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楠
(東北石油大學外國語學院 黑龍江大慶 1 63318)
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洗禮后,美國開始了經(jīng)濟騰飛,商業(yè)精神籠罩著一切,伴隨著“現(xiàn)代意識”的突增,生活節(jié)奏陡然加快、兩代人間代溝加寬、性觀念開放,清教傳統(tǒng)受到批判,整個社會道德觀念發(fā)生了巨大改變?!度碎g天堂》是由第一卷《浪漫的自我中心主義者》《插曲》,以及第二卷《一位重要人物的成長歷程》三部分組成,主要描寫了主人公艾默里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置身于物欲橫流的世界,家庭與社會對艾默里的人生觀、價值觀、宗教觀、社會觀,愛情觀等諸多方面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從其嬌生慣養(yǎng)的童年到預(yù)科學校的就讀,再到輝煌的普林斯頓大學生涯,以及后期家道衰落后的困窘與理想幻滅的消沉,他不停地在傳統(tǒng)倫理觀與現(xiàn)代倫理價值間迷惘與徘徊,反思與重構(gòu),最后終于如鳳凰涅磐般醒悟與重生。
可以說《人間天堂》是評論家很難幾句就能概括的小說,作為菲茨杰拉德的處女作,它的思想深度稍顯欠缺,對社會與人生的認識也比較粗淺,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也尚不成熟,但它意氣昂揚,青春奔放,文字優(yōu)美,語言詼諧,可讀性極強。它真實地再現(xiàn)了戰(zhàn)后美國青年一代的成長與困惑,生動地記錄了他們放蕩不羈的生活、焦躁不安的心態(tài)與對理想堅持不懈地追求。它所塑造的美國“新的一代”的形象(“他們長大之后才發(fā)現(xiàn),所有的上帝已統(tǒng)統(tǒng)死光,所有的戰(zhàn)爭已統(tǒng)統(tǒng)打完,所有的信仰已統(tǒng)統(tǒng)完蛋?!盵1](P388)受到評論家抨擊的同時卻又如此地深入人心,以致菲茨杰拉德成為人所共知的“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爵士樂時代的桂冠詩人”。評論家斯特拉特福德·P·里格斯表達了對《人間天堂》的喜愛,認為:“它對大學校園氛圍的刻畫超過了其他任何大學生活題材的小說。”[2](P6)伯頓·拉斯科也高度贊譽:“在我看來,這部小說是一部迄今對當代美國青少年做出恰當研究的唯一作品?!盵2](P9)眾多評論家認為菲茨杰拉德是一位“值得期待的”,“將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家?!盵2](P8)他們的預(yù)言在其隨后出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與《夜色溫柔》等諸多佳作中得以實現(xiàn)。
而作為其后續(xù)小說中男性角色的始祖,艾默里的倫理困境向人們揭示出菲茨杰拉德所有小說中鮮明的倫理主題,即“爵士樂時代”的浪漫與虛偽,絢麗與幻滅,以及主人公們在這種漫無節(jié)制、放浪形骸的時代背景下或改變準則或堅持信仰,從而走向毀滅或得以重生。
菲茨杰拉德父母篤信天主教,尤其是母親所在的麥奎倫家族更是天主教的骨干成員,圣保羅大教堂的道林大主教曾指出:“這家族的很多代人——忠誠、虔誠、慷慨,沒有哪個家族對這個城市的貢獻多過這家人。”[3]菲茨杰拉德從小就跟著父母參加各種教會活動。1912年,在紐曼學校讀書期間,菲茨杰拉德遇到了他的人生導(dǎo)師——西戈尼·費伊神父,他們關(guān)系親密、形同父子。這些人生經(jīng)歷都極大地影響了菲茨杰拉德的道德觀。雖然作為“新時代的人”,菲茨杰拉德對宗教與傳統(tǒng)產(chǎn)生質(zhì)疑,其言談舉止均表現(xiàn)出叛逆、不羈的一面,但其從小所受的教育又使他常不由自主地站在傳統(tǒng)道德的立場深思、反省。巴爾的摩大主教曾在菲茨杰拉德的悼詞中評論道:“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一位深受天主教信仰影響的作家。其小說人物都在表演一幕尋找上帝、尋找愛的偉大戲劇。這位藝術(shù)家以其深遂的洞察力與詩意的想象力刻畫著天惠與死亡之間的抗爭。”[4](P145)由此可見,探究其作品中的天主教意識顯然是理解其作品道德核心的關(guān)鍵所在。
然而,由于菲茨杰拉德在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后與天主教漸行漸遠,以及除《人間天堂》外,他的后續(xù)作品對天主教也鮮有具體的指涉,因而評論家們對其作品中的天主教意識雖然給予肯定卻并未進行深入的解讀。如肯尼思·埃布爾評論道:“也許由于菲茨杰拉德年輕時對宗教的信仰,幾乎在其所有作品中都能找到道德焦慮和邪惡意識?!盵4](P146)托馬斯·J.斯塔沃拉表示贊同:“不管菲茨杰拉德多么想與天主教信仰劃清界限,他的基本情感始終都是宗教性質(zhì)的。他始終將生活視為一種善與惡的戲劇性沖突?!盵4](P146)瓊·M.艾倫認為:“其筆下人物均面臨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劃分的倫理兩難,一面是充滿誘惑的象征成功與享樂的‘俗世之城’,但將面臨最后審判的懲罰,另一面是除卻原罪得以飛升的‘上帝之城’的永福。”[4](P146)可見,若低估天主教對菲茨杰拉德的影響則不能夠很好地理解他的全部作品,尤其是《人間天堂》,其書名顯現(xiàn)出天主教思想的典型特征,表達了菲茨杰拉德對墮落的俗世基督徒般的關(guān)注。而主人公艾默里的成長——從一個“浪漫的自私主義者”到一位“人品高尚的人”(雖然沒能成為虔誠的信徒),則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其天主教思想助其抵御了浪漫主義對其人品發(fā)展的潛在威脅與沉迷享樂的道德淪喪。
與《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良心的代表尼克是來自民風淳樸的西部故鄉(xiāng)一樣,《人間天堂》的主人公艾默里是在古老的明尼蘇達州長大的。他出身顯貴,卻與父母關(guān)系淡漠,相比遇事?lián)u擺不定徒有虛名的父親,他那略有神經(jīng)質(zhì)的母親對他的影響似乎更大些。她慫恿孩子直呼自己的名字,艾默里不到十歲,她就給他看《戲裝游樂圖》的詩篇,向他灌輸及時行樂的思想,到了十一歲,他吸煙、喝酒的行為在母親看來“十分的老成,相當?shù)目蓯邸盵1](P7)。母親的溺愛使他產(chǎn)生了強烈的優(yōu)越感,造成了他“貴族式的自私主義者”的行事原則,顯然母親并沒有對艾默里給予正確的教育與引導(dǎo)?!敖逃哪康氖且种谱优異旱淖匀惶煨?,塑造其精神天性,使子女成為有倫理道德的人。以子女的喜好為依據(jù),是有違人性教育的,其結(jié)果是唐突孟浪,傲慢無禮?!盵5]幸而母親是個天主教徒,雖不算虔誠但常與神職人員打交道。艾默里在上圣里吉斯預(yù)科學校期間,母親為他指定了學業(yè)上的監(jiān)護人——達西大人,一位“品行非常端正、信仰非常堅定的神職人員?!盵1](P34)起初,艾默里以為對達西大人的拜訪只是例行程序,但初見時,兩人便十分親近,“這邊是一位快活如天神朱庇特,讓人肅然起敬的高級教士;那邊是一名綠眼放光、神情專注的少年。半小時不到的交談,他們彼此間就確定了父與子的關(guān)系?!盵1](P35)(菲茨杰拉德作品中大多將父輩塑造為道德的楷模、良心的代表,如《漂亮冤家》中的老亞當·帕奇、《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尼克的父親、以及《夜色溫柔》中迪克的父親。)此后,達西大人一直伴隨著艾默里的成長,成為他重要的良師益友,指引并見證了艾默里從一個“自私主義者”轉(zhuǎn)變?yōu)椤叭似犯呱姓摺薄?/p>
在普林斯頓大學求學期間,艾默里因其自我中心主義的行事作風而屢屢受挫,加之對冷漠虛偽的人際關(guān)系心灰意冷甚至想休學。達西大人鼓勵道:“應(yīng)摒棄姿態(tài),發(fā)自內(nèi)心地行事,而不是從膚淺的魅力層面去行事?,F(xiàn)如今,你已經(jīng)丟掉了大量的虛榮心等諸如此類的思想包袱,正在自然地進步呢。”[1](P144)繼而,達西大人幫艾默里分析了個性與人品的區(qū)別:“有個性的人就是自我標榜的人,當個性作用于人時會使人飛揚跋扈,降低人的身份。而高尚的人品要靠日積月累,是熠熠生輝的寶貴財富,使人精神振作,勇氣倍增?!盵1](P145)對于社會上普遍的放蕩淫逸現(xiàn)象,達西大人肯定了艾默里感知到的邪惡與墮落,“那是你心中隱約意識到的對上帝的敬畏?!盵1](P148)艾默里參軍前夕達西大人殷殷叮嚀:“你我都有崇高的信仰,盡管你的信仰尚未成型;我們都有一顆無法摧毀的真心,有孩子般淳樸的天性,愿上帝之子四面八方護佑你刀槍不入?!盵1](P221)當艾默里因摯愛羅莎琳德的拋棄而黯然神傷時,達西大人親切勸慰:“倘若你認為沒有信仰也能有浪漫的愛情就大錯特錯了,要謹防迷失在另一個人的個性陰影里,無論此人是男人或是女人?!盵1](P302)
除達西大人這位“天神朱庇特”的守護外,艾默里還邂逅了一位如“圣母瑪利亞”的女性——寡婦克拉拉,艾默里的遠房表姐。美麗善良的克拉拉獨自一人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可“她那雙鋼鐵般堅強的藍色眼眸里噙著的只有快樂?!盵1](P191)去教堂做禮拜時,“她跪在那兒,一頭金發(fā)披散下來,整個人都籠罩在彩色玻璃映射過來的光環(huán)中?!盵1](P200)她身邊始終圍著一群朋友,她對他們一視同仁,對誰都滿面笑容,她有一種“能向四周漫射出金色的光輝的獨特本領(lǐng)”[1](P193),人們“天真無邪地傾聽著她講述的微不足道的故事,憩息著他們疲憊的心靈,對她報以最真誠的微笑。”[1](P193)她對艾默里循循善誘:“你似乎還沒很好地發(fā)揮自己身上的特點,也許該去經(jīng)受更多的磨難。你的虛榮心特別強,但其實內(nèi)心謙卑,因為你缺乏真正的自尊?!盵1](P197-198)她繼而指出艾默里的致命的浪漫弱點:“你所說的缺乏意志力只是托詞,事實上你深深地被自己的幻想所左右,又缺乏那種當機立斷的判斷力,因此你作出的決定總是有失偏頗……”[1](P198-199)克拉拉對他的忠告正是他苦苦追尋的答案。艾默里情不自禁地愛上了美麗睿智的克拉拉——他理想中的女人,“假如我喪失了對你的信心,我也就喪失了對上帝的信心啦”[1](P200),但那是一種猶如但丁之于比阿特麗斯的那種精神之愛,一種近乎“‘仰慕’與‘崇拜’的愛”[1](P202)。這些充滿宗教意味的語句與詞匯暗示出在人們心目中,光芒四射、神圣美麗的克拉拉起著圣事的作用,而艾默里對克拉拉的愛戀是他經(jīng)歷的唯一一次充滿著上帝惠澤與神圣氛圍的愛,這種愛充滿著智慧和力量,將色欲的熱情轉(zhuǎn)化為純真、崇高的情感,按艾默里的話說:“誰也配不上她?!盵1](P191)
自我感覺良好的艾默里想在學校嶄露頭角,給人留下好印象并成為萬眾矚目的風云人物,同時贏得漂亮姑娘的青睞。當然“這種想在事業(yè)和愛情兩方面都取得成功的愿望是非常自然,非常正常的欲望”[6],然而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爭名逐利的過程中難免會產(chǎn)生競爭、猜忌與侵害,打著自由旗幟的放縱與放蕩也必將招致道德的墮落與社會的混亂。艾默里曾一度被這惡濁的浮華世界所裹挾而隨波逐流,投身物欲,放縱沉淪,畢竟在這樣的人事環(huán)境中,鮮有人能堅守住勤勞、正直、謙恭,獨立自主之類美德。但菲茨杰拉德總是會在主人公沉淪墮落的時刻給予當頭棒喝(與魔鬼的反復(fù)遭遇),使其保持清醒,“……哎,這片人間天堂……根本就沒有什么快樂與安康?!盵1](P1)
艾默里在校園生活期間的人際關(guān)系可謂紛繁復(fù)雜、明爭暗斗。最初在預(yù)科學校念書時艾默里是一個“老師不喜歡,同學合不來”的“自我中心主義者”,一年后他已完全判若兩人,成了一個“老滑頭”:“長相漂亮,有人際交往的頭腦,從不卷入任何是非,衣冠楚楚,尤其頭發(fā)梳得油光溜滑的?!盵1](P51)艾默里的“老滑頭理念”在預(yù)科學校大獲全勝,頂著明星光環(huán)野心勃勃地來到了普林斯頓。普林斯頓大學的同學們表面上手挽手、肩并肩地唱著:“回去嘍——回到——拿騷——樓!”而這歡快的下面是“滲透進全年級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鉤心斗角的氣氛”[1](P62)。各種競選以及俱樂部之間的拉幫結(jié)派、攀高踩低,種種的社交屏障使艾默里星途坎坷、憤憤不平。諷刺的是,在艾默里眼中“頗具人格魅力與高貴氣質(zhì)”的亨伯德因玩樂醉酒而遭遇了車禍,他的死亡是由一個路過的丑老太婆宣布的,她瘦削干癟,身穿寬大和服、聲音嘶?。ㄒ桓币归g穿行的巫婆形象),手指弧光燈的強光下一具倒在血泊中的尸體。這一場景使艾默里內(nèi)心大為觸動,分外氣餒:“死得如此毫無價值,如此不值一提……”[1](P122)更為諷刺的是,第二天,剛剛經(jīng)歷同學的慘死,這群普林斯頓的同學們依然愉快地開著舞會,忘情地翩翩起舞。終于,艾默里不得不承認自己與做一個正宗的老滑頭水火不容,并對世間名利的虛妄、世道的炎涼,人情的冷漠而心灰意泠。
喪失信念的艾默里打算隨狐朋狗友投入放縱享樂的生活,畢竟“性欲才是這個消費社會的頭等大事”[7]。一次聚會中眾人皆醉眼朦朧,腳步踉蹌,唯艾默里尚保持清醒的頭腦,猛然間他看到附近餐桌上有個面色蒼白的中年人一直盯著他們看,他倉惶地隨朋友斯隆護送兩個合唱團的女孩回公寓。到公寓后聚會的氛圍變得更加放縱與邪惡,女孩把頭靠在他肩膀上,“誘惑猶如一陣突然襲來的暖風,霎時涌遍了他周身?!盵1](P157)就在他拿定主意的瞬間,突然看見之前咖啡館里那個男人就斜靠在沙發(fā)上看著他,目光中帶著質(zhì)問的神情,“他的腳是反方向的,穿著十四世紀的尖頭翹起來的軟底鞋,說不出的毛骨悚然。”[1](P158)艾默里落荒而逃跑出了公寓,可那恐怖的腳步聲還緊隨著他。當跑到百老匯的大街上,“看到一張張涂脂抹粉的面孔,艾默里一陣惡心?!盵1](P163)突然,他驚恐地看到了那幽靈的臉正是死去的亨伯特的臉。“艾默里發(fā)自本能地呼喊起來,那是為了驅(qū)除妖魔所做的心情迫切的禱告?!盵1](P162)終于,他看到了普林斯頓的塔樓,“他高興得差點喊出聲來?!盵1](P165)回到宿舍,湯姆告訴他:“剛才窗外好像有什么東西一直盯著你看呢,已經(jīng)不見蹤影啦!”[1](P166)顯然,亨伯特邪惡的影像象征著情欲,而大學的哥特式尖塔是教堂的隱喻,代表著理智與平安,艾默里在緊急情況下發(fā)出的吶喊禱告正是他心中天主教的道德觀與良知,他對罪惡的敏銳感知最終使他逃脫了肉體的放縱墮落。
戰(zhàn)爭開始了,艾默里與眾多同學紛紛參軍,隨著身邊朋友一個個被戰(zhàn)火吞噬,艾默里再次心灰意冷,“還是及時行樂吧,因為明天就要去死了。”[1](P273)于是,惡靈在美貌的掩護下向艾默里又發(fā)動了兩次偷襲。第一次是與拜金女羅莎琳德,“她就像一個很會用色相勾引男人的蕩婦,抽煙、喝酒,頻頻跟男人接吻。”[1](P233)當艾默里死心塌地愛上她后,羅莎琳德卻因艾默里家道衰落而決定與他分手嫁給有錢的道森。艾默里傷心欲絕,在回首往事時寫道:“午夜的空氣中飄散著濃烈的氣味,四下一片寂靜,死氣沉沉。你站在那里,魅力四射,卻臉色慘白。我們兩人在接吻,那似笑非笑、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在四處回蕩,過后留下的卻只有一聲欲望的嘆息?!盵1](P301)之后他又鬼使神差地在一片小樹林里偶遇了美麗的埃莉諾,彼時烏云密布,雷聲大作,一道閃電劃破天際,埃莉諾用“低沉、沙啞的嗓音”[1](P307)唱著歌閃亮登場。埃莉諾有些神經(jīng)質(zhì)又行為乖張,她是個無神論者,經(jīng)常發(fā)表褻瀆上帝的見解,“所謂愛情,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出于情欲,我得嫁個衣食無憂的男人才行。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什么上帝,也不存在什么美德;因此,一切問題都得自己解決,假如這世上真有上帝存在的話,那就讓他來懲罰我吧!”[1](P328-329)艾默里尖銳地回道:“就像大多數(shù)找不到適合自己信仰的知識分子一樣,你們這號人到了臨終的時候,還是會大喊大叫要求派一名神甫來的?!苯又@蛑Z為了證明她誓死不向上帝求饒的堅定決心,差點騎馬從懸崖跳下,這一舉動令艾默里十分反感,兩人最終不歡而散??蓢@,不論是艾默里鐘愛的羅莎琳德還是為之迷戀的埃莉諾揭開掩藏的愛情面紗都會露出金錢的本相,而她們的美貌使人引起的欲念則化身為惡靈一次次地打擊撕扯艾默里的心房,他就像是被邪惡夏娃引誘傷害的無辜的亞當。
意識到帥氣和聰明都不能取代金錢時,艾默里更感到萎靡和失望,但隨即又不由自主地卷入了朋友亞力克的風流韻事。亞力克與妓女吉爾在酒店開房,艾默里剛好住在隔壁,警察查房時亞力克怕因招妓受罰慌忙來找艾默里商議對策,而吉爾則偷偷溜上了艾默里的床。此刻,艾默里突然意識到除三人外,房間里還有兩個別的東西,“吉爾頭頂上方籠罩著神秘的光輪,恐怖的氛圍迅速蔓延開來。而抖動的窗簾邊仿佛還站著個東西,沒有五官,但卻非常熟悉。這兩股力量似乎都在揣摩他的心思。”[1](P341-342)艾默里腦海中電光火石般閃過了獻身的念頭,他自己孑然一身,可“亞力克還有一大家子人呢,不可以卷入這種事里來”[1](P343),兩個身影隨之飄出了房間。艾默里決定犧牲自己的名節(jié)幫亞力克承擔責任,即便事后亞力克會不領(lǐng)情而恨他。后來艾默里才得知達西大人的死訊。顯然,那兩個幽靈一個是先前遭遇的性欲的魔鬼,一個則是達西幻化的亡靈。決定獻身的那一刻,艾默里似乎理解了達西大人對他的期望,“也許我曾是個自我中心主義者,不過我發(fā)覺,過多地考慮自己會使我的思想陷入不健康的狀態(tài)。”[1](P360)在達西大人的葬禮上,艾默里悲痛欲絕并脫胎換骨般地意識到:“人活著一定要成為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一定要成為一個對社會不可或缺的人。”[1](P367)達西的教導(dǎo)雖然沒有使艾默里從一個“不可知論者”徹底轉(zhuǎn)變?yōu)樾磐?,但卻也使艾默里認同:“宗教雖然只是一個空洞的儀式,但它卻似乎是抵御道德淪喪的唯一具有同化作用的傳統(tǒng)堡壘。”[1](P386)
菲茨杰拉德對小說的結(jié)尾處理頗耐人尋味:參加完達西大人的葬禮后,艾默里儀式般地重回普林斯頓思考人生,途中搭便車時與一位闊佬攀談,表達了自己對資本主義的厭惡和對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理解,同時挑明了自己依舊會反抗陳舊、虛妄的傳統(tǒng)習俗,但絕不放棄追求神圣、美好的東西與能給生活帶來安寧與和諧的無私的美德。雖然他對人生的理解還不夠透徹,思想尚不成熟,但他認為應(yīng)接受夢想幻滅的打擊并繼續(xù)成長和奮斗。午夜到達普林斯頓后,艾默里再次看到了那鱗次櫛比的塔樓與尖頂,看到了熬夜苦讀的點點燈光,如同看到迷霧中引航的燈塔,艾默里感到無比的安心與自由,雖然他的心中沒有上帝,但他不會像失去信仰的人們那樣歇斯底里、患得患失,對待動蕩不定的現(xiàn)實世界,他選擇承擔責任、熱愛生活,并繼承從那些遇到的重要人物身上學到的傳統(tǒng)。小說結(jié)尾,他悲哀地回想起羅莎琳德,轉(zhuǎn)而朝向燦爛的天空伸出雙臂吶喊道:“我了解我自己,那就足夠啦!”[1](P388)這一蘇格拉底式的至理名言。雖然艾默里擺出了一種接納與反抗并存的充滿歧義的姿態(tài)(猶如《夜色溫柔》中迪克歸隱前站在沙灘高高的階梯上俯視海灘上的蕓蕓眾生并默默在胸前畫十字的悲劇場景。),但它也間接證明了菲茨杰拉德那裹在浪漫主義外表下掩藏的天主教道德觀的真心,他的作品蘊含著深刻的倫理價值,為現(xiàn)代社會追求及時享樂的人們敲響了警鐘,也為人類社會的文明發(fā)展提供了道德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