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華
摘要:幼兒園時期是語言啟蒙的黃金時期,對幼兒未來的發(fā)展有極大影響。幼兒園時期如何充分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是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幼兒語言能力有差異,教師要因材施教,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引導幼兒,努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豐富幼兒詞匯,使幼兒掌握本民族語言的同時懂禮儀,講文明,能用正確的語言表達內(nèi)心想法。
關(guān)鍵詞:幼兒;語言教學;策略
幼兒期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良好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shè)能給幼兒良好的語言刺激,激發(fā)幼兒感官功能與語言功能的完善,使幼兒能將看到的、聽到的用語言講述出來。因此,幼兒教師承擔培養(yǎng)孩子語言能力的責任,調(diào)動幼兒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積累語言經(jīng)驗,提升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一、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可能會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會導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慢或停滯不前。因此,我們要找出這些問題,并且及時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首先,現(xiàn)在幼兒教師在設(shè)置語言活動時過分重視形式而忽略了內(nèi)容。語言活動可以通過很多途徑來實現(xiàn),比如談話、聽說、講述等來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但是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幼兒教師越來越重視形式,而不考慮是否真正幫助孩子提高了語言水平。其次,幼兒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忽略了兒童的主體地位。孩子是語言學習的主人,教師縱使教得再好,也要孩子自己能夠吸收和運用?,F(xiàn)在幼兒園大多是教師講授的比較多,而孩子練習的比較少。這樣其實是不對的,語言的學習需要孩子主動開口說,只有說的多了,孩子才能慢慢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組織活動時,一定要把孩子放在重要位置,讓他們學會開口說話,樂于開口說話。再次,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教師在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的時候,可能會采用看圖說話、講故事、演講等方式來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但是這些活動有一個弊端是孩子身心發(fā)展水平低,不能很好的取得良好的效率。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改變教學方法,讓孩子喜歡上語言活動。最后,幼兒園語言教學小學化。這一點是不常注意的。有些幼兒教師對幼兒教育研究比較弱,可能會忽視幼兒與小學生的語言水平之間的差異,這樣就會造成幼兒在語言學習中缺乏自信,喪失學習語言的自信心。
二、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策略
(一)加強日常語言指導,提高交往水平
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在于不斷地鍛煉,教師要加強幼兒日常語言的指導。在幼兒來園時主動與幼兒問好,鼓勵幼兒用禮貌用語做出回應;幼兒晨間游戲時,鼓勵幼兒間相互交流“請和我一起玩皮球好嗎”“我們一起玩跳繩吧”。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鼓勵幼兒相互幫助。比如琪琪小朋友不會跳繩,旁邊的樂樂小朋友見了,手把手教琪琪學跳繩,兩個好伙伴一起玩游戲,既增進了同伴間的感情,又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一舉兩得。
(二)引入情境,構(gòu)建語言氛圍
語言能力包含一部分天賦的影響,但更多地是通過后期的訓練和學習所培養(yǎng)出來的。對于本就不擅于語言的幼兒而言,他們很快就會對語言學習感到困倦和厭煩,并且幼兒比較幼稚,很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渲染和影響。因此,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適合進行語言學習活動的情境,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想法,為幼兒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從而激發(fā)幼兒的語言表達欲望,促使其積極地鍛煉語言能力。良好的語言學習情境,除了保證基本的環(huán)境整潔、安靜之外,還要巧妙借助道具來將幼兒引入情境??梢越Y(jié)合情境主題,在活動室做好布置和裝飾,以及制作一些相應的小道具,來還原情境,更大程度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升氛圍的滲透力。
(三)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
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教師在課堂上具有絕對的威信,孩子很少敢質(zhì)疑教師,這就造成了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性比較低?,F(xiàn)在,國家實行素質(zhì)教育,提高了孩子在學習中的地位,孩子的主體性得到了重視。而且現(xiàn)在老師的教育觀念也發(fā)生了變化,教師也希望孩子能夠自己主動學習,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指引者,而不是領(lǐng)導者。所以在進行幼兒語言教學時,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引導,讓孩子能夠自己學習主動開口說話,與人溝通,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
(四)運用語言游戲,提高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
語言游戲聚娛樂性與趣味性于一體,有的語言游戲中貫穿朗朗上口的兒歌,有的有游戲規(guī)則,幼兒需要遵守游戲規(guī)則,游戲才能順利進行下去。比如在語言游戲《我的火車就要開》中,貫穿問答式的兒歌。A我的火車就要開,B問“開到哪里去”,A回答“開到北京去”,B問“開到北京去找誰”,A回答,“開到北京去找某某小朋友”。在這個語言游戲中,句式富有韻律感,幼兒之間你問我答,趣味性強。此外隨著幼兒對地理名詞“北京”“上?!薄扒鄭u”“桂林”的描述,和“去找某某小朋友”,語言游戲不僅豐富了孩子們對地名的掌握,也增強了幼兒間的互動,語言表達技能得到提高。
(五)刺激感官,深化語言感知
感官教育指的是通過刺激幼兒的感覺器官,來促進幼兒的綜合智力發(fā)展,也包括基本的語言能力。幼兒處于敏感期,對于感官上的刺激有非常深刻的印象。目前,以多媒體為主的現(xiàn)代助學手段已經(jīng)普及,并且在學習實踐中有極大的應用價值。教師可以抓住這兩點,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將先進的多媒體技術(shù)應用于語言學習活動中,篩選合適的多媒體素材來對刺激幼兒的感官,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六)有效互動,強化語言思維
語言學習不僅僅停留在語法、解讀等理論層面,最重要的是實踐層面的“說”。培養(yǎng)語言能力最直觀的方法就是多使用語言,增強與他人的交流和溝通的頻率。而在幼兒園內(nèi),與幼兒交流最多的自然是教師,教師應該注重每一次與幼兒的互動,多傾聽幼兒的想法,感知幼兒的語言能力,及時彌補幼兒的交流缺陷。
總結(jié):綜上所述,教師一定要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制定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水平的語言活動,讓幼兒能夠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調(diào)動幼兒的語言表達積極性,有效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提升幼兒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完整性、豐富性。
參考文獻:
[1]姚逸文.試論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問題及對策[J].文理導航(上旬),2021(12):87-88.
[2]陸杰.創(chuàng)設(shè)語言環(huán)境,有效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J].文理導航(下旬),2021(11):91-92.
[3]王悅.淺談幼兒園語言學習活動的實踐探索[J].新教育,2021(3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