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淞 范小婷
不寐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的一種病證,輕者入睡困難,重者徹夜不眠,常伴有頭痛、頭暈、多夢、記憶力下降等癥,甚至影響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加,不寐的發(fā)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據(jù)調查,我國成年人失眠發(fā)生率高達38.2%[1]。近年來,筆者在臨床中運用壯醫(yī)經筋療法調治不寐患者,屢屢獲效,明顯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古人云“理事不二”,有其事,必有其理。筆者從壯醫(yī)“三道兩路”理論切入,淺析壯醫(yī)經筋療法調治不寐的機理,為不寐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三道兩路”是壯醫(yī)學理論體系中的核心理論,也是壯醫(yī)認識疾病的生理病理觀。壯醫(yī)理論認為,“三道兩路”通暢,人體自身和人與大自然即可達天、地、人三氣同步;若“三道兩路”阻塞或調暢失度,則直接影響“三氣”同步,機體從而百病由生[2]。可見,“三道兩路”失調,臟腑失和,三氣不能同步,是導致疾病的根本,不寐亦不例外。
人體得以消化吸收之通道,壯醫(yī)稱為“谷道”(壯語稱“條根埃”),主要是指食道和胃腸。飲食水谷進入人體得以消化吸收,有賴于“谷道”的功能正常發(fā)揮?!端貑枴つ嬲{論篇》曰“帝曰: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皆何臟使然?愿聞其故。岐伯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調查顯示,不寐在臨床中患脾胃病者約占13.6%[3]。68%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50.2%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存在睡眠障礙[4]。脾胃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傷則百病由生,晝精夜瞑同樣依賴于脾胃功能的正常運化,故有“胃不和則臥不安”之說。因此,谷道(胃腸)的功能正常與否,關乎睡眠質量的好壞。反之,暴飲暴食、挑食、飲食不節(jié)等,均可引起谷道失和,氣血生化乏源,導致心神失養(yǎng)以致夜不安寐??梢姡鹊朗Ш?,是導致臥不安的關鍵因素。
人體之氣與大自然之氣相互交換的通道,壯醫(yī)稱為“氣道”,進出于口鼻,其交換樞紐臟腑為肺。肺主氣,司呼吸。氣的正常運行,依靠于肺臟宣發(fā)功能的正常發(fā)揮?!鹅`樞·邪客篇》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臥出者……厥氣客于五臟六腑,則衛(wèi)氣獨衛(wèi)其外,行于陽,不得入于陰;行于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滿,不得入于陰,陰虛,故目不瞑”。說明衛(wèi)氣的正常運行,與睡眠的關系密切。而衛(wèi)氣的運行正常,需要肺氣的宣發(fā)肅降功能的調控,反之亦然。如《素問·至真要大論篇》指出,“諸氣膹郁,皆屬于肺”。當肺氣失于宣降,氣機失調,氣血郁滯,無力推動氣的循行,則衛(wèi)氣循行失常,無法正常入于陰分營養(yǎng)臟腑,導致心神不潛而失眠。因此,氣道失調,是導致目不瞑的重要因素。
壯醫(yī)認為[5],水道與谷道同源而分流,在吸取水谷精微營養(yǎng)物質后,主要排出汗、尿,調節(jié)樞紐臟腑為腎與膀胱?!毒霸廊珪げ幻隆分赋?,“真陰精血之不足,陰陽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說明腎精充足,腦髓得養(yǎng),則睡眠正常。反之,腎陰虧虛,腦髓不足,易被邪擾引起腦神逆亂,則不能主持神明,以致發(fā)生失眠。如老年人腎氣漸衰,固攝無權,出現(xiàn)尿多、尿頻,在夜間直接影響睡眠。可見水道失利,是引起神有不安的又一個因素。
壯醫(yī)認為,龍路、火路是機體兩大通路,兩路暢通,機體則表現(xiàn)為健康的狀態(tài)。壯醫(yī)理論認為,不寐與龍路、火路運行失調,臟腑功能紊亂,“巧塢”失養(yǎng)密切相關。《素問·骨空論篇》記載,督脈分支“上額交巔上,入絡腦”,說明督脈與腦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澳X為髓?!薄澳X為元神之府”,人體一切神氣活動都受其支配。因此,督脈暢通,“巧塢”得以氣血濡養(yǎng),故“元神之府”安和。反之,督脈為病,陽氣運行失調,心腦功能紊亂,“巧塢”失養(yǎng),則容易導致不寐。因此,兩路失通,“巧塢”失養(yǎng),也是導致不寐的另一個因素。
壯醫(yī)經筋療法是在壯醫(yī)理論的指導下[6],遵循以痛為腧、以灶為腧和以節(jié)為腧的選穴原則,運用壯醫(yī)理筋手法、固灶刺筋法、循筋拔罐法等綜合治療手段,從局部對機體進行整體調理,調暢“三道兩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從而恢復機體的內外平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壯醫(yī)經筋療法調暢谷道,關鍵在于疏通腹部的經筋灶結,以弓鉗手法,采用切撥胃腸在腹部經筋。谷道密切相關臟腑經筋循經過腹,根據(jù)“經絡所過,主治所及”的原理,故運用壯醫(yī)經筋療法,疏通腹部經筋灶結,達到調暢谷道的目的,從而氣血生化有源,五臟六腑得之充養(yǎng),寐可安臥。樊煒駿等[7]應用津沽臟腑推拿手法對受試者進行腹部推拿,按腹、揉腹、摩腹,實驗結果證實腹部推拿組的療效明顯。沈小淞等[8]運用壯醫(yī)經筋療法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相對于常規(guī)推拿手法取得了更好的療效,提示運用壯醫(yī)經筋療法作用于腹部經筋灶結,進而達到調暢谷道的目的。對于腹部固結難解的筋結病灶,可予經筋療法結合拔罐、藥物等治療,使谷道得到根本疏通。如高建輝等[9]選取60例不寐患者在做腹部理筋手法配合走罐,經過14天的治療,總有效率93.3%,提示腹部理筋手法配合走罐治療不寐效果明顯。黃偉昌等[10]用腹部穴位推拿配合中藥治療93例頸源性失眠的患者,效果顯著。以上臨床案例的應用,無不顯示出通過按摩腹部進而調理谷道(脾胃),可有效地調治不寐。
壯醫(yī)認為,人體生命以氣為原,以氣為要,以氣為用,有了疾病則以氣為治?,F(xiàn)代研究當中,也有不少研究從肺臟論述不寐的發(fā)生機制[11]。肺氣不足,不能養(yǎng)魄,魄失所養(yǎng),故致失眠。此外,臨床上肺癌患者常伴有失眠癥狀,這是因為肺癌患者存在壓迫、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導致睡眠質量下降,繼而引起失眠[12-13]?!端貑枴れ`蘭秘典論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輔之官,治節(jié)出焉”。肺與心同居上焦,生理功能密切相關,肺對心主神明司睡眠也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壯醫(yī)經筋療法通過疏通肺經筋達到調暢氣道的作用。以弓鉗手法,采用切撥肺經筋;切按肺經筋鎖骨筋區(qū)穴、肩前及上臂內上側筋區(qū)穴;揉抹肺經筋肘部內上側筋區(qū)、前臂內上側筋區(qū)穴等進行治療,使筋結病灶得以初步松解,已達到疏通氣道的目的。本法通過調暢氣道肺主氣,司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氣,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氣結合成宗氣,而宗氣貫心脈行氣血。心血得暢,心有所養(yǎng),心舍穩(wěn)健,則神志安定。
壯醫(yī)經筋療法調暢水道,重點在于疏通腰部經筋。腰為腎之府,同時腎、膀胱的經筋皆過腰部,可以通過疏通腰部的經筋病灶,達到調暢水道的目的。以弓鉗手法,切按腰脊旁肌筋,重點切撥腰部筋結病灶;揉抹膀胱經筋腘筋區(qū)、大腿后側筋區(qū)等進行治療,使筋結病灶得以松解。陳氏[14]發(fā)現(xiàn)圍絕經期失眠病位在肝腎為多,臨床治療上多以補腎填精治本,兼以寧心養(yǎng)神、重鎮(zhèn)安神等對癥治療收效明顯。邵氏[15]亦強調肝腎陰虛是圍絕經期期不寐的主要病機,提示圍絕經期不寐與腎功能的病理變化密切相關??梢?,通過壯醫(yī)經筋療法,疏通水道作用,進而振奮腎陽,以溫養(yǎng)心神,心腎交通,睡眠才能正常。
壯醫(yī)認為,龍路、火路具有調理各經氣血陰陽,終達經絡通暢、氣血調和、陰平陽秘之目的。壯醫(yī)經筋療法疏通龍路、火路,氣血暢通,“巧塢”得以濡養(yǎng),神安能寐。以弓鉗手,用拇指的切撥顳筋區(qū)、切按枕筋區(qū)等理筋手法,使病灶的硬結得以松解、舒筋活絡。疏通龍路、火路,進而達到調暢氣血的目的,“巧塢”恢復氣血的濡養(yǎng),睡眠復歸正常。唐宏亮等[16]選取80例不寐患者隨機分為樞經推拿組與藥物組各40例,樞經推拿組選取掃散足少陽膽經、按揉陽白、本神、頭臨泣、正營、承靈、率谷、風池等穴,治療結束后,提示樞經推拿治療不寐效果較優(yōu)。梁晶等[17]通過對以頭部為主的多穴位按揉治療,治療后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進行評估,進而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顯示推拿療法可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質量、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等。研究發(fā)現(xiàn),“頭為諸陽之會”表明百會可以達到潛陽入陰、安神寧心的作用[18]。說明從“兩路”論治,正合不寐之病機??蛇_到通調龍路、火路,疏筋緩急,調和氣血,恢復平衡之目的。
良好的睡眠是人體健康的關鍵,而壯醫(yī)認為,“三道兩路”暢通,人體之氣必須與天地之氣保持同步協(xié)調平衡,人體才能保持良好的睡眠。本文基于壯醫(yī)“三道兩路”的理論指導下,運用壯醫(yī)經筋療法疏通“三道兩路”,使臟腑功能恢復正常、相互溝通,人體氣血均衡,達到治療不寐的作用。壯醫(yī)經筋療法簡便廉驗,患者依從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