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眾興實驗小學幼兒園 董玲玲
在本學期我們中班《輪子滾滾》的主題中,幼兒運用各種材料制作了不同的車輛,開始玩“我是小司機”游戲。但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在游戲中漫無目的地亂跑,不能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職責行動,甚至常常中止游戲,去干擾其他幼兒游戲?!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作為教師,應該尊重幼兒游戲的興趣。我開始思考與嘗試,如何在激發(fā)幼兒游戲興趣的基礎上推動游戲的深度發(fā)展。
場景一:區(qū)域游戲開始了,聰聰和雪兒像往常一樣,開著小汽車在馬路上行駛,聰聰不小心碰到了旁邊的小朋友,干脆就把車扔下后走了??吹竭@種情形我上前問他們:“司機在馬路上可以隨便撞人嗎?如果真的撞了人,司機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做法呢?”雪兒搶著回答:“應該先下車看看人有沒有受傷?受傷了應該叫救護車。”聰聰說:“還應該報警,如果車壞了,還要修車呢?!蹦莻€被碰到的幼兒對我說:“警察來了要檢查他是否喝酒了?!蔽殷@嘆幼兒豐富的生活經驗,肯定了他們的說法,同時給聰聰和雪兒建議,邀請剛才被撞倒的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重新開始小司機游戲。于是,出現(xiàn)了新的游戲場景:司機不小心撞倒人了,急忙下車檢查傷勢,小警察來了,救護車來了,醫(yī)生來了……游戲中角色越來越多,場景越來越豐富,幼兒游戲興趣也越來越強烈。
場景二: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小司機們整體忙于玩撞倒人、搶救傷員、警察處理現(xiàn)場的游戲,我暗暗觀察著幼兒的表現(xiàn)。在一次游戲分享時組織幼兒討論: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才能獲得“優(yōu)秀小司機”稱號?一個經常撞倒人的司機算不算?幼兒一致認為,經常撞人的司機不是好司機,因為有時候會把人撞死或撞傷,在討論中,幼兒不僅認知了優(yōu)秀司機的正確做法,還知曉了行人在馬路上也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正確做法。我又追問幼兒:“優(yōu)秀的司機除了在馬路上會開車,他還能做哪些事情?”雪兒連忙說:“我知道!司機還會修車,我爸爸就又會開車又會修車。”聰聰也不甘示弱,大聲說:“那我爸爸還會洗車呢!”我建議他們嘗試新的任務。于是,他們找來了剪刀、硬紙片、固體膠、刷子、瓶蓋等材料,開始玩修車游戲,他們還主動問娃娃家里的“爸爸、媽媽”有沒有要修理或清洗的車。
有一天,聰聰對我說:“老師,壞的車都修好了。你能不能告訴小朋友們,要注意保護車不要隨意把車弄壞了?!庇谑俏乙龑麄冇^察小朋友的車子都放得怎么樣了。雪兒說:“我覺得比較亂。”聰聰想了想說:“大家的車子停的太亂了,要是能有個停車場就好了?!毖﹥赫f:“那我們也來幫大家建一個停車場吧!”說完,他們把廢舊紙盒拆成大小不等的長方形紙板,用白色不干膠貼了停車線,用數字表示幾號停車位。完成以后,向大家喊道:“有停車場了,大家快把車停過來吧!要記住自己的位置哦!”
場景三:自從有了停車場,去玩當小司機的幼兒逐漸多起來了。我說:“雖然有停車場了,可是還有小朋友不遵守規(guī)則,怎么辦呢?”小米想了想說:“老師,要不我們來做一個停車公約吧!”隨著時間的推移,來當小司機的幼兒不僅僅限于司機角色,醫(yī)生、警察、交警、修車師傅等角色越來越多,場景也越來越豐富,道具也越來越多,如救護車、拖車、修車工具、交通信號燈、斑馬線等,幼兒持續(xù)游戲時間越來越長,對“優(yōu)秀小司機”角色體驗越來越深刻。同樣一個主題游戲,教師在觀察、關注的基礎上給予適時提問、合理建議將會逐漸發(fā)展游戲情節(jié)的豐富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促進幼兒在游戲中的深度學習,因此,我提煉出角色游戲中師幼有效互動的三點策略:
陳鶴琴曾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作為教師應當尊重幼兒不同的個性差異,給予幼兒在游戲中的最大支持,推動游戲縱深發(fā)展。幼兒的個性差異不同,游戲時也千變萬化,出現(xiàn)不可預測的場景,就需要我們教師了解幼兒所需,給其所要,促進其在角色游戲中的自主成長。另外,教師還要充分尊重幼兒的愿望,減少對幼兒游戲活動的控制以及不必要的干預,為幼兒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游戲氛圍,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快樂成長。
一個小小的提問看似很簡單,其背后是教師對整個游戲、對幼兒發(fā)展的價值思考,在滿足幼兒游戲需求的同時,為幼兒提供合理的建議推進游戲的發(fā)展。
1.引導幼兒回憶生活經驗,梳理已有經驗,推進游戲發(fā)展。如司機除了開車還可以做些什么?修車需要哪些材料?
2.引導幼兒對游戲行為的關注,并讓幼兒嘗試用語言表達,來保持對游戲的興趣。如:兩位小司機你們還有什么事情要做呢?
教師有價值的建議不僅順應幼兒游戲的需求,同時要促進游戲向深度推進和發(fā)展。小司機游戲主題的討論中,我了解到本班幼兒對各種車的興趣,以及對“司機、交警”職業(yè)已有了初步認知。因此,在師幼互動過程中引發(fā)幼兒在游戲中嘗試扮演其他角色并探索其職責。如,我在熟悉雪兒、聰聰動手能力的前提下,引發(fā)幼兒使用、清洗以及制作工具,激發(fā)、引領、鼓勵幼兒尋找游戲中的替代物。這些技能和經驗的提升,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合作意識、交流能力,而且使游戲向更深層次和不同的領域發(fā)展,從而讓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獲得深度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