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杰
摘要:浙江化學選考因復習時間比較緊張,選考卷題型比較穩(wěn)定,題型復習成為復習模式的主流,但實踐中題型復習逐步演變?yōu)榱曨}演練和講解。筆者認為,題型復習是目前實際下的一種有效模式,但復習的本意還是要回歸知識原點,與學生一起共同構建分析問題的思維模型,突破題目格式和設問方式的限制,以達以不變應萬變的復習效果。
關鍵詞:題型復習;化繁為簡;回歸;思維模型
一、2019年選考反思
2019年化學選考結束,學生、教師、家長反響強烈,通過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主要問題集中在部分題目的呈現(xiàn)形式和設問方式發(fā)生較大變化,如14題元素周期表的考查、29題計算要求寫出推理過程、30題要求畫出水分子間的氫鍵、31題實驗裝置圖倒置呈現(xiàn)等等。在此不討論本次試題命制對后幾屆浙江考生對化學學科的選擇比例、對高中一線化學教師崗位影響等問題,就對化學學科本身特點、對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引導,筆者認為是有積極意義的。
1、化學教學面臨的實際問題
2014年浙江省高考改革實行3+3以后,化學學科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在很多學校的實際執(zhí)行中,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相比上一輪改革高一、高二學生課務明顯加重,化學課時有明顯縮水;②學考的地位進一步加強,學考科目考前復習消耗加大,同時每年考試次數(shù)增加,考試消耗精力增加;③選考時間的變化使得選考復習時間緊張,很多學校、考生本著考一門丟一門,各個時段集中攻克某科或某幾科的想法,都突出重視高三第一學期的第一次選考;④選考走班制度在實踐過程中,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如師生交流、作業(yè)收繳、學習氛圍等等。鑒于以上實際,選考復習不再像原來理綜時那般一輪二輪的進行,需要更多的講究實效。
2、題型復習的形成
2015年10月開始到2018年11月,經(jīng)歷了七次選考,自2016年4月開始,試卷題型已基本確立,并逐漸趨向于固化。25個選擇題、4個填空題、3個加試題,每個題號對應考查的具體知識內容、層次,以及題目呈現(xiàn)形式、設問角度都大體相似。基于復習時間的緊迫,過程學習的不到位,以及高考命題的引領,很多學校、老師不約而同的將復習的形式轉向“題型+綜合”,這種形式兼顧知識整合和實際操練,在具體實踐中有其合理性和實效性,尤其是對于高三上的第一次選考效果更是明顯。
3、題型復習到習題演練的轉變
通過對每一次選考真題的研究對照,不難發(fā)現(xiàn),雖然題型基本固化,但固化題型背后的背景材料、知識載體不斷更新,且越來越講究科學性,逐漸拋棄一些理想、主觀的,更多取材于工業(yè)和科研實踐成果。尤其是《新課標》明確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后,這一趨勢變得更加明顯。可是很多學生對于新材料、新背景的陌生感存在恐懼心理,加上高一高二過程的不充實,復習過程倉促,對信息的獲取、處理、整合能力的欠缺,應試時的不自信被放大,對化學選考卷的感受就是越來越難。另外,兩次選考取高分的設計,實際情況與預設效果之間可能有一定的落差。很多學生第一次選考結束后學習的重心自然就轉向語數(shù)外,即使部分學生對第一次考試成績不滿意,主觀意識上仍想重視,也往往被大流所裹挾,此時復習若沒有刺激性的體驗往往無法引動學生的關注。鑒于此,我們很多教師就將“新”作為方向,不斷尋找新的背景、新的題目,挖掘新的考點,但這些“新”又都基于之前選考命題的框架,看看這一兩年的各地市各團體的模擬卷就可見一斑。如此多的“新題”安慰著老師、刺激著學生,艱難的完成第二階段的復習,使得很多老師欲罷不能。
4、警示
現(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再仔細研究這次4月份的選考卷,平心而論變化有,但并沒有剛開始熱議的那般難以接受。那為什么能引起那么大的反響呢?除了選考改革這幾年給大家?guī)淼纳窠?jīng)的敏感外,可能確實是太急躁而逐漸淡忘了化學自身的特點和最初的要求,一邊談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一邊作習題演練的應試復習,經(jīng)過考前那段昏天黑地后發(fā)現(xiàn)方向不對,如何能不激動,這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導向是完全相悖的[1]。我們確實得在不可變的框架下尋求學科的本源,回歸知識的原點,讓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能體現(xiàn)在分數(shù)上,不讓老師和學生的付出成為虛幻。
二、基于知識回歸、化繁為簡的題型復習
1、試題研究回歸知識原點
高三復習離不開試題研究和講解,更不要說是以試題為直接對象的題型復習模式。那么試題怎么研究、研究什么?研究試題的方式基本相似,差異可能在于層次。首先肯定要做好試題的收集,一般對象往往是歷年的真題、各地市各團體的模擬題,而這兩者又以真題為導向,模擬題為輔助以豐富試題的延伸和變化。然后是解題,通過解題發(fā)現(xiàn)同一題型中的共性和變化,明確題型考查的知識內容和要求,總結常見題目呈現(xiàn)方式和設問形式。如果到此結束,往往容易將題型復習演變?yōu)榱曨}講解。往下要做的才是復習課需要正真落實的,解剖題型的各種變化,化繁為簡,尋求知識的原點,再從原點出發(fā)構建知識體系和思維模型,即搭建從知識到問題答案的階梯,分析問題的方法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并將其帶入課堂,引導學生共同完成這一過程,加強體驗感,以期授人以漁,使學生能以知識的不變應對題目的萬變。如果再進一步,就可以對題目加以改編或獨立命題,站在命題者的角度再來體會由繁化簡、由不變到多變的過程,當然這個對教師和學生都有極高的要求。
2、23題為例(2019年4月為21題)
集各次選考真題,不難發(fā)現(xiàn),浙江選考23題考查的主要對象為選修四中溶液中的平衡,選項設置集中落在溶液中微粒濃度的關系的考查,信息呈現(xiàn)方式以圖像為主、題干文字表述為輔。該題型有兩大難點:一是圖像分析,從圖像中獲取性息;二是溶液濃度關系的分析。
①圖像分析
圖像分析是化學考查的重要組成,是信息呈現(xiàn)的重要形式,對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較高。而且圖像變化復雜,往往使學生感覺無所適從。
【習題引課】例1:【2015溫州五?!砍叵拢F(xiàn)有0.1mol/L的NH4HCO3溶液,pH=7.8。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數(shù)(平衡時某種微粒的濃度占各種微粒濃度之和的分數(shù))與pH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像源于酸堿中和滴定,所有圖像的變化均可看作是酸堿混合的過程和結果。教材是教學、復習、備考的依托[2]。
【構建坐標式圖像分析的一般思維模型】
通過對圖像面的確定即橫縱坐標意義的明確,尋找特殊點,并結合線的走勢對應于酸堿中和滴定的基本曲線,實現(xiàn)性息獲取的正確性和化繁為簡的效果,同時有效培養(yǎng)證據(jù)推理和模型認知的基本素養(yǎng)。
適量練習加以實踐演練,加深體驗感,熟練鞏固,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同時,也能配合應試以求在有限時間內的得分,使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應試得分有效統(tǒng)一。
②微粒濃度關系分析
作為溶液中平衡問題這一知識框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過程教學中我們習慣將微粒濃度關系分為三大類:濃度大小比較、微粒濃度守恒、微粒濃度商積關系。但實際題型呈現(xiàn)時,溶液成分、微粒濃度形式均較為復雜。
【復習回顧】以醋酸鈉溶液為例,簡單回顧三類濃度關系
【多成分溶液分析】以醋酸鈉和醋酸混合溶液為例,討論三類濃度關系
【構建混合問題思維模型】
酸堿中和滴定的過程狀態(tài),就是混合問題的討論,而且成分就是酸堿鹽三類物質?;旌虾笮纬啥喑煞煮w系則可看作是由單一溶質按照一定的配比疊加,所以先可以簡化為單一溶質的分析,分析后微粒之間關系疊加時需要關注是否存在平衡移動問題,若有則可以根據(jù)題目性息加以整合,如溶液酸堿性結論、物質的量比例等,而信息獲取源于圖像。
三、總結
題型復習是現(xiàn)行選考制度下一種有效的復習模式,深入研究題型,圍繞題型的命題特點、測試要求及實際學情,引導學生回歸知識原點,建構思維模型,提煉方法,授之以漁,有效提升學生審題技巧、分析能力、表達水平和心理素質,既能減輕學生復習備考負擔,又能提高備考復習效率[3],但在實際教學中絕不能以“拿來主義”的多練來代替“復習”。這就需要高三教師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并需要更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廣收精選,深入思考整理,根據(jù)學生實際,提煉方法、構建模型在前,并要將這一過程轉化到課堂,能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提煉和構建的過程,實現(xiàn)教師到學生的有效轉移。
參考文獻:
[1]陳進前,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化學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1-2).
[2]馬娟娟,回歸·整合·拓展——例談高三復習中關于教材使用的思考[J],化學教與學2013(5).
[3]經(jīng)志俊,聚焦題型減輕備考負擔優(yōu)化模式提高復習效率[J],化學教學,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