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華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你好,是吳某家長嗎?我是某老師,你家孩子的腿傷好了嗎?有一個星期了,課進的多了,就很難跟的上了,你不是說昨天就送過來的嗎?”
“就是腿疼,不能上體育課,她不想去!”這是吳某某同學媽媽的回話,聲音有點尖,脆脆的,像黃鸝鳥叫,典型的外地口音,一聽就知道不是我們本地人。
吳某,是我班的學生,一個女孩子,也沒什么特殊,個子不是矮,反正粗一看,給人的感覺是大女生,坐在第三組的第一個,也許是太普通平常,新學期報名時沒給我留下印象。因為到今天,我還沒排座位,孩子們還是自己報名時自由做的,我覺得這也蠻好,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座位和自己要好的同學。
吳某真正走進我的視野,是上周日吃晚飯時,馬主任跟我講,吳某這孩子很特殊,是三年級從外地新轉來的一位學生,平時少言寡語,悶悶不樂,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上課經常分神,注意力不集中,也很難與同學相處,你要多留神,事事要注意。我就想,一個剛從外地轉來小孩子,來到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常事,只要我用真誠的態(tài)度,再加上一些溝通的技巧,就一定幫助這孩子走出困境,融入班級體,就沒幫馬主任的好心提醒放在心上。
起因是我這天查作業(yè),她有幾題沒做,說是不會,空著,我就讓她和另外幾個沒做的還孩子一起到教室后面去做,她也沒有什么劇烈的反應,很是配合,去后面靜靜的把作業(yè)做好,我還和她交流了幾句,說沒什么難的吧,你看,一會兒工夫不就做好了么!其實難和易都是相對的,只要我們去動腦筋思考,就容易了,你知道嗎,做不做,是個態(tài)度問題;會不會,是個水平問題。人生中,對事物的態(tài)度,會影響其他人對你的看法的。她點點頭,像是贊同我的話,表示下次作業(yè)一定認真做。我知道嚴厲的措辭,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引起孩子的反感,我堅信,沒有一個孩子會拒絕真心的朋友,在這方面,我有豐富的經驗,畢竟做教師這行也有二十多年了,這點經驗還是有的。
這一周,吳某沒有來校,我打電話給她家長,說是上樓梯時不小心摔傷了,要休息,周一送過來。我在食堂吃飯時還開玩笑,這個班級有問題啊,老師回家進房間,眼睛撞在墻上(指我回家是因舍不得開燈上樓梯是撞在墻上),學生回家上樓梯,摔下來,引起周圍一片笑聲。
今天已到周四,一周已經過去了四天,這孩子還沒到校,看來傷的不輕,這才有了問文章開頭我詢問的電話。
“某老師,吳某抑郁癥犯了,在家里吃藥,過幾天去學校,對不起,周老師,下個星期一要去上海檢查,今天主治醫(yī)生不上班?!?這是吳某母親跟我微信聊天的內容。
我才明白先前的說摔傷都是托詞,是因為生病了,看來,以后查作業(yè)還是要注意,特別是特殊的孩子,也許發(fā)病的起因不是作業(yè),但我們的工作,還是要做細,一點一滴都不能馬虎,都沒個孩子的每一個細節(jié)負責。
我感到疑惑的是這么小的孩子有這么嚴重的毛病嗎?經過查找資料,閱讀書籍,注意看,吳某還真有點像抑郁癥的癥狀,不過屬于不太嚴重的那種,治療的方法應以休息為主,我把這些情況和她媽媽進行了溝通,她媽媽說醫(yī)生也是這樣說的,我就放心了??磥?,只要給與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愛,讓孩子在醫(yī)學治療、家庭關愛和心理輔導中獲得成長的力量,孩子一定會健康地高高興興重返校園。
對的轉化工作開始了。
吳某同學怕來學校,我就主動的去她的家里,誰知第一次去,竟然吃了個閉門羹。這孩子把自己關在房里,任你是哪個,就是不開門,她媽媽喊她也不開,我一個只教了她一個星期的老師,肯定是房門緊閉啦,看來是我的信任不夠,要見到這孩子,面對面的交流,首先要做的是打開她緊緊封鎖的心房,我的方案才能實施。
我和她媽媽攀談聊天,得知吳某同學喜歡和別人在手機上微信聊天,和網上的陌生人能一聊就是半天,看來她已經沉浸到虛擬的空間里,只有在哪個虛擬的空間,向別人敞開心扉,她才能得到心靈的安慰。她媽媽感激的聽我說著,連連點頭。
我決心抓住這個機遇,注冊了一個“初心永恒”網名昵稱,向他申請加為好友,想不到一次性的通過,來戲了,我很高興,我離成績近了。
我經常愛說的一句話,“任何時候都不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我首先把這句話送給小吳同學,著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句話,可是卻觸及問題的本源,我對她說:“如果你想去戲院,你就去吧,如果走到半路你又想回來了,那就不要去了?!边@是任何人都可以達到的境界,自己就像神一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想如果我建議她做什么,她肯定不會去做的,如果我阻止她的行為,她一定會你與我對抗,所以我采用的方法就是順著她的意思,爭取走進她的心扉。
吳某同學的回復是:“可是我沒有什么喜歡的事可以做?!蔽覍δ氵@種回答早有準備,因為我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已經聽過太多類似的話,我回復說:“只要你不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兒就行了。 只要你照我的意思去做,我保證你在兩周之內一定會有快樂的事的。切記!”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有空就和小吳同學在微信上交流。從這以后,我發(fā)現小吳變得活潑起來,有時還像我展示自己的歌喉,唱一首歌給我聽,我總是點一個個的大拇指!讓她真的感到自己非常的棒。我能想象到這個時候她的臉上漏出的笑容,一定非常的溫馨。
漸漸的,我把班上的同學也拉進了她的好友群,在群里小吳和同學們聊的好不熱鬧。對小吳的改變,我由衷的高興,然而從心靈深處改變一個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考慮到他在轉變道路上的反復,我總是在暗暗的提醒自己,不要著急,慢慢來,一定會等到花開的這一天。
通過我和我同學們的努力,悶悶不樂的小吳,滿腹心事的小吳,愁眉苦臉的小吳,現在已經變得活潑、開朗、快樂起來,重新走進校園,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師里認真的聽講,學習也步入了正軌,而且進步很大。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歷程中,我總結出:讓每一只小鳥唱歌,讓每一朵花兒都開放,這是班主任的使命,要完成這個使命,就需要更好地學習,不斷地去探索,來提高自身素質。
我想我會一如既往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