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策 劉丹 吳穎
孩子小的時候,
我們經常會在孩子吃飯、睡覺等問題上有很多焦慮,
這些問題是不是問題呢?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有什么地方被你忽視了呢?
了孩子的教育,我和妻子很早就買了許多育兒方面的書籍,經常拿出來讀一讀,學習一下。有一些觀點讓我記憶深刻,比如我曾經在一本書里讀過一位著名育兒專家的話,它是這樣寫的:“西方的孩子幾個月大就開始和父母分床睡,甚至分房睡了。但是中國的孩子普遍分床的年齡很晚。從心理學上說,孩子不晚于2歲就應該分房睡覺,孩子要獨自面對孤獨、黑暗,這樣有助于孩子的身心成長。很多成年人的心理問題往往是睡出來的,很晚才和父母分離會造成許多問題。”而在另一本書里,另一位著名心理學家說:“父母內心深處總是害怕孩子長大,希望孩子永遠留在自己身邊。所以,如果一個孩子在3歲的時候還不能完成分床睡,很可能是父母內心不愿意讓孩子分開的結果?!?/p>
故事筆記
這些觀念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我對自己說:“如果害怕孩子長大而阻止跟孩子分床睡,那可絕對不行!”所以,自從女兒一出生,我們就買了一張嬰兒床,希望女兒從小就能夠自己睡,再大一點就跟我們分房睡??墒鞘屡c愿違,女兒一直都不愿意和我們分床睡,總是和我們擠在大床上一起睡。不知不覺,女兒今年已經4歲了,想起讓她獨睡的事,我就很郁悶。為此,我和老婆想了很多種辦法,試圖讓女兒自己睡,比如女兒喜歡小動物,我就會給她講大象寶寶、長頸鹿寶寶晚上自己睡覺的故事;比如我以為女兒不想獨睡是怕黑,就把女兒的小床緊緊地靠著我們的大床,告訴她媽媽爸爸晚上就在她旁邊,還特意買了夜燈,告訴她晚上可以開著夜燈睡……后來,女兒只要一聽到讓她自己睡的事,臉色就變得很凝重,然后會不停地搖腦袋表示反對。我還曾經嘗試過趁女兒睡著了,偷偷把她抱回到小床上,結果她半夜醒來后自己坐在小床里哇哇大哭,把我們嚇醒了。
在做過這么多的努力嘗試都失敗了以后,女兒始終也沒能自己睡??粗畠耗挲g越來越大,我也越來越焦慮:萬一女兒真的和書上說的那樣,長大以后出現很多心理問題,我豈不是沒有擔負起一個爸爸的責任?!但是,我又很擔心,如果完全不管不顧女兒的意愿,強行讓她分床睡和分房睡,她會不會焦慮、傷心?我又于心不忍。
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是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不夠高嗎?還是方法不夠好?也許,我們應該按劉丹老師說的,靜下心來對話試試。
實戰(zhàn)筆記
妻子:“女兒現在出了什么嚴重的問題了嗎?”
我:“沒有,女兒各方面成長都不錯,自理能力、動手能力、理解能力都很好,也很自信?!?/p>
妻子:“但是,女兒不自己睡覺是個問題!因為,如果她不能獨自睡覺,長大以后就會有問題,而且可能是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不按照育兒書里所說的或者是專家所說的正確的做法去做,就可能會出問題,會給女兒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那該怎么辦?”
我:“如果放下育兒書和專家所說的關于獨睡的言論,女兒一切都很正常。至少目前為止是這樣的?!?/p>
妻子:“你不是更擔憂她的未來嗎?!”
我:“可是,無論我們怎么做,女兒就是不愿意獨睡。究竟我應該是照書養(yǎng)孩子,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呢?不過,如果尊重了孩子的意愿,這算不算是一種溺愛呢?”
想到這兒,我們好像更焦慮了。
……
所以,我們放棄了對話,決定聽直覺的——至少是我不愿意看見女兒的眼淚,我放棄堅持讓她獨睡的想法。
現在,女兒又開開心心地擠到我們的大床上睡覺了,我也不再為挖空心思地“勸說”女兒獨睡而煩惱。我們父女倆又再次成為了好朋友。至于獨睡的事,以后再說吧!
思考筆記
育兒書上和專家的很多養(yǎng)育觀點其實是對的,但是,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再加上成長環(huán)境的復雜性遠遠超過書本理論和專家觀點的前提假設,所以沒有哪一種所謂絕對正確的養(yǎng)育理論,也沒有百試不爽的養(yǎng)育方法能讓我們簡單地照搬就能養(yǎng)好一個孩子。
每個家庭在面臨當下問題的時候,都需要去理解育兒書上或專家育兒理念提出的出發(fā)點,在生活中靈活地處理碰到的每個問題。
帶孩子真的不能“照本宣科”“紙上談兵”,否則也許會“兩敗俱傷”。
專家點評
問題與解決問題
吃飯、睡覺,是人的本能,是一出生就會的本領。因為每天都要完成這兩件事情,也不存在時間長了不做,就忘記了如何完成的情況。所以,這些都不會是問題。
可是父母偏偏就是對孩子吃飯睡覺這樣基本的事情有很多焦慮,有些父母甚至焦慮到罔顧事實的程度。事實是:環(huán)顧四周,根本沒有聽說過有誰長大成人,30多歲了,還和父母睡在一起的。無論過程怎么樣,結果都是孩子最終和父母分開睡了!只是分開時間的早晚不同而已——有的人出生就自己睡,有的人10多歲才和父母分開睡。
不看西方人的例子,單看咱們中國人,幾歲分床的都有,而且父母也大多不太在意。認為有問題的,從來也不是孩子!其實,父母任何一方,單獨操作這件事,通常也很快就會搞定!之所以成了問題,惹出煩惱,細細觀察就會發(fā)現,家家的基本情況相同:對待分床、獨睡的態(tài)度和手段,父母雙方意見并不一致。
無論孩子多小,他們好像都有一種本領:鉆父母的空子。只要父母態(tài)度不一致,孩子都會在中間“挑事”——父母中的一方言之鑿鑿地要求孩子時,只要另一方有一點差異,態(tài)度曖昧或者旗幟鮮明地反對,孩子立刻就會“投誠”對自己有利的那方,建立聯盟,一致“對外”。這時候,事情仿佛也變了味:本來是父母一方在管孩子,結果變成了孩子依仗著其中一方,在挑戰(zhàn)另一方。
看明白這個道理,解決方法就比較簡單了——父母二人建立統一戰(zhàn)線,暫時擱置爭議,化干戈為玉帛,“一致對外”管理孩子,攜手共建育兒規(guī)則。
那么問題又來了。經常有人問我:“劉老師,我們倆就是沒有辦法達成一致??!”記?。翰灰涯繕硕ǖ锰蟆⑻?。每周練習一兩次,二人就可以扮演關系和諧的夫妻,一起達成對孩子的管理目標。如果夫妻還是覺得難以達成一致,那就再簡化處理:一個人處理孩子的事情,另一個人暫時避開,不說話也可以,暫時離開更好。只要成人態(tài)度堅決,孩子很快就會“審時度勢”,放棄抵抗,順從權威。
夫妻能攜手并肩,孩子很多發(fā)展中的問題都可以很好地解決。如果夫妻不能攜手并肩,那也沒有關系。因為,孩子總會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