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炯
這里是以鳥獸蟲魚之形、洪荒太古之美的象形文字書寫的奧秘世界,這里是以東巴典籍的卷帙浩繁、博大精深著稱的神圣殿堂,這里是以人神共舞、天人合一馳名的神奇天地,這里是承載著人類記憶經(jīng)典的浩瀚叢林——納西族學者和力民,正是這樣一位30 多年如一日跋涉于這一奧秘世界、神圣殿堂、神奇天地、浩瀚叢林中的杰出探索者、研究者和修行者。
一位杰出研究者要走的路,一如跋涉千山萬水的探礦者,千方百計要找到自己夢寐以求的珍奇寶藏;一如跋涉于無際沙漠的探險者,萬苦千辛也要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綠洲甘泉;一如跋涉于名山大川的攀登者,千難萬險也要抵達“山高人為峰”的光輝頂點;在長路漫漫的奮然行進中,決定了此生為研究探索領域所必然付出的春播夏鋤、秋收冬藏,決定了此生為研究探索領域所必然獲求的春華秋實、碩果累累。和力民所探索、研究的東巴文化,與納西族民俗、仿漢文化一起,被稱為共同構成納西學的“三大支柱”。在當今面臨經(jīng)濟全球化及外來強勢文化大沖擊的情況下,本土學者只有在一代又一代承前啟后、薪火相傳的不懈努力中,去筑牢納西學所缺一不可的“三大支柱”,納西學才能在歷久彌堅、歷久彌新的基點上,迎來一個更加生機勃發(fā)的美好未來。
有人說,一個杰出研究者要走的路,要想得到社會百分百的認可,自己首先要有六十分與生俱來的“慧根”,而這一 “慧根”,包括了天賦、熱愛、理想、追求等所有要素。不久前,在古城區(qū)《大硯》雜志中讀到和力民的散文《三江三岳寄我情》,筆者有感而發(fā)的亮點之一是:“我的童年,經(jīng)歷了三次遷徙;我三次經(jīng)過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次走過高黎貢山、碧羅雪山、玉龍雪山。這無意中暗合了創(chuàng)世神話中納西族遠祖三次遷徙的傳說。納西族遠祖的那三次大遷徙,是從天上經(jīng)過巨納阮羅大神山遷徙到麗江大地上來的;而我童年里的這三次小遷徙,則是從西往東經(jīng)過三江并流地區(qū)的三江三岳遷徙到玉龍大雪山下來的?!?/p>
和力民與父母一起三次舉家遷徙,所暗合的創(chuàng)世神話中納西族遠祖三次大遷徙的傳說,是否也可以佐證為他在時空輪回的冥冥之中,就早已與后來的東巴文化研究探索,結下了與生俱來的不解之緣呢?
和力民出生于1955年,是一位地道的納西漢子。1975年高中畢業(yè)后,在麗江縣金山鄉(xiāng)貴峰中學做了兩年民辦教師。1977年參加全國高考,就讀于云南民院漢語言文學系。1982年畢業(yè)獲文學學士學位。1982年2月至1984年8月,在云南省社科院東巴文化研究室工作。1984年9月至1986年8月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專業(yè)班學習中外哲學和宗教學。1986年9月回云南省社科院東巴文化研究室工作,直到現(xiàn)在。回眸30 多年的研究探索之路,職業(yè)中注定的對納西族東巴經(jīng)文獻和東巴教習俗的調(diào)查、收集、翻譯、整理和研究工作,平凡中灑下了不平凡的青春和智慧、激情和汗水。30 多年來,他徒步走遍了滇川兩省納西族地區(qū),拜訪了百余位東巴,翻譯了百余本東巴圖畫象形文字經(jīng)典,參加了百卷本《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翻譯和出版工作。1991年始,他發(fā)現(xiàn)和考察金沙江巖畫,調(diào)查和破譯納西族地區(qū)勒巴歌舞文化;與人合著《云南巖畫藝術》;撰寫《麗江縣志·東巴文化》《中國少數(shù)民族大辭典納西族卷·東巴文化詞條》等志書與辭書。2002年至2005年,他參加中國歐盟合作科研項目——中國村莊的可持續(xù)前景研究。2002年至2005年,他獨立完成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373 冊納西東巴經(jīng)書數(shù)位典藏編目工作;2006年至2007年,他獨立完成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珍藏東巴經(jīng)譯注八種》的釋讀、翻譯、
研究工作;2010年他獨立完成法國遠東學院珍藏東巴經(jīng)書編目;2012年以來他參加國家社會科學重大科研項目“世界記憶遺產(chǎn)納西東巴經(jīng)古籍文獻國際共享平臺建設”,負責釋讀從英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qū)收集回來的東巴經(jīng)典文獻的釋讀和編目工作。
隨著東巴文化學術研究國際化的漸入佳境,他從1998年至今,曾先后應邀到瑞士蘇黎世、奧地利維也納、日本奈良和東京、印度孟買和新德里、美國紐約、英國倫敦、阿聯(lián)酋阿布扎比等國家和我國香港、臺灣等地講學——他的探索研究之路,也不再是局外人猜想的“閉門造車”式的書齋型研究,而是從研究所到滇川兩省的廣大納西族地區(qū),拓展到了世界各地。
隨著東巴文化學術研究的羽翼不斷豐滿,以及東巴文化的品牌影響力在國內(nèi)外的不斷擴大與提升,從國內(nèi)外的相關專家學者,到麗江本地的普通民眾,都從跋涉在人類記憶經(jīng)典叢林的群體形象中,記住了一個功不可沒的名字——云南麗江的納西族學者和力民。
樹根從不向大地承諾信守永恒,卻始終與大地相濡以沫;白云從不向藍天承諾相伴永遠,卻始終與藍天互為媲美;浪花從不向大海承諾你中有我,卻始終與大海融為一體;星星從不向夜幕承諾照亮黑暗,卻始終在自己的領地上放射出璀璨的光華——30 多年如一日無怨無悔地選擇了東巴文化研究叢林里跋涉的和力民,從不向東巴諸神發(fā)誓愛你一輩子,卻始終與東巴文化如影相隨、呵護一生。
人生能有幾回30年大好青春?或許正應了“大音希聲、大愛無華”這句話,從1990年始,他就開始了對自己作為一名科班出身的專門學術研究者的大膽顛覆。他逆襲而上,以致力于東巴文化傳承實踐和研究的眼光,重新審視自己腳下這片開滿了鄉(xiāng)愁之花、充滿了豐收希望的東巴田野,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心動不如行動”中,行色匆匆奔上了足夠他磨礪、跋涉一生的田野。“他喜愛田野、理解田野、守望田野”,熟知他的一些同道從昆明或北京歸來,常常得到的信息是“和力民又去了俄亞、瀘沽湖”,或是“去了金沙江畔、大具鄉(xiāng)下,在那里從事東巴文化調(diào)研、進行母系習俗考察、搶救巖上古畫、傳承東巴文化儀式”,同道們只好隔空感嘆“何時一杯茶,相逢話桑麻”。
東巴文化研究的逆襲而上對他來說,意味著源于田野、回歸田野、高于田野,才能讓東巴文化這一世界級瑰寶老樹春深發(fā)新枝、開新花。在一次次用自己的雙腳丈量田野、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田野、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田野、用自己的雙手觸摸田野中,他完成了從一個專門學術研究者到研究者與傳承實踐者相結合的美麗嬗變。
1998年,他創(chuàng)辦了麗江納西文化研習館,在麗江貴峰三元村建立了東巴文化傳承基地,開辦了東巴文化夜校,在原生地恢復東巴教祭天、祭自然神儀式。
1999年3月以來,他在黃山完小等學校傳承東巴文化,與同道一起掀動了“東巴文化進校園”的浪潮。
1999—2012年,他兼任麗江玉水寨公司東巴文化顧問,負責玉水寨旅游景區(qū)的建設和東巴文化傳承工作。
2005年以來,他在香格里拉縣、寧蒗縣、玉龍縣等地納西族鄉(xiāng)村組織傳承東巴文化,在持之以恒的“潤物細無聲”中,培養(yǎng)出了一批年輕的東巴傳承人。
2008年3月,他在麗江師專負責為期三個月的“麗江市東巴文化強化培訓班”的教學工作。
2007—2012年,他在玉龍縣魯?shù)猷l(xiāng)新主村創(chuàng)建“新主東巴文化傳承學?!?。
2012年10月,他在古城區(qū)開南街道貴峰社區(qū)創(chuàng)建“麗江市古城區(qū)納西東巴文化傳承中心”。
伴隨他艱苦的田野實踐,“有人懷疑他的‘文化自觀’是否會有失理性冷靜;面對他的文化傳承之舉,有人憂慮他是否會陷入亦巫亦學之泥潭;基于他對田野作業(yè)的酷愛,也有人擔心傷及他的理論思維能力;由于他致力于做東巴文化通才,似乎也有人非議他的精專程度”。可以讓這一系列或惡意或善意的存念釋懸的是他的路子不但沒有走錯,反倒從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層面上詮釋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精神高度——這一高度體現(xiàn)為他的學術是“宏觀與微觀的辯證,是理論與應用的統(tǒng)一,是抽象與具體的結合,是學術責任與中國視野、世界情懷的光照,是生存于田野的活態(tài)東巴文化在他身上的輝映”;這一高度體現(xiàn)為他“秉承和萬寶先生的事業(yè)所做的大來生態(tài)村建設項目至今仍在納西族地區(qū)極具生命力,他與郭大烈先生合作主持的黃山小學東巴傳習班已培養(yǎng)數(shù)以百計的東巴傳人;他就鳴音、虎跳峽等處所做的巖畫調(diào)研至今無人可與比肩,他所諳熟的東巴教儀典幾乎成為玉龍山下的絕響……”
古人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毕袼@樣一位僅靠工作收入維持生計的納西族學者,雖難以換來“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財源滾滾,但從“兩棲角色”即從學術研究與應用、理論與實踐、抽象與具體的這一層面而言,他無疑是富有者。唯其富有,他才具備了“兼濟天下”的實力和資本;唯其富有,他才具備了“此生不必錢財富,今世但求一本經(jīng)”的高尚人文情懷;唯其富有,他才從一位最初的實習研究員,成長為如今蜚聲海內(nèi)外的著名學者!
30 多年來,和力民一直跋涉在當代學術高峰與現(xiàn)實平地之間,他對自己的角色與使命有著熱烈深沉的愛,他有著寬容的胸懷、深邃的目光、執(zhí)著的個性、平和的心態(tài)、高貴的理想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在納西學尤其是東巴文化研究探索領域取得的成果讓世人矚目。迄今為止他已完成670 多萬字的研究成果——其中有《納西東巴象形文字字帖》《和力民納西學論集》《田野里的東巴教文化》等專著,有百卷本《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中的12 卷本譯著,有《簡論原始宗教的基本性質(zhì)和形態(tài)特征》《論東巴教的性質(zhì)》《東巴什羅源流考略》《論東巴教的派系及其特點》《金沙江巖畫的發(fā)現(xiàn)和初探》《金沙江流域夯??聨r畫的考察與研究》《東巴文源于金沙江巖畫》《試論東巴文化的傳承》等100 余篇文章。一些文章在美國、英國、德國、瑞士、日本和波蘭等國家發(fā)表,作品多次獲國家、省、市的獎勵。
他先后發(fā)表、出版的系列研究成果、調(diào)研報告,大都發(fā)常人所不能發(fā)的真知灼見,因而既帶著學術造詣高枝上散發(fā)的特有書香,又帶著希望田野上特有的泥土芳香。他的研究成果、調(diào)研報告,素材豐富、角度專業(yè)、開掘深邃、立意高遠、論道鮮活,上接“天氣”,下接地氣,具有學術大家的特質(zhì)風范——筆者深信不疑,只要東巴文化的田野還存在,他就會在天道酬勤的付出與收獲中,迎來一個又一個春華秋實的錦繡未來!
國內(nèi)的頂尖級專家學者費孝通、任繼愈等,盡管他們在各自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在中華文化寶庫中早已占有“壓艙石”的重要分量,其作用和影響力在國內(nèi)外幾乎無人能與之比肩,但他們都有一種大家風范,那就是明擺著是大家,而不茍同人們稱他們?yōu)榇蠹?,因為他們更愿意人們稱他們?yōu)椤皩W者”“老師”。任繼愈在為方國瑜故居題詞時,也曾對求字者謙虛地說,方老是史學大家,為方老故居題詞,我不能只寫“題”字,應當用“敬題”二字落框才恰當。類似這一“桃李無言自成蹊”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在納西族學者和力民身上也可見其蹤。他于1993年10月被云南省社科院破格評為副研究員,隨即被聘為云南省社科院麗江分院、麗江市東巴文化研究院研究員。2012年11月,被麗江市玉龍縣人民政府和麗江市納西東巴文化傳承協(xié)會授予“東巴大法師”的學位。與此同時,他還兼任了眾多社會職務:中國巖畫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宗教學會會員,中國古代科技史學會會員,中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科技史學會會員,云南省民族學會常務理事,四川大學社會發(fā)展與社會調(diào)查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云南省古籍保護中心“云南省古籍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成員,麗江教育學院客座教授,麗江納西文化研習館負責人,迪慶州納西學會理事,麗江地區(qū)老干部書畫協(xié)會顧問,麗江市納西東巴文化傳承協(xié)會副會長,麗江民俗研究會副會長,玉龍縣民族文化與社會性別研究會副會長,麗江市鷹獵文化保護傳承協(xié)會顧問,麗江市古城區(qū)納西東巴文化傳承中心主任,麗江古城東巴文化傳承學校校長,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碩士生導師,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客座教授等等。無論是官方評聘的職稱、職務,還是省內(nèi)外高校、學術機構、民間社團聘任的各種社會職務,都足以成為他頭上耀眼的光環(huán),因而人們對他頻頻亮相在國內(nèi)外高端學術平臺上授課、講學,只看成是“術業(yè)有專攻”的應有之事。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已有眾多光環(huán)的人,卻常常被人們看作是“學者中的異類”“研究者中的另類”——理由在于他一直樂此不疲地在扮演的“兩棲角色”,既亮相于“陽春白雪”的大雅之堂,又出現(xiàn)于“下里巴人”的鄉(xiāng)野茅舍、木楞火塘,每當在原生地舉行祭天、祭自然神等重大東巴儀式圣典之時,他常常扮演著東巴經(jīng)師、祭司、主持人、指導者等多種角色,他不但是人神對話時的經(jīng)典吟誦者,也是人神共舞時的歌者、舞者……
在他的又一專著《田野里的東巴教文化》后記中,他動情地寫道:“……我最不應該忘記的是曾經(jīng)幫助過我的每一位東巴老師和各位父老鄉(xiāng)親……這當中,有我的老師、
朋友、熟人、學生。我做學問的大膽和自信,來自于身后有一個龐大的民族文化傳承隊伍,他們是我所研究的這個民族文化的主體,也是我所研究的東巴教文化得以生根、發(fā)展的土壤,是生我、育我、賴以從事學術文化研究的田野。”這就是他心目中一直占有沉甸甸分量的“土壤”和“田野”!唯其心目中有這樣不同凡響的“土壤”和“田野”,他才會做“上得雅堂、下得茅舍”的“兩棲角色”之事;唯其心目中有這樣不同凡響的“土壤”和“田野”,他才會入鄉(xiāng)隨俗生活在低處,而靈魂卻一直屹立于高處;唯其心中有這樣不同凡響的“土壤”和“田野”,即使頭上的教授、研究員、碩士生導師、著名學者、東巴大法師等光環(huán)那么閃亮奪目,他還是他,一位不愿意被人稱為“大師”“大家”的納西族學者,一位甘于平凡但不甘于平庸的農(nóng)家子弟;他還是他,常?;蝌T自行車或徒步丈量納西文化母邦的普通學人、納西漢子;他還是他,一位并非“圣賢”而是有著平常人酸甜苦辣、嬉笑怒罵的有血有肉有靈魂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