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回首,盡在燈火闌珊

2020-12-08 02:20:45肖睿
關鍵詞:獨立質疑探究

肖睿

摘要:以《歸園田居》教學展示課為契機,探索詩歌有效教學的途徑,圍繞《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獨立、質疑、探究”的要求,大膽將課堂交給學生,信任學生,同時也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賞析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漁”。

關鍵詞:詩歌賞析;獨立;質疑;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071-2

“衣帶漸寬終不解,為伊消得人憔悴?!?/p>

古代詩歌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難以攻破的堡壘,原因在于“認識的局限”。學生需要跨越百年,甚至是千年,去了解、體會他所沒有經歷過的人生和情感。另一方面,教師因為有“認識”,有“體會”,就容易情不自禁地進入“講解”的狀態(tài),從而使得詩歌的課堂呈現出教師“講學”,學生“聽學”的局面。怎么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禁錮?終于在一次《歸園田居》教學展示課的機會,讓筆者能夠靜下來,去思考、探求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

筆者的課堂設計目標,設置為“透過詩歌語句,把握作者情感,體會陶淵明田園詩歌的風格,并探尋原因”。第一次試講,根據《語文課程標準》“閱讀優(yōu)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的要求,筆者安排學生一起朗讀課文,然后選擇他們最喜歡的語句在書上進行批注,之后發(fā)言交流。這樣做的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對詩句的解讀簡單機械,例如“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一句,就僅僅是“通過寫狗吠和雞鳴,以動襯靜,寫出鄉(xiāng)村的寧靜?!痹噯?,這樣的答案,學生能走進詩歌,深入體會到詩歌的美與作者的情感?肯定不能。而之后,為了能讓學生體會到陶淵明田園詩歌風格的特點,筆者又列舉了其他詩人筆下的田園,又講述了陶淵明的生平經歷,最后總結課堂內容。不難看出,后面的設計,基本上是屬于“講學”了,所以,課后自我感覺很不好,一位聽課的教師這樣評價:“你覺得這堂課,學生得到了什么?內心有沒有感動?”這無疑觸發(fā)了筆者的思考。

如何賞析?這是詩歌課堂必須解決的問題。除了“品味語言”外,《標準》中有這樣的闡釋:“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力。具有良好的現代漢語語感,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薄疤嵘龑徝谰辰纭薄绑w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那么怎樣觸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學會”用優(yōu)美的語言賞析詩歌呢?筆者想到了“示例”的辦法。于是,在第二次試講的時候,拿出了一段對“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賞析文字,并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出賞析的內容,總結規(guī)律,告訴學生,一篇好的賞析,離不開聯(lián)想,離不開詩話的語言,離不開藝術手法和作者情感的分析。然后,讓學生一起朗讀課文,并拿出紙筆,寫下對詩文的賞析。這一次,語言的運用較上一次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很多學生從詩文全篇入手,講述自己的整體感受,很少落實在某一具體的詩句上,且內容、情感千篇一律。而之后的教學設計,包括詩歌風格的對比,作者的介紹也基本上是由筆者完成的。所以這一次的嘗試,以“對詩歌的解讀不到位”,“整個課堂學生依舊參與不多”而失敗?!皩W生能自己得到什么?這是筆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筆者手中的工具,是一本薄薄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仔細閱讀,發(fā)現它是這樣來闡釋“閱讀與鑒賞”的:“獨立閱讀”,“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善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述、評價和質疑。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根據所學的語文知識,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發(fā)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在“思考與領悟”板塊,它又是這樣提出的:“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其豐富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養(yǎng)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樂于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領悟,共同提高?!?/p>

這兩大板塊的闡釋,都提到了三個詞,“獨立”“質疑”和“探究”。怎么在課堂中體現出這三個詞呢?必須進行深刻的思考。

“獨立”,強調學生的個體性,它存在于兩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是閱讀,一個是思考。只有充分地完成了個體的閱讀過程,才能實現個體的思考。

“質疑”,是在獨立完成個體閱讀和思考后,形成的個體觀點。只有當個體觀點和詩文內容相碰撞后,才會出現質疑;只有解決了質疑,才能使個體思想貼近文本,融入作者的內心。

“探究”,是在解決疑問后,深入到文本語言文字中,去探索詩人情感,甚至是去探求詩人如此這般的原因,從而深刻了解詩人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

基于對這三點的理解,筆者再次重新設計了《歸園田居》的教學過程。

首先,“自讀詩歌,提疑解惑”。改變前兩次一起朗讀的方式,突出獨立閱讀,學生自讀詩歌,再在初步自主預習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疑問。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實現“獨立”與“質疑”。果然,學生的問題是很精彩的,“‘歸園田居到底該如何斷句?”“陶淵明退隱之后,生活應該是很貧困的,為什么他還能‘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雞為什么是在桑樹顛上鳴叫?”“‘虛室有余閑的‘虛室是什么意思?”……這些精彩的問題,恐怕是教師在“講學”的過程中,無暇顧及到的內容!可見,學生的思想是多么地活躍,他們的質疑是多么的不可預設和寶貴。接下來,筆者又讓其他的同學按自己的理解來解釋這些疑問,以實現“交流和思想碰撞”。當然,不是所有問題學生們都能自己解決,例如對“方宅”“草屋”的質疑,這時,就需要教師的點撥。筆者這樣回答:“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有這樣的句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恰與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簡單幾筆,就給我們勾勒出了安寧、閑適的鄉(xiāng)村景象。同時,在古詩文中,數詞一般表示一種虛數,所以……”還沒等筆者說出結論,提出問題的學生就脫口而出:“作者這里的描寫,很可能就是一種脫口而出的描寫,表現出一種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它也有可能是作者想象中的渴望的田園鄉(xiāng)村生活?!边@個環(huán)節(jié),真正令筆者體會到了什么是“授之以漁”,學生在提出質疑,解決質疑的過程中,已經自發(fā)地在走進詩人的生活。

在解決疑問后,筆者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說說讀這首詩歌的初步感受,學生很快完成了這一環(huán)節(jié),毫無困難,而筆者也由“讀詩”過渡到“品詩”。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含英咀華,感悟詩情”。進入“詩歌本身的探究”部分。請學生拿出紙筆,寫下文字,深入研讀,抓住最有感悟的詩句,進行賞析。并且明確提出“深入語句,批文入情;利用聯(lián)想,走入作者內心;語言詩化”的要求。這個環(huán)節(jié)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實施,落到實處,學生對詩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悟,從而完成得從容、到位。以“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為例,學生的賞析如下:“看,那遠處的村落星星點點,依稀可見,村落上的炊煙隨風輕柔披拂,若有若無;聽,幽僻的深巷中,隱隱約約傳來狗兒斷斷續(xù)續(xù)的叫聲,而清晨,那如猶如絲般幽微不覺得聲音,應是公雞在那桑樹枝頂上鳴叫吧!這讓筆者想起‘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描寫對象的選擇雖然平常,卻給人以萬物信手拈來,不著痕跡的自然展現,營造了寧靜祥和的鄉(xiāng)村生活畫面。”這樣的短評,實在是不得不令筆者佩服學生的“自主”能力!借著這個契機,筆者讓學生順著感受朗讀這句詩句,加深對詩歌風格的體會。當然,也存在分析不到位的部分,例如“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一句,學生大都強調詩人抒發(fā)的是一種回歸自然的強烈的欣喜。但是筆者并沒有馬上回復這個問題,而是先肯定,然后讓他們用一種欣喜若狂的語氣朗讀出來,為后面他們自我發(fā)現問題埋下伏筆。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追源溯本,認識詩人”。結合這首詩歌的賞析和原來初中學習過的陶淵明的作品,學生不難自己總結出陶淵明田園詩歌的風格特點。而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探究詩歌風格形成的原因”。首先,筆者展示出兩首詩,白居易的《觀刈麥》和杜甫的《蠶谷行》,讓學生自行簡單賞析,快速發(fā)現不同詩人借用田園抒發(fā)的情懷是不同的,然后進一步探討原因。學生幾乎是不用考慮地回答,是因為詩人的內心和所關注的角度不同而導致的??蛇@樣的答案遠遠不夠。

可是,要避免筆者來講述陶淵明。所以筆者選擇了陶淵明幾個作品中的句子,讓學生結合注釋,自行閱讀理解,然后說說從這些材料中,他們對陶淵明有什么新的認識。資料如下:“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保ā峨s詩》其五);“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親故多勸余為長吏……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保ā稓w去來兮辭》序);“擁孤襟以畢歲,謝良價于朝市?!保ā陡惺坎挥鲑x》);“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五柳先生傳》);“勤靡余勞,心有常閑。樂天委分,以至百年?!保ā蹲约牢摹罚?/p>

經過比對,學生們看到了陶淵明入仕有精神和物質的原因,看到了他決心徹底辭別官場的原因,看到了他本性中的任性自然,安貧樂道,看到了他余生中的灑脫坦蕩,回歸自然,“陶淵明面對理想與現實的不可調和的矛盾,經過長久的心靈掙扎,痛定思痛,對人生進行了一個徹底的反思,重新發(fā)現自我生命的本性,‘性本愛丘山,決意拋棄所有的物質、精神的負擔,回歸最本真的生活和自我,順應天命。”……而筆者要做的,就是將學生所談到的內容概括起來,用簡練的句子歸結陶淵明田園詩歌風格形成的原因:“叔本華曾說,‘每個人到底生活在什么樣的世界,取決于這樣人對世界的理解。所以陶淵明筆下的田園永遠是他‘心靈化了的田園生活,他用以描述田園的語言簡單、質樸,用以描述田園的詩歌便也呈現出了一種平和、沖淡、悠然,這都是他生命本真蘇醒的體現?!?/p>

最后,當筆者再次問到“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這句詩的情感時,學生們的回答不再是“欣喜若狂”了,而是一種“怡然”“自然”。學生們再次朗誦這個句子的時候,他們是真的體會了這首詩歌,體會了陶淵明,體會了陶淵明筆下的田園。

“獨立”“質疑”、“探究”,把課堂交給學生,不能只是一句空話,當然,這對教師的備課、自我探求的要求就更高了,因為教師所面對的,不是教師的預設,而是學生活躍的思維和大膽的質疑。如何“大膽、放心地把課堂交給學生”,這恐怕還需要教師不斷地提升自我功底!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重慶市渝中區(qū)第二十九中學,重慶?400010)

猜你喜歡
獨立質疑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中等數學(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快樂語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數學(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
和諧的課堂應充盈學生的聲音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38:53
對《老人與海鷗》的一點質疑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1:25
李嘉誠:香港沒資格“獨立”
西班牙憲法法院判加泰羅尼亞“獨立”違憲
龙陵县| 贺州市| 渭源县| 根河市| 洪泽县| 日土县| 平邑县| 敦煌市| 永城市| 新源县| 和林格尔县| 广汉市| 临洮县| 奇台县| 林口县| 澄迈县| 冕宁县| 和平县| 中方县| 都江堰市| 视频| 浙江省| 周口市| 耿马| 永济市| 霸州市| 上林县| 罗源县| 林西县| 巴东县| 台南市| 无为县| 蓝田县| 九台市| 石城县| 南岸区| 湄潭县| 大埔县| 鹿邑县| 涡阳县|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