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
“氣”在中國文化中是首屈一指、最為重要的基本范疇。
中醫(yī)講“氣”,至今有氣功。占卜講“氣”。輿地、命數(shù)講“氣”。哲學講“氣”。文學當然也講“氣”,曹丕說,“文以氣為主”。藝術講“氣”,六朝以“氣韻生動”為繪畫的第一標準。但是,“氣”到底是什么?至今沒有清楚的界定,是物質嗎?它卻是一種生命力。是精神嗎?它又總與物質相聯(lián)系。
曹丕講的文“氣”,就與身體的先天氣質相關,是“父兄不能移之子弟”“不可力強而致”的。晚清譚嗣同說:“夫浩然之氣,非有異氣,即鼻息出入之氣,理氣此氣,血氣亦此氣,圣賢庸眾皆此氣”,可見它確與生理呼吸有關。而詩文中的“氣貫”“氣斂”等,也的確與句法、聲調、結構的朗讀、默讀從而在創(chuàng)作中欣賞中生理上的呼吸節(jié)奏、快慢、韻律有關。但它又不是簡單的生理呼吸功能所能解釋或概括的。
后世詩文藝術中講求的種種“氣勢”“骨氣”“運骨于氣”等,都與主體的理性修養(yǎng)如何駕馭感性而成為由意志支配主宰的物質力量有關。
例如,所謂“骨”,經(jīng)常就是靜止狀態(tài)的“氣”,即所謂“骨力”。所謂“勢”,經(jīng)常便是儲藏著能量的“氣”,是一種勢能,如所謂“高屋建瓴,勢如破竹”即是。
總之,文藝講究的陽剛之氣,經(jīng)常與這種氣勢、骨力相關,即它主要不在于外在面貌,而在所蘊含的內在的巨大生命——道德的潛能、氣勢。所以,即使沒有長江大河、高山崇岳、日月光華,它也可以顯露。它是在任何形態(tài)或形象中凝聚了的主體道德——生命力量,這種力量經(jīng)常通過高度概括化了的節(jié)奏、韻律等感性語言而呈現(xiàn)。杜甫的詩,韓愈的文,顏真卿的字,范寬的畫,關漢卿的戲曲等,都如此。
(節(jié)選自《華夏美學》長江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