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了解”到“認同”:《綠皮書》的自我價值題旨之辯

2020-12-03 01:55張永利林于會
電影評介 2020年13期
關鍵詞:謝利種族隔離綠皮書

張永利 林于會

《綠皮書》榮獲第91屆奧斯卡多項大獎,其反映了美國長期以來的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現實。導演彼得·法雷里通過一位黑人鋼琴家和他的白人保鏢在美國南部旅行演出的遭遇,批判了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謳歌了以個人奮斗為核心的自我價值認同觀。

自哈佛大學著名教授約瑟夫·奈提出“軟實力”概念以來,美國社會更加注重輸出其主流價值觀,以占領世界文化市場,提高其在國家競爭中的軟實力。而作為美國文化在屏幕上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美國電影在文化內涵的傳達方面具有突出優(yōu)勢,其使大眾能夠深層次地理解美國文化,往往或明確或含蓄地傳達了美國特有的文化精神與人文思想。[1]

《綠皮書》于2019年1月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最佳剪輯多項提名,并榮獲最佳影片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一度引起熱議。影片講述了美國20世紀60年代南方種族隔離背景下,一位著名的黑人鋼琴家謝利和一位意裔美國人托尼在巡回演出中的故事。美國的種族歧視由來已久,而其南部又以保守和種族隔離著稱,該片以黑人鋼琴家謝利在南方演出的遭遇為主線,輸出了美國社會以個人奮斗為核心的自我認同的價值觀,深刻批判了至今仍存在的種族歧視現象。本文著意從影片的故事背景、主人公的自我認同、影片對種族歧視的批判三個方面進行剖析。

一、背景溯源:歷史進程下種族隔離的社會規(guī)則

種族歧視是指依據種族的不同而將人劃分成不同的類群,并且對劃分出的不同類群進行區(qū)別對待,形成所謂的種族優(yōu)劣之分及優(yōu)越種族對劣勢種族的歧視;更進一步則是統治階級根據種族和民族的特征,劃分人們的社會地位和法律地位,敵視、迫害和不平等地對待其他種族。種族歧視肇始于古羅馬帝國時代,其現代形式則是從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開始的,歧視行為包括種族隔離等。[2]公元1619年,第一批黑奴被販賣至北美大陸,從那時起,美國開啟了種族歧視的道路,并且由于奴隸制的存在,最終導致了南北戰(zhàn)爭。南北戰(zhàn)爭之后,林肯雖然頒布了解放黑奴的法令,但是,種族歧視的文化根源一直沒有消除。南北戰(zhàn)爭100年后的美國社會,一些隱形的基于種族歧視進行種族隔離的社會規(guī)則在美國南方社會普遍存在,而這構成了本部影片的社會背景。

影片的主人公謝利是一名黑人鋼琴家。作為黑人,即使他擁有音樂、心理學、宗教藝術的博士學位,即使鋼琴彈得十分出色,即使他頗受美國上流社會的吹捧,但他在演出期間仍然遭到種族隔離的不公對待。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在大多數人心中處于根深蒂固的狀態(tài)。美國的南部州,對黑人的交通、住宿、餐飲都進行了限制,這種政策從聯邦到州,都是合法的。《綠皮書》為這樣的歧視而誕生,它全稱為《黑人駕駛者綠皮書》(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它詳細標注哪些旅社、酒吧、加油站是“黑人允許”,以幫助黑人規(guī)避風險。作為年刊,其從1936年一直發(fā)行到1966年?!毒G皮書》的存在直接反映了謝利遭受的種族隔離對待,他被禁止在一些白人聚集的地方活動。此外,影片一開篇,謝利去美國南部演出需要雇傭保鏢來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暗示了此次旅行的危險性。在南方種族隔離十分嚴重的情況下,一位黑人的獨自旅行意味著他將遭受恐嚇、威脅、毆打乃至生命之虞,于是,謝利雇傭了托尼作為保鏢;而他們南下旅行遭遇的第一次歧視是在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州是美國南部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十分嚴重的州。謝利只彈奏施坦威的鋼琴,所以托尼負責在每次演出之前檢查鋼琴,以確保是合同上約定的施坦威鋼琴。在印第安納州演出時,托尼發(fā)現演出方提供的鋼琴并非是施坦威;而演出方的白人說:“那些黑佬(coons)彈什么鋼琴不都是一樣的嗎?”coons本身即是帶有歧視黑人意味的詞匯。隨后,謝利與托尼到達了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市,他們按照《綠皮書》的指南找到了唯一的黑人旅館,其住宿條件十分惡劣,而這也暗示了他們在此會受到更惡劣的歧視——謝利難以忍受旅館的喧囂于是去了酒吧,但是如同進入禁地,一群白人將他圍起來毆打,并用帶有明顯種族歧視的話語侮辱謝利,幸而托尼及時趕到救下了他。當謝利在北卡羅萊納州的首府羅利演出時,邀請他去演出的主人家則拒絕讓其使用衛(wèi)生間。接踵而至的還有,謝利買西服時被拒絕試穿,在日落鎮(zhèn)因為夜晚趕路被警察拘捕。以上種種為觀眾繪出了一幅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圖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謝利一方面寄望通過個人奮斗改變大眾的觀念,追求種族平等;另一方面則在逐漸接受自己的黑人身份,通過個體的經驗來反思性地理解自我,進行自我價值認同。

二、重塑大眾觀念愿景下的自我價值認同萌芽

當一個人產生自我價值認同感之前,他首先要對自身有一個清楚的自我認識和自我了解。概括說來了解自我分為三個層次,一為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的性格,特長以及能力如何;二是我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我的目標和理想是什么;我該如何去做才能成為我想要成為的人?三即為了實現自身理想我應該如何行動,我堅守的道德和原則是什么。[3]如果個人能夠清楚地回答出這三個問題,那么他就會對自身有一個清楚真實的自我了解,為之后的自我價值認同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綠皮書》中,謝利是一位著名的古典音樂鋼琴家,他攻讀了多個博士學位,談吐文雅,氣質不凡,熟知社交禮儀。他曾經在白宮演出,在上流人士的圈子中受到廣泛的稱贊和好評;他有著華麗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不必為生計發(fā)愁。但在這些看似令人羨慕的優(yōu)越生活及顯著名聲下,謝利實際上還有另一個身份——他是一個黑人。在電影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謝利處在十分尷尬的境地。他清楚地知道,雖然其在上流社會中為名流演奏,但因為他的膚色,他受到的對待暗示其得不到“名流們”真正的尊重,他的演奏在這些白人眼中只是為了顯得他們更有品味而已,即使其接受的教育使他所擁有的一切和他的種族有著許多截然不同的地方。謝利是一個孤獨的人,他沒有勇氣為打破這種孤獨向前邁出堅定的步伐;他甚至會對自己當下所做的音樂品質產生懷疑,直到托尼讓他發(fā)現自身音樂的獨特性。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黑人的生存環(huán)境并不理想。謝利想要做出些許改變,正如電影中的臺詞所說的:“成為天才是不夠的,還需要勇氣改變人們的心靈?!敝x利想要成為一個改變大眾對黑人看法的人,他想要為改變這個國家出一份力;原本他可以待在紐約拿到3倍的工資,但他卻選擇了去南方開演奏會。他的理想和目標不是為了金錢而是想要改變這個國家的種族歧視,用實際行動改變大眾的心靈,而這同時亦是他真正自我了解的開端。

影片中,黑人與白人并沒有進行直接的劇烈沖突,沒有出現尖銳而不可調和的矛盾。每當謝利與白人出現摩擦之后,導演都會用輕松歡快的氣氛做調節(jié);但是,平靜的湖面下,實則暗流涌動。從謝利與托尼的爭辯中觀眾可以看出一二。謝利說:“如果我既不夠黑,也不夠白,我甚至也不夠男人,那告訴我,托尼,我是什么?”謝利和托尼的車子拋錨停在了田野的路邊,田里勞作的黑人,全都停止勞作看著謝利,謝利的貴族打扮與他的黑人身份極不相符。謝利想回避,這一幕說明了他對自己族群的游離,對身份的逃避。謝利知道自己是黑人,但他自小受著精英和貴族階層的教育,其內心有靠近白人階層的愿望。他對自己的黑人身份十分敏感,對白人的冒犯處處退讓;而托尼與他不同,托尼告訴他要反抗,謝利卻堅持認為尊嚴不是靠打回來的,而是通過勇氣贏回來的。這些對白看似意義明確,同時緊緊關切著種族歧視與自我認同,實際上,謝利對于自我身份的認同感到困惑和迷茫。“作為上流社會的黑人,他需要在社會地位和種族身份間取得真正的平衡?!盵4]

電影中的謝利一直試圖和解自己的兩個身份——一位音樂家和一個為白人演奏的黑人娛樂者。謝利9歲便去了俄羅斯圣彼得堡的列寧格勒音樂學院進修音樂,師從米特洛夫斯基教授;8年后,謝利獲得博士學位,從俄羅斯回到美國,他說,didnt know when I was a black。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由于膚色不同對身份地位造成的落差,他開始被迫接受自己是一個黑人。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迫使謝利一直接受著黑人娛樂者這一身份,面對極不合理的規(guī)則,他仍用極強的自控力以合理的方式進行抗議;他希望改變種族之間的歧視,希望贏得尊嚴。當謝利在日落鎮(zhèn)被警察抓捕,入獄后他要求給律師打電話,卻被警察用言語侮辱,他仍然以極強的自控力保持自己的理智。一次演出中,當被主辦方拒絕使用白人衛(wèi)生間時,他從容遵守了這個愚蠢的規(guī)定,在演出結束后仍然面不改色地與主辦方談笑。由于自己的膚色,他一直被各項侮辱和隔離困擾著。但其對自身的定位一直很清晰:作為黑人,有尊嚴地感受音樂,這是謝利始終為之努力奮斗的;終其一生,他都在用自己的修養(yǎng)糾正外界因為膚色對他的偏見。而電影中的謝利,更是在與托尼的相處中,接受理解了自己的身份。他逐漸找到了自我身份的交疊與融合,并對自身的價值產生認同感,從而擁抱人生。

三、平權價值觀下的自我價值認同完型

在經過充分的自我了解之旅的淬煉后,人即完成了自我價值認同。謝利就是這樣一個孤獨的靈魂,“我既不夠黑,又不夠白,那我是誰?”這一幕是導演的點睛之筆。而托尼演繹的是一個戲謔又溫情的角色,正是在與托尼的相處中,謝利走出自我迷失。他說:“孤獨總是困難,邁出第一步需要勇氣?!逼鋵嵾@對每個人皆同,不管是有色人種、少數族裔,都不應受到歧視,更不應被否認價值。托尼率真,敢講敢做敢當,正如他在車上說:“我比你黑!”——謝利聽后十分震驚和慍怒,托尼接著解釋道:“我是一個社區(qū)的普通人,過著艱難的生活,但是你(謝利)住著大房子,難道我的生活不夠黑暗么?”回到自我價值認同,大多數人的人生都經歷過自我迷失,亦有過特別的興趣愛好,然而真正困難的是鼓起勇氣,去堅持自己的理想。直面自我,認同自我,而不是否定自我。影片中的謝利雖曾刻意逃避自己的種族和膚色,但最后他還是擁抱了同胞。[5]

影片中第一次演出結束,謝利找到托尼,托尼正跪在砂礫上與黑人們賭博。謝利說:“他們沒有辦法選擇在外面還是里面,你有?!边@個“你”不僅代表托尼,也在暗示謝利自己,謝利有著可以選擇的機會。他的選擇是在“里面”,但是顯而易見,“里面”并沒有接受他,因為他的膚色和種族。謝利一生受到的侮辱大多來自于他是一個黑人。謝利問托尼:“Who I am?”這是其自身都無法回答的問題。謝利希望通過鋼琴的演奏,通過個人奮斗,改變美國南部的種族歧視偏見;然而就像樂隊成員說的那樣:“只有才華是不夠的,唯有勇氣可以改變人心?!彼凶銐虻挠職鈦淼椒N族歧視和種族隔離異常嚴重的南部以期改變別人,卻沒有勇氣認同自己。影片結尾,謝利拒絕了主辦方對他的隔離政策,拒絕演出,走進了黑人酒吧。當他在黑人酒吧表演時,燈光照在謝利舞動的手指上,他露出了真誠的笑容,那一刻其完成了自我價值認同。而托尼和謝利亦逐漸接納了彼此,但這并不意味著身為白人的托尼,像一個救贖者一樣給黑人謝利一個溫暖的家;恰恰相反,此處意味著渴望像白人一樣的謝利接受了自己的黑人文化;而托尼一開始也帶有種族歧視的偏見,當黑人修理工在他家用杯子喝了水之后,托尼嫌棄地將杯子扔進了垃圾桶。在這次旅程之后,托尼鼓起勇氣打破了以往偏見的認知,與謝利成為莫逆之交?!毒G皮書》是一位白人和一位黑人搭伴的旅途故事,通過這次旅行,導演彼得·法雷里批判了種族隔離與種族歧視,贊揚了自我認同的勇氣。

認同自我,拋棄偏見需要勇氣。黑人鋼琴家謝利,某種意義上是一個貴族:他出生在上流社會,有著優(yōu)渥自由的工作。他選擇多多,可以待在紐約,拿著比在南部巡演高出3倍的收入,享受體面的生活。但他義無反顧地踏上南部旅程,想要打破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的偏見。他意圖向世人證明,黑人與白人并無不同,黑人可以演奏美妙的音樂,黑人也同樣有尊嚴有教養(yǎng);但同時,他也非常明了這樣做的危險性。面對他人的偏見和冷漠,謝利始終不卑不亢,他不諂媚討好,也拒絕被歧視和侮辱??v觀整部影片,他始終強調自己的人格尊嚴。其以個人奮斗、能力、教養(yǎng)作為武器,去沖撞種族歧視的藩籬。面對歧視,他從不訴諸武力,而是用尊嚴和教養(yǎng)來回擊。當謝利在日落鎮(zhèn)被抓進監(jiān)獄時,他將電話打給了當時的司法部長,總統肯尼迪的弟弟——鮑比·肯尼迪。出獄后,托尼不禁對他表示了贊嘆,但他卻以使用私人關系解決個人問題為恥。在他心中,用公權力解決私事是一種可恥的、不高尚的行為。這一幕展現了謝利對自我極高的道德要求,也正是這種道德要求鑄就了謝利的尊嚴。前文所述,在去南部演出之前,托尼確實對黑人存在著歧視與偏見;但是,托尼具有較強的同理心,他同情謝利的遭遇,理解謝利在身份認同上的困惑,同時亦欣賞謝利的才華和勇氣。在時代大背景下,他能不被種族膚色的偏見和自己的刻板印象左右,最后,托尼竟然同方方面面與自己格格不入的黑人鋼琴家謝利成為莫逆之交,在他身上亦散發(fā)出人性的光輝,而這也是平等博愛在銀幕之上的完美詮釋。

參考文獻:

[1]呂克.《綠皮書》之后,黑還是黑,白還是白[N].環(huán)球時報,2019-02-26(012).

[2]吳玫.《綠皮書》:溫文爾雅地呈現激烈的矛盾沖突[N].中國婦女報,2019-02-21(005).

[3]程瑤.《我們這一天》:美國家庭的自我認知與社會認同[ J ].西部廣播電視,2017(22):87.

[4]王曉婷.他者視域下的自我認同幻象——以拉康“鏡像理論”解讀電影《塔洛》[ J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17,37(06):48-51.

[5]丁芳,王麗,覃淮,沙那瓦爾·吐爾遜江.從美國電視劇《無恥之徒》看美國文化價值輸出[ J ].傳播力研究,2018,

2(28):76.

【作者簡介】? 張永利,男,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科研處副教授;

林于會,女,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

【基金項目】? 本文系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校級后期資助項目“美國電影中的自我價值認同探究——以電影《綠皮書》為例”(編號:HQ2020004)、河北省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課題“從敘事角度和文本特色看文學向電影的轉變”(編號:2015041917)成果。

猜你喜歡
謝利種族隔離綠皮書
與孤獨作戰(zhàn) 喝一碗《綠皮書》煲的“雞湯”
救贖與反抗
——論《綠皮書》中的他者
碰瓷的綠皮書
Green Book wins over Chinese audiences
喧囂與孤獨的彼此救贖
像命中注定,唐和托尼同年去世,才有了《綠皮書》
淺析導演斯派克?李的紀錄手法
南非白人政府在非洲人城市化進程中的作用(1948~1978)
《杜仲產業(yè)綠皮書》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