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容瑄 顧曉虹
無錫市兒童醫(yī)院呼吸科214000
近年來,我國兒童過敏性疾病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不斷上升趨勢[1],且存在地域差異[2],不僅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并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過敏性疾病是由過敏原刺激機體所致的異常免疫反應(yīng),明確過敏原種類對過敏性疾病的預(yù)防及針對性治療有著重要的作用,特異性IgE測定篩查Ⅰ型超敏反應(yīng),其敏感度和特異度均較高[3-4]。
因此,本文對2017年在無錫市兒童醫(y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的2 544例患兒的過敏原結(jié)果進行分析,以期了解無錫地區(qū)兒童過敏原分布特征及不同過敏性疾病過敏原測定情況,為臨床醫(yī)師的診治工作及患兒的日常護理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在無錫市兒童醫(y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的2 544例患兒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其中男1 589例,女955 例,年齡范圍為1個月~14歲。其中,0~2歲766例,3~5歲1 040例,6~14 歲738 例,M(QR)為4 (4)歲。根據(jù)臨床診斷分5 組分析:過敏性結(jié)膜炎組161例,過敏性鼻炎組484例,特應(yīng)性皮炎組346例,哮喘組152例,過敏性胃腸炎組34例。本研究獲得無錫市兒童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WXCH2016-11-002)。作為一項回顧性研究,因此沒有知情同意書。
1.2 儀器與試劑 采用德國Mediwiss過敏原體外檢測系統(tǒng),免疫印跡定量法檢測患者血清中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和血清總IgE。
1.3 方法 采集患兒靜脈血2 ml并分離。共檢測過敏原19 種,其中吸入過敏原10 種,包括戶塵螨、屋塵、樹花粉、混合草、貓狗毛皮屑、蟑螂、桑樹、莧、霉菌;食物過敏原9 種為雞蛋白、牛奶、蟹蝦、牛肉、貝、腰果、芒果、菠蘿。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yīng)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陽性率 2 544例患兒中過敏原總IgE 陽性1 719例(67.6%)。在檢測的19 種過敏原中,吸入物陽性率為67.9% (1 727/2 544),食物性陽性率為53.1% (1 352/2 544),陽性率最高的吸入過敏原是戶塵螨 (42.2%),其次是霉菌 (22.3%),陽性率最高的食物過敏原是牛奶 (36.9%),其次是腰果(22.6%)。貝、菠蘿、芒果過敏陽性率較低(表1)。
表1 過敏原構(gòu)成比
2.2 不同性別間過敏原比較 男女對比發(fā)現(xiàn),男性過敏原陽性率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其中男性總IgE 陽性率為69.8%,女性為63.9%;男性吸入性過敏原陽性率為69.8%,女性為64.7%。男性食物過敏原陽性率為55.1%,女性為49.8% (表2)。
2.3 各年齡組間過敏原比較 各年齡段兒童總IgE水平、吸入物陽性率、食物性陽性率及混合過敏原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值均<0.01),不同年齡過敏原陽性率比較提示嬰幼兒以食物過敏原為主,嬰兒食物過敏原陽性率為50.5%,略高于吸入性過敏原陽性率48.1%,幼兒食物過敏原陽性率為68.8%,高于吸入性過敏原陽性率61.3%,而3 歲以上兒童以吸入物過敏原為主,學齡前期兒童吸入性過敏原陽性率72.5%,高于食物過敏原陽性率56.0%,學齡期兒童吸入性過敏原陽性率72.0%,明顯高于食物過敏原陽性率38.1%,隨著年齡的增長,過敏原陽性率逐漸升高,嬰兒組、幼兒組、學齡前期組及學齡期組兒童總IgE 陽性率分別為41.7%、63.2%、68.6%、76.7% (表3)。
表2 不同性別過敏原分析 [例 (%)]
2.4 不同季節(jié)過敏原比較 不同季節(jié)過敏原檢測結(jié)果比較發(fā)現(xiàn),夏季過敏原陽性率明顯高于其他季節(jié),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1)。夏季總IgE陽性率為85.1%,冬季總IgE陽性率最低,陽性率僅為51.1%。不論吸入性過敏原還是食物過敏原,夏季陽性率均高于其他季節(jié),且冬季陽性率最低。吸入性過敏原夏季陽性率為72.9%,冬季為57.4%。食物過敏原陽性率夏季為58.9%,冬季為47.9% (表4)。
2.5 不同疾病過敏原比較 在不同過敏性疾病中,過敏性胃腸炎兒童以嬰兒為主,特應(yīng)性皮炎患兒以幼兒多見,過敏性結(jié)膜炎、過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兒年齡分布則以學齡前期為主。各個過敏性疾病組年齡分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其中哮喘組過敏原陽性率最高,達82.9%,過敏性胃腸炎組過敏原陽性率最低為26.5%。單純吸入物陽性以過敏性鼻炎組最高 (83.3%),單純食物陽性以特應(yīng)性皮炎組最高 (63.7%)。吸入食入混合型過敏原陽性以過敏性結(jié)膜炎組最高 (49.1%)。各疾病組過敏原種類分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見表5。
在所有患兒中,吸入過敏原以塵螨陽性率最高(42.2%),霉菌其次 (22.3%)。塵螨在江浙滬附近地區(qū)是最為常見的吸入過敏原[5-7],但在河北唐山的一項研究中則發(fā)現(xiàn)當?shù)剡^敏兒童吸入過敏原以蟑螂最常見[8],這說明過敏原分布的地域差異,可能與不同地區(qū)環(huán)境氣候的不同有關(guān)。無錫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北倚長江,南濱太湖,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過,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熱量充足,溫、濕度較高,有利于螨蟲生長。且本地區(qū)霉菌也有較高的陽性率,與無錫溫、濕度較高也有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生活中應(yīng)重視除濕除螨工作。
表3 不同年齡組過敏原陽性率 [例 (%)]
表4 不同季節(jié)過敏原陽性率 [例 (%)]
表5 不同過敏性疾病過敏原陽性率
食物過敏原以牛奶最常見,陽性率36.9%;腰果其次,22.6%。同省南京地區(qū)食物過敏原也以牛奶多見。成都地區(qū)的一項研究顯示食入性過敏原陽性率最高的為雞蛋白 (10.30%),花生與蟹類其次,均為4.56%[9]。而近海城市義烏地區(qū)嬰幼兒居前4 位的食物過敏原是雞蛋白、海魚、牛奶和蟹[10],地域環(huán)境、膳食結(jié)構(gòu)使得不同地區(qū)食物過敏的主要過敏原種類有所不同,需關(guān)注的食物過敏原亦不同。
本研究顯示,不論吸入還是食物過敏原,男孩陽性率均高于女孩。與此相應(yīng),過敏性疾病男孩比例明顯高于女孩,這種性別差異在其他文獻中也有報道[11-12]。但有些文獻中未見明顯性別差異,可能與樣本量較少有關(guān)[9,13]。這性別差異的可能原因為環(huán)境暴露的特異性差異,男孩活動相對較大,接觸過敏原機會更多[14],生活中應(yīng)加強男孩的健康宣教及衛(wèi)生護理。
在不同月份中,無錫過敏原陽性率以6~8月最高,1~2月、12月最低。義烏地區(qū)的一項研究顯示7~9月過敏性疾病陽性率最高[10],南京地區(qū)兒童過敏原陽性率三、四季度高于一、二季度,以6~8 月和10~12 月最多[15]。分析原因,無錫的6、7月不止炎熱還有雨季,濕度大,塵螨滋生蔓延,從而導致接觸的吸入性過敏原的概率增高。而且,每年6~8月是學生暑假時期,擇期來院就診的慢性過敏性疾病患兒人數(shù)增多。夏季加強對過敏性患者的個人防護,保持通風干燥、衣物常洗常換,環(huán)境及時清理,是降低過敏性疾病發(fā)生的又一重要措施。
從表3可以看出,隨著年齡增長,過敏原陽性率逐漸升高,嬰幼兒食物過敏率高于吸入物,學齡前期兒童和學齡期兒童主要是對吸入物過敏。這可能與不同年齡兒童接觸過敏原種類不同有關(guān)。嬰幼兒出生以后即食入大量蛋白質(zhì),腸壁薄,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加之口服耐受機制尚不完善,使其更易受到食物過敏原侵擾[16-17]。與此對應(yīng)過敏性胃腸炎兒童以嬰兒為主,特應(yīng)性皮炎患兒以幼兒多見,單純食物陽性以特應(yīng)性皮炎組最高,說明食物過敏在特應(yīng)性皮炎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對于癥狀嚴重的嬰兒,應(yīng)注意水解奶粉喂養(yǎng),減輕機體過強過敏損傷。隨著年齡增長,一方面,兒童對常見食物性過敏原產(chǎn)生免疫耐受,另一方面,活動增多,吸入過敏原致敏的機會增多。過敏性結(jié)膜炎、過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兒年齡分布則以學齡前期為主。單純吸入物陽性以過敏性鼻炎組最高,對此更應(yīng)該關(guān)注環(huán)境的預(yù)防。所以,不同年齡階段,過敏原組成不同,易患過敏性疾病的種類不同,側(cè)重的檢測方向和預(yù)防方法亦不相同。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