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聃(杭州市蕭山區(qū)第八高級中學,浙江杭州 311241)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學習任務群“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綱,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主線”[1]進行設計。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不只是靜態(tài)的學科知識和技能,無法全部直接傳遞。同時,高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采用任務群編排體例,教材由不同的學習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又由一篇篇獨立的文章組成,每篇文章又承載了該單元不同的知識點。因而,教師在設計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案時需建立與知識點、文本和單元語境相關聯(lián)的真實情境任務。
那么,為創(chuàng)建有效的情境任務,教師首先需要思考的是什么呢?美國課程研究專家杰伊·麥克泰格和格蘭特·威金斯在《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一書中提出了一種有效的課程設計方法——“逆向設計”。這是從學習結果開始逆向思考教學設計的程序,分為三個階段:確定預期結果;確定合適的評估證據(jù);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與常規(guī)教學相比,這種設計方法的主要轉(zhuǎn)變是:教師在思考如何開展教與學活動之前,先要努力思考此類學習要達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證據(jù)能夠表明學習達到了目的。[2]14
因此,教師在設計單元教學時應首先以該單元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為思考起點,通過對教學知識與技能的概念評估,詳細闡明明確預期結果達到的證據(jù),最后圍繞實現(xiàn)學習目標及特定性表現(xiàn)來設計教學。在“為理解而教”時,教師是培養(yǎng)學生用表現(xiàn)展示理解的能力的指導者,這與學習任務群力求改變教師大量講解分析的設計理念是契合的。下面,筆者以高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必修上冊第六單元為例,來談談基于“逆向設計”的單元整合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統(tǒng)編教材必修上冊第六單元屬于“閱讀與寫作”專題,由《勸學》《師說》《反對黨八股》《拿來主義》《讀書:目的和前提》《上圖書館》六個文本組成。從編排來看,文本內(nèi)容指向新課標“思辨性閱讀與表達”這一任務群。根據(jù)單元學習任務和高一學生學情,筆者確定了如下單元目標:
①把握思辨類文章的文體特征。
②理解作者闡述觀點的方法和邏輯。
③認清思辨類文章的語言特點和人文精神。
單元學習目標還要由基本問題來支撐。圍繞學習目標來明確單元教學的基本問題,讓學習者思考成套相互關聯(lián)的問題,可以避免教學任務的碎片化,從而實現(xiàn)“以點帶面”的學習序列群。這個單元可以列出如下基本問題:
①議論文不同于其他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議論文三要素的基本作用和關系是什么?
②說理的現(xiàn)實針對性包含哪些要素?這些要素對文本思辨與闡述的邏輯有什么影響?
③不同作者的說理有什么獨特的藝術創(chuàng)造?
“逆向設計”要求確定一個或多個預期理解作為學習的結果。這種可預期的理解包括有價值的概括、可遷移的知識和技能。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要概括的是:
①好的說理需要觀點明確,論據(jù)翔實,論證嚴密。
②議論的現(xiàn)實針對性要求從對具體問題的討論中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結論。
③多元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特點形成作者獨特的藝術風格。
學生將會知道:
①術語——觀點、論據(jù)、論證及說理方式(比喻、對比、舉例以及破立結合)。
②議論的內(nèi)涵與價值。
③說理中蘊含的藝術創(chuàng)造。
學生將能夠:
①分析議論三要素及其關系。
②具體闡述自己對思辨方法的理解。
③發(fā)表對不同論說風格的見解。
一旦目標確定,教師不應直接設計教學活動,而應像評估員那樣思考什么是預期理解的恰當證據(jù),即思考評估不同學習目標和具體理解所需的證據(jù)類型?!澳嫦蛟O計”認為:“由于理解是隨著探究和反思的進行逐漸形成的,對理解的評估應該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的證據(jù)集,而不是單個事件(如常見的教學結束前的隨堂測驗)?!盵2]171
因此,評估高一學生在“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上的理解情況,應考慮基于表現(xiàn)的真實任務上的“評估連續(xù)統(tǒng)”,要有非正式檢查、問答題和隨堂檢測等傳統(tǒng)評估,更要有學生運用知識的表現(xiàn)性任務。這種評估的焦點在于是否能夠證明學生理解“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筆者在該單元設計了三項表現(xiàn)性任務:
①組織一次寫好論述文的微講座,向同學闡述怎樣才是優(yōu)質(zhì)的思辨。
②能對一篇論述文提出評價和修改方案,并說明修改理由。
③進行一次社會熱點現(xiàn)象的評論,和同學分享。
“逆向設計”把理解界定為能解釋、闡明、應用、洞察、神入和自知六個側(cè)面。在教學中,如果學生能夠闡明對論述規(guī)則與邏輯的認識,能夠?qū)ΜF(xiàn)成的論述提出自己的見解,進行評價與修改,并能夠?qū)⒅R與技能遷移到新的情境中,那就證明其已經(jīng)理解。
教師在設計學習計劃時要考慮的基本問題是:什么樣的學習活動和教學能促進理解,增進知識和技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和發(fā)揮特長?[2]215根據(jù)“逆向設計”的要求,一個好的學習計劃必須兼具吸引力與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設計學習計劃時需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關鍵活動;二是任務序列。依照教與學的體驗順序,逐次列出關鍵的教學和學習活動,有助于學生完成預期的理解。
學習活動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有意義的情境體驗,提供有效的任務支架,幫助學生理解、內(nèi)化和遷移知識與技能,實質(zhì)性地增加學習的價值。依據(jù)前兩階段確定的預期結果和評估任務,筆者為該單元的學習計劃編排了三個議題:
議題1:論述的特征
【學習任務】說說你對論述文文體的認識。
【任務支架】閱讀三篇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表1)。
表1
【表現(xiàn)性任務】老師邀請你向全班同學作“優(yōu)秀論述的標準”微講座,讓大家明白怎樣才是好的思辨。請你以本單元任意一篇課文為例,借助表格思考優(yōu)秀論述的標準,然后給同學們作一個微講座。
【拓展資料】1.慕課《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2.董毓《批判性思維十講》。
議題2:論述的針對性
【學習任務】荀子寫《勸學》的意圖是什么?其他兩篇文章的作者有什么寫作意圖?這些文章是否打動了你?請詳細說明你的理由。
【任務支架】《勸學》《反對黨八股》《拿來主義》都是經(jīng)典的論述文,請您閱讀這三篇文章,并結合論述文的要素揣測這些文章是針對哪些現(xiàn)象和讀者寫的?請具體說說你的理由。
【表現(xiàn)性任務】近日,某報一篇題為“王者榮耀:是娛樂大眾還是‘陷害’人生”的評論在豆瓣網(wǎng)上引起了網(wǎng)友的討論。有網(wǎng)友認為此文是寫給家長的,并不能對未成年人起到警醒的作用;也有網(wǎng)友認為該文對“王者榮耀”這個游戲的態(tài)度是偏執(zhí)的。請你對該文進行修改,使其符合下列要求:
①文章應對未成年人不能沉溺游戲提出鮮明的觀點。
②文章應考慮未成年人的認知水平和閱讀感受,盡可能做到循循善誘、生動流暢。
【拓展資料】①謝小慶《舉例簡介圖爾敏論證模型》;②董毓《批判性思維十講》。
議題3:進行一次優(yōu)質(zhì)的說理
【學習任務】社會熱點評論——新“讀書無用論”。
【任務支架】①搜集相關新聞、視頻及評論,按照下表(表2)概括現(xiàn)象的本質(zhì)。
表2
媒體資料:《讀書致貧》(紀錄片)、《讀書致貧折射當前教育尷尬》(人民網(wǎng))、《“讀書無用論”是個偽命題》(騰訊網(wǎng))、《輕信“讀書無用論”暴露精神貧窮》(《中國教育報》)、《不是讀書無用,而是你無用》(新華網(wǎng))。
②分析不同觀點產(chǎn)生的原因、評價的不同視角(當事人、觀察者、公眾輿論、社會管理者)和標準(針對對象、建議方式)。
【表現(xiàn)性任務】進入高中階段學習以后,不少同學對學習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這種情緒以下表(表3)中的三位同學最為明顯。請你仔細思考這些同學的情況,任選一位,以同桌的身份寫一封信,向他/她表達“勸學”的意愿。
表3
續(xù)表
【拓展資料】①陳嘉映《說理》;②《宋史·蘇洵傳》;③視頻《見字如面·鄭國強寫給兒子鄭藝的信》。
為了確保學生能完成基于學習目標的遷移,教師必須保證整個學習過程是連貫有目的的?!澳嫦蛟O計”視角下,筆者使用WHERETO[W——學習方向和原因,H——吸引和保持,E——探索和體驗,R——反思與修改,E(下稱E2)——評價,T——量身定制,O——組織排序]的元素設計學習任務序列,檢驗計劃的參與性和有效性。該單元的學習活動如下:
“學習之道”單元學習任務序列(O)
1.以一篇報刊評論《王者榮耀:是娛樂大眾還是“陷害”人生》導入,簡要復習議論文的要素和基本作用,吸引學生思考。(H)
2.介紹基本問題,交流三個表現(xiàn)性任務及其他評估證據(jù)。(W)
3.閱讀《勸學》《反對黨八股》《拿來主義》,根據(jù)需要回顧并用表格記錄論述文的相關術語。(E)
4.課堂總結論述文的構成要素,然后學生依據(jù)要素及作用對單元內(nèi)其他課文進行分類練習。(E)
5.組織一次寫好論述文的微講座,闡述怎樣才是優(yōu)質(zhì)的思辨。(R,E2)
6.小組合作,討論單元內(nèi)每篇課文的寫作意圖與社會影響。在此期間教師觀察并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H,R)
7.每個小組分享關于論述文現(xiàn)實針對性的理解,然后組織全班討論。(E,E2)
8.每個同學依據(jù)要求對《王者榮耀:是娛樂大眾還是“陷害”人生》進行修改或辯駁,并作出詳細的說明。(E,T)
9.各小組內(nèi)部展示作業(yè),根據(jù)標準進行互評。允許學生根據(jù)評價反饋進行修改。(R,E2)
10.每個學生搜集閱讀“新讀書無用論”相關視頻與文章,概括不同文章的觀點和論述規(guī)則。(H,E)
11.小組合作,討論分析不同評論、文章觀點產(chǎn)生的原因,評價的不同視角和標準,同時教師觀察并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E,R)
12.依據(jù)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一封寫給特定同學的信,表達“勸學”的意愿。全班展示,然后學生根據(jù)標準進行互評。(T,R,E2)
13.單元總結。學生回顧自己完成的單元筆記與作業(yè),全班評選最佳筆記與作業(yè)。(R,E2)
基于“逆向設計”的單元整合教學設計,事實上是一個圍繞重要問題和有意義的表現(xiàn)性任務架構學習的過程。它遵循的是促進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理解與內(nèi)容相關的大概念、提升學習遷移能力的設計思路,也是協(xié)助教師在更大、更連貫、更結構化的項目框架中設計教學的思路。相信通過實踐,我們的教學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對預期學習目標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