思考,突出學生閱讀、思考的主體地位,真正讓閱讀回歸本位。
課堂上,教師準備多篇文章讓學生閱讀,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感悟與體味,從而獲得個性化的情感體驗。沒有充足的閱讀時間做保證,學生就無法實現(xiàn)個性化的閱讀,也就無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對多篇文本規(guī)律性知識的發(fā)現(xiàn)、探究、歸納和總結。
一般情況下,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對主要文本可采用精讀法,對于次要文本可采用略讀或瀏覽法輔助閱讀。如在“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春》作為學習新知識的主要文本,教師引領學生通過對《春》的精讀,使學生形成對描寫景物方法的系統(tǒng)認知,然后將《雨的四季》《土地的誓言》《散步》中的景物描寫語段作為次要文本進行略讀,緊扣景物描寫方法,強化學生認知: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順序,注意融入情感。教師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xiàn),大大提高群文閱讀課堂效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實施建議中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爆F(xiàn)行的絕大部分語文教學活動是圍繞課內閱讀展開的。課內閱讀教學是學生語文學習的主陣地,然而大多數(shù)教師只重視對學生課內閱讀的教學,往往忽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導致學生的課外閱讀幾乎處于盲目、自由的狀態(tài)[1]。我們知道,課外閱讀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提高群文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它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可以為課內閱讀提供大量的閱讀素材,是對課內閱讀教學的有益補充。所以,開展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要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達到一篇帶多篇、一本帶多本的最佳閱讀效果,開展“大語文觀”教學。針對當前學生課外閱讀的實際情況,為提高群文閱讀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強課外閱讀教學。
每學期,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齡段或教學進度指導學生列出補充讀書目錄,并要求學生寫好讀書筆記。如統(tǒng)編教材八年級上冊課文《詩經(jīng)二首》中的《關雎》和《蒹葭》是課內閱讀篇目,都是歌詠愛情的詩。除了讓學生在課內用心體會詩中歌詠的美好感情和語言特點外,筆者還給學生列出《邶風·靜女》《衛(wèi)風·木瓜》《衛(wèi)風·氓》等補充篇目作為課外閱讀文本。這樣的讀書計劃學生就不會感覺到課外閱讀的盲目性,也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殷周時期人們的愛情和婚姻狀況,提升群文閱讀的教學效果。
每當學生在一定時期完成課外閱讀書目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關于課外閱讀的讀書班會,引導學生自選書目的主題、人物、語言、藝術特點等展開討論,發(fā)表閱讀感悟;也可引導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比較課外閱讀篇目的異同或課內與課外閱讀篇目的異同。教師對讀書班會進行督促、指導、總結,以此促進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持續(xù)性和深刻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遍喿x和寫作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把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群文閱讀的教學形式能對語文寫作知識呈現(xiàn)規(guī)律性、系統(tǒng)性的總結,并能對學生的寫作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啟發(fā)。當師生完成群文閱讀的集體建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從群文閱讀中獲得的知識感悟進行當堂練習。在教學中,一句話的寫作訓練常常就是仿寫,這是群文閱讀對學生寫作常見的啟發(fā)形式之一。除此之外,這種啟發(fā)還可表現(xiàn)在某段語言的修辭、文章的結構、選文的寫作手法等方面。如在“千古話離愁”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選取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醉花陰》《武陵春》和李白的《秋浦歌》詩詞讓學生閱讀并感悟“離愁”在古人的情感世界中是怎樣表達的,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古人在表現(xiàn)“離愁”這一情感時,常常使用比喻、夸張的手法,接著當堂訓練,讓學生運用比喻或夸張的修辭手法寫一寫自己的愁緒。這種“讀”與“寫”的結合,能促進學生讀的成果向寫的能力進行當堂轉化,提高群文閱讀的教學實效,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2]。
總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有多種。為了更好地促進初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群文閱讀在課堂教學中的價值,語文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總結,積極探索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和方法,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