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的社會價值及實現路徑分析

2020-12-14 13:26肖家杰
理論月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校友會校友良性

□肖家杰

(華中科技大學 教育科學研究院,湖北 武漢 430074)

與校友積極互動是大學校友工作的重要內容。實現大學—校友的良性互動,是大學—校友互動發(fā)展的必然追求,也是社會與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客觀需要。我國對校友問題的研究發(fā)軔于20世紀90年代后期,21世紀以來,對校友問題的研究日趨重視,學者們圍繞校友網絡建設、校友捐贈、校友資源開發(fā)、校友服務、校友文化建設等方面展開了比較豐富的研究。但總的來看,國內已有相關研究多重視實用功利,“缺乏對大學與校友之間關系互動以及相互依存關系的探討,對這一關系所體現出的社會價值也缺乏解釋力”[1](p55)。鑒于此,本文試圖從闡述大學與校友互動的歷史演進及良性互動的內涵出發(fā),分析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的社會價值,并立足我國大學與校友互動的現狀和問題,探討大學與校友實現良性互動的有效路徑。

一、大學與校友互動的歷史演進與良性互動的內涵

大學—校友互動是一個歷史漸進演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大學—校友互動的程度、形式、內容和廣度等深受社會、經濟、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以及政府、大學與社會三者關系變遷的深刻影響。實現大學—校友的良性互動,是大學與校友互動關系發(fā)展的必然歸屬,也是社會及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客觀需求。

(一)西方大學與校友互動的歷史演進

在西方大學的誕生和發(fā)展歷程中,校友始終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積極與校友互動,充分開發(fā)利用校友的資源價值是西方大學推動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中世紀大學誕生時期,“同鄉(xiāng)會”是校友開展活動,大學與校友互動的最早組織形態(tài)。學生與校友們通過“同鄉(xiāng)會”獲得必要的幫助與服務,維護自己的權益;參與大學管理、選舉學監(jiān)、任命教師、推選校長等[2](p115),校友廣泛參與甚至主導學校的日常管理。這種互動狀態(tài)隨著大學的發(fā)展,影響力提升和規(guī)模擴張對財力需求的大幅增加,政府和貴族開始利用自己的權力和財富優(yōu)勢影響大學的發(fā)展,介入日常管理而被打破。16世紀后,校友占較大比重的“全體大會”被大多由政府任命的人士、講座教授、貴族組成的“評議會”所取代,大學與普通校友的互動變得相對狹窄與消極,部分校友憑借自身的財力與名望給大學捐贈,參與大學管理,維持著大學自中世紀誕生以來捐贈辦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19世紀,在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向美國轉移的歷程中,美國初創(chuàng)高校較好繼承了歐洲古典大學重視校友的傳統(tǒng)。19世紀初,一些“校友會”在“班級會”“同學會”的基礎上成立,校友有了自己的專門組織。經過較長時間的磨合和相關制度的健全完善,校友會在大學的發(fā)展中越來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校友選舉校董或相關委員會成員、利用自己的力量影響政府有關大學的立法或政策制定、對大學的管理施加影響、提供建議等,大學與校友的互動上升到一個新階段。

二戰(zhàn)后至今是西方大學與校友互動的穩(wěn)步發(fā)展時期。戰(zhàn)后西方高等教育快速發(fā)展,辦學規(guī)模迅速擴張,政府財力支持有限,加強校友工作以提升廣大校友對大學的資助成為眾多大學的發(fā)展戰(zhàn)略。在這種戰(zhàn)略的指引下,大學與校友互動的思想理念、相關機構與制度、互動形式與內容、互動技術與平臺等都得到了穩(wěn)步建設與發(fā)展。至21世紀末,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大學,發(fā)展形成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大學—校友互動特色:其一,明確大學—校友互惠共生的理念。不少大學校長,校友機構管理者將“互惠共生”作為開展校友工作的指導理念,曾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校長的Michael A.McRobbie明確指出:“大學與校友是一種雙向互生的關系,這種關系會延續(xù)一生”[3](p14);其二,健全的校友工作機構與制度。以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為例,該校成立了包含校友董事會,執(zhí)行委員會在內的專門校友工作機構。校友董事會負責政策制定與決策,由各專業(yè)領域的優(yōu)秀校友組成。執(zhí)行委員會向校友董事會負責,設執(zhí)行主任1名,負責執(zhí)行校友董事會的各項政策、決議,并領導校友會各具體部門的工作。校友會具體設置校友關系部、校友旅游部、校友刊物部、財務部等11個部門,各部門分工明確,員工規(guī)模高達125人。與之相應,該校制定校友捐贈資金管理、校友成就獎評選、校友福利等制度,為校友工作機構開展相關活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其三,豐富多彩的互動內容與形式。大學組織校慶和校友聯誼活動、根據興趣組建校友俱樂部、給校友借閱圖書刊物的福利、為校友爭取購書購物租車住宿優(yōu)惠、為校友與母校科技文化合作交流提供便利等等,大學與校友互動的內容豐富、方式多樣,基本上有利于增進大學與校友利益和福祉的內容與形式都在考慮之列;其四,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打造高效便捷的大學—校友互動平臺。大學建設了專門的校友網、校友網絡社區(qū)、校友捐贈網絡通道等。對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優(yōu)勢功能的積極利用,便利了大學與校友之間的互動交流,提升了大學—校友互動的效率。進入21世紀后,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終生化、國際化的加劇,西方大學—校友互動除了延續(xù)上述特色之外,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是,管理者和研究者開始積極思考如何推動校友通過非捐贈方式促進大學發(fā)展和構建大學與校友之間的長久良性互動機制問題。如美國學者J.Travis McDearmon指出:“已有研究大多著眼于校友捐贈,其目的仍然是為了提升校友捐贈率,但這只是問題的表面,校友為何要捐贈以及校友如何通過其他方式促進母校發(fā)展的內在過程鮮有提及”[4](p283)。

(二)我國大學與校友互動的發(fā)展歷程

總體上看,我國大學—校友互動的演進歷程可劃分為新中國成立前的自發(fā)互動,新中國國成立后至20世紀90年代的停滯時期,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快速發(fā)展時期三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前,基于大學自身辦學、大學與部分校友開展合作的需要,大學與校友開展了非廣泛的互動活動。一些校友為服務于校友與母校自發(fā)地成立了校友會,彼時大學與校友的關系與互動缺乏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管理,自發(fā)、松散性特征明顯。新中國成立后,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社會發(fā)展模式與計劃經濟體制,政府包攬高等教育事業(yè)的一切,以往成立的校友會組織被清理、整頓、重組為社會團體,在這種背景下,大學與校友的聯系與互動很少。改革開放后,隨著國家提倡解放思想,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和逐步深入,政府開始放松對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管控,逐步下放了部分權力,給大學更多的自治權。在學校的幫助和一些校友的努力下,一些大學重新成立了校友會組織。然而,由于這時期我國大學的辦學經費仍然由政府所包攬,校友會的功能僅在于校友之間聯絡感情、追憶校園生活、組織校友故地重游等,大學—校友互動的內容狹窄、方式單一。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逐漸深入,大學辦學自主權逐漸增加,以及國家對高校多渠道籌措辦學資源的積極鼓勵,校友工作開始受到大學管理者和學界的普遍重視,期望通過加強校友工作以充分開發(fā)校友資源促進大學發(fā)展逐漸上升為一些大學的發(fā)展戰(zhàn)略。這一時期,大學紛紛成立了專門的校友工作機構,制定了校友工作相關制度。各地的校友分會紛紛成立,縱橫交錯的校友網絡發(fā)展成型。“關系互動中的雙方更為主動,學校的辦學發(fā)展成為大學與校友維持關系,開展互動的重要驅動力”[5](p87)。但綜觀這一時期我國大學與校友的互動,仍存在缺乏科學的思想與理念指導,“大學—校友關系基本上還是以獲取財務資源為導向的募捐—捐贈關系”“互動的實質是一種單項的,自上而下的模式……遠沒有形成雙向的良性互動”[6](p28);大學與校友互動程度低,互動廣度與內容狹窄,互動形式單調匱乏;大學的校友組織機構與制度建設遠不足以滿足大學與校友開展良性互動的需要;存在大學—校友互動技術與平臺的開發(fā)與設計欠缺,大學與校友互動效率低等問題。

(三)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的內涵

從掌握的文獻來看,雖然學界尚未對“大學與校友的良性互動”作明確界定,但已有學者從“共生共榮”“命運共同體”等方面對大學—校友的關系進行了探索,如有人認為大學與校友互動的初衷應定位于“促進大學與校友的共生共榮,打造大學—校友命運共同體為宗旨”[7](p62)??梢姡髮W與校友互動不應僅著眼于尋求經濟價值,更應聚集產出具有良好效應的綜合社會價值。同時,這種以“共生共榮”“命運共同體”為目的的互動,意味著大學與校友間的互動行動發(fā)起和實施并非自上而下,而是基于主體間的地位平等和相互依存的關系基礎。此外,大學與校友的互動必須服從于包括法律、法規(guī)在內的規(guī)則,受其約束并在這種約束下實施互動?;诖?,可將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定義為:在國家相關法規(guī)的制約下,以打造大學—校友命運共同體,實現大學—校友共生共榮,并借此良好實現其社會價值為宗旨,大學與校友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渠道、各種內容開展的相互作用與交互活動。

二、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的社會價值

正確、全面認識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的社會價值,對大學—校友互動各主體形成正確的互動理念,營建大學與校友之間持久、健康的互動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總體上看,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推動大學及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從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實踐來看,“校友資源與大學的建設與發(fā)展息息相關”[8](p76)。積極開展與校友的良性互動,培育校友資源對大學乃至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具體體現在:其一,為大學和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充盈財力資源。充足的財力資源,是大學及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我國大學和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財力資源主要由政府單一提供,“公立高校尤其如此”[9](p39),大學辦學財力來源單一,廣泛獲取社會財力資源的積極性缺乏。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大學辦學規(guī)模擴大和辦學自主權逐漸增加,政府開始鼓勵大學多渠道籌集辦學資源。在這一背景下,積極開展與校友的互動,強化校友群體的歸屬感和角色認同,能有效吸收校友群體的財力支持,進而推動大學的建設與發(fā)展。根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的統(tǒng)計,1980年至2018年,中國大學累計接受國內外校友捐贈320億元,其中,北京大學獲捐贈總額30億元以上,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獲捐贈總額20億元以上,另有四所大學獲捐贈總額在10億元以上[10],校友對這些高校的財力資助,客觀推動了這些高校的快速發(fā)展。其二,為大學建設與發(fā)展提供豐富的智力支持。大學的發(fā)展離不開人才,離不開優(yōu)秀的師資、生源、治理參謀咨詢人員,積極開展與校友的良性互動,能有效激活校友群體中的智力資源,對提升大學的師資和生源質量、推動學科和專業(yè)建設、增強大學治理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楊振寧指導清華大學成立高等研究中心,并將其帶領發(fā)展成為具有國際水平和重要影響力的基礎科學研究基地。又如前湖南醫(yī)科大學在合并到中南大學之前,積極爭取校友——留美博士鄧漢湘加入,使該校遺傳學科得到了極大發(fā)展。類似例子,不一而足。其三,發(fā)揮傳播大學精神、提升大學聲譽的積極文化功能。大學是一個開放性的社會組織,其生存與發(fā)展必須扎根于社會、面向并最終服務于社會,離不開社會大眾的廣泛支持與認可。大學的聲譽是靠一代又一代校友不斷奮斗積累而來的,大學積極開展與校友的良性互動,營建起良性的互動機制,就能通過散布在世界各個角落、社會各個領域的眾多校友實現大學精神與聲譽的傳播,從而加深社會大眾對大學的認識和了解。

(二)提升大學校友的生存與發(fā)展質量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1](p18)。人的生存與發(fā)展,根源于社會的生存與發(fā)展,“社會不是由個人構成,而是表示這些個人彼此發(fā)生的那些聯系和關系的總和”[12](p220)。社會互動論的代表人物George H.Mead指出:社會組織是個體心智與自我的反映,個人自我和心智的發(fā)展來源于社會互動[13](p345)。大學與校友的良性互動,也是“創(chuàng)新、建構”互動關系的過程,大學與校友之間、校友與校友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對校友的生存與發(fā)展無疑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大學通過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為校友提供圖書、再培訓、創(chuàng)業(yè)咨詢、職場建議、智力支持等,提升校友的知識積累、專業(yè)技能、發(fā)展?jié)摿透偁幜?,為校友個人或是校友企業(yè)的發(fā)展贏得更多成功機會,促進校友事業(yè)的發(fā)展;二是通過大學對校友的持續(xù)關注,對校友事跡的報道,相互關愛與互助項目的實施,購物、保險、住宿等聯盟優(yōu)惠消費服務,能有效促進校友歸屬感、成就感和認同感的提升,獲得心理上的安全與滿足;三是通過大學構建互動網絡與平臺,引導校友積極加強彼此間的聯系與溝通,參與各種校友聚會,社會、社區(qū)實踐與公益活動,能有效拓展校友的人際交往空間,增加學習交流機會,更好實現校友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三)帶動地方社會的發(fā)展與繁榮

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對地方社會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其一,通過與校友的良性互動,帶動、促進大學與地方的互動協(xié)作。高校具有豐富的,能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資源優(yōu)勢,具有雄厚的高層智力和科研優(yōu)勢,先進的儀器設備,完全具備為地方社會、經濟、文化建設服務的能力,加強與高校的合作無疑是促進地方發(fā)展的有效捷徑。分布于各地的校友,一方面,對當地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發(fā)展現狀,優(yōu)勢與弱勢有著比較清楚的了解,另一方面,他們對母校的資源優(yōu)勢也比較熟悉,因而,在高校與地方社會發(fā)展之間,校友可以扮演良好的“橋梁”與“紐帶”角色,通過這種聯結,發(fā)揮雙方各自的優(yōu)勢,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如海寧市浙江大學校友,積極利用校友平臺,為該市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牽線搭橋,多次把母校的先進科學技術引入該市生根開花,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4];其二,校友充分利用自身深厚的專業(yè)、學科背景、立足地方發(fā)展實際,積極建言獻策。如復旦大學廈門校友,匯聚生物科技、教育、金融、疾病防控等專業(yè)的老、中、青博士在“服務于交流,服務于母校、服務于社會”的宗旨指引下,圍繞“美麗廈門,共同締造”主題獻言獻策[15];其三,通過大學構建的互動機制,能有效促進地區(qū)之間校友間的聯系、溝通、交流與合作,在此基礎上帶動各地區(qū)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我國幅員遼闊,地區(qū)之間發(fā)展不平衡,校友群體常駐各地區(qū),分布在各個行業(yè)各個崗位,經過多年努力后,不少校友晉升到一定職位,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通過與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發(fā)展經驗豐富地區(qū)的校友交流、學習,不僅能立足實際找到有益借鑒,還能引來對口資源促進本地區(qū)的發(fā)展。

三、大學與校友實現良性互動的路徑

大學與校友實現良性互動是大學—校友關系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和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客觀需求。營建大學—校友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有利于較好實現大學—校友互動的綜合社會價值。立足我國大學與校友互動的現狀與問題,可考慮從以下幾個路徑來營建我國大學與校友的良性互動機制。

(一)思想路徑:實現從工具性利用向共生共榮的思想轉變

在社會實踐中,人們的行為通常受一定理念與價值觀的支配,因而,樹立正確的互動理念和價值觀,是構建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關系的基礎與前提。目前,我國大學在與校友互動上仍存在一些理念誤區(qū)與價值偏差,一些大學領導、校友工作者認為,校友工作就是籌集辦學資金,利用校友資源錦上添花,因此他們多只關注功成名就的校友,看重功利,忽視普通校友的價值。存在這些現象,一方面,固然受我國高等教育辦學經費與資源長期政府包辦模式之影響,另一方面最根本的是,大學和校友工作者沒有正確認識到與校友互動的社會價值,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社會價值對大學生存與戰(zhàn)略發(fā)展的重要性。

實際上,大學與校友互動的過程,是大學教育與服務的延伸,是大學精神與影響的延伸,也是大學功能的拓展。大學與校友的互動,不應是只關注校友資源開發(fā),追求大學短期利益的互動,而應是大學與校友“共生共長、共創(chuàng)共享”的互動;不應是只關注有地位、有名望,功成名就的校友,而應是堅持校友平等,注重以人為本;不應是首先考慮校友能為大學做什么,而應是首先考慮大學能為校友做什么。大學與校友的良性互動,不僅能有效促進大學與校友的共生共榮,也能有效促進社會的發(fā)展——這是大學與校友互動應當樹立的主導思想。

(二)技術路徑:加強互動技術與網絡平臺建設

校友互動網絡與平臺是大學與校友、校友與校友之間特定的社交媒介體系,它既具有一般社交媒介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功能需求指向性更明確的個性特征。站在大學與校友雙維角度,互動網絡平臺應具有方便迅捷的在線交流、信息共享和在線捐贈三大功能。我國的各大高校都建設了自己的校友網,一些重點大學的各地校友會也建設了自己的網絡平臺,但總體上看,這些網絡平臺各自孤立,沒有連點成網形成有機網絡體系,當然也沒有較好地實現其應有功能。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大學一貫施行政府供給型的資源格局,對與校友互動的重要性缺乏正確認識,對這些平臺的建設缺乏持續(xù)投入,在網絡平臺設計上缺少校友需求角度的考慮,服務功能單一,校友體驗不佳,難聚人氣。

為有效實現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的綜合社會價值,我國大學應考慮從以下方面加強互動網絡平臺的建設與完善:一是逐步拓展、豐富網絡平臺的功能,并整合校內外網絡平臺于一體。應將各地校友會系統(tǒng)和校內系統(tǒng)有機的關聯起來,如在大學主頁校友會鏈接里設置校友社區(qū)、各地校友會鏈接,在該鏈接里又可以按院系、按話題、分類討論、校友服務項目區(qū)來設置相應的分板塊,這樣無論校內還是校外校友登陸,都能進入同一個網絡互動平臺。同時在服務的功能上,應努力開發(fā)更多提升校友生存質量、促進其發(fā)展的項目。如借鑒國外一流大學與校友互動的經驗,逐步開發(fā)圖書借閱、電子期刊瀏覽、文獻查閱、在職教育與培訓、子女教育、大病與困難互助、聯盟購物優(yōu)惠等校友服務項目,增強網絡平臺對校友的價值與吸引力;二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第三方新媒體如微信、騰訊等的優(yōu)勢功能,開發(fā)校友微信或騰訊社區(qū)、校友移動App。相對于目前大學的校友網而言,微信、騰訊等新媒體在個性化、社群化方面的技術更成熟,充分利用它們的這些優(yōu)勢,既能減少大學與校友互動的成本,還能彌補當前與校友互動的某些不足;三是以長遠眼光做好學校相關工作與互動網絡平臺體系的有機銜接。如華中科技大學在新生入校獲得學籍后,即可以學號申請能終身使用的,后綴名為學校域名的電子郵箱,其校園卡在學生畢業(yè)后自動轉為校友卡,相關信息則被錄入校友數據庫。

(三)行動路徑:多渠道并進推動大學—校友良性互動

從國內外實踐來看,大學與校友的互動方式,總體上可以劃分為參與式、活動式和網絡平臺式。所謂參與式是指大學吸收部分校友參與學校的相關管理,分擔校友事務,如對大學的學科專業(yè)建設、實習基地建設、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等親身加入、提供決策建議或相關信息支持,作為管理與協(xié)調人員維持地方校友會的正常運轉并組織開展校友活動,作為橋梁與紐帶促進大學與地方的交流溝通與合作。參與式是提升大學管理質量,發(fā)揮校友作用的一種重要方式。所謂活動式,是指大學和各級校友會組織校友返校、聯誼、校慶、旅游、優(yōu)惠購物、關愛互助等活動,來加強大學與校友、校友與校友間的聯系,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強化校友的角色認同和歸屬感。而網絡平臺式指的是大學與校友充分利用現代互動網絡平臺的功能優(yōu)勢,開展各種便捷的網絡交流互動。

從我國大學與校友互動的實踐考察,不論是互動的方式還是活動內容都存在諸多不足。從參與式來看,由于大學與校友互動的理念與價值觀偏于功利,只注重有地位有名望、功成名就的校友,加之一貫“行政化”的管理氛圍和開放性的欠缺,對現代信息媒介技術利用的不足,校友參與的功能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從互動活動來看,大學和各級校友會組織的互動活動貧乏,多限于校慶、院慶、成功校友報告、座談會、聯誼會等內容,基本從學校發(fā)展利益角度去組織設計,欠缺從校友與地方發(fā)展、樹立公共責任意識和履行公共責任等方面的考慮。而從互動網絡平臺來看,大學也缺乏對現代信息技術優(yōu)勢功能的充分利用,各校友會自守一點,并沒聯結成網,其功能與內涵都過于單調,這不利于惠及廣大普通校友,也難以發(fā)揮全體校友的真正價值。社會變遷導致人們關系互動的方式與內容發(fā)生了變化,大學應適應社會和自身發(fā)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并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功能,積極借鑒世界一流大學與校友互動的有益經驗,立足本土實際,創(chuàng)新互動的方式,豐富互動的內容,以推進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機制的形成。

(四)組織路徑:健全校友工作組織機構與相關制度

健全的校友工作組織機構和相關制度是構建大學與校友的良性互動關系,實現其社會價值的有效支撐與保障。我國大學校友工作起步較晚,校友組織機構和相關制度建設上尚存在諸多不足。從組織機構建設來看,主要問題是:一些大學缺少獨立運作的校友工作部門,多掛靠院辦、黨辦或發(fā)展規(guī)劃處等,校友會的使命不明確,相關校友工作部門職責不夠清晰,沒有形成校、院兩級的有機組織體系,對新媒體的利用不夠,組織建設上的層次化與多元化不足;從制度上看,不論是常規(guī)性規(guī)章制度,還是專項性規(guī)章制度都建設緩慢。一些大學沒有校友工作的長遠規(guī)劃,不注重校友檔案和信息制度建設,對校友服務,校友資源如何開發(fā)、使用亦缺少科學的程序和制度規(guī)范。

當前,可以考慮從下述途徑加強我國大學校友的組織機構和相關制度建設:一是立足于對大學—校友互動目的、社會價值的正確認識,明確校友工作機構的組織使命。明確的使命是組織生存與發(fā)展之根本,是凝聚向心力的內核所在;二是立足我國實際并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逐步建立起獨立運作、多層次、多樣化的組織網絡體系。可以借鑒世界一流大學的經驗,建立校友理事會作為執(zhí)行機構,并按照工作內容與職責劃分若干部門;設立監(jiān)事會對校友會的財務收支狀況、日常工作提供建議、履行監(jiān)督;在大學二級學院一級設立專門的校友工作部門,形成校院兩級校友組織結構體系。在此框架下,鼓勵按地區(qū)、專業(yè)、行業(yè)、共同興趣、共同身份、班級構建校友組織網絡,以形成多樣化的校友組織體系,彌補校友會體系的功能不足。三是穩(wěn)步推進校友會章程、校友返校接待制度、校友基金和捐贈管理制度、校友活動開展及管理制度、校友服務產品開發(fā)、校友會表彰獎勵、校友會理事與監(jiān)事產生及工作辦法等相關制度建設。只有充分做好上述方面,并相互協(xié)作,才能最終營建起大學—校友良性互動機制,也才能最終有效實現大學—校友良性互動的綜合社會價值。

綜上,良性互動是處理大學與校友關系的一個關鍵概念。通過大學與校友互動的中外歷史演進,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的內涵與社會價值分析,旨在說明,營建大學與校友的良性互動,是大學與校友互動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歸屬,也是一定程度上促進高等教育、校友和地方社會發(fā)展的有效策略。誠然,實現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的社會價值,須以營建并實現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為基礎和前提。應從戰(zhàn)略高度重視大學與校友的良性互動營建,明確樹立“大學—校友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深刻認識大學與校友良性互動的社會價值,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適應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新互動方式,加強相關機構與制度建設。如此,才能最終實現大學與校友的良性互動及其社會價值。

猜你喜歡
校友會校友良性
走出睡眠認知誤區(qū),建立良性睡眠條件反射
學習校友大名人 爭做校園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學以校友大名人引領校園小名人成長
良性膽腸吻合口狹窄球囊擴張與再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
Bp-MRI灰度直方圖在鑒別移行帶前列腺癌與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應用價值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香港服裝學院專場發(fā)布
校友風采
“互聯網+”校友資源開發(fā)探索思考
2017知名高校校友會與江蘇僑務工作座談會順利召開
2015知名高校校友會與江蘇省僑辦建立聯誼共同體
平江县| 汽车| 涿州市| 通海县| 淳化县| 徐闻县| 福清市| 乐亭县| 会泽县| 慈溪市| 靖远县| 济宁市| 江达县| 静宁县| 新竹县| 延寿县| 新邵县| 洪雅县| 宁明县| 新化县| 嘉祥县| 罗源县| 津南区| 华坪县| 福清市| 澎湖县| 新田县| 柳林县| 澄江县| 闽清县| 元朗区| 营口市| 万州区| 乌兰浩特市| 大丰市| 泸州市| 西青区| 杭锦旗| 塘沽区| 新竹县|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