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芬萍,呼興華,李耀輝,高 原,范增慧,王曉琳,周永學
(1.陜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03;2.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陜西 咸陽 712046)
在我國醫(yī)學史上,唐代醫(yī)家孫思邈被稱為第1位麻風病專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與《千金翼方》(總稱《千金方》)中總結了唐代以前有效治療麻風病的經驗,認為本病的病因病機主要是由體虛外感風邪癘毒,治療用藥以解毒殺蟲、祛風、清熱除濕為主,根據(jù)病情采用口服、外涂、洗浴、浸湯等多種治療方法,強調服藥后飲食禁忌的重要性,并且注重生活方式調攝、傳染病的預防,率先在山中設置病床對麻風病患者進行隔離治療,不僅使患者遠離世俗的歧視和排斥,還防止了麻風病的傳染。
不同歷史時期我國醫(yī)家對麻風病的定義和解釋略有不同,有“癘、厲、大風、癩疾、惡疾”等,因其描述的癥狀與現(xiàn)代醫(yī)學所定義的麻風病類似,后世學者大多將其歸為麻風病范疇[1]。自《戰(zhàn)國策》中記載殷商時“箕子漆身為厲,以避殺身之禍”始[2],《論語》《黃帝內經》《山海經》《神農本草經》中漸有對麻風病癥狀、病因病機和治療的論述,隋以后的中醫(yī)典籍如《諸病源候論》《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解圍元藪》《瘋門全書》等,對麻風病的認識則更加系統(tǒng)和全面化。但如果從學術地位、理論水平、臨床技術的高度審視,我國唐代著名醫(yī)家孫思邈對于治療麻風病所做出的貢獻較大。筆者通過匯集孫思邈《千金方》中相關章節(jié),結合后世醫(yī)家的認識與理解,揣其中要點歸納如下,供臨床應用參考。
麻風病作為一種古老的傳染病,大量的史學、醫(yī)學典籍皆對其有記載。《五十二病方》將麻風病稱為“冥病”,一曰麻風病人如活死人一般,二曰麻風病變表現(xiàn)如蟲噬植物一般[3-4]。《內經》稱麻風病為“癩風”“大風”“癘”,原文記載“風寒客于脈而不去名曰癩風”?!堕L刺節(jié)篇》曰:“病大風,骨節(jié)重,須眉墮,名曰大風?!薄讹L論篇第四十二》:“癘者,榮氣熱跗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也,皮膚瘍潰”[5]。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記載了一則麻風病診斷的醫(yī)案:某里典甲詣里人士五( 伍) 丙,告曰:“疑癘,來詣”,將麻風病稱為“癘”[4]?!渡褶r本草經》記載了麻風病治療相關藥物,如“鍛石主癩疾,天雄主大風,巴戟天、姑活主大風邪氣,枳實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蘭茹除大風”,將麻風病稱為“癩疾”“大風”[6]。巢元方則將其記載為“大風、惡風、癩”。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將麻風稱為“惡疾”“大風”。直到宋朝官修《太平圣惠方》, 正式提出麻風病一詞,曰:“治大風癩、頑麻風病、紫點、白癜,宜服此方”[4]。由此可見,麻風的病名由“癘”“冥病”“癩風”到“惡疾、大風”,包含復雜的社會文化、歷史因素,對其每一階段所蘊含的真實意義,需結合歷史進一步考證辨析。
麻風最早在《黃帝內經》中被稱為“癘風”,《素問·風論》有言:“癘者,有榮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于脈而不去,名曰癘風”[5]?!饵S帝內經》中關于風病的記載約50余種,認為“風為百病之長,風之傷人,其病各異,其名不同”[7],如《素問·骨空論》說:“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素問·風論》篇又提及五臟六腑之風狀,如“癘風、漏風、首風、肝風、心風、脾風、胃風、泄風”等,所論風病多以外風為主,兼及內風[8]?!秲冉洝分螅t(yī)家對于內風外風皆有爭論,唐宋以前醫(yī)家多以“外風、內虛邪中”立論,唐宋以后,則以“內風、本虛自中”學說為主[9]。孫思邈遵循《內經》“風病”的概念,提出“風為人體之常氣、風氣不調,百病叢生”,既強調外風,又注重內風,但也未明顯分別外風、內風[10]?!肚Ы鸱健分袑O思邈將麻風病論為“惡疾大風”,并在“耆婆篇”指出疾風有404種,總而言之,不出五種,即是五風所攝,根據(jù)臟腑辨證分為“青、赤、黃、白、黑”五風[11],《說文解字》釋:“風,從蟲,凡聲。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由此延伸出麻風的病因病機以“風蟲”學說為主[12]。
《內經》認為麻風的病因病機以“癘風,風寒之邪客于血脈衛(wèi)氣”為主[5],隋代巢元方在《內經》基礎上,提出“毒蟲”之說,認為“五風化五蟲”,指其癥狀變化多端。孫思邈繼承前人關于“癘風”的認識,從“風、蟲”之說,強調麻風病系“熱濕”致病,設“惡疾大風”與“耆婆治惡病”篇對麻風病進行專門的論述。
孫思邈所處的時代內外交流頻繁,印度醫(yī)學隨佛教傳入我國,引用印度醫(yī)學“地水火風 ,和合成人”的“四大”學說[13],匯通《黃帝內經》中五行學說、臟腑學說、皮部、經脈理論認為“風合五臟,五風即黃風、青風、白風、赤風、黑風,五風生五蟲,若食人脾,語變聲散;若食人肝,眉脫墜落;若食人心,滿身生瘡;若食人肺,鼻柱崩倒,鼻中生息肉;若食人腎,耳鳴啾瞅,或如車行雷鼓之聲;若食人皮、皮膚頑痹;若食人筋,肢節(jié)墜落”[14],生動形象的描述了“蟲”邪侵襲人體不同部位的臨床表現(xiàn)。黃風即脾風,脾發(fā)聲為歌,蟲襲脾臟則說話聲音嘶??;青風即肝風,足厥陰肝經上行連接于目出于額,若蟲襲肝臟,則眉毛脫落;赤風即心風,心主血脈,屬火,心火亢盛,則血脈營血受擾,熱為火之漸,熱盛迫血妄行,外熏蒸肌膚而生瘡;白風即肺風,鼻為肺之外候,肺氣通于鼻,蟲襲肺臟,其臟有熱,則鼻氣不和,津液壅塞,停結鼻內,可見鼻梁塌陷或變生息肉;黑風即腎風,腎為先天之本,藏五臟六腑之精,腎氣調和,則耳聞而聰,蟲襲腎臟,腎氣不足,則可出現(xiàn)耳鳴如蟲的細小叫聲,或如車輪滾動、擊雷打鼓之聲;蟲襲皮膚,則皮膚麻木,不知痛癢;蟲襲筋,筋受風熱則馳縱,出現(xiàn)四肢關節(jié)下垂,或肢節(jié)墜落。至于“惡風”的起因,多由患者用力過度、飲食失常、房事不節(jié)而致汗孔開泄引起臟器虛衰,加之氣候失常,冷熱交替,或濕地而臥,外邪流入五臟、通徹骨髓,誘發(fā)此病。體現(xiàn)“蟲”之生成離不開“濕、熱”邪之外部因素,此所謂“虛風因濕,和合生蟲”。病理研究發(fā)現(xiàn)麻風桿菌主要侵犯人體皮膚及周圍神經,嚴重者可累及深部組織及內臟器官[15]。這與孫思邈早年提出的麻風病起病多因感受“熱與濕”之邪,“蟲可食人五臟、皮、筋、甚者入骨髓”之理論相吻合,由此可見孫思邈對麻風病認知理論的先見性與可貴性。
孫思邈在治療麻風病的過程中,主要以解毒殺蟲、祛風、清熱除濕法為主,代表方劑有阿魏雷丸散、苦參消石酒、岐伯神圣散、鍛石酒、蠻夷酒等。同時輔以大白膏外涂改善頑痹,大黑膏外用治療瘡膿潰瘍,浸湯法、洗浴法等促進瘡口愈合、毛發(fā)再生。尤其重視松脂、苦參等藥物的應用,苦參清熱燥濕,“至神良”,煉松脂“絕谷治癩第一”,古籍中曾記載“病士入山,教服松脂,服至百日,須眉皆生”[14]。遼寧省麻風病院曾報導,苦參散(以苦參為主藥)可以輔助治療晚期良性麻風病及早期惡性麻風病體質較弱者[16]。福建省麻風病防治院曾使用松香散改善麻風病患者癥狀[17]。廣東省高州縣衛(wèi)生防疫站用精制松香丸及15%精制松香注射液治療14例麻風病患者(瘤型11例、結核型3例),結果7例顯著進步、6例進步、1例惡化,有2例瘤型患者3個月后細菌轉陰、未見明顯副作用;青島麻風病院用苦參丸治療15例瘤型麻風病,1~2年后1例接近治愈、11例有效、3例無效[18]?,F(xiàn)代醫(yī)家也將松脂和苦參用于治療其他皮膚病如銀屑病、濕疹等[19-20]。由此可見,孫思邈的用藥經驗對后世麻風病乃至其他皮膚病的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孫思邈認為合適的飲食有助于藥效的完全發(fā)揮,在《備急千金要方》卷一“服餌”篇詳細論述了服藥后飲食禁忌,如“凡服藥,皆斷生冷、醋滑、豬犬雞魚、油面、蒜及果實等”[14],并且在其他篇章論述疾病時詳細記錄了服藥后所忌事項。
《千金方》記載“服阿魏雷散,則不得食五辛、豬肉、雞、犬、穢食、臭惡之食,大嗔怒、房室,皆忌之”;“服苦參消食酒,第一忌房室、房室脈通,其蟲得便,病即更加,大怒、大熱,禁食黏食、五辛、生冷、大醋、酪、白酒、豬、魚、雞、犬、驢、馬、牛、羊等肉,皆為大忌,其余不禁”[14]。此處“五辛”即小蒜、大蒜、韭菜、蕓苔、胡荽,皆辛溫之品,易發(fā)風、動氣、助熱,病熱者應忌之[21]。豬、魚、雞、犬肉等筆者認為泛指一切肉類肥甘厚味之品,易傷及脾胃,脾胃失于運化,則濕熱內生或食積生熱,熱邪易促進“蟲邪”對機體的損害?!吧洹敝咐滹?、冷食、未加熱煮熟之品,“黏食”大多指以糯米做成之品如湯圓、麻團、年糕等,“酪”指乳制品,此三味皆為黏滯不易消化之品,易傷中陽,阻礙脾胃運化,生痰濕、助邪熱,使正氣不能完全抗邪,延誤病情。大醋,酸溫偏澀,易滯澀阻氣、壅塞氣機、妨礙臟腑運化功能。“白酒”助邪熱?!胺x食、臭惡之食”指霉變,有臭惡氣味的食物。這里主要體現(xiàn)了孫思邈講究飲食衛(wèi)生的思想。禁大怒,不良的情志因素會影響機體臟腑功能,阻礙疾病的康復。禁房事,因為房事使脈通,蟲得其精液則使病情加重。
以上服藥后禁忌,孫思邈多從麻風病的病因病機考慮,他認為麻風病的生成離不開“濕、熱”兩邪,而內傷飲食則生胃火,暴怒則生肝火,房勞則生腎火,內火熾盛,火動血熱,挾風而為風火,挾濕則為濕熱,熏腐肌膚,加重“蟲”邪對臟腑的損害,因此服藥后應忌之[22]。
《千金方》收集了唐以前各醫(yī)家“疫病”防治的理論思想,隋唐時期受佛教等宗教因果報應觀念的影響,將麻風病賦予“鬼神”學說,認為本病因鬼神或天命之懲罰所致,或是因為前世干了壞事,今世遭到報應;或者祖輩的惡行應在子孫身上所致,并未對麻風病的防治有科學的對待,使得麻風病患者甚至親屬,遭受嚴重的社會歧視和偏見,筆者認為這與當時人們對自然現(xiàn)象缺乏認識有關。《備急千金要方·惡疾大風》所載:“余以貞觀年中,將一病士入山”[14],孫思邈率先在山中設置麻風病床是防止麻風病傳染的重要手段,類似現(xiàn)代的“隔離”法。“隔離”法的意義包括:一方面保證了遠離世俗外界的偏見,體現(xiàn)一種避世的思想;另一方面,山中環(huán)境清新、無穢濁之氣,可進一步防止麻風病的傳染,有利于疾病的恢復;最后,孫思邈當時已經觀察到有些麻風病患者“愛戀妻孥,系著心髓不能割舍,直望藥力,未肯近求諸身”[14],而在山中治療可絕其嗜欲,斷其所好,有助于疾病的預后??傊?,孫思邈當時已認識到環(huán)境隔離對疫病發(fā)生的關鍵作用,對目前中醫(yī)藥防疫思路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價值。
麻風病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染病,所涉及的不僅是醫(yī)學問題,還有復雜的社會文化因素?!肚Ы鸱健分袑O思邈關于麻風病的病因學認識,以風、蟲之邪為主,強調熱和濕為致病重要因素;治療方面,以苦參、松脂最為常用,重視藥后調理;注意飲食宜忌,巧用單方、簡易方,率先將麻風患者引山“隔離”治療。當時因宗教的盛行,出現(xiàn)了大量寺院醫(yī)學,各州府設立了諸多如“癘人坊”類的傳染病院,為我國最早的隔離設施,而根據(jù)世界醫(yī)學史記載,西方最早的麻風病院約建于十字軍東征時,較孫思邈所處時期至少晚了4個世紀。由此可見孫思邈提出的“隔離”治療思路對后世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意義?,F(xiàn)代醫(yī)家在臨床上對《千金方》治療麻風病方藥的發(fā)揮較多,如松香散、掃風丸、苦參散等,治則上尤其重視解毒祛風、清熱利濕。時至今日孫思邈治療麻風病的治法、方藥仍然為臨床診療提供了理論及實踐依據(jù)。
《千金方》中“疫病”病因病機學說、防治結合思想,得到了較多的借鑒與使用。孫思邈對于疫病病機和防治認識,廣泛地影響著后世醫(yī)家,并推動了現(xiàn)代中醫(yī)疫病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