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
【摘要】田徑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在“煉體”“啟智”“鍛思”等方面都有非常顯著的作用,尤其是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本文立足小學體育田徑項目教學現狀,闡述趣味田徑項目的應用意義與策略,旨在為小學田徑教學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趣味田徑;教學策略
作為“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地位不斷上升,尤其是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更是起到培養(yǎng)體育鍛煉習慣,夯實體育素質發(fā)展基礎的關鍵作用。其中,田徑運動本身是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但是以往田徑教學只注重“反復跑”的訓練教學,整體趣味性不足,影響了小學生主動參與及訓練效果。此時,如果可以在田徑教學中融入“激趣”理念,開展趣味教學活動,可以助力田徑教學活動高效開展。
一、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趣味田徑實際上就是“激趣”教學理念和傳統(tǒng)田徑教學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一種全新的富有趣味性的田徑教學方式,倡導從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田徑訓練的興趣來對田徑教學或活動的方式及內容等進行優(yōu)化,尤其是可以采取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形式來開展田徑教學,增加田徑教學的趣味性。相較于以往側重“反復練”的田徑教學手段,基于趣味田徑活動設計及實施,可以增加田徑訓練的趣味性與娛樂性,可以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田徑訓練或者其它活動中,并且在參與過程中真實體會田徑活動的趣味性,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有積極意義。與此同時,趣味田徑活動本身多以集體活動形式開展,小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可以養(yǎng)成團結合作,共同克服困難的精神,增強自身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意識,強化了“體育”與“德育”的結合。此外,在參與趣味田徑項目中,小學生要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狀態(tài),此時可以對他們身體素質進行鍛煉的同時,促進他們自控能力發(fā)展,提升他們的學習專注度。
二、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興趣
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融入趣味田徑內容期間,首先需要同時對田徑教學的理念進行轉變,避免出現“酒瓶裝新酒”的問題,否則依靠舊有的田徑教學理念是無法支撐全新趣味田徑教學內容順利實施的。而在趣味田徑教學活動開展中,必須要切實意識到主動引導學生參與的重要性,即要采取有效的手段來引導學生,使他們可以更好地適應全新的田徑教學環(huán)境與內容。例如,以往田徑教學中,由于田徑教學不納入到最終學生考試成績中,或者擔心學生受傷,所以田徑訓練的實施一直“小心翼翼”,生怕學生出現受傷等問題,以至于直接實施了“形式化”的簡單田徑教學手段。如,讓學生簡單做一些反復性的枯燥跑動訓練,而無法針對田徑運動本身制訂完善的教學方案,這種教學理念顯然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實施趣味田徑期間,必須要貫徹“真教”理念,即保證田徑教學目標順利實現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愛上田徑這項運動。比如,可以樹立游戲化的教學理念,將田徑教學與趣味游戲活動進行緊密結合,讓學生邊玩邊學習田徑方面知識,如,在障礙跑教學中可以相應地為學生設計“挑戰(zhàn)長征路”這一趣味田徑活動,在游戲中為學生設置“水池”“草地”“雪山”及“鐵索橋”等障礙關卡,使他們在跳、跑、攀爬和翻滾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田徑素質。
(二)豐富教學方法,保證學生持久保持熱情
小學生可持續(xù)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并且對任何一種事物都常常無法保持持久的熱情。為了讓他們可以持久保持參與田徑訓練或者相關活動的熱情,就必須要注意打破單一化趣味田徑教學方法,要立足于他們的興趣,從激勵視角來對教學方法進行持續(xù)性地豐富。如,在實際趣味田徑項目設計中,教師可以靈活地融合踢、跑、跳、爬等多樣化的訓練方式,使學生在同一個趣味田徑活動中可以運用多種運動方式,以此增加趣味田徑項目的豐富性與有趣味性,更容易使學生保持主動參與的熱情。例如,“跳遠”“障礙跑”及“鉛球”等都是鍛煉學生田徑素質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為學生設計豐富多樣的趣味田徑項目。以“跳遠”教學為例,在設計相應的趣味田徑項目過程中,可以有效地融合“123木頭人”這一趣味游戲活動,即由體育教師或者從班級中選出一名學生背對全班其他學生,并且口中發(fā)出“1、2、3,木頭人”的口令,期間要對自己發(fā)出口令的速度進行控制,期間引導學生以跳遠的方式向前走。而在口令完畢后,學生要立刻停止當下自己的動作并盡可能地使身體保持平衡,如果沒有收住動作,那么就判定輸了游戲。而最先到達終點的學生則是最終游戲的勝利者,這種趣味田徑項目顯然要比單純的跳遠訓練有趣許多,可以使學生不知不覺中提升自身的田徑素質。
(三)改良教學器材,滿足學生趣味玩耍需求
不同于以往的田徑教學,趣味田徑項目本身的開放性特性比較突出,即其雖然開展會涉及到比較多的體育運動類的器材或設備,但是卻并不對它們的具體類別和型號進行設定,所以并不需要采取額外采購大量專業(yè)體育運動器材的方式而增加體育教學支出,而可以靈活地結合趣味田徑項目設計及實施需求,充分利用現有的學校體育器材資源及對現實生活中各種常見器材進行改良,這樣可以鍛煉學生動手實操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增加田徑項目的趣味性。例如,可以結合趣味田徑項目實施需求,針對性為小學生挑選一些適宜他們動手操作進行自制或改良的軟式器材,指導他們自主進行改良。如,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所收集到的膠殼、膠帶、硬紙箱、泡沫板等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素材來自行制作軟式標槍、十字跳板或者塑膠墊等。由于這些器材都是學生親手制作或者改良得到的,所以在后續(xù)趣味田徑項目開展過程中更容易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成就感,并且樂于主動參與到各種各樣的趣味田徑項目當中,最終可以助力預定田徑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三、結語
總之,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中的實施是提高田徑教學效果、助力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田徑項目期間,要立足于轉變教學觀念,引導小學生主動參與視角,注重豐富趣味田徑項目,使學生持久保持參與熱情。同時,從滿足學生趣味玩耍需求注意合理改良體育器材,保證最大程度提升趣味田徑項目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季尚升.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8):80-81.
[2]張成軍.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23(5):21-22.
[3]王福東.趣味田徑項目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18):165-166.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