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瑋
【摘要】兒童版畫,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黑白版畫,其單純明快、樸素簡練的藝術特點,與天真爛漫的兒童心性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開展黑白版畫教學意義非凡。小學美術教育要開發(fā)適合課堂教學的新型版材,采用遞進式課堂教學模式,結(jié)合興趣班及選修課教學,充分利用學校周邊資源,開發(fā)出系統(tǒng)性強、趣味性濃、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有特色的版畫校本教材,讓兒童版畫真正走進美術課堂,讓版畫教學的精彩在憲政的美術實踐中綻放,在版畫這黑白世界里、方寸板塊間實現(xiàn)藝術對童心的浸潤。
【關鍵詞】小學美術;黑白版畫;教學實踐
版畫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霸诤诎装娈嬛凶匀唤绲木跋蟊幌?,精彩的世界被濃縮成單純的黑和白,這個凝聚的過程是回歸到本真質(zhì)樸的過程。”[1]黑白的單純明快、樸素簡練作為一種藝術語言,與天真爛漫的兒童心性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具有游戲本能的兒童,在不知道何為版畫的時候,就能夠用沾濕的指頭或手掌在墻面、地面上印出痕跡。而材料媒介的多樣性、制作方法的豐富性更讓兒童對版畫藝術充滿興趣。
一、“藝”義非凡:認識版畫課堂教學
(一)現(xiàn)狀分析:讓版畫真正走進課堂
在我國中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版畫教學作為必修課納入美術教材,成為美術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版美術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的總目標明確指出:“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活動,激發(fā)創(chuàng)意,運用各種工具、媒材進行創(chuàng)作,表達情感和思想,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jīng)驗,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盵2]兒童版畫,本身就是繪畫與手工的完美結(jié)合,也是動手動腦、協(xié)同合作的典型。因此,新課標的實施,讓版畫教學有了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我校一直以版畫為藝術特色,長期開展版畫課堂教學實踐。關于什么是特色,每個學校的定義與解釋都不一樣,而我們學校認為“特色”兩個字在學校教育中的意義,應該是“全部學生都能展現(xiàn)出來的”或者能“營造和別的學校不一樣的”才能稱之為特色[3]。
讓版畫走進課堂,走近每一位學生,是我校的藝術特色。在版畫這方寸世界里,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盡情揮灑,感受黑白灰的魅力,體會手腦協(xié)作的樂趣,才能創(chuàng)造最有生命力,最富有創(chuàng)意的藝術語言。
(二)多元開發(fā):選擇適合課堂教學的版畫材料
一般來說版畫有三道主要工序:畫、刻、印。畫需要學生構思、構圖、畫稿;刻需要學生手腦并用,“以刀代筆”;印需要學生小組合作,相互配合。其中,刻是最具有創(chuàng)造性,也最耗費時間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板的軟硬程度、操作難度、印制效果等因素決定了版畫教學的有效性。想要在有限的一節(jié)課時間里,實現(xiàn)畫、刻、印的操作,需要尋找最適合的版材。
二、“藝”觸即發(fā):初探版畫課堂教學模式
(一)按年級進行遞進式教學
版畫種類繁多,難度各不相同。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按低中高年級進行由淺入深的遞進式教學,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掌握版畫的基本知識和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
1.低年級以基本的紙版畫教學為主,讓學生學習海綿紙版畫、吹塑紙版畫等,主要掌握刻線、磨印等技巧。紙版畫質(zhì)樸的線條,靈活的作畫方式與低年級學生的美感特點不謀而合。
2.中年級重點學習木刻版畫、膠版畫,使學生主要掌握刻刀的基本技巧,學習使用不同刀頭刻畫出刀味十足的畫面。教學中可以穿插比較復雜的綜合版畫、套色版畫等學習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勤動腦、巧動手的良好習慣,養(yǎng)成一定的意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3.高年級教學生在學習掌握木刻版畫的基礎上,適當利用畫面中的黑白灰,綜合運用陰刻法和陽刻法來處理畫面,“以刀代筆”進行創(chuàng)作,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印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以一種版畫形式為主線進行教學
不同的版畫形式,會因材料、工具、技法的不同,而產(chǎn)生不同的美感。在畫、刻、印的過程,還會產(chǎn)生很多偶然的畫面效果,這些因素往往會讓作品產(chǎn)生一種純樸自然的童趣。從一種版畫形式著手進行課堂教學,可以挖掘出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我校在進行版畫教學的實踐中,一直以木刻版畫為主線,海綿紙版畫、綜合版畫、拼貼紙版畫、粉印紙版畫等為輔助,開設興趣班及選修課。
三、“藝”態(tài)萬千:編寫版畫校本教材
在新課標的引領下,通過不斷的學習、思考、實踐和總結(jié),從興趣班以及選修課教學中提取課堂教學的經(jīng)驗,再通過課堂的不斷積累,我們設計并出版了自己的版畫校本教材《創(chuàng)意課堂——版畫篇》。從一步步收集資料、整理素材、制作范畫、撰寫文稿的過程中,我對版畫教學的特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一)系統(tǒng)性強
孩子的發(fā)展就像堆積木,應該隨著年齡增長,一層一層往上堆疊,急不來也急不得,每一個步驟都照顧到了,孩子就能自然、扎實地成長。我們要順應兒童發(fā)展規(guī)律,由淺入深、螺旋上升式地安排教材和教學,為兒童打開版畫學習的大門。
(二)趣味性濃
“讓兒童喜歡創(chuàng)作、愛上創(chuàng)作甚至開心地完成團隊創(chuàng)作,遠比完成一個符合承認期待的完美作品來得重要?!?[4]顯然,一本充滿趣味性的版畫教材,可以讓學生喜歡版畫、愛上版畫,參與版畫的共同創(chuàng)作。我們基于版畫課堂教學的經(jīng)驗,梳理多年版畫興趣班選修課的活動記錄,結(jié)合小學美術教材的版畫相關課目,篩選出學生感興趣、樂學好學的主題及教學內(nèi)容,進行歸納,編寫教材。
(三)富有特色
既然是校本教材,就要有強烈的地方或?qū)W校特色,千篇一律、毫無特點的教材編出來也是資源浪費。結(jié)合家鄉(xiāng)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名勝古跡,融合學校的周邊資源、環(huán)境特色、師生活動,可以讓教材有特色,不落俗套。傳承民間藝術的《木板年畫》《藏書票印》,富有南京特色的《金陵辟邪》《民國建筑》,展示校園文化的《美麗校園》等都是針對家鄉(xiāng)學校本土資源開發(fā)的課程。
《民國建筑》課例:我校坐落在南京的公館區(qū),周圍的民國建筑就是最寶貴的學習資源。第一課時,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實地寫生民國建筑,介紹民國建筑的造型特點、建造風格,講解風景畫的構圖和取景。第二課時,再介紹刻畫建筑可采用的刀法組合,指導學生進行版畫創(chuàng)作。
充分利用學校周邊資源,開發(fā)出系統(tǒng)性強、趣味性濃、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有特色的版畫校本教材,讓兒童版畫真正走進美術課堂,讓版畫教學的精彩在學生的美術實踐中綻放。
“陰到極致就是黑,陽到極致就是白”。在色彩斑斕的世界里,黑與白顯得格外清新樸素,而版畫就是一種將世界歸納為統(tǒng)一,簡潔又高雅的藝術形式。在小學版畫課堂教學的不斷實踐中,兒童的版畫語言必將真誠、真切、豐富多彩。相信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藝術的種子,只要有一塊沃土,他們會比你想象的更有潛力。我們要充分挖掘版畫創(chuàng)作的效應和作用,讓這片藝術的土壤肥沃起來,讓兒童的才智投入到這黑白世界里,在版畫的方寸間實現(xiàn)藝術對童心的浸潤。
參考文獻
[1]譚秀江.回眸黑白木刻[J].中國版畫,2004(2).
[2]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吳望如.藝術與人文學習列車[M].臺北米倉國小印行,2010.
[4]黃瑀琪.“以人為本”的臺灣省現(xiàn)代兒童美術教育趨勢[J].學校藝術教育,2012(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