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析亞歷山大二世時期俄國出售阿拉斯加的原因

2020-12-13 13:59:30于寧寧
關鍵詞:俄美阿拉斯加北美

于寧寧

(齊齊哈爾大學歷史系,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6)

一、俄國在北美大陸的擴張

俄國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曾直言,俄國歷史是一部收集領土的歷史,在帝國時期俄國不僅橫跨歐亞大陸,還在北美大陸擁有廣袤的殖民地——俄屬美洲。俄國對北美大陸的窺伺早在17世紀就開始了,17世紀中葉,俄國人來到太平洋西北岸,17世紀末,俄國人越過楚科奇半島開始了對北美大陸的探索。

彼得一世時期,1719年沙皇頒給魯辛探險敕令,指出:“茲令你們前往堪察加及其以遠地區(qū),測定亞、美兩洲是否相連。你們不僅要向南北、而且要向東西前進,并在航海圖上標明所觀察到的一切?!盵1]1724年,為了勘察遠東地區(qū)的海岸線,探察亞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的航道和島嶼,彼得一世派遣白令率領船隊出行考察。1725年,白令率探險隊從彼得堡出發(fā),并于1727年來到堪察加半島東部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1728年,白令率領船隊繞行了堪察加半島、楚科奇半島,穿越了白令海峽,行至西伯利亞北冰洋沿岸等地。1730年,白令結束此次考察回到彼得堡。此次探險航行意義重大,不但確定了亞洲東北端的經(jīng)緯度,同時還刻畫出精確的海岸線地圖,為后來俄國以堪察加半島為根據(jù)地繼續(xù)向東擴張指明了方向。雖然此次航行考察并未發(fā)現(xiàn)北美大陸,但卻為白令的第二次航行考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741年,白令及其助手奇利科夫率船隊再次出行考察。此次考察的目的與1728年不同,白令此行的目的是要跨海考察,即穿越白令??疾鞂Π兜年懙貭顩r。一路向東的白令船隊途中遭遇風暴的侵襲,船隊無奈行至阿拉斯加南側的科迪亞克島做休整。然而,科迪亞克島荒無人煙,土地貧瘠不適宜耕種,船隊根本無法得到有效的補給和休整。迫于惡劣的條件,白令不得不率船隊沿阿留申群島返回堪察加半島。由于病重,白令客死阿留申群島,但水手們卻給俄國帶回了有關北美大陸的見聞和資料:雖然北美大陸土地貧瘠,不適合居住,但沿海附近有很多水獺、海貍和海豹。由于對北美大陸的認識過多地局限在土地貧瘠這一點上,宜居程度差,使得俄國企圖大規(guī)模向北美擴張的熱度有所降低,但俄國國內做毛皮生意的商人們卻從水手帶回的信息中覓得了重要商機,水獺、海貍、海豹是重要的毛皮生意的來源,因此,北美大陸的阿拉斯加成了這些毛皮生意商人的目的地,堪察加半島至北美大陸的航線逐漸成熟起來。

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女皇不但策劃組建了秘密考察隊,繼續(xù)探察通往北美大陸的航道,同時還鼓勵商人前往北美大陸。1784年,在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支持下,俄國毛皮生意商人謝利科夫在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島上建立了俄國在北美大陸的第一個永久殖民地——三圣灣殖民地,俄國計劃以此為基地加大在北美大陸的擴張力度。然而,此時的英國和美國在北美大陸太平洋沿岸的活動十分頻繁,尤其是英國的殖民觸角已經(jīng)伸向夏威夷和阿留申群島,這逐漸引起了女皇的注意。由于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的俄國過多的注意力放在歐洲爭奪上,俄土戰(zhàn)爭、俄瑞戰(zhàn)爭、法國局勢的改變幾乎牽扯住了俄國全部的精力,因此俄國暫時無法在北美大陸爭奪中與英國發(fā)生正面沖突??墒?,俄國不會停下在北美大陸擴張的腳步,“它的方法、它的策略、它的手段可能改變,但是這一個政策的主旨——世界霸權是不會改變的?!盵2]

保羅一世時期,不斷有商人建議成立類似東印度公司模式的大型壟斷公司,以推進俄國在北美大陸的擴張。為了抵抗英美商人的競爭,擴大俄國在北美大陸的利益,保羅一世“力圖建立這樣一種組織,它既能堅決執(zhí)行排擠英國設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和中國的貿易公司的路線,同時又能進一步實現(xiàn)擴張?!盵3]321799年,保羅一世批準成立了俄美公司。俄美公司是半官方性質的殖民貿易公司,負責俄屬北美的行政事務,俄美公司的經(jīng)理主管事實上充當總督的角色。俄美公司在美洲有專營權,可在“美洲西北岸,從北緯55度到白令海峽,以及在它之外的,在東北洋的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及其他島嶼上的一切狩獵業(yè)和礦產(chǎn),均交付俄美公司專營專用”,公司還被授權“發(fā)現(xiàn)新土地,不限于北緯55度以北,而且可以繼續(xù)向南拓展,這些新發(fā)現(xiàn)的土地將作為俄國領地而加以占領”[4],以擴大俄國在北美大陸的領地?!岸砻拦久媾R著實現(xiàn)一項宏偉擴張計劃的重任”,“實施這項計劃,可使俄國在包括加利福尼亞的北美洲西部沿岸地區(qū),以及在夏威夷群島、薩哈林島南部和阿穆爾河河口等地進一步鞏固下來。這些移民區(qū),連同已經(jīng)屬于俄國的堪察加、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一起將使俄國成為整個太平洋北部流域的擁有無限權力的主人。”[3]44因此,俄美公司的成立標志著俄國在北美大陸的擴張進入了全新的時期,而一旦這一計劃實現(xiàn),“太平洋成為俄羅斯帝國的內海”[5]。

亞歷山大一世時期,俄美公司成為俄國在北美大陸擴張的工具。憑借俄國政府的支持,俄美公司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迅速壟斷了阿拉斯加的毛皮生意,阿拉斯加也逐漸成為貿易中轉站。然而,阿拉斯加最大的問題在于土地不適宜耕種,糧食少、居住條件差。因此,亞歷山大一世責令俄美公司派遣遠征隊,沿北美大陸海岸建立能為阿拉斯加提供補給的據(jù)點。至19世紀20年代初,俄美公司陸續(xù)在北美大陸和沿岸島嶼上建立了15個移民區(qū)和眾多臨時的據(jù)點,其中,1812年建立的羅斯堡位于加利福尼亞北部俄羅斯河附近,是地理位置最靠南的據(jù)點。這些據(jù)點與阿拉斯加形成了有效的配合,既為阿拉斯加提供糧食和補給,緩解阿拉斯加地理和環(huán)境因素困局,同時又成為俄國繼續(xù)向南擴張的根據(jù)地。1821年9月,亞歷山大一世授權俄美公司新的20年專營權,聲稱:“從白令海峽到北緯51度的整個美洲西北海岸,以及阿留申群島和千島群島沿岸,只準俄國臣民有權在此經(jīng)商、捕鯨和魚”,“禁止外國船只在前述條款內指出的俄國管轄的沿岸和島嶼靠岸,而且也不準它們駛入距海岸100海里以內的海域”,違反者“連同其貨物,概予沒收”。[3]73—7410月,亞歷山大一世派出艦隊到俄國在北美大陸占領區(qū)域沿海巡航以示占領權。至19世紀中葉,俄美公司已經(jīng)建成一個包括北美大陸太平洋沿岸地區(qū)、阿留申群島、科迪亞克島和阿拉斯加在內的俄屬美洲。俄屬美洲面積約150萬平方公里,北起白令海峽南至北緯51度,成為俄國在北美大陸擴張的根據(jù)地。

俄國在北美大陸的不斷南進擴張,引起了美國的擔心,并逐漸與美國西進擴張遭遇。第二次英美戰(zhàn)爭結束后,《根特條約》確定了美國在太平洋沿岸地區(qū)擴張的合法性,俄美雙方在北美大陸太平洋沿岸地區(qū)的毛皮生意競爭一度使得兩國關系漸趨緊張。針對俄國在北美大陸的南進擴張,1821年美國國會提出要警惕俄國在北美大陸西北沿岸的擴張。1822年,美國國務卿在給俄國駐美公使的信中堅決反對亞歷山大一世于1821年9月做出的聲明,并堅持主張美國人有在北美大陸西北沿岸地區(qū)與印第安人進行毛皮生意的權利,同時表示“也許沒有比現(xiàn)在更好的時機來坦率而明確地通知俄國政府:世界將來的和平以及俄國本身的利益不能借在美洲大陸的任何部分建立俄國殖民地而得到改善。除去在美國以北不列顛的領地之外,南北美洲其余的地方今后必須歸美洲人管理?!屡d的美洲諸共和國和美國一樣不容許有一個俄國的鄰邦。俄國企圖擴張領地至北緯51度的要求是……不能存在的。”[6]1823年,美國政府發(fā)表門羅宣言,這既是美國反對神圣同盟企圖干涉拉丁美洲的聲明,同時又是美國對俄國在北美大陸南進擴張的反應。1824年4月,俄美兩國簽署了調整兩國在北美大陸關系的條約,將俄國移民區(qū)的邊界定在北緯54度40分,俄國放棄了對北美西北海岸北緯54度以南的土地要求。這之后,俄美兩國很少有直接的沖突,亞歷山大二世曾在1866年表示“俄美兩國人民沒有可記起的傷疤”[7]。

1866年12月12日,俄國外交大臣哥爾查科夫上奏亞歷山大二世,建議沙皇將俄屬美洲領地轉讓給美國,以便把對外政策的重心放在黑龍江流域侵占的土地。哥爾查科夫認為俄國在黑龍江流域侵占的土地可以為帝國提供更多的資源,已經(jīng)構成帝國整體的一部分,具有更大的戰(zhàn)略意義。亞歷山大二世同意了哥爾查科夫的提議,俄美兩國于1867年3月30日簽署條約,俄國以720萬美元的低價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成為其領土擴張史上罕見的“賠本買賣”。

二、俄國出售阿拉斯加的原因

阿拉斯加原是俄國在北美的最大一塊領地,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重要的戰(zhàn)略價值,俄國究竟為何會以每英畝不到2美分的價格將其出售給美國,這需要從多方面因素予以考量。

第一,俄美公司經(jīng)營不善,難以為繼,是俄國出售阿拉斯加的主要原因。俄美公司成立之初,其經(jīng)營狀況就問題頻出。俄美公司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fā),對毛皮的加工方法較為粗糙,導致原本貴重的毛皮被制成質量低劣的皮貨。在市場上毛皮供過于求時,俄美公司甚至用焚毀毛皮的手段維持價格?!霸?810年和1813年均燒毀過海狗皮。在伊爾庫茨克燒毀了79600 張海狗皮。在鄂霍次克燒掉了32199 張獸皮。不負責任的官商作風很快就使公司開業(yè)時的資本消耗干凈”[3]53—55。

此外,阿拉斯加靠近北極圈,人煙稀少,冰封時期長,除了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外,開發(fā)價值并不大。受限于自然氣候和地理條件,要想保障俄屬美洲殖民地的正常運轉,俄美公司不得不從俄國的歐洲地區(qū)用船只將貨物運到美洲,船運開支大大超出了貨物本身的價值。在公司的運營中,彼得堡的總管理處需要大量的維持費用,金額甚至超過供應和維持殖民地的開銷。經(jīng)理們高額的薪金、養(yǎng)老金和獎金,營私舞弊的情況,資金周轉問題嚴重困擾著俄美公司的前景,俄美公司對俄國的意義也在悄然改變著。1839年3月,俄美公司向俄國財政部申請撤銷羅斯堡。1841年,俄國將羅斯堡出售給了美國,這標志著俄國開始逐漸退出俄屬美洲。19世紀中葉以后,隨著毛皮貿易的衰落,沙皇政府為了改善俄美公司的窘境便把經(jīng)銷中國茶葉的優(yōu)先權給了俄美公司,還批準公司有將茶葉從上海直接運至彼得堡的特權。此后,俄美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轉變?yōu)椴枞~貿易,公司的存活不得不依靠沙皇政府的補貼度日。克里米亞戰(zhàn)爭后,俄美公司的商業(yè)作用幾近崩潰,沙皇政府無條件的專營特權取消了競爭,無法激發(fā)俄美公司的活力,公司逐漸變成了半寄生機構。逐漸加重的經(jīng)濟負擔最終促使俄國將阿拉斯加出售給了美國,這也標志著俄國在北美大陸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勘察、殖民擴張活動結束了。

第二,從安全角度考慮,阿拉斯加距離俄國本土太遠,俄國很難對其采取有效的防衛(wèi)措施??死锩讈啈?zhàn)爭期間,俄國曾非常擔心英國乘機奪取阿拉斯加,這不但會影響俄國與中國的貿易,英國還有可能順勢攻入俄國本土,危及俄國在遠東的安全與利益。如果將阿拉斯加出售給美國,不但可以強化俄美友好關系,還可以在英屬加拿大和俄國領地之間建立一個緩沖地帶。因此,安全因素也是俄國出售阿拉斯加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第三,俄美反英的共同需求。1784年,美國“中國皇后”號商船開辟了對華貿易,毛皮生意讓美國商人獲益。之后,美國商人開始到北美西北海岸尋找毛皮?!皟H在1800年這一年中,美國就從俄屬美洲運走了18000張海獺皮。美商多運走一張海獺皮,就意味著俄國人少一張海獺皮?!盵3]10英國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后加緊在加拿大的擴張,至1794年,英國哈得遜海灣公司的活動范圍已接近俄屬美洲,英俄兩國針對毛皮收購專營權和在中國市場銷售毛皮展開競爭。俄美公司為了對抗美英的競爭,將活動范圍擴大至北緯45度的整個太平洋沿岸地區(qū)。從地區(qū)主要矛盾的角度看,俄美矛盾是從18世紀末到俄國出售阿拉斯加為止北太平洋和美洲西北沿海地區(qū)的主要矛盾,俄國想方設法把美國人趕走,而美國政府則支持商人拒不退讓。然而,從國際關系的全局角度看,俄英矛盾是俄國不得不面對的首要問題,俄英兩國在歐洲、近東和亞洲全面對抗著。19世紀中葉,俄美出于反對共同敵人的需要才開始接近。

俄國在克里米亞戰(zhàn)爭中慘敗,惡化了英俄關系,俄國非常希望美國成為對抗英國的力量,同時希望在未來俄英戰(zhàn)爭爆發(fā)時俄國可以將美國的港口用作海軍基地。因此,19世紀中葉以來,俄國一直奉行親美的政策。1863年9月,俄國艦隊對美國進行友好訪問。此時,正值美國內戰(zhàn),俄國艦隊駛入舊金山港和紐約港,但卻遭到美國南方同盟兩艘私掠船的進攻威脅。俄國艦隊司令波波夫公開發(fā)表聲明說,“如果南方私掠船對舊金山發(fā)動攻擊,俄國艦隊純粹出于人道主義的考慮,將保護舊金山的和平居民”[8]。俄國此舉在軍事上意義不大,《解放宣言》、葛底斯堡和維克斯堡戰(zhàn)役的勝利,使得林肯政府已經(jīng)掌控大局了,英法干涉美國內戰(zhàn)的可能性已經(jīng)不大了,但俄國的做法卻得到了美國民眾的贊賞。因此,在反對英國一事上,俄美找到了共同點,這對俄美關系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俄美關系的友好也成為俄國將阿拉斯加出售給美國的原因之一。

第四,美國的戰(zhàn)略轉變。美國內戰(zhàn)后資本主義經(jīng)濟與海外貿易迅速發(fā)展,綜合國力迅速增強。在對外政策上,美國的戰(zhàn)略重點雖仍然在西半球,特別是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qū),但隨著西部領土開發(fā)的深入和海上擴張時代的到來,太平洋地區(qū)的利益逐漸引起了美國的關注。國務卿西沃德結合美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提出了“太平洋貿易霸權”的主張,要將美國打造成商業(yè)帝國。西沃德對阿拉斯加的地理位置、戰(zhàn)略價值興趣濃厚,曾預言阿拉斯加將是美國向太平洋擴張的重要陣地。對美國而言,購買阿拉斯加是其從領土擴張向海外擴張轉變過程中的重要一步,這也是1867年俄美交易能夠達成的關鍵因素。

第五,沙皇政府戰(zhàn)略轉移的考量。從外交戰(zhàn)略的選擇上看,俄國一直視自己為西方國家,也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地融入西方,但這并不意味著東方在俄國歷史中不被重視。在近代俄國外交戰(zhàn)略中,東西方是并存的,是相互支持可協(xié)調的,哪一個方向是主要方向完全取決于歐洲和亞洲的形勢變化、歐洲和亞洲在國際戰(zhàn)略格局中的地位、歐洲和亞洲在俄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中的地位??死锩讈啈?zhàn)爭前后,俄國“外債達到10億多盧布,金融狀況急劇惡化。鐵路長度也大大少于西方國家,1855年,俄國的鐵路總長只有980公里,只占世界鐵路總長的1.5%,而英國為1.35萬公里,德國0.83萬公里,法國0.55萬公里,美國2.96萬公里,這對一個幅員廣闊的國家來說是極為不利的。”[9]戰(zhàn)爭的落敗使得俄國對外政策中的擴張性和攻擊性銳減,俄國丟掉了近世以來的國際地位,這是19世紀俄國在歐洲地位的最低點。對亞歷山大二世而言,農奴制制約著俄國發(fā)展,克里米亞戰(zhàn)爭的失敗使俄國丟掉了之前幾任沙皇積累下的實力,“東方的危機之后,夾在俄國和海權國家之間的哈布斯堡王朝占據(jù)核心的位置?!盵10]內憂外困的局面使得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接受外交大臣哥爾查科夫提出的“養(yǎng)精蓄銳”的政策,“在一段時間里,俄國將不得不集中主要力量于內部改革和整頓”,“俄羅斯不是退縮,而是養(yǎng)精蓄銳”[11]。亞歷山大二世曾向莫斯科的貴族直白地表述:“解放農民必然發(fā)生,而且自上而下解決農民問題比自下而上好得多”[12]。1863年,沙皇以訓誡口吻致信拿破侖三世:“世界和平的真正保證不在于絕對的穩(wěn)定,這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也不在于種種政治交易,而在于實踐的智慧,這是不變的祖訓,也是現(xiàn)在和未來的真理?!盵13]簡言之,俄國正在恢復元氣,不應采取過多的冒險行動。為此,亞歷山大二世調整戰(zhàn)略主攻方向,變東方為主要擴張方向,以東方的獲益補充西方的受阻,形成東西方的良性互動,俄國出售阿拉斯加就是在這一戰(zhàn)略轉移和收縮的情況下做出的決策。

在俄國向東擴張中,對華政策占據(jù)了重要位置。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覬覦由來已久,“從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維奇到尼古拉,一直都企圖占有這個地域”[14]。17世紀末,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奪取出海口成為俄國重要國策。然而,《中俄尼布楚條約》使俄國擴張受阻,18世紀俄國開始向太平洋北部地區(qū)擴張,奪取美洲西北海岸成為其擴張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俄美公司建立的重要因素之一。

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在中國竊取了大量利益,這使俄國深感不安。一旦英國在華力量擴大到中國北方,俄國與中國的貿易就有可能受到侵害。同時,鴉片戰(zhàn)爭暴露出來的清政府的腐敗,也使俄國加快了對中國黑龍江流域進犯的腳步,俄國在遠東地區(qū)的戰(zhàn)略重點逐漸轉移到了中國黑龍江流域。1847年,穆拉維約夫被任命為東西伯利亞總督,他主張把黑龍江地區(qū)作為俄國進一步侵略中國的跳板。此時,雖然俄美公司處境十分艱難,但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沙皇政府在黑龍江流域的侵略活動必須用公司的名義加以掩蓋。俄美公司總管理處聲稱:“公司是政府在一切不便于以它自己的名義出面的特殊情況下所不可缺少的最忠實、最可靠、最認真的政府代理機構”[3]212。

1853年,穆拉維約夫向沙皇尼古拉一世遞交奏折。奏折中,穆拉維約夫將英國看作俄國主要對手,指出“英國對華戰(zhàn)爭的結果以及他們在中國沿海海軍力量的擴大,不僅對我國的對華貿易,而且對我國在那些遙遠地區(qū)的統(tǒng)治,都將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害,從而永遠斷送俄國在該地區(qū)的整個前途”,“俄國即使不能占據(jù)整個東亞,至少也要統(tǒng)治東洋的整個亞洲的海岸”[15]。因此,穆拉維約夫主張俄國應將阿拉斯加讓與美國,這既有利于俄國聯(lián)美反英,又可以使俄國集中精力在亞洲擴張。克里米亞戰(zhàn)爭后,俄國政府緊縮開支,海軍大臣康斯坦丁于1857年4月向哥爾查科夫提議,將阿拉斯加出售給美國,以緩解俄國政府經(jīng)費困難。同年11月和12月,俄國駐美公使斯托克爾兩次寫信給哥爾查科夫,建議將阿拉斯加轉讓給美國。

俄國趁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機侵占了黑龍江左岸地區(qū),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變?yōu)閮蓢补?。?860年6月,俄國完成對烏蘇里江以東地區(qū)的武裝占領。此時,俄美公司的掩蔽活動已經(jīng)失去意義,放棄阿拉斯加向南擴張顯然比繼續(xù)留在北美更為有利。

1859年,美國參議員格溫向斯托克爾建議,美國出價500萬美元購買阿拉斯加。斯托克爾將此事匯報給了哥爾查科夫,強調俄美公司已經(jīng)成為俄國政府的累贅,俄國應該全力支持穆拉維約夫在亞洲的擴張。不久之后,美國內戰(zhàn)爆發(fā),阿拉斯加問題被暫時擱置起來。

1866年,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成為俄國在太平洋地區(qū)的重要軍事基地,阿拉斯加則成了俄國政府的累贅。1866年10月,斯托克爾回國述職,康斯坦丁等人向其詢問美國是否對阿拉斯加有興趣。斯托克爾明確答復:只要俄國轉讓,美國就會出價。12月,亞歷山大二世在冬宮召集會議,商討阿拉斯加前途問題。會上,哥爾查科夫從外交政策的角度指出,將阿拉斯加出售給美國不但可以保持俄美友好,還可以給英國樹立一個強大敵人——美國,這顯然對俄國是有利的。會后,亞歷山大二世批準由斯托克爾完成出售阿拉斯加的談判。1867年3月,斯托克爾與西沃德在華盛頓會談,美國以720萬美元購得阿拉斯加。

三、俄國出售阿拉斯加的影響

俄國將阿拉斯加出售給美國是俄國外交史中的重要事件,其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對俄國而言,出售阿拉斯加意味著俄國退出了與美國在太平洋問題上的爭奪,完成了戰(zhàn)略重點向亞洲的轉移,同時也成功甩掉了俄美公司的經(jīng)濟負擔。然而,從長遠利益看,出售阿拉斯加卻是俄國的一大損失。隨著19世紀末阿拉斯加淘金熱的出現(xiàn),礦產(chǎn)資源和油氣資源的發(fā)現(xiàn),阿拉斯加的經(jīng)濟價值越發(fā)顯得重要。

對美國而言,由于阿拉斯加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是北美洲臨太平洋最靠近遠東的地區(qū),戰(zhàn)略位置非常重要。占據(jù)阿拉斯加,是極易改變太平洋地區(qū)貿易格局的,這也是美國能夠打破俄英美三方在太平洋地區(qū)力量均勢的關鍵因素。成功購買阿拉斯加不但是美國領土擴張的重大收獲,更是實現(xiàn)西沃德太平洋霸權設想的關鍵步驟,為美國繼續(xù)向遠東地區(qū)擴張打開方便之門。美國購買阿拉斯加的主要動機是為了未來的太平洋貿易,占有阿拉斯加“就等于向亞洲伸出了一只友誼之手,就可以把中日兩國的貿易吸引到美國方面來,在此基礎上,美國在太平洋上將獲得完整的商業(yè)和海上霸權”[16]。這一動機受到大西洋沿岸商人和中西部地主的支持,兩股贊同大陸領土擴張的動力合二為一共同支持海外經(jīng)濟擴張,這充分反映了美國社會中存在的擴張主義思潮。這股潮流后來把美國引向合并夏威夷與美西戰(zhàn)爭,使美國走向霸權主義。如果說美西戰(zhàn)爭標志美國進入帝國主義時代,購買阿拉斯加則是美國朝這個方向邁開的第一步,1898年前后的歷史是不能分開的。

綜上所述,俄國覬覦北美大陸久矣,而出售阿拉斯加是多方原因的結果,既是俄國的無奈之舉,又包含著俄國戰(zhàn)略重點的轉移。盡管后世有人稱俄國出售阿拉斯加悔之莫及,但亞歷山大二世時期的俄國正經(jīng)歷著從低谷重新向上攀升的歷程,這種慣性的循環(huán)往復、大起大落和跌宕沉浮以一種慣性模式呈現(xiàn)在俄國歷史中。因此,只有將出售阿拉斯加置于俄國在經(jīng)歷克里米亞戰(zhàn)爭洗禮之后采取的韜光養(yǎng)晦的外交戰(zhàn)略中思考,才能深刻認識到它的意義。

猜你喜歡
俄美阿拉斯加北美
2023年4月3日。在阿拉斯加聯(lián)合太平洋多國戰(zhàn)備中心舉行的阿拉斯加23-02演習期間,美軍士兵正扮演敵方調查周圍地區(qū)
軍事文摘(2023年9期)2023-04-30 04:11:52
北美灰熊被殺案
2021年6月18日,一架F-16戰(zhàn)隼在聯(lián)合太平洋阿拉斯加靶場上空
軍事文摘(2021年15期)2021-08-11 13:01:12
向西!穿越北美
北美紀行
中國三峽(2017年9期)2017-12-19 13:27:38
俄外交部:應給特朗普機會改善俄美關系
祖國(2017年9期)2017-06-15 19:26:18
只身闖北美
海峽姐妹(2015年7期)2015-02-27 15:12:09
冰川的藍,極光的燦——阿拉斯加夢飛行
捕魚能手
俄總統(tǒng):俄美將開新篇章
读书| 海晏县| 保康县| 巩义市| 柳林县| 绥江县| 徐闻县| 辽宁省| 西林县| 长宁区| 东乌| 兖州市| 永仁县| 侯马市| 信阳市| 玉屏| 绥化市| 桐柏县| 钟祥市| 桂平市| 内乡县| 抚松县| 大连市| 北票市| 颍上县| 嘉善县| 贵南县| 鲁山县| 锦州市| 攀枝花市| 齐河县| 五台县| 安宁市| 寻乌县| 南投市| 方城县| 阜康市| 西峡县| 广东省| 兴国县| 赣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