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溫陵實驗幼兒園 劉小梅
當前,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已在幼兒園中廣泛開展,它是當下幼兒園課程的發(fā)展趨勢。創(chuàng)意戲劇的基本價值在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它不是為幼兒提供一個領域的經驗,而是在戲劇情境之下的綜合經驗。在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的開展中,雖然教師會圍繞戲劇來設計和組織其它領域活動,力求保證各個領域經驗的相對均衡,但鑒于音樂在幼兒戲劇表達和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教師會更加傾向在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的背景下進行音樂活動。
那么,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對幼兒園的音樂活動有哪些積極影響呢?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通常,創(chuàng)意戲劇有一個故事主線和許多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這使得在故事情境下的音樂活動更容易讓幼兒產生代入感,増強幼兒對音樂的領悟程度,幫助幼兒投入到對音樂的感知中去。幼兒在認真傾聽歌曲的同時,通過故事將音樂與自己的經驗搭建起橋梁,結合自己的經驗體驗著不同的情緒情感,進而提高了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從而實現(xiàn)音樂活動的教學目標。
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背景下的韻律活動(屬于音樂活動),在一定的故事情景下,不僅有助于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還能更好地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表達。如,幼兒與教師共同改編的《龜兔賽跑》,在故事情節(jié)中有兩處是表現(xiàn)動物隨著音樂在森林里晨起的情景。
幼兒邊傾聽音樂邊思考問題:早晨,動物們會在森林里做些什么呢?很快,他們就有了想法:“小動物們起床后可以伸伸懶腰,出去運動,做早操?!?/p>
“還可以運動身體?!?/p>
“春天來了,大家可以唱歌跳舞?!?/p>
“在音樂的前面大家可以先跪著,后面再跳舞?!?/p>
“我覺得一開始可以先做起床的動作,然后再做運動?!?/p>
……
由于是在特定的故事情境下,加之音樂本身的意境美,幼兒很快就能隨樂自主用肢體表現(xiàn)動物們晨起的情景,動作“百花齊放”。
創(chuàng)意戲劇特有的故事情境為幼兒營造了寬松、愉悅的氛圍,幼兒要習得的能力是帶有情境性的目標,故事情境的結束也就是這個音樂活動的結束。這樣的音樂活動更易于幼兒理解、感受,為幼兒更好地發(fā)揮想象力和即興表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張金梅認為:“戲劇作為一種綜合藝術,它能滿足幼兒身體和言語表達的需要,并自然而然地統(tǒng)整文學、美術、音樂、舞蹈等各種藝術經驗。”因此,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活動也是具有多種藝術符號表征的綜合課程,包括語言表達,表情、動作表現(xiàn),造型裝扮,舞臺布置,舞臺空間等藝術符號,以及隨音樂活動需要而生發(fā)的語言、科學、社會等學科的綜合。
如,在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龜兔賽跑》中源于幼兒興趣而生成的閩南踩街表演,教師借助視頻欣賞閩南舞蹈的動作、服飾以及了解背后的文化內涵,幫助幼兒獲得關于閩南舞蹈較豐富、立體的經驗建構。緊接著,幼兒按小組來合作,協(xié)商自己所要表演的角色,共同討論表演方案。有的小組認為火鼎公婆表演詼諧有趣應該由它先出場;有的小組則認為拍胸舞先出場,因為這樣比較熱鬧;還有的小組認為惠安女的造型比較美,可以先上臺擺造型。經過小組討論、排練、磨合,最終每個小組都呈現(xiàn)了一場與眾不同的踩街表演。這一系列的音樂活動幫助幼兒習得了音樂方面的能力,促使幼兒主動參與、積極體驗、自由表達、自我挑戰(zhàn),促進幼兒獨立自信、規(guī)則意識、合作能力的提高。
幼兒園課程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每個活動內容的選擇、組織的方式上也應力求多元化。戲劇活動所提供的情境性、戲劇舞臺呈現(xiàn)所提供的實踐性、戲劇劇本的再創(chuàng)造性,恰恰能夠為音樂活動的多元價值實現(xiàn)提供廣闊的空間。
創(chuàng)意戲劇中的故事情節(jié)是教師與幼兒共同建構的,幼兒有一百種語言,他們不拘于教師所預設的音樂活動,隨時會萌生出各種想法。世界名曲、本土音樂、動畫片中的插曲,甚至是積極向上的流行歌曲都有可能成為音樂活動的素材。
比如,在《龜兔賽跑》這一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中,根據(jù)幼兒對劇本的改編,涉及了閩南本土音樂《正月點燈紅》、經典樂曲《菠菜進行曲》、兒童歌曲《花仙子之歌》等音樂。不同風格不同種類的音樂素材,拓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了幼兒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幫助幼兒習得了多元化的信息。
如何更好地立足幼兒、追隨幼兒是我們一直以來提倡的且為之努力的目標。創(chuàng)意戲劇提倡讓“幼兒成為戲劇創(chuàng)作的主人”,因為他們既是問題的提出者,也是問題的解決者。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的劇本不是成人給予的,而是幼兒在真正的戲劇情境中,在教師、幼兒、戲劇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通過經驗的點滴積累,不斷建構的過程。在具體的活動開展中,受不同情境的刺激和同伴思維的碰撞,幼兒往往會對情節(jié)滲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萌發(fā)出一些新的想法和問題,對某一情節(jié)進行刪減、改編,由此讓戲劇內容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再生性。那么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思考該怎樣追隨幼兒,把主動權還給幼兒,為他們提供建構經驗的支架和空間?
在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和甘伯伯去游河》中,甘伯伯的船上坐滿了小動物們,船要開了,小動物們在船上做什么呢?
有的說:“小動物們坐在船上很開心,它們會唱歌?!?/p>
有的說:“它們會幫甘伯伯一起劃船,讓船快些走?!?/p>
接著師生圍繞“船為什么會翻”進行了討論。孩子們說:
“小動物們在船上跳舞?!?/p>
“小動物們太高興了,在船上玩游戲,所以船翻了?!苯處焽L試將目光從關注結果轉移到關注幼兒的發(fā)展,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中心,鼓勵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通過討論付諸于實踐,促進其經驗的主動建構和主動學習意識的發(fā)展。
于是,幼兒主動建構的歌曲《去郊游》《劃小船》、游戲《石頭剪刀布》《木頭人》應運而生了。在音樂活動中,即使幼兒的想法表現(xiàn)得“簡單”“無趣”,也是基于他們自己的經驗知識背景主動建構的,能夠真實地反映幼兒對于生活的體驗與理解,幼兒是音樂活動中真正意義上的主人。
又如,在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龜兔賽跑》中,幼兒對“兔子為什么會輸了比賽”展開討論,他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同伴交流著自己的想法:“春天到了,花兒開了,兔子想去看花,就忘記了自己還在賽跑……”此時,教師應為幼兒提供支架,關注幼兒以往的經驗,讓幼兒在活動中思考討論的過程,并通過與幼兒的共同建構,組成屬于幼兒他們自己的音樂活動。于是,教師梳理了幼兒的想法,將他們的想法與音樂相匹配,從而生成歌曲表演《采花啰》、韻律活動《哈哈鏡》……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活動讓幼兒有發(fā)現(xiàn)自我的話語權,更能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意愿。他們在音樂活動中,不斷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困難,通過對各種困難的克服不斷獲得有意義的發(fā)展,成為自身發(fā)展的主體。教師則是尊重幼兒,始終引導、激勵和支持幼兒,不斷激發(fā)幼兒的智慧與想象力,鼓勵、允許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唯有這樣的行為才能真正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音樂活動更符合他們的需要,促使他們不斷地思考,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促進經驗的主動建構。
總之,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活動不同于以往教師預設為主、過于注重結果。置身于創(chuàng)意戲劇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活動能夠有更多的空間供幼兒發(fā)展。它更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注重活動的過程,注重為幼兒提供建構經驗的支架和空間,更關注幼兒新舊經驗的聯(lián)系,強調通過幼兒自身的建構,主動發(fā)起思考和探究,生成屬于幼兒自己的音樂活動,從而提升音樂活動的實效,有效促進幼兒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