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煙
他是一位高明的看戲人,卻是一位困頓的演出者?!炝贾?/p>
才子徐渭,渾身都是戲。他筆下有對聯(lián):“隨緣設(shè)法自有大地眾生,作戲逢場原屬人生本色?!彼@一生,沖突不斷。看客換了一代又一代,唏噓聲不絕。只苦了他一人,始終全身心入戲。
我們且抽取他人生的三幕情境,以此洞見其命運全景。
第一幕:刺耳
這里所謂的刺耳,并不是形容某種難聽的聲音。而是徐渭其人,在他本應(yīng)該體魄旺健、靈魂清醒的45歲中年,從墻上拔下一顆三寸長的鐵釘,刺入自己的耳朵,血流如注。
瘋了!這種瘋狂的行為,并未致命。于是,他接著,用鐵器擊打自己的腎囊,換了另一種自殘的方式。那一刻,他什么也不怕了,他要將這個身軀,這個再也不會有任何前途希望的黑壓壓的命運,就此終結(jié)。在做這一切之前,他早已寫好了《自為墓志銘》。人人都說,徐渭中了魔。
所謂的魔,大多是心魔。存活在一個人格扭曲的社會里,作為有良知的智者,看穿了人間的虛偽把戲,卻不懂得裝傻,一味堅持自我,不屈服,不低頭,注定痛苦。痛苦到了極點,便中了魔。
徐渭的痛苦,最直接的原因,是胡宗憲的獄中自殺。
嘉靖三十四(1555)年,35歲的徐渭第六次落榜。落寞,傷心,絕望,他只能借酒澆愁。倚著破敗的墻壁,一手拿著酒壺,時不時往嘴里灌酒。半醉半醒間,往事朦朧浮現(xiàn)腦海——回想幼年,繼母苗夫人十分重視徐渭的教育,“散數(shù)百金”,在徐家的榴花書屋,為徐渭辦私塾,聘請名師講解唐詩。徐渭聰慧過人,過目成誦。8歲即能理解儒家經(jīng)典的微言大義,極具文才。十二三歲,又學(xué)琴藝,老師只教他一首《顏回》的曲子,他便能心領(lǐng)神會,自己創(chuàng)作20多首新曲子。十五六歲,又學(xué)習(xí)劍術(shù),精通兵法。才華全面而出眾,在紹興府人盡皆知。當(dāng)?shù)刂摹霸街惺印蔽娜巳?,徐渭亦是靈魂人物,眾星捧月,何等風(fēng)光!
就是這樣卓越的人,卻屢試不第??婆e的大路朝天,而對于才高八斗的徐文長來說,卻是逼仄狹窄得伸不進一只腳去。好不容易考中了秀才,卻怎么也過不了鄉(xiāng)試這一關(guān)。原因?考官覺得他的文風(fēng)不合時宜。滿腹經(jīng)綸,志在仕途,卻不能如愿,整個青年時期,他都在為自己的前途焦慮。
插播一條畫外音:縱觀畫壇,從不缺科場失意的人。比徐渭晚30年出生的董其昌,在三次落選鄉(xiāng)試之后,苦心鉆研悟得八股文寫作宗旨,主動適應(yīng)八股文寫作規(guī)則,順利通過了科舉,官至禮部尚書,典型的成功人士。他總結(jié)的“九字訣”,還成為科考生的理論依據(jù)。
相形之下,徐渭太“死心眼”。但命運還不急著把他逼上絕路,而是向他敞開一扇側(cè)門。嘉靖時期,倭患嚴重。浙江巡撫胡宗憲總督東南沿海的抗倭軍務(wù),他十分愛才,聽說了徐渭的大名,便來邀請他加入自己的智囊團。走投無路的徐渭正需要一個施展抱負的機會,此時,他卻猶豫了。
原因?胡宗憲與奸臣嚴嵩屬同一派系。疾惡如仇的徐渭不能容忍。投靠胡宗憲,違背他做人的原則。胡宗憲作為政治家,對于這一類清高文人,是十分有辦法的。他禮賢下士,對徐渭百般恭敬,處處捧著,句句抬著,并答應(yīng)徐渭,在自己府上,他可以不受禮法拘束,來去自由。這一招,等于給徐渭遞了一個臺階,還鋪上了紅毯。自尊心極強的徐渭,對此十分受活,不好再推辭了。畢竟,當(dāng)時的徐渭,連生存都已經(jīng)成問題了。
果然,徐渭剛進駐胡府,就大放異彩。當(dāng)年,胡宗憲軍隊在舟山追剿倭寇途中,捕獲一頭白鹿。民間傳說,白鹿是吉祥盛世的征兆。當(dāng)時,嘉靖皇帝正熱衷于修道成仙。于是,胡宗憲投其所好,將白鹿進獻給皇帝。與白鹿一同進貢的,還有美文一篇——《進白鹿表》,無非是升華立意,表達忠心。這篇美文的作者,正是徐渭。洋洋灑灑,才情四溢,龍顏大悅。繼而,徐渭在胡府越發(fā)春風(fēng)得意,又幫助胡宗憲運籌帷幄,戰(zhàn)功赫赫。
此時,大藝術(shù)家徐渭初嘗建功立業(yè)的甜頭,無暇涉足藝術(shù)圈。
然而風(fēng)云變幻,1562年,嚴嵩被罷免,連帶反應(yīng),胡宗憲的官位岌岌可危。1565年,嚴嵩之子嚴世蕃被處死,罪名是私通倭寇。而胡宗憲與其來往的書信中,正涉及抗倭的事,自然被牽連入獄。不久,胡自殺獄中。
這下,徐渭的好日子結(jié)束了,他又一次跌回命運低谷。這是做幕僚的代價。
他一下子抑郁了。一方面,為胡宗憲之死感到痛惜。畢竟,胡是抗倭的大功臣,又是他的恩人和知己,這幾年能從潦倒的深坑里爬出來,娶妻生子、置辦房產(chǎn),都是靠著胡宗憲的幫扶。另一方面,他戰(zhàn)戰(zhàn)兢兢,夜不能寐。他很怕嚴嵩的政敵找上門來,想弄個罪名置他于死地,那是輕而易舉的。
他憂慮,擔(dān)心隨時有衙役上門來將其捆綁押走;他惶惑,明明在為朝廷效力,為何又一步步淪落到今天;他困頓,自己沒有學(xué)歷,不可能再有東山再起的機遇了,一家人的生計該如何支撐……
他想到了死。性格外向的徐渭,不可能以一種沉默的方式郁郁而終,他不甘于以弱者的身份向命運屈服,即使死,也要折騰出天大的動靜。他哭號,他自殘,他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說著瘋話。清醒了,他以狂狷的書法,寫一些尖刻的詩文。病情最嚴重的時候,他懷疑自己的妻子不忠,失手將其殺死。
終于鬧出了人命!徐渭以殺妻之罪入獄了。他不再哭喊,面對鐵索鐵窗,長久地沉默。
第二幕:罵曹
時間再往回倒幾年。大畫家徐渭在作畫之前,是個編劇。
扯著嗓子罵嚴嵩,他不敢?;蛘哒f,他認為這種方式不夠高明。憑他的才智和學(xué)養(yǎng),可以有成百上千種方式來罵嚴嵩,罵得解氣,罵得痛快淋漓,罵得人盡皆知卻不被定罪。
他向歷史借來一個人,這個人便是禰衡。以禰衡的口吻來罵,罵的,也不是嚴嵩,而是曹操。要知道,禰衡是最有資格罵曹操的人之一。當(dāng)年,曹操借刀殺人,殺的便是禰衡。
漢末才子禰衡,生逢亂世而懷才不遇。孔融寫了一篇《薦禰衡表》向曹操推薦禰衡,但是禰衡清高,稱病不肯去。曹操偽善地封他為鼓手,大宴賓客,想要借機羞辱禰衡。結(jié)果禰衡面不改色,反而一邊擊鼓,一邊把曹操給羞辱了一頓。精于權(quán)術(shù)的曹操懷恨在心卻不直接殺禰衡,而是把他遣送給了劉表。禰衡對劉表也很輕慢,劉表又把他送去給江夏太守黃祖,禰衡又和黃祖起了言語沖突,最終被殺,年僅26歲。
以此為背景,劇作家徐渭開始編故事了——
死后的禰衡,來到了陰間。判官,也就是閻王爺,請他重演當(dāng)日擊鼓罵曹操的事。于是禰衡清清嗓子,開始再現(xiàn)當(dāng)年場景。他歷數(shù)曹操逼獻帝遷都,殺伏后、董貴人,迫害楊修、孔融及自己等罪惡,越罵越投入,代入感極強,幾乎令陰曹地府的小鬼們拍案而起。
這出名為《狂鼓史漁陽三弄》的短劇在當(dāng)時很有名,情節(jié)并不曲折,主要看點是罵人的過程,文辭尖酸露骨,且看臺詞——“銅雀臺直把那云煙架,僭車騎直按倒朝廷胯。在當(dāng)時險奪了玉皇尊,到如今還使得閻羅怕?!边@是在揭露曹操的惡行。他又諷刺曹操的某些偽善舉動,只不過是“缸中去幾粒芝麻罷,饞貓哭一會慈悲詐,饑鷹饒半截肝腸掛,兇屠放片刻豬羊假”。同時代的李廷謨稱該?。骸耙泽@魂斷魄之聲,呼起睡鄉(xiāng)酒國之漢,和云四叫,痛裂五中,真可令渴鹿罷馳,癡猿息弄……”
罵人罵得登峰造極,罵得流傳千古,不得不說,這是徐渭的特長。從始至終,徐渭的理想,不是做“完人”,而是做“真人”,一個毫無偽飾的人,一個敢于跟禮法教條叫板的人,一個準確表達自己思想和心跡的人,一個能徹底把自己伸直不受憋屈的人。
再插播一條畫外音。徐渭的寫作也是發(fā)泄式的,他對小清新文風(fēng)絲毫不感興趣。比如,他描寫雪景——“萬事豈俱埋得盡,有時終露骷髏怨”,完全不唯美。再比如有一次,在一個明月朗照的夜晚,他夜宿一個叫作丘園的地方。周圍古木參天,幽靜深邃,有一道士飄然而至,與人月下閑談……想來,浪漫富有詩意。且看徐渭筆下詩文:“老樹拿空云,長藤網(wǎng)溪翠。碧火冷枯根,前山友精祟。或為道士服,月明對人語。幸勿相猜嫌,夜來談客旅?!狈g過來便是:“鬼魅的老樹,高高聳向天空,蔓生的長樹藤,在山溪的上方密密地織成了網(wǎng)。碧幽幽的磷火在形狀怪異的枯樹根周圍浮動著,好像有一群精靈在山前相聚。忽然,從前山走來一個身穿道士服的人,站在白晃晃的月光下跟我說話——大家都是旅途中人,特來閑聊幾句,你可不要亂猜疑啊……”一篇抒情美文,生生被徐渭寫成了鬼故事。徐渭一下筆,便要驚風(fēng)雨。
回到上文。他對嚴嵩的仇恨,也是到了深處,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所以開罵。一方面,出于知識分子的正義和良知,另一方面,是基于好友沈煉也被嚴嵩所殺。
罵人的過程中,徐渭自己也很入戲。他以禰衡自喻,發(fā)泄自己懷才不遇、英雄失路、托足無門的悲憤。這個社會良莠不分,真是荒唐可悲啊!徐渭捶胸頓足。
話說,作為劇作家的徐渭,依然卓越,曾得到湯顯祖的贊賞。兩人雖未謀面,但徐渭離世后,湯顯祖寫信給山陰知縣余懋孳,希望他能夠關(guān)照徐氏后人,完全是出于對徐渭編劇才華的傾慕。徐渭的戲劇代表作叫《四聲猿》,四聲猿猴的啼叫。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寫:“自三峽七百里,兩岸山連山,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常有高猿呼嘯,響徹空谷?!?/p>
東晉《宜都山川記》中,也提到“巴東三峽,猿鳴甚悲”。
猿猴啼叫,類似呼嘯。古代文人游子出門遠游或趕考,多乘船走水路,兩岸幽深的汕間叢林,時而傳來清朗的猿聲,伴隨著羈旅愁苦,借幾盞悶酒,流入詩冊,化為意象。
如此看來,徐渭創(chuàng)作的雜劇《四聲猿》該是四幕悲劇?!犊窆氖窛O陽三弄》是其中之一。猿猴啼叫的意象,也像徐渭本人。呼嘯、哀叫,抑或理直氣壯地謾罵,是理想主義者對命運的叩問和嘶鳴,長久回環(huán)于長空,令人悲戚不已。
第三幕:潑墨
終于,徐渭要畫畫了。
作畫之前,他不是做一個深呼吸,讓自己處于波瀾不驚的狀態(tài),想想布局,思忖一下用筆之類。他要喝酒,他要讓自己心潮澎湃起來,他要振奮,他要激昂。他要用金箍棒攪起東海龍宮,來個天翻地覆。他要在海水最激蕩的時候,甩一抹墨色出來,瞬間而就。那個瞬間,是他精神最為通靈的瞬間,筆墨之神緊緊握住他的手。
“小白連浮三十杯,指尖浩氣響成雷。驚花蟄草開愁晚,何用三郎羯鼓催。”為了捕捉這一瞬間,他連喝了三十杯小酒,將所有的氣息,都逼到了指尖。筆下的墨花墨草,猛然間,疾風(fēng)驟雨般落在了宣紙上。
徐渭作畫,那是“狂揮墨欲流”。他用潑墨法,一筆兩筆三筆,畫牡丹葉、荷葉、芭蕉葉等寬葉植物,又一筆,畫大塊山石。一層濃墨,是濃重的神采,趁墨跡未干,又用淡墨渲染,形成流動迷離的煙云。
據(jù)考證,徐渭最早的畫作,是47歲畫的。47歲,歷盡艱危的徐渭,終于不再對仕途有企望,不再有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欲望,開始專注于自我表達。徐渭選擇了水墨,水墨亦選擇了徐渭。二者天作之合。
王陽明說:“汝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汝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p>
當(dāng)徐渭還沒專注凝視那些花草植物的時候,他們各自寂寞。以那株牡丹為例,自從被徐渭看過一眼,“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轉(zhuǎn)身成為徐渭的墨牡丹。
徐渭又到菜園走了一圈,眼睛一瞥,那些南瓜、茄子、豆角等植物,全都被同化為徐渭氣質(zhì),不安分守己了。豆莢像是要爆開,南瓜歪著頭嬉笑,蓮蓬長出了毛糙糙的刺。紙上的《蔬果卷》,熱鬧的鐵匠鋪,演奏叮叮咚咚的交響。
他拋棄了五彩,只用純粹的水墨。紙上,那一株水墨芭蕉替徐渭狂喊:“種芭元愛綠漣漪,誰解將蕉染墨池。我卻胸中無五色,肯令心手便相欺?!毙煳嫉氖澜缡呛诎椎?,他只能如實表達。如果畫成彩色,那便是最大的欺騙。徐渭一生,從沒有欺騙。他的黑白,是從苦難磨礪中蟬蛻的黑白,是從綿軟香氛中出走春天逃向嚴冬的黑白,是在五彩紛繁世界中,加了冷峻濾鏡所顯現(xiàn)的黑白。
徐渭畫畫,是捧著自己的一顆心來了。萬事萬物,都是“我”的化身——
他是葡萄?!鞍肷淦且殉晌蹋毩S嘯晚風(fēng)。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一串墨葡萄,既是耀眼明珠,又是野藤中的雜草。一串墨葡萄,顆顆閃耀璀璨的才華,又滴滴是徐文長不屈的眼淚。
他是牡丹?!拔迨四曦氋v身,何曾妄念洛陽春。不然豈少胭脂在,富貴花將墨寫神?!毕裎疫@樣地位貧賤的文人,哪里有資格去妄想洛陽富貴的春天!“膩粉輕黃不用勻,淡煙籠墨弄青春。從來國色無妝點,空染胭脂媚俗人。”我原本就是一等的國色,根本用不著那些嬌艷的色彩來媚俗!
他是梅花?!皬膩聿灰娒坊ㄗV,信手拈來自有神。”
他是芙蓉?!坝耵装总饺鼐p,若個梳妝不學(xué)伊。青藤道人不解事,一齊涂抹付煙煤?!?/p>
他是石榴?!俺幪锖淌蚩嚓@珊,何物朝昏給范丹。雖有明珠生筆底,誰知一顆不堪餐?!?/p>
他是鯉魚?!皾M紙寒腥吹鬣風(fēng),素鱗飛出墨池空。生憎浮世多肉眼,誰揭凡汝是白龍?!?/p>
于不經(jīng)意間,徐渭開創(chuàng)花鳥大寫意畫法。
他的大寫意,完全是自我的游戲。雖然他自我評價,“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但水墨的舞臺,仍是公認的徐渭藝術(shù)的核心舞臺。在宣紙上,他的坎坷經(jīng)歷,他的奇崛性情,他的真我思想,找到了最佳的落腳點。似乎,他前半生的苦難情緒,都是為了成就一番墨戲。
大寫意,重在一個“大”字。水墨是一條桀驁不馴的游龍,云里霧里翻轉(zhuǎn)。徐渭將那個一生碰壁、被現(xiàn)實磨礪的強大自我,放縱出來,殺氣騰騰,帶著骨子里的豪情,冒著熱騰騰的氣息。他縱身騎上龍頭,迅速駕馭局勢。隨著自我不斷壯大、強大,筆墨不得不為之馴服。他狂笑一聲,調(diào)兵遣將,幾個回合,將戰(zhàn)果擺上了紙面。
大寫意,須有大氣魄。大寫意,仰仗徐渭的臭脾氣。
在這個舞臺上,他的表演太過精彩,以至于后世文人從未停止對其頂禮膜拜。只消一眼,便甘拜下風(fēng)。那些畫家,模仿徐渭的學(xué)養(yǎng),卻模仿不來他的才情,更模仿不來他的狂躁秉性。鄭板橋刻章“青藤門下走狗”,齊白石表示“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都在心里感慨著——大師啊,大師!
可惜,徐渭并未預(yù)見自己的成功。晚年,他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貧困潦倒,只拿畫作換幾斗米,換幾杯酒。遇到達官貴人上門,便喊著“徐渭不在——”,閉門謝客,骨氣仍在。
背靠孤寂的夜,懷著幾分醉意,徐渭沉浸在墨色的游戲里,揮毫揮出了一身汗,暢快淋漓。畫畢,并不過癮,接著題詩:“胡為乎,區(qū)區(qū)枝剪而葉裁?君莫猜,墨色淋漓兩撥開?!薄巴繒r有神蹲在手,墨色騰煙逸從酒。無腸公子渾欲走,沙外漁翁拗楊柳?!鼻罢呤穷}潑墨牡丹,后者是題蟹。表達結(jié)束,筆一扔,抱頭睡去。
世人如冷水澆背,陡然一驚。驚詫于其對自我心相的準確觀察,驚異于其大膽飛揚的詩意表達。多少年,花鳥畫的面貌是綿軟的、纖細的、輕柔的、竊竊私語式的。而徐渭潑墨,一落筆,便是驚了風(fēng)雨,引來雷電,震動畫壇幾百年。
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談及自己的繪畫理論:“奇峰絕壁,大水懸流,怪石蒼松,幽人羽客,大抵以墨汁淋漓,煙嵐?jié)M紙,曠如無天,密如無地為上。”
這是典型的徐渭氣象。徐渭氣象,是文人的縱橫氣、性格的狂傲氣、被命運擠壓的冷峻氣、欲俯視眾生的狂狷氣、無所掩飾的真氣。如此復(fù)雜的構(gòu)成,無非是想宣告世人——這個世界,徐渭來過。
責(zé)任編輯林 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