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醫(yī)院(450000)孫雪彬 王紅利 高峰
機械通氣為治療呼吸類疾病的重要方法,能迅速減輕患兒臨床癥狀,促進生命體征平穩(wěn),但操作不當,可導致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等并發(fā)癥,影響轉(zhuǎn)歸。相關(guān)研究表明,機械通氣治療期間給予患兒有效的護理干預,不僅能強化治療效果,還能縮短康復進程。為此,本研究選取我院93例持續(xù)肺動脈高壓機械通氣新生兒,旨在分析思維導圖模式的應用效果,現(xiàn)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93例持續(xù)肺動脈高壓機械通氣新生兒,2017年7月~2018年6月46例為對照組:男25例,女21例,胎齡30~36周,平均(33.09±1.24)周;2018年7月~2019年6月47例為觀察組:男22例,女25例,胎齡31~35周,平均(32.86±0.91)周。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吸痰管維護,翻身、拍背、口腔等護理。觀察組接受常規(guī)+思維導圖模式護理干預,常規(guī)干預同對照組,思維導圖模式:①組建護理干預小組,成員包括1名主治醫(yī)生,1名護士長,5名護士,并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內(nèi)容包括疾病產(chǎn)生原因、治療方法、護理干預措施及注意事項,以及思維導圖模式干預方法等。②應用思維導圖。環(huán)境改善:治療前期,使用紅外線保溫箱定時測量新生兒體溫,每隔40min測量1次,保證其皮膚溫度控制在36.1℃~36.5℃,并保持箱內(nèi)濕度約為55%,以預防體感不佳引起通氣危險,同時,對保溫箱進行無菌處理,預防感染。病情穩(wěn)定后,可撤除保溫箱,并定時開窗換氣。通氣護理:嚴格把控氣管與新生兒牙齒距離;休息時,可在新生兒脖頸下放置柔軟護墊,并保持其頭部向下傾斜,同時伸直、打開氣管;定期更換新生兒體位,必要時可給予鎮(zhèn)靜劑,避免掙扎引起口腔、咽喉損傷;按時清除口腔分泌物,以保證口鼻呼吸通暢;應用二人配合翻身法(1人幫助新生兒翻身,1人維持氣管插管、呼吸機管道正常運行),從而保證新生兒呼吸機通氣的連續(xù)性,避免管道開放。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機械通氣時間。②比較兩組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評估,95分表示非常滿意,76~94分表示滿意,57~75分表示一般,38~56分表示不滿意,<38分表示非常不滿意。非常滿意、滿意計入總滿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機械通氣時間 與對照組的(7.24±0.65)d對比,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4.18±0.39)d較短(P<0.05)。
2.2 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 觀察組非常滿意31例,滿意13例,一般3例,對照組非常滿意18例,滿意16例,一般10例,不滿意2例。觀察組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93.62%(44/47)較對照組73.91%(34/46)高(P<0.05)。
持續(xù)肺動脈高壓機械通氣新生兒受到長期佩戴面罩影響,較易損傷面部皮膚,加大排痰難度,還可引起氣壓傷、感染等并發(fā)癥,延長治療時間,而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改善預后。思維導圖模式為將信息轉(zhuǎn)換為圖文形式,按照圖文實施干預的護理方法,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1]。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持續(xù)肺動脈高壓機械通氣新生兒接受思維導圖模式干預,能有效縮短機械通氣時間。思維導圖模式護理干預將繁瑣的護理內(nèi)容層次化,借助圖文形式呈現(xiàn)護理工作內(nèi)容,促使護理人員的工作更具系統(tǒng)性、流程化、組織性。如應用二人配合翻身法,能有效減少管道開放,降低呼吸機肺炎發(fā)生風險,并采取體位、口腔等護理,有助于提高通氣效果,縮短通氣治療時間[2]。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持續(xù)肺動脈高壓機械通氣新生兒接受思維導圖模式干預,能提高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
綜上,持續(xù)肺動脈高壓機械通氣新生兒接受思維導圖模式干預,能有效縮短機械通氣時間,提高家屬護理工作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