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秦姣
高校網絡直播教學問題及完善策略探討*
王巍,秦姣
(南京審計大學 培訓教育學院,江蘇 南京 211815)
根據教育部提出的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的要求,網絡直播教學在各大高校學歷教育和培訓教育中廣泛開展,通過近期的網絡直播教學發(fā)現(xiàn),高校網絡直播教學存在教師邊學邊播、互動效果較差、督導不到位和直播條件受限等問題。據此,從硬件設備環(huán)境的支持、運用多種手段實現(xiàn)網絡直播互動、多元化的網絡直播督導和激發(fā)教師網絡直播教學熱情等方面給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為進一步提升網絡直播質量提供借鑒。
網絡直播;直播教學;教學效果;完善策略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高校課堂教學以及現(xiàn)場培訓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根據教育部提出的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的倡導,高校近期內仍將繼續(xù)采用網絡教學的方式,培訓教育多以精品在線課程等形式陸續(xù)開展。然而網絡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爾雅網絡平臺、在線直播平臺(學校自建直播、釘釘直播、QQ直播等)和中國大學慕課平臺等,加之高校教師對網絡教學操作還處在摸索學習階段,造成教學質量存在參差不齊、效果各異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本文對當前高校網絡直播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應對措施,為高校網絡教學提供借鑒。
高校若要真正實現(xiàn)“停課不停學”,采用網絡直播教學是目前唯一的方式,但仍有少部分高校教師沒有做好思想準備。青年教師能較快地通過引導和自主學習,逐步適應和掌握網絡直播教學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對于少部分教師,需要加強計算機軟件操作培訓。另外,網絡直播教學過程中確實也存在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導致教師邊直播、邊自學、邊完善,由于時間短加之經驗不成熟,網絡直播教學中難免出現(xiàn)一些紕漏,教學效果往往也容易打折扣,導致部分學生、培訓學員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不能否認,網絡直播教學雖然是目前最為可行的教學方式,但由于少部分教師沒有全面系統(tǒng)的應對方案,各種各樣的意見和批評也接連不斷。任何新事物的適應都有一個過程,在沒有探索出更好的教學方式之前,接受并適應網絡直播教學,遠比批評、反對更能保障廣大學生、培訓學員的利益。因此,無論是高校教師還是大學生,包括參加培訓的學員,都需要意識到新形勢下教學模式的轉變,主動適應新的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這也是一種能力的提升。
課堂教學互動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實現(xiàn)師生之間針對具體問題的互相交流和探討,有效的課堂教學互動可以大大提升教學效果。然而在網絡直播教學過程中,受網絡帶寬、服務器容量、軟件開發(fā)等諸多客觀因素和條件的限制,很多平臺只能實現(xiàn)授課對象網絡舉手、簡短留言等形式與教師進行互動,無法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對多的互動效果。而且網絡直播教學不能進行更廣泛的集體討論,比如形式各異的研討課,需要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多種形式的充分研討,但在網絡直播教學中很難實現(xiàn)小組討論互動,學生、學員之間的討論無法實現(xiàn),教學效果也很難保證??梢姡W絡直播教學是線下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但若想實現(xiàn)線上網絡直播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一樣的效果,線上直播教學功能亟需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提升。
各高校都高度關注網絡直播授課效果,在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教學管理模式中,教務部門可以安排校院二級督導組對課堂教學進行監(jiān)督指導,一方面督促教師認真負責任地對待教學,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督導對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的指導,從而提升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
教學督導組往往由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組成,督導及反饋工作對青年教師尤其是新進教師而言更有必要,也是青年教師自我教學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但是網絡直播教學限制了多數(shù)教師的教學手段,也限制了指導教師對青年教師的面對面指導,因為課堂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教師的動作、眼神、著裝等都屬于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內容,網絡教學卻無法對其中的不足進行監(jiān)督指導,因此強化和推薦網絡直播督導迫在眉睫。
前文提到了教師的網絡教學準備、課堂教學互動以及教學督導等在網絡直播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有網絡直播軟硬件缺失帶來的問題。不少高校通過網絡調查問卷分析發(fā)現(xiàn),大約有至少10%的學生達不到網絡直播的條件。例如有的學生沒有臺式或筆記本電腦,有的缺少有線網絡,只能通過手機觀看直播,但是目前國內主要運營商對手機流量多有限制,加上手機功能的局限性,大大影響了網絡教學的效果。以上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網絡直播教學的開展,對于無法通過網絡直播進行有效學習的學生群體來說,如何彌補學生端教學基礎環(huán)境的不足,高校要主動予以關注和解決。
當前高校均陸續(xù)采用網絡直播教學,說明這種模式已逐步受到廣大師生的認可,如何盡快彌補和完善網絡直播教學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成為現(xiàn)階段高校順利開展教學工作亟待解決且重中之重的任務。
網絡直播教學是高校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有效載體,是高等教育實現(xiàn)教育國際化的有效途徑。網絡直播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樣與高校信息化建設密不可分,硬件支持是信息化建設的著力點,網絡平臺是信息化建設的關注點,學校要加大硬件設備資金投入力度,有效緩解目前存在的信息化教學相對滯后的現(xiàn)狀。有條件的高??苫趯W校內網搭建符合本校實際需要的網絡直播教學平臺。精心選擇選題切入點、教學總體設計以及后期課程制作,大力開發(fā)精品網絡課程,是提升網絡直播教學附加力的有效措施。與此同時,學生、學員可通過改善觀看網絡直播的硬件設備,提高開展網絡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研究發(fā)現(xiàn),將電腦或手機桌面投屏到智能電視上,可降低電腦、手機屏幕對學生健康特別是視力的影響,也可調動學生、學員參與網絡教學的積極性。對無法參加網絡直播教學的家庭困難學生,學校應主動予以關注,通過發(fā)送電子教材和郵寄紙質教材等多種形式,彌補網絡教學客觀條件不足造成的影響。
網絡直播過程中網絡互動是衡量教學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目前網絡教學的互動形式主要是教師在直播間講課,學生、學員運用打字的形式進行溝通,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不佳。針對此問題,筆者認為如果條件不允許,教師可以將課堂互動通過問題的形式提前到課外,比如在知乎上提出問題,讓每位同學線上提前回答,同時讓其單獨提問問題,讓其他同學對其進行文字回復,實現(xiàn)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彌補課堂網絡直播互動效果差的局面。另外,也可以通過“連麥”的方式,提高網絡直播過程中學生、學員的參與度,彌補網絡教學現(xiàn)場感的不足。教師根據課前的互動,可以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教學,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效果。此外,針對班級人數(shù)較少的課程,可以采取QQ分享屏幕的直播形式,這種形式可以實現(xiàn)語音及時互動,達到師生之間和學生、學員之間的有效互動。網絡直播前后,要多形式主動給授課對象提供交流平臺,根據授課內容的不同需求,引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后主動復習,從而提高直播過程中師生互動的積極性,由過去的以“教”為主,轉變?yōu)橐浴皩W”為主,變“被動學”為“主動學”。
高校要盡快研究和制訂網絡教學督導工作方案,教學督導包括監(jiān)督和指導,學校和二級學院均有教學督導組成員,可賦予教學督導組成員在線督導的權限,在線檢查教師的教學效果,抽查教師開展網絡教學的回播錄像,抽查學生、學員的到課情況等。對于網絡教學效果不佳的教師,要及時提出整改建議和意見,督促其盡職盡責并保證網絡教學質量。引導教師主動制訂網絡教學運行預案,減少因為網絡或平臺故障等因素對正常網絡教學秩序的影響。除此之外,調動教師網絡督導的積極性,監(jiān)督學生、學員按時進入直播課堂。對于受限于網絡,不能核查學生、學員是否在電腦前認真聽課,因此無法保證課堂學習質量的問題,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監(jiān)督形式,比如不定時地讓其敲打數(shù)字,以此監(jiān)督學生、學員進入直播間但不聽課的行為。另外教師還可以在直播課間休息時,運用QQ分享屏幕、微信在線視頻等形式轉換來了解學生、學員的課堂學習情況。
網絡直播教學對大部分高校教師來說是新生事物,目前還沒有成熟的網絡直播教學經驗,所以如何提高教師的參與熱情至關重要。這次大范圍的網絡直播課程實踐可作為課程比賽的重要參考因素,為一流課程申報提供有力的技術和條件支撐。網絡直播課程本學期任務已將近過半,可適時推動相關課程的評比,總結網絡直播教學的經驗和不足?,F(xiàn)階段高校教學改革逐步深入,可以通過微課比賽、金課申報、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申報等模式,采用認同激勵、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等多種措施,構造符合各高校實際情況的網絡教學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開展網絡直播教學的積極性。相信隨著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逐步發(fā)展,網絡直播教學也會更加規(guī)范,教師、學生、培訓學員的參與熱情也會越來越高。
[1]李蘭.網絡直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19.
[2]謝曉燕,游穎.高校對學生網絡直播參與行為進行引導的對策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19):192-194.
[3]趙牟丹,張曉靜.網絡直播對高校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25):11.
[4]孟亞玲,黃祥德.論直播教學對高校的影響——從遠程教育視角看高校直播教學[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22):192-194.
G642
A
10.15913/j.cnki.kjycx.2020.08.030
2095-6835(2020)08-0075-02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編號:J-b/2018/09)
王巍(1979—),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秦姣(1991—),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