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畏愛”成詞考
——兼論辭書編撰中的疏失

2021-01-07 17:20蔡克爛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7期
關鍵詞:大辭典大詞典山海經(jīng)

蔡克爛

《漢語大詞典》收有“畏愛”這一詞形,將其分為兩個詞條。第一個詞條為“畏愛”,釋義為敬佩愛戴。首兩證為:《禮記·曲禮上》:“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薄稏|觀漢記·秦彭傳》:“春秋饗射,升降揖讓,務禮示民,吏民畏愛,不敢欺也?!钡诙€詞條為“畏2愛”,釋義為威嚴和仁愛。引兩條例證:唐白居易《御功臣之術》:“恩榮并加,畏愛相濟。”宋范仲淹《奏乞陜西主帥帶押蕃部使》:“今來環(huán)州種世衡、原州蔣偕,撫馭蕃部,最有畏愛,緩急可以呼集使喚,欲乞朝廷先授此二人兼管轄蕃部使?!薄稘h語大詞典》認為“畏2”讀為wēi,通“威”[1]1313。

《中文大辭典》也收錄有“畏愛”一詞,釋為畏憚而敬愛之也。首引《禮記·曲禮上》為例,次引《左傳·襄·三十一年》:“君有君之威儀,其臣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有其國家。”次引《后漢書·伏湛傳》:“吏人畏愛,則而象之。”末引白居易《御功臣策》:“恩榮并加,畏愛相濟。下無貳志,上無疑心。”[2]9507①《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一作《御功臣之術》。

由上可知,《漢語大詞典》將《中文大辭典》的“畏愛”分為了兩條,二者孰更合理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考察“畏愛”的成詞過程,并探討其詞義演變情況。另《中文大辭典》收有“偎愛”一詞,與“畏愛”亦有關聯(lián),筆者將在下文一并討論。

一、“畏愛”的成詞

雙音詞“畏愛”是由短語“畏愛”演變而來,短語“畏愛”的形成經(jīng)歷了一個由形合短語到意合短語演變的過程。

(1)君有君之威儀,其臣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有其國家。(《左傳·襄·三十一年》)

(2)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禮記·曲禮上》)

“畏而愛”是一個形合短語,“而”有表承接的作用,動詞“畏”“愛”有時間先后的差別。

《左傳》這一條后面緊接著有“《周書》數(shù)文王之德曰:‘大國畏其力,小國懷其德’,言畏而愛之也?!保?]4378(1)中的“畏”當作畏憚解,“愛”當作親愛解?!吨形拇筠o典》釋義不誤。

(2)中的“狎”字鄭注曰:“近也。謂附而近之。”義為親近。“畏”字鄭注曰:“心服曰畏。曾子曰:‘吾先子之所畏?!保?]2661此“畏”義為敬服?!搬蚨础绷x為親近而敬重,根據(jù)對文,則“畏而愛”義為敬服而親愛。《漢語大詞典》釋義不誤。

由(1)(2)可以看出,“畏”由畏憚義引申出敬服義。

(3)春秋饗射,升降揖讓,務禮示民,吏民畏愛,不敢欺也。(《東觀漢記·秦彭傳》)

(4)(伏湛)前在河內(nèi)朝歌及居平原,吏人畏愛,則而象之。(《后漢書·伏湛傳》)(此條是化用的《左傳》,但是意思卻發(fā)生了變化。)

最遲在東漢靈帝時,形合短語“畏而愛”演變成了意合短語“畏愛”。這符合“距離相似性原則”“在動詞并列短語中,意合一類的并列項在概念上的距離也比形合的一類更近”,為“畏愛”的成詞提供了初步的可能[4]108。此時“畏愛”是一個并列式動詞短語,義當同《禮記》作“敬服而親愛”,(3)(4)可以看作是省略了動詞賓語“之”。因為《后漢書》中還存在“畏而愛”的形式,且其順序還沒有固定下來。

(5)安少傳良學。為人嚴重有威,見敬于州里。初為縣功曹,奉檄詣從事,從事因安致書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郵驛,私請則非功曹所持?!鞭o不敢受,從事瞿然而止。后舉孝廉,除陰平長、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愛之。(《后漢書·袁張韓周列傳》)

(6)忠為人寬濟有度量,但詼啁大笑,忿怒不形于色。然處事能斷,威恩并立,是以蠻夷畏而愛之。及卒,莫不自致喪庭,流涕盡哀,為之立廟祀,迄今猶在。(《三國志·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7)論曰:昔楚頃襄王問陽陵君曰:“君子之富何如?”對曰:“假人不德不責,食人不使不役,親戚愛之,眾人善之。”若迺樊重之折契止訟,其庶幾君子之富乎!分地以用天道,實廩以崇禮節(jié),取諸理化,則亦可以施于政也。與夫愛而畏者,何殊間哉!(《后漢書·樊宏陰識列傳》)

“畏愛”后還可以帶賓語。

(8)后出為九江太守,定封陵鄉(xiāng)侯。統(tǒng)在郡亦有治跡,吏人畏愛之。卒于官。子松嗣。(《后漢書·梁統(tǒng)列傳》)

(9)(法雄)善政事,好發(fā)擿奸伏,盜賊稀發(fā),吏人畏愛之。南陽太守鮑得上其理狀,遷宛陵令。(《后漢書·張法滕馮度楊列傳》)

此時我們還不能說(8)(9)中的“畏愛”已經(jīng)成詞,它應該還是短語狀態(tài),“畏愛之”猶言“畏之愛之”,只是“畏”后面帶了一個零形賓語。董秀芳認為:“如果V1和V2都是單音節(jié),二者就構成一個韻律詞,有了詞匯化的可能,而其后的賓語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其詞匯化的進程。一方面帶賓語是動詞的原型特征,賓語的存在保證了這個韻律詞的動詞性。另一方面,根據(jù)句子的普通重音指派原則,動詞是賓語的重音指派者。由于兩個動詞支配的賓語具有相同的所指,而且第一個動詞后未出現(xiàn)有形賓語,這樣就促使人們將兩個在線性順序上鄰近的動詞組合理解為一個單一動詞,即將其作為一個單一的重音指派者,從而滿足一個句子一個重音以及一個重音指派者的要求。加之V1和V2在語義上的接近,使得二者的詞匯化具有語義上的基礎。因此在帶賓語結構里 V1和 V2最終被壓縮成詞?!保?]114-115無論是形態(tài)、線性順序還是語義上,“畏愛”都符合條件,具有了成詞的可能。

此后,“畏愛”不帶賓語和帶賓語的“畏愛之”這兩種情況長期共存。多出現(xiàn)在史書中,表示對善于治理之人(主要指善于吏事之人)的贊許。

(10)安豐王猛,字季烈。太和五年封,加侍中。出為和龍鎮(zhèn)都大將、營州刺史。猛寬仁雄毅,甚有威略,戎夷畏愛之。薨于州。贈太尉,謚曰匡。(《魏書·文成五王列傳》)

(11)肅宗初,除青州治中,后為司空騎兵參軍,又兼司徒戶曹。出為濟州輔國府司馬,刺史高植甚知之,政事多委訪焉。遷青州平東府長史,府解,敕知州事。光韶清直明斷,民吏畏愛之。(《魏書·列傳第五十四》)

(12)稚子奕奕,古之畏愛。(常璩《華陽國志》卷第十中)

(13)遷使持節(jié)、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軍事、左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緬留心辭訟,親自隱卹,劫抄度口,皆赦遣許以自新,再犯乃加誅,為百姓所畏愛。(《南齊書》卷四十五 列傳第二十六)

(14)晦,起家蒲州參軍,累為高陵令,治有聲,遷長安令,人畏愛之。(《新唐書》卷九十一列傳第十六)

(15)晙氣貌偉特,時謂為熊虎相。感慕節(jié)義,有古人風。其操下肅壹,吏人畏愛。(《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一 列傳第三十六)

(16)(李)頃性溫雅,不暴虐,凡刺郡統(tǒng)眾,頗有畏愛,及卒,人甚惜之。(《舊五代史》卷九十一晉書十七)

(17)大中祥符二年,以兵部郎中知潭州,遷太常少卿。師道敏于吏事,所至有聲,吏民畏愛。(《宋史》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

(18)明年春,選為益州鈐轄,加領長州刺史。懷德歷官以強干稱,然酗酒多失,將行,別詔戒勗。真宗又面諭之,就遷北作坊使。在劍外,軍民甚畏愛之。(《宋史》卷三百〇九 列傳第六十八)

(19)宗干曰:“盧彥倫何不除此職?子廉之功十倍彥倫,在臨潢十余年,吏民畏愛如一日,誰能及此?!保ā督鹗贰肪砥呤?列傳第十三)

(20)中孚天性孝友剛毅,與弟中彥居,未嘗有間言。喜讀書,頗能書翰。其御士卒嚴而有恩,西人尤畏愛之。葬之日,老稚扶柩流涕蓋數(shù)萬人,至為罷市,其得西人之望如此。(《金史》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

(21)英宗即位,廷議遣文武大臣出鎮(zhèn)守。擢翱右僉都御史,偕都督武興鎮(zhèn)江西,懲貪抑奸,吏民畏愛。(《明史》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22)侯雖小家女,然固慧麗,可棄雅畏愛之,所言無敢違。每出,限以晷刻,過期則詬厲,不與飲食,可棄以此少斂。(《聊齋志異》卷十八《云蘿公主》)

“畏愛”何時真正成詞的呢?筆者認為是在南朝梁之前。例(13)《南齊書》中出現(xiàn)了“為百姓所畏愛”,“畏愛”被置于所字結構。可以說是其成詞的標志。“為……所……”表被動,“畏愛”沒有辦法再補出賓語。到了宋代初期,“畏愛”出現(xiàn)了轉(zhuǎn)類的用法,由動詞轉(zhuǎn)為名詞①唐白居易《御功臣之術》:“恩榮并加,畏愛相濟?!备鶕?jù)“相濟”,我們可以判定“畏愛”是分開來說的,并不能看作成詞。當從《漢語大詞典》以“畏”通“威”為是。。例(16)說李頃“頗有畏愛”,“畏愛”作為“有”的賓語,不可能再是動詞。義為值得人敬佩和愛戴的名聲。董秀芳認為,“如果一個形式從短語變成詞后,句法功能發(fā)生了轉(zhuǎn)移,那么它的詞匯化就是一個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事實;如果一個形式在從短語變成詞的過程中句法功能沒有發(fā)生轉(zhuǎn)移,有時詞匯化的過程就顯得比較隱蔽,不大容易被發(fā)現(xiàn)?!保?]88“畏愛”的詞匯化過程就顯得比較隱秘,從南朝梁到宋初,歷經(jīng)400多年才出現(xiàn)轉(zhuǎn)類的情況。

二、“偎愛”的來源

古籍中另有“偎愛”一詞,有兩個意思:一表示敬服親愛,我們稱之為“偎愛1”;一表示依偎親愛,我們稱之為“偎愛2”?!吨形拇筠o典》有收錄。

(一)偎愛1

古籍中有“偎人愛人”和“不偎不愛”之說。

(23)東海之內(nèi),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之。(《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

(24)劉向稱《禹貢》九州,蓋述《山?!匪洠骸吧甓局瘢巳硕鴲廴?。”郭璞謂之:“天竺,浮屠所興。”雖此之所夷,然萬土星陳于太虛,竟知孰爲華哉?推其“偎愛”之感,故浮屠之化應焉。(《弘明集》卷第三)

(25)伯益述《山海》:“天毒之國,偎人而愛人?!惫眰鳎骸肮胖^天毒,即天竺,浮屠所興。偎愛之義,亦如來大慈之訓矣?!保ā逗朊骷肪淼谌?/p>

郝懿行《山海經(jīng)箋疏》云:“‘愛之’,藏經(jīng)本作‘愛人’,是也?!保?]351郝懿行認為道藏本《山海經(jīng)》作“愛人”是正確的。據(jù)(24)(25)可知,《弘明集》可佐證郝氏之說。

(26)山上有神人焉,吸風飲露,不食五谷;心如淵泉,形如處女;不偎不愛,仙圣為之臣;不畏不怒,愿慤為之使;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不聚不斂,而已無愆。(《列子·黃帝》)

《列子》此處是勦襲《山海經(jīng)》而來。①詳參蔡克爛:《“不偎不愛”考及其相關問題》,文章初稿以題名《“偎人愛之”與“不偎不愛”考——兼論“偎”字產(chǎn)生的時代及成因》載“第六屆文獻語言學國際學術論壇暨第三屆青年文獻語言學學術論壇”會議論文集,修改稿載“中國語言學會第二十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

“偎愛”即由“偎人愛人”和“不偎不愛”縮略而來。郭璞認為是大慈之訓?!吨形拇筠o典》收有“偎愛”一詞,釋為“親愛也”,引《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和《列子·黃帝》為證[2]1139。筆者在《“不偎不愛”考及其相關問題》一文中考證出“偎”作“敬服、敬佩”解,“愛”作“親愛、親近”解②詳參蔡克爛:《“不偎不愛”考及其相關問題》,同①。。

“偎人愛人”后世多有用者。如:

(27)始,邑治是偎人、愛人、矜人。(明·焦源溥《逆旅集·神白龍祠碑》)[6]187

(28)若夫釋典頗嘗游覽,第不存乎因果福利之間,而惟服其偎人愛人之說。(清·黎元寬《進賢堂稿·大安寺募疏》)[7]596

(二)偎愛2

元明以后文獻中開始出現(xiàn)表“依偎親愛”義的“偎愛”。

(29)【玉嬌枝】燭花無賴,背銀缸暗擘瑤釵。待玉郎回抱相偎愛,你此要些腔兒。顰蛾掩袖低回。他喚你,不可就應他。(《六十種曲·紫簫記上》)

(30)(謝蓮湖)性尤篤摯,溫清抑搔,既有以博堂上歡而偎愛同氣,推多取少,有張君游之風,雖斷斷微隙不形于始終。(《養(yǎng)素堂文集》卷二十六)

“偎”有“依偎”義首見唐溫庭筠《南湖詩》“野船著岸偎春草”,《王力古漢語字典》認為“偎”是后起詞[8]40??芍百藧?”和“偎愛2”是一組同形詞,它們實際上是兩個詞。

我們發(fā)現(xiàn)表“大慈之訓”的“偎愛1”與表“敬佩愛戴”的“畏愛”意思好像差不多,那么這二者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三、“偎愛1”與“畏愛”的關系

《弘明集》中的“偎愛”一詞出自《山海經(jīng)》中的“偎人愛人”?!逗朊骷氛J為其與佛教有關。筆者在《“不偎不愛”考及其相關問題》一文中認為“偎”本作“畏”,“偎”是魏晉以后所造之字。檢《大正藏》同時期語料,無“偎愛”一詞,卻有“畏愛”,似乎并未成詞,共有兩例:

(31)南無無畏愛佛。(元魏 菩提流支譯:《佛說佛名經(jīng)》第四,T14-133c③本文所引佛典文獻標注格式為:“T”指《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日]大正一切經(jīng)刊行會1934年刊行。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影印版),“-”前后的數(shù)字分別表示冊數(shù)和頁數(shù),a,b,c表示上、中、下欄。)

(32)求盡塵欲使無有余,度生死岸惡畏愛欲,則為魔業(yè)。(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魔逆經(jīng)》第一,T15-116a)

又有“愛畏”一例:

(33)得脫于愛畏,無有諸悕望,勇健離疑者,則能得常處。(元魏 瞿曇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jīng)》第四十五,T17-269b)

以上三例的“畏愛/愛畏”為畏懼和貪戀,是佛教的兩種欲望,為名詞并列短語④此處蒙北京語言大學人文社科學部梁慧婧老師告之,特此感謝!。

因此我們可以說《山海經(jīng)》中的“偎(畏)人愛人”與佛教無關,《弘明集》大概是受到魏晉佛學的影響而附會成說。

《山海經(jīng)》“偎(畏)人愛人”。郭注云:“偎亦愛也?!焙萝残小渡胶=?jīng)箋疏》:“《列子》云:‘列姑射山,有神人,不偎不愛,仙圣為之臣’義正與此合。袁宏《漢紀》云:‘浮屠,佛也;天竺國有佛道,其教以修善慈心為主,不殺生?!啻肆x也。”[5]351郝氏認為“愛”“偎”都是佛教的仁愛、慈悲之義,其說蓋本之《弘明集》。

筆者認為“偎(畏)愛1”當同第一部分討論的史書中的“畏愛”,“偎(畏)”表敬服,“愛”表愛戴;“偎(畏)愛”與“畏愛”同義,都表示敬佩和愛戴。

四、辭書編撰問題探討

基于“畏愛”這一個詞,我們發(fā)現(xiàn)《漢語大詞典》在詞條編撰中主要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書證釋義判定錯誤?!稘h語大詞典》相對于《中文大辭典》而分出“畏2愛”這一個義項是值得肯定的(這里著眼于其釋義的準確性而言,我們并不贊同“畏2愛”是一個詞)。但是其引用的第二個例子《奏乞陜西主帥帶押蕃部使》:“今來環(huán)州種世衡、原州蔣偕,撫馭蕃部,最有畏愛,緩急可以呼集使喚,欲乞朝廷先授此二人兼管轄蕃部使”則有誤。根據(jù)“畏愛”在史書中的用例可知其義當為值得人敬佩和愛戴的名聲。如例(16)中“頗有畏愛”。且二例時代也相仿更是一個明證。

其二,最早用例有誤?!稘h語大詞典》收《禮記·曲禮上》例,《中文大辭典》收《禮記·曲禮上》和《左傳·襄·三十一年》例均不確?!抖Y記》《左傳》中“畏愛”并未成詞,不應收入?!稏|觀漢記·秦彭傳》才是最早用例,《中文大辭典》引《后漢書·伏湛傳》不確,無論是書證時代還是釋義上均有誤。當然如果是基于指引讀者溯源窮流便當保留《禮記》《左傳》二例,但是也應該作出說明,以免誤導使用者。

其三,詞類漏收。《漢語大詞典》只收錄了“畏愛1”的動詞義,漏收其名詞義??梢哉f是沒有仔細考察書證所致。

其四,詞項誤收。“畏2愛”并未成詞,“畏(威)”“愛”是并列結構,二者只是語境中的臨時組合,可以說連短語都算不上。

其五,相關詞語缺收?!逗朊骷分械摹百耍ㄎ罚?”作為一個專有詞匯,承載著《山海經(jīng)》和《列子》的思想,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如:《逆旅集》《進賢堂稿》例),也應該一并列出,并注明其與“畏愛”的關系?!吨形拇筠o典》收錄有“偎愛”一詞,然包括《漢語大詞典》在內(nèi)的國內(nèi)大型辭書都未收錄此條,不可說不是一大遺憾。

以上五個問題都與編撰者對“畏愛”一詞的成詞過程和詞義演變情況掌握不全有關。華學誠先生認為現(xiàn)有詞典中有兩個最為突出的問題:一是義項的確立存在很多問題,二是義項的描述沒有歷史層次[9]24-25。這同樣與編撰者對成詞過程和詞義演變情況掌握不全有關。正值《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修訂之際,有鑒于此,筆者認為《漢語大詞典》的修訂者要特別注意此類問題。當然這也要有賴于廣大語言文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猜你喜歡
大辭典大詞典山海經(jīng)
山海經(jīng)里說了什么
敦煌藏文文獻P.T.2第一部分譯注
《漢語大詞典》“籀”釋義辨證
山海經(jīng)夫諸
《漢語大詞典·火部》書證斷句獻疑
馮其庸的主編圖書
陸谷孫請人“找茬”
陸谷孫請人“找茬”
《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纂工作座談會會議紀要
謝亭送別
建德市| 漠河县| 诸城市| 深圳市| 普兰店市| 朝阳区| 綦江县| 平潭县| 玛多县| 奉新县| 泾川县| 扬州市| 巴马| 青浦区| 宁化县| 奉新县| 固始县| 贵港市| 宾阳县| 老河口市| 拉孜县| 商南县| 双江| 商洛市| 文山县| 隆回县| 乌拉特中旗| 长治县| 石河子市| 宁明县| 汽车| 盐源县| 宜宾县| 萝北县| 定西市| 开化县| 榆中县| 唐海县| 容城县| 塔河县| 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