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銳 楊雄杰
1.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中醫(yī)藥大學蕪湖市中醫(yī)醫(yī)院專碩研究生培養(yǎng)基地,安徽 蕪湖 241000
失眠是臨床中常見的睡眠障礙癥狀,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的入睡困難、早醒、易醒、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等[1]。長期的失眠會引起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同時由于焦慮情緒的出現(xiàn),失眠患者將過度關(guān)注睡眠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睡眠,愈發(fā)加重失眠[2]。顧鑫等[3]通過對197例慢性失眠患者進行焦慮情緒測評,發(fā)現(xiàn)慢性失眠患者均有焦慮癥狀,也充分地證實了睡眠質(zhì)量與焦慮情緒的發(fā)生呈負相關(guān)。焦慮性失眠是以失眠為主癥,兼有緊張不安、焦慮等焦慮情緒的一種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西醫(yī)治療焦慮性失眠的藥物相對較少,且有不少副反應[4]。本研究旨在觀察雙合棗仁顆粒聯(lián)合舒肝解郁膠囊治療焦慮性失眠(肝郁化火型)臨床療效,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就診于我院門診的肝郁化火型焦慮性睡眠患者60例。采用隨機對照設計方案,將納入的病例根據(jù)就診先后順序提取相應的隨機號,按隨機號碼分入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9例,女21例,年齡21~68歲,平均(46.73±12.11)歲;病程1~84月,平均(14.07±19.82)月;PSQI評分13~20分,平均(16.57±1.8)分;HAMA評分14~24分,平均(17.2±2.41)分。治療組男7例,女23例,年齡18~74歲,平均(46.9±13.41)歲;病程1~60月,平均(15.47±16.04)月;PSQI評分范圍13~20分,平均(16.7±1.3)分;HAMA評分范圍14~21分,平均(17.77±2.14)分。兩組一般情況及PSQI評分、HAMA評分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中醫(yī)診斷標準 采用《中醫(yī)內(nèi)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yī)病證部分)》中不寐病的診斷標準[5]。①主癥:輕者入睡困難、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重者徹夜不寐;②證屬肝郁化火型,可見多夢,煩躁易怒,頭脹頭暈,不欲飲食,口唇干苦,耳鳴目赤,便秘溲赤;③舌苔脈象: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符合主證及辨證癥狀中的任2項,再結(jié)合舌苔脈象即可診斷。
1.2.2 西醫(yī)診斷標準 采用《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版)》中的失眠診斷標準[6]。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入睡困難、易醒、早醒、睡眠質(zhì)量和睡眠時間不足,同時伴有日間困倦等。
1.3 納入標準 同時滿足以上診斷標準;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PSQI)>7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14分;年齡范圍在18~75歲之間;失眠癥狀持續(xù)1個月及以上;患者自愿參與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有明確原因引起的失眠;合并抑郁、強迫癥等嚴重的神經(jīng)癥;合并有嚴重臟器的器質(zhì)性疾??;失眠時間不足1月,其他不適合入組治療的情況。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舒肝解郁膠囊(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Z20080580,每粒0.36 g),0.72 g/次,口服,每天2次。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雙合棗仁顆粒(蕪湖市中醫(yī)醫(yī)院中藥制劑室,每袋4.5 g),4.5 g/次,開水沖服,每天2次;本制劑由酸棗仁30 g,百合15 g,生龍骨30 g,夜交藤30 g,合歡花10 g,茯苓15 g,蓮子心6 g組成。兩組均以3周為1個療程。
1.6 觀察指標 根據(jù)PSQI量表[7],及其中的睡眠質(zhì)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6個方面,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的睡眠狀況,各因子評分在0~3分之間,總分為0~21分,評分越高則說明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越差。采用HAMA量表[7]計分評估治療前后的焦慮狀況,依據(jù)癥狀的輕重程度采用0~4分等級計分,分值越高,癥狀越重。并觀察記錄患者治療有無不良反應。
1.7 療效評定標準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結(jié)合PSQI量表的總分減分率評定治療效果,減分率=(治療前總評分-治療后總評分)/治療前總評分×100%。治愈:減分率﹥75%;顯效:50%﹤減分率≤75%;有效:25%≤減分率≤50%;無效:減分率﹤25%。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經(jīng)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在治愈率及顯效率方面,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 兩組內(nèi)比較顯示兩組治療后PSQI總分比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組間比較顯示治療組較觀察組PSQI總分降低明顯(P<0.05),其中在睡眠質(zhì)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日間功能障礙等方面,治療組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 (分,
2.3 兩組治療前后HAMA評分比較 兩組內(nèi)比較顯示兩組治療后HAMA總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組間比較顯示治療組較觀察組HAMA總分降低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 HAMA表評分比較 (分,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治療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
焦慮性失眠在中醫(yī)學上屬“不寐”“郁證”范疇,根據(jù)焦慮性失眠患者的臨證表現(xiàn),結(jié)合中醫(yī)臟腑辨證,多與肝有關(guān)?!鹅`樞》曰:“隨神往來謂之魂”“肝藏血,血舍魂”。肝藏血功能正常是保證人體正常神志活動的基礎。 《普濟本事方》載:“臥則魂歸于肝,神靜而得寐。若肝有邪,魂不能歸,臥則魂若離體也?!闭f明肝藏魂功能異常,導致心不藏神,引起不寐,同時肝藏魂功能受損,亦可以出現(xiàn)情志疾病,加重不寐癥狀?!毒霸廊珪分赋觯骸皠t凡思慮勞倦,驚恐憂疑,及別無所累而常多不寐者”說明了情志過極,神失所養(yǎng),導致失眠?!稄埵厢t(yī)通》載:“平人不得臥,多起于勞心思慮,喜怒驚恐”。吳澄《不居集》認為:“憤怒太過,肝氣上逆,內(nèi)邪蘊滯,煩擾不寐?!闭f明思慮、憤懣等異常情緒會導致肝氣郁結(jié),氣郁化火,長久耗傷肝陰,導致神魂失養(yǎng),心神不安,神不安則不寐。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雙合棗仁顆粒聯(lián)合舒肝解郁膠囊治療焦慮性失眠(肝郁化火型)具有顯著療效。其中貫葉金絲桃、刺五加是組成舒肝解郁膠囊的主要成分,貫葉金絲桃辛寒、歸肝經(jīng),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9]表明,貫葉金絲桃通過抑制5-羥色胺(5-HT)、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等多種神經(jīng)遞質(zhì)的重吸收,從而達到抗焦慮的作用。刺五加具有益氣健脾、補腎安神之效,大量實驗[10]表明,刺五加具有改善睡眠、提高記憶、抗焦慮等作用。舒肝解郁膠囊對于肝氣郁結(jié)等情志因素引起的情緒焦慮、失眠等癥狀具有明顯療效。陳俊逾等[11]運用舒肝解郁膠囊治療睡眠障礙患者取得確切療效。唐鍇等[12]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舒肝解郁膠囊治療焦慮障礙患者效果良好,且無明顯副作用。而雙合棗仁顆粒是以《黃帝內(nèi)經(jīng)》“肝藏魂,心藏神”的中醫(yī)傳統(tǒng)理論立方,由酸棗仁、合歡花、百合、茯苓、生龍骨、夜交藤、蓮子心等中藥組成。本方以酸棗仁為君藥,具有養(yǎng)血補肝安神的功效;百合滋陰降火、清心安神,茯苓健脾寧心安神;生龍骨甘、澀,微寒,平肝潛陽,鎮(zhèn)靜安神;合歡花疏肝理氣解郁;夜交藤歸心、肝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安神之效,可增強合歡花安神解郁的作用;蓮子心清心除煩而不傷陰。諸藥合用,具有寧心安神、疏肝解郁除煩之功?,F(xiàn)代藥理研究[13-14]表明,酸棗仁可通過干預神經(jīng)遞質(zhì)、調(diào)控氨基酸代謝等,改善失眠癥狀。同時酸棗仁和合歡花聯(lián)用對焦慮、抑郁效果更佳[15]。夜交藤提取物可以通過增加線粒體ATP酶含量,改善失眠癥狀;并且其作用與夜交藤劑量成正比[16]。百合中含有百合總苷,具有縮短睡眠潛伏期,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作用[17]。
雙合棗仁顆粒為本院中藥制劑,前期研究表明其對治療原發(fā)性失眠具有良好療效[18]。本研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雙合棗仁顆粒在治療焦慮性失眠(肝郁化火型)的臨床療效,結(jié)果顯示其在聯(lián)合舒肝解郁膠囊后,在改善焦慮性失眠癥狀上具有顯著效果,尤其是對患者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質(zhì)量、日間功能障礙方面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