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以他對法國革命態(tài)度轉(zhuǎn)變?yōu)橹饕f辭的諸種華茲華斯“變節(jié)”說深刻影響了兩百余年的華茲華斯批評實踐。但深入考察表明,華茲華斯并沒有因為“害怕革命暴力”而反對法國革命本身,正是秉持“自由”原則讓他發(fā)生了從支持法國革命到反對拿破侖征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同樣,他在1818年威斯特摩蘭郡選舉中支持朗斯代爾家族候選人、反對1829年《天主教解放法案》、反對1832年《改革法案》等事件都是他信守早年“原則”的力證,而非所謂“變節(jié)”或“保守”的證據(jù)。
關(guān)鍵詞:威廉·華茲華斯;變節(jié);法國革命;拿破侖戰(zhàn)爭;原則
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重大招標(biāo)項目《華茲華斯全集翻譯與研究》(21&ZD283)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謝海長,江西財經(jīng)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和西方文學(xué)理論研究。
Title: A Reexamination of Wordsworths “Apostasy”
Abstract: The various charges of “apostasy” against Wordsworth, of his 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s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particular, have profoundly impacted the Wordsworth criticism for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However, an in-depth reexamination reveals that Wordsworth did not oppose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 per se for “fear of violence”. It is his adherence to the principle of “Liberty” that has caused his attitudes shifting from support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to opposing the Napoleonic wars of conquest. Similarly, his support of the Lansdale candidates in the 1818 Westmorland election, his disapproval of the 1829 Catholic Emancipation Act, and his opposition to the 1832 Reform Act, were all cases of his sticking to “principles” held in early years, rather than proofs of his alleged “apostasy” or “conservatism”.
Key words: William Wordsworth; apostasy; French Revolution; Napoleonic wars; principles
Author: Xie Haicha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China). His major academic interests include British romantic poetry and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E-mail: haichang001@sina.com
華茲華斯“變節(jié)”說幾乎都是他同時代評論的產(chǎn)物,但卻深刻影響了二百余年的華茲華斯批評實踐。隨著1813年9月騷塞受封“桂冠詩人”而率先被利·亨特(Leigh Hunt)稱為“變節(jié)者”(Mahoney 15-16),華茲華斯1813年5月就任“印花稅征收官”也被雪萊指責(zé)為拋棄了“真理和自由”的“自然詩人”(Reiman 39)。華茲華斯對法國革命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成為他“變節(jié)”指責(zé)的主要說辭,以至于他1821年復(fù)信友人專此回應(yīng)。他在1818年威斯特摩蘭郡選舉中支持朗斯代爾家族候選人、反對1829年《天主教解放法案》(The Catholic Emancipation Act)、反對1832年《改革法案》(The Reform Act)等事件成為他“變節(jié)”或“保守”指責(zé)的重要說辭(Mason 20)。與騷塞遭遇一樣,他在1843年受封“桂冠詩人”也被指責(zé)為“迷失的領(lǐng)袖”(Woolford 207-208)。百余年來,華茲華斯與法國革命的關(guān)系持續(xù)成為考察熱點:或認(rèn)為路易十六被處死及雅各賓“恐怖統(tǒng)治”讓華茲華斯放棄對革命及共和主義原則的支持,或認(rèn)為他的進步政治信仰維持到19世紀(jì)初年,或認(rèn)為路易十六被處死及“恐怖統(tǒng)治”沒有改變他的政治身份認(rèn)同(Bennett 174-175)。雖集百余年之功,國外學(xué)界對華茲華斯是否“變節(jié)”或何時“變節(jié)”依然聚訟紛紜,盡管較多意見認(rèn)為他“變節(jié)”發(fā)生在1797或1798年至1806年間,尤其在1802至1804年間(Fry 3)。
華茲華斯與法國革命的關(guān)系也是國內(nèi)學(xué)界關(guān)注焦點。結(jié)合學(xué)術(shù)界關(guān)于積極與消極浪漫主義的劃分,楊周翰先生1978年指出對華茲華斯的評價要一分為二,并提出華茲華斯“固然害怕雅各賓專政,脫離了斗爭,但拿破侖的侵略戰(zhàn)爭也是使他失望的一個原因”的見解(轉(zhuǎn)引自葛桂錄87)。此后涌現(xiàn)出一批重新評價華茲華斯的成果,指出他“自始至終都未反對過法國革命”,“對雅各賓專政表示了不滿”“不是什么不可原諒的罪過”(傅修延 23),認(rèn)為不能將湖畔派詩人批判雅各賓專政這種“局部的錯誤”說成他們“全部否定法國大革命”(王木春 45)。不過,華茲華斯“對暴力革命感到失望后”寄望于“對人性的改造”(蘇文菁 54),“在革命深入之后,從同情革命變?yōu)楹ε赂锩保▌⒋悍?140-141),“曾熱情歌頌法國革命,但后來法國革命激化,……遂產(chǎn)生幻滅之感”(項曉敏 50)等后繼認(rèn)識表明,華茲華斯與雅各賓專政或革命暴力的關(guān)系仍是未竟話題。鑒于諸種華茲華斯“變節(jié)”說所涉時間事件各異,且至今尚未完全定論,本文將借由華茲華斯詩文書信重返歷史現(xiàn)場,以期探求真相,正本清源。
一、辯證看待革命暴力
華茲華斯1790年7月至9月和1791年11月至1792年12月兩度親赴法國見證革命盛況,但這些經(jīng)歷卻成為他“變節(jié)”指責(zé)的核心背景。在從歡呼革命的熱血青年到害怕革命暴力的“變節(jié)者”形象塑造中,學(xué)界通常認(rèn)為路易十六被處死及雅各賓“恐怖統(tǒng)治”促使華茲華斯放棄了對革命乃至共和主義原則的支持(Bennett 174-175)。但考察表明他并沒有因為害怕革命暴力而“變節(jié)”。
路易十六被處死的消息于1793年1月24日通過倫敦報紙傳開,蘭達(dá)夫主教理查德·沃森(Richard Watson)于次日撰寫布道文譴責(zé)法國弒君事件。蘭達(dá)夫主教之前也支持法國革命,華茲華斯曾稱贊他是“真理和政治寬容的捍衛(wèi)者” (Worthen 81);正是對蘭達(dá)夫主教改變立場的義憤促使華茲華斯撰寫《致蘭達(dá)夫主教的信》(A Letter to the Bishop of Llandaff)予以駁斥。華茲華斯稱“在這樣一個關(guān)乎人類命運的重要時刻”,蘭達(dá)夫主教“強調(diào)已故皇家殉道者個人苦難”的做法“令人遺憾”(Grosart 4),接著便為法國弒君及革命暴力展開辯護:
“你說:‘當(dāng)我看到自由祭壇沾染……倒臺國王忠實追隨者的鮮血時,我?guī)е謶趾蛥拹禾与x自由祭壇。什么!難道你對人性如此無知以至于不知道革命時期不是真正自由時期?人如此頑固和倒錯,她經(jīng)常不得不借助專制本身的手段來推翻他,且為和平統(tǒng)治,她必須通過暴力來建立自身。她譴責(zé)那種嚴(yán)酷的必要性,但人民的安全是她的最高律法和慰藉?!谂褔邔⒈粦吞帟r,同情這種甜蜜情感顯然是危險的,因而往往被全部扼殺。但這就是譴責(zé)動亂(更公平事物秩序即將從中誕生)的充分理由嗎?”(Grosart 6)
在這段雄辯中,華茲華斯強調(diào)了“暴力”或“專制手段”之于“自由”建立自身的必要性,并從“人民”立場出發(fā)將路易十六裁定為“叛國者”,從而肯定了法國弒君及革命暴力使用的正當(dāng)性。華茲華斯不僅以“共和主義者”名義致信,而且在信中自稱“共和主義擁護者”(Grosart 10),可見法國弒君事件沒有讓他放棄“共和主義”原則或發(fā)生“變節(jié)”。
那雅各賓“恐怖統(tǒng)治”是否讓他產(chǎn)生“幻滅之感”或“變節(jié)”呢?且看他《序曲》第十卷中的心路歷程記述。在1793年7月至1794年7月雅各賓“恐怖統(tǒng)治”期間,掌權(quán)者專制暴虐,殺戮不輟:“整整一年,……頭顱一個接一個,永遠(yuǎn)不夠”(Wordsworth 377)。恐怖暴行讓他日夜難安,但他沒有跟風(fēng)質(zhì)疑或否定革命本身,而是將“這罪惡深淵”歸因于“世代累積的罪孽和愚昧”,歸咎于羅伯斯庇爾背叛“崇高誓言”(Wordsworth 383)。得知羅伯斯庇爾的死訊時,他興奮地感激“正義女神”,堅信“安全將從他處另尋,/大地將堅定邁向公正與和平”,并“以毫無衰退的信心期待 /事物的終極寧靜”(Wordsworth 389-390)??梢?,雅各賓“恐怖統(tǒng)治”雖一度讓華茲華斯甚感不適,但事后他依然堅信“公正與和平”,并沒有產(chǎn)生所謂“幻滅之感”或走向“變節(jié)”。
較之《序曲》的回溯,華茲華斯1794年書信更即時記錄了他“恐怖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立場。在1794年6月致信威廉·馬修時,華茲華斯持中秉正,稱他不贊同“無論如何改造的君主貴族政府”,也反對“赤裸裸的革命念頭”,認(rèn)為“心懷人類福祉的作家”應(yīng)致力解釋強化“關(guān)于社會秩序的普遍原則”,竭力傳播“關(guān)于政治正義原則的知識”(Selincourt, Early Letters 120)。在信尾,他表達(dá)了既反對暴力又肯定暴力必要性的辯證立場:“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除非頑固的驕橫和愚昧讓它變得必要”(121)。更可貴的是,“法國的可怕局面”讓他認(rèn)識到“安全”將從“暴力”之外的他處另尋,即“只有竭力宣傳對人類福祉至關(guān)重要的普遍原則才能避免同樣的災(zāi)難在英國發(fā)生”(121)。
二、反對拿破侖征服戰(zhàn)爭
然而,隨著法國革命形勢轉(zhuǎn)變,尤其隨著拿破侖政變奪權(quán)四處征戰(zhàn),華茲華斯確實發(fā)生了從支持法國革命到反對拿破侖征服戰(zhàn)爭的巨大轉(zhuǎn)變。這種轉(zhuǎn)變引發(fā)“變節(jié)”指責(zé)狂潮,在1821年12月4日復(fù)信友人詹姆斯·羅什(James Losh)時,他專門為自己進行了辯解:
“對于那些肆意使用‘變節(jié)者、‘叛變者等字眼的人,我將如此反擊:你們都被地名(Places)和人名(Persons)欺騙了,我則一直堅持原則(Principles)。當(dāng)他們放棄為自由而戰(zhàn)、熱衷專制暴政并企圖奴役整個世界時,我便放棄了對法國及其統(tǒng)治者的支持。最初,我不贊成抗擊法國的戰(zhàn)爭……;但當(dāng)波拿巴踐踏瑞士的獨立時,我內(nèi)心便開始反對他,并反對那個甘愿淪為那種暴行之工具的國家。正是在這一點上我從情感上與輝格黨人分道揚鑣,并在一定程度上與他們的反對派聯(lián)合在一起。他們的反對派絲毫沒有??怂辜捌潼h羽的那種幻想,即認(rèn)為與法國達(dá)成安全且有尊嚴(yán)的和平是切實可行的,而波拿巴那樣野心勃勃的侵略者則會軟弱下來成為一個商業(yè)競爭者”。(Selincourt, Later Years I 56-57)
不妨結(jié)合史實來理解他這段自辯。法國弒君事件后,英國王室向法國發(fā)出外交威脅,但這種威脅卻讓法國激進派堅信戰(zhàn)爭可能引發(fā)英國革命,遂于1793年2月1日對英國宣戰(zhàn);戰(zhàn)備不足的英國被迫于2月11日向法國宣戰(zhàn)(Morgan 486)。華茲華斯因此深陷愛國情感與支持“自由事業(yè)”的革命情感矛盾之中,但他卻將交戰(zhàn)責(zé)任歸咎于自己國家:“英國公然開戰(zhàn),反對法國的自由事業(yè)”(Wordsworth 401),可見他將“法國的自由事業(yè)”置于何等崇高地位。然而,1798年1月拿破侖軍隊悍然入侵瑞士卻讓他認(rèn)識到法國已發(fā)生從“自由捍衛(wèi)者”到“自由踐踏者”的本質(zhì)蛻變:“現(xiàn)在法國人成了壓迫者,/將自衛(wèi)戰(zhàn)變成征服戰(zhàn),全然不顧 /他們曾經(jīng)為之奮斗的一切;在天地共鑒之下,/公然踐踏自由天平”(Wordsworth 401)?,F(xiàn)代歷史學(xué)界認(rèn)為法國革命以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獄事件為標(biāo)志開始,以1799年11月拿破侖政變奪權(quán)為標(biāo)志結(jié)束(McCalman 513-514)。但身處歷史現(xiàn)場的華茲華斯卻以“自由”為準(zhǔn)繩將拿破侖軍隊入侵瑞士視為法國發(fā)生本質(zhì)蛻變的標(biāo)志性事件。可以說,華茲華斯反對拿破侖征服戰(zhàn)爭不是他“變節(jié)”的證據(jù),而是他秉持“自由”原則的力證。
華茲華斯1802年至1807年間創(chuàng)作的《獻給民族獨立和自由的詩篇》充分展示了他反對拿破侖征服戰(zhàn)爭及聲援“民族獨立和自由”的立場。比如,當(dāng)海地黑人領(lǐng)袖圖森特·盧維圖爾1802年6月落入法國魔爪時,他寫道:“盡管你自己倒下了, /但……你有大量盟軍”(Hutchinson 304)。1809年《論辛特拉條約》同樣體現(xiàn)了他抗擊拿破侖征服戰(zhàn)爭及捍衛(wèi)“原則”的立場。英國1808年夏幫助葡萄牙擊敗法國軍隊后與法國簽訂《辛特拉條約》,同意法國軍隊攜帶武器裝備從伊比利亞半島撤退,并由英國軍艦將他們運送回法國(Worthen 351)。在華茲華斯看來,該條約體現(xiàn)了英國對法國的偏袒及對葡萄牙的背叛,暴露了英國政府的軟弱和短視。因此他憤然撰文強調(diào)文明社會應(yīng)追求“自由和獨立”,強調(diào)“原則”是人作為“道德存在”的基本要素(Worthen 351)。華茲華斯抗擊拿破侖戰(zhàn)爭的立場一直堅持到最后;聞訊英國在滑鐵盧之戰(zhàn)中最終戰(zhàn)勝拿破侖軍隊,他賦詩稱贊這是“全能上帝”所為的神圣事件(Bennett 204)。
在法國革命爆發(fā)時,華茲華斯和議會輝格黨領(lǐng)袖查爾斯·詹姆斯·??怂梗–harles James Fox)都是法國革命支持者(Morgan 486)。但當(dāng)法國從“自由捍衛(wèi)者”蛻變?yōu)椤白杂邵`踏者”時,華茲華斯秉持“自由”原則主張抗擊拿破侖征服戰(zhàn)爭,“??怂辜捌潼h羽”卻表現(xiàn)出投降或投機立場??梢姡A茲華斯“從情感上與輝格黨人分道揚鑣”,并不是因為華茲華斯“變節(jié)”或背棄“自由事業(yè)”,而是因為輝格黨人對拿破侖治下的法國心存“幻想”。
三、難逃世俗人生羈絆
華茲華斯1813年就任“印花稅征收官”,因此被指責(zé)背棄了早期激進政治立場(Mason 16):利·亨特1814年稱他“已被標(biāo)識為政府財產(chǎn)”;拜倫1818年嘲諷他由“未被閹割(unexcised)”的“民主”歌者蛻變?yōu)椤坝』ǘ悾‥xcise)職務(wù)”的獵物(Worthen 372)。他1843年受封“桂冠詩人”則成為羅伯特·布朗寧1845年所謂“迷失的領(lǐng)袖”的證據(jù):“僅為一把銀子,他離開了我們;/僅為一根粘于外套的綬帶,……/他遠(yuǎn)離了先鋒和自由人”(Woolford 207-208)。
其實,華茲華斯就任“印花稅征收官”是家庭生計所迫的無奈之舉。華茲華斯一家自1811年5月開始租住在格拉斯米爾教堂對面的教區(qū)老宅;當(dāng)他三歲女兒凱瑟琳和六歲兒子托馬斯相繼于1812年6月和12月夭折后,與兒女墳?zāi)瑰氤呦嗤W尫蛉爽旣惐蛔詣俣眢w羸弱,另尋棲身之所勢在必行。但他當(dāng)時經(jīng)濟狀況卻甚為拮據(jù)。正如他1812年春致信友人稱自己過去十四年寫作總收入“不到140英鎊”,但現(xiàn)在有五個孩子要養(yǎng)(Selincourt, Middle Years II 486-487)。此外,他每年設(shè)法給法國私生女卡洛琳提供30英鎊生活費(Worthen 401),在柯爾律治沉迷鴉片烈酒后還要給柯爾律治的孩子籌集學(xué)費(Mason 16)。雪萊1811年便見證了華茲華斯“可敬的貧困”,稱雖樂見他“保持獨立之美德”,但“他如此貧困以至于經(jīng)常不得不求借一件襯衣來裹背”(轉(zhuǎn)引自Worthen 371)。
正是在近乎衣不蔽體的窘境中,年逾四十的華茲華斯人生首次考慮找工作掙錢。在1812年2月6日致信朗斯代爾勛爵詢問是否有什么可安排的工作來幫助“繼續(xù)推進我人生的主要目標(biāo),即完成我的文學(xué)使命”時,華茲華斯特別強調(diào)希望“工作職責(zé)不至于占用我太多精力而妨礙我花相當(dāng)一部分時間學(xué)習(xí)”(Selincourt, Middle Years II 485-486)。因朗斯代爾勛爵暫無合適崗位安排,華茲華斯先接受了100英鎊贊助金,得以舉家搬入年租金50英鎊的萊德山莊(Rydal Mount)。1813年5月14日,華茲華斯正式就任威斯特摩蘭郡“印花稅征收官”;雖實得年薪不足100英鎊(Worthen 370),但這份穩(wěn)定收入讓他可以繼續(xù)推進“人生的主要目標(biāo)”。華茲華斯就任引發(fā)群嘲,甚至連見證過他“可敬的貧困”的雪萊也賦詩揶揄他,但如果設(shè)身處地,雪萊等人不應(yīng)如此苛責(zé)他。
華茲華斯1843年受封“桂冠詩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世俗人情羈絆的產(chǎn)物。1843年3月21日,“桂冠詩人”騷塞辭世。十天后,華茲華斯被宮務(wù)大臣邀請接任“桂冠詩人”,但他予以婉拒(Barker 484)。直到首相羅伯特·皮爾(Robert Peel)致信邀請他出任“桂冠詩人”,他才覺得不得不重新考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他1842年辭去“印花稅征收官”職務(wù)后,首相曾幫助他獲得每年300英鎊“王室??睢别B(yǎng)老金(The Civil List)(Barker 481)。在邀請信中,首相不僅夸贊“桂冠詩人”非華茲華斯莫屬,而且承諾該委任對他沒有任何要求;于是他1843年4月4日就任“桂冠詩人”,年薪70英鎊(Barker 484)。
1845年4月,華茲華斯受邀參加女王假面舞會,身穿從友人塞繆爾·羅杰斯(Samuel Rogers)那里借來的正裝首次覲見維多利亞女王(Barker 484)。正是覲見女王事件促使羅伯特·布朗寧賦詩指責(zé)他“僅為一根粘于外套的綬帶”而成為“迷失的領(lǐng)袖”(Woolford 207-208)。不過,伊麗莎白小姐并不認(rèn)同布朗寧的指責(zé)。在1845年5月30日致布朗寧私信中,伊麗莎白雖然不贊同華茲華斯前往宮廷,但認(rèn)為不是“桂冠詩人”稱號賦予華茲華斯榮耀,而是華茲華斯給這個稱號增添榮耀(Woolford 207)。事實上,布朗寧本人在1875年致信格羅薩特(Alexander Grosart)時也承認(rèn)早年對華茲華斯的描繪過于片面:“如果要完整地描繪他,我不應(yīng)該談?wù)摗畮装雁y子和幾片綬帶。這些從來沒有影響這個偉大詩人的政治觀點變化;……我拒絕把它當(dāng)作這個思想道德巨人的‘全真肖像”(Woolford 207)。布朗寧的自我修正可謂是對這一“變節(jié)”指責(zé)的最佳應(yīng)答。遺憾的是,布朗寧的“迷失領(lǐng)袖”說廣為流傳,而他的自我更正卻少有傳聞。
四、信守早年選舉理念
華茲華斯在1818年威斯特摩蘭郡選舉中支持朗斯代爾家族候選人,雖不排除投桃報李的成分,但更多是基于對選舉雙方立場的判斷。一方是朗斯代爾勛爵兩個議員兒子:1812年成為威斯特摩蘭郡議員的亨利·勞瑟(Henry Lowther),1813年因一位議員身亡而頂缺的勞瑟子爵(Viscount Lowther)。另一方是1810年成為卡姆爾福德郡議員且有“輝格黨前座議員之星”雅稱的亨利·布魯厄姆(Henry Brougham)(Hay 29)。布魯厄姆出生成長于愛丁堡,因他父親遷居前是威斯特摩蘭郡地主,加上他1810年起在威斯特摩蘭郡購置田產(chǎn),所以被支持者視為本地人;同時他得到威斯特摩蘭郡輝格黨頭領(lǐng)薩尼特伯爵(Earl of Thanet)堅定支持(Hay 31)。雙方旗鼓相當(dāng),紛紛展開文宣和現(xiàn)場拉票。
布魯厄姆一方聲討勞瑟家族壟斷威斯特摩蘭郡兩個議員席位,聲稱要限制大宗地產(chǎn)家族政治影響力,主張普選權(quán),承諾對宗教無限寬容,因而贏得不從國教者的支持(Hay 34-35)。布魯厄姆一方還有在不從國教者勢力強大的肯德爾鎮(zhèn)羞辱勞瑟一方支持者及糾集暴徒襲擊勞瑟兄弟助選車隊現(xiàn)象(Hay 38-39)。布魯厄姆一方的主張和騷亂事件讓華茲華斯看到當(dāng)年法國雅各賓派的做派,因此他撰寫出版《致威斯特摩蘭郡自耕農(nóng)的兩封信》(Two Addresses to the Freeholders of Westmorland)來駁斥布魯厄姆一方主張。
華茲華斯在兩封信中都強調(diào)“大宗地產(chǎn)”在選舉中的重要性。在第一封信中稱“城鎮(zhèn)工業(yè)地區(qū)的民主行動”要不是受到“某些家族世襲大宗地產(chǎn)的定力”制衡,那國家憲法和法律就無法承受它們所經(jīng)歷的諸多沖擊(Grosart 222)。在第二封長信中強調(diào),除了“財產(chǎn)”,沒什么可以“絕對保證正直”或“確切檢測審慎和知識”(Grosart 240)。對于布魯厄姆提出的“年度議會和普選權(quán)”口號,華茲華斯認(rèn)為那不過是抄襲《人權(quán)論》(The Rights of Man)的理念(Grosart 242),但法國革命之后二十年歷史表明這種讓議會更大眾化、議員更頻繁更換的期望是一種謬誤(Grosart 249)。鑒于布魯厄姆在威斯特摩蘭郡沒有多少財產(chǎn),只是用“來自都市骯臟街巷的粗魯口號”來打破威斯特摩蘭郡人的自然知足(Grosart 235),華茲華斯告誡不要重蹈米德爾塞克斯郡將蠱惑人心的外來者約翰·威爾克斯(John Wilkes)選為議員的覆轍(Grosart 249)。
那華茲華斯強調(diào)“世襲大宗地產(chǎn)的定力”而反對“普選”是否意味著他背棄了早年反對“世襲差別和特權(quán)等級”的立場呢(Worthen 405)?事實上,他早在1793年《致蘭達(dá)夫主教的信》中便強調(diào)“固定財產(chǎn)”在選舉中的重要性,認(rèn)為在代表選舉中“將財富作為正直之標(biāo)準(zhǔn)”、“將公民擁有一定固定財產(chǎn)才有資格承擔(dān)艱巨立法責(zé)任作為一條基本原則”并非不道德;甚至明確提出“要拋開讓農(nóng)民或工匠成為立法者的想法”,因為需要大量教育才能讓他們從鄰居中甄別出哪個人更有資格被托付眾人利益(Grosart 11)。他還指出,“純粹的普遍代表制”是“唯一能夠?qū)崿F(xiàn)自由的方式”,但它“無法與君主制共存?!诜▏绱?,***亦然。我不該繼續(xù)討論這個話題”(Grosart 14)。與他1793年以法國革命情形為鑒表示不便探討“普選”話題一樣,華茲華斯1818年也告誡不要輕信“普選”蠱惑而導(dǎo)致法國那樣“國內(nèi)騷亂、血腥審判和平民屠戮”的局面(Grosart 250)。可見,他1818年選舉理念不過是他1793年選舉理念的復(fù)現(xiàn)。
華茲華斯反對1829年《天主教解放法案》也因信守早年選舉理念。該法案規(guī)定天主教徒只要達(dá)到一定財產(chǎn)要求及宣誓效忠英國憲法就可獲得投票、擔(dān)任公職等權(quán)利,藉以緩和天主教徒對平等權(quán)的高漲要求及幽靈般的愛爾蘭叛亂問題(Barker 406)。但在華茲華斯看來,對天主教徒讓步勢必危及英國國教思想堡壘地位,正如他1829年2月26日指出:“新教和天主教能成為自由國家結(jié)構(gòu)中同等重要的(coordinate)力量,并同時讓基督教成為那個國家至關(guān)重要的(vital)行動原則嗎?我擔(dān)心辦不到”(Selincourt, Later Years I 356)。更令他不安的是,愛爾蘭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人口失衡,其天主教頭目竟然堅持一些連法國奧地利都不敢提出甚至教皇本人都可能擱置的條件,在這種情形下,既有限制性條件一旦被解除,他們就可能醞釀推翻制度或權(quán)力交接的計劃(Selincourt, Later Years I 358-360)。顯然他不準(zhǔn)備接受這種可能動搖國家制度基礎(chǔ)的法案。
華茲華斯反對1832年《改革法案》也是基于維護英國憲法制度的初衷。他1832年2月17日指出,政府大臣宣稱改革是“為了維護憲法”,但為實施該法案,他們卻“準(zhǔn)備破壞憲法中的關(guān)鍵機構(gòu)”,即“把上議院變成所有后繼政府的奴隸”(Selincourt, Later Years II 603-604)?!陡母锓ò浮泛诵呐e措是將投票權(quán)從貴族控制的選區(qū)轉(zhuǎn)至新興工業(yè)城鎮(zhèn):56個原選區(qū)被廢止,31個降為單席次選區(qū);城鎮(zhèn)新設(shè)22個雙席次選區(qū)和21個單席次選區(qū)(Lang 24)。華茲華斯就此指出,“根據(jù)任意財產(chǎn)或人數(shù)標(biāo)準(zhǔn)來管理代表的方案”將導(dǎo)致“頻繁的議會”,像美國和法國一樣“將代表(representatives)淪為奴隸般的代理(delegates)”,以至于議會無法成為“審慎立法機構(gòu)”(Selincourt, Later Years II 596);有美國和法國先例,“如果不打消人們念頭而鼓勵他們模仿”,勢必導(dǎo)致“不達(dá)普選不罷休”后果(Selincourt, Later Years II 610)。他對“普選”趨勢的擔(dān)憂,與他1793年“普遍代表制”與“君主制”勢不兩立的認(rèn)識是一致的。正如他1835年坦言“曾在法國經(jīng)歷過革命,想到國內(nèi)也來一場革命就甚感惶恐”,但“激進分子和愚蠢輝格黨人正讓國家快速走向革命”(Selincourt, Later Years II 723)。
針對所謂反對改革的指責(zé),華茲華斯強調(diào)自己不是“反對改革者(Anti-Reformer)”,而是“反對《改革法案》者(Anti-Bill man)”(Batho 184)。鑒于《改革法案》問題在于“過度凸顯城鎮(zhèn)的力量”,他甚至提出了“進一步擴大鄉(xiāng)村選舉權(quán)”來維持城鄉(xiāng)平衡的改革思路(Batho 194)。更值一提的是,雖然早年認(rèn)為教育欠缺的農(nóng)民工匠不宜成為立法者,但他認(rèn)為“隨著知識增長”人民必然會擁有選舉權(quán)。正如他1846年9月對“憲章運動者”托馬斯·庫伯(Thomas Cooper)論道:“你們憲章中沒有不合理訴求,不過訴諸身體暴力是愚蠢的”;“隨著知識增長,人民必然會擁有選舉權(quán),但你們不會立即得到所要求的一切,絕對不要再通過身體暴力去獲取它”(Barker 503)??梢姡瑫r年76歲的華茲華斯依然堅持民主立場,并沒有走向“變節(jié)”或“保守”。
結(jié)語
華茲華斯“變節(jié)”說主要源自雪萊、拜倫等支持拿破侖征服戰(zhàn)爭和天主教解放運動的第二代浪漫主義詩人和激進評論家。然而,華茲華斯在對法國革命形勢變化的體察中卻領(lǐng)悟了更深邃的政治智慧:他不僅從拿破侖軍隊入侵瑞士事件中覺察到法國已發(fā)生從“自由捍衛(wèi)者”到“自由踐踏者”的本質(zhì)蛻變,而且從雅各賓“恐怖統(tǒng)治”中認(rèn)識到“只有竭力宣傳對人類福祉至關(guān)重要的普遍原則才能避免同樣災(zāi)難在英國發(fā)生”,甚至從路易十六被處死事件中認(rèn)識到“普遍代表制”與“君主制”勢不兩立。這些政治智慧與他秉持的支持民族獨立和自由、維護英國憲法制度、防范暴力濫用等“原則”相輔相成,為他研判英國政治改革和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思想指南。盡管他迫于家庭生計出任“印花稅征收官”,甚至顧慮世俗人情接任“桂冠詩人”,但他反對拿破侖征服戰(zhàn)爭、在1818年選舉中支持朗斯代爾家族候選人、反對《天主教解放法案》及《改革法案》等貌似“變節(jié)”或“保守”舉動都是他秉持早年“原則”的審慎反應(yīng)。
引用文獻【W(wǎng)orks Cited】
Barker, Juliet. Wordsworth: A Life. Lond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00.
Batho, Edith C. The Later Wordsworth.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33.
Bennett, Andrew. William Wordsworth in Context.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15.
Fry, Paul H. Wordsworth and the Poetry of What We Are. New Haven: Yale UP, 2008.
傅修延:關(guān)于華茲華斯幾種評價的思考?!渡橡垘煂W(xué)報》2(1985):21-24。
[Fu, Xuyan. “Reflections of Comments on Wordsworth.” Journal of Shangrao Teachers College 2 (1985): 21-24.]
葛桂錄:建國以后華茲華斯在中國的接受?!秾幭拇髮W(xué)學(xué)報》1(1999):86-89。
[Ge, Guilu. “The Reception of Wordsworth in China since 1949.”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1 (1999): 86-89.]
Grosart, Alexander B., ed. The Prose Works of William Wordsworth, Vol.1: Political and Ethical. London: Edward Moxon, Son, and Co., 1876.
Hay, William Anthony. “Henry Brougham and the 1818 Westmorland Election.” Albion: A Quarterly Journal Concerned with British Studies 36.1 (2004): 28-51.
Hutchinson, Thomas, ed. The Poetical Works of Wordsworth. London: Oxford UP, 1928.
Lang, Sean. Parliamentary Reform, 1785-1928. London: Routledge, 2005.
劉春芳:《英國浪漫主義詩歌情感論》。天津:天津大學(xué)出版社,2011。
[Liu, Chunfang. A Study of Emotion in English Romantic Poetry. Tianjin: Tianjin UP, 2011.]
Mahoney, Charles. Romantics and Renegades: The Poetics of Political Reaction. New York: Palgrave, 2003.
Mason, Emma.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William Wordsworth. Cambridge: Cambridge UP, 2010.
McCalman, Iain, ed. An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Romantic Age. Oxford: Oxford UP, 2001.
Morgan, Kenneth O. The Oxford History of Britain. Oxford: Oxford UP, 2010.
Reiman, Donald H., Nail Fraistat and Nora Crook, eds. The Complete Poetry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P, 2012.
Selincourt, Ernest de, ed. The Early Letters of William and Dorothy Wordsworth, 1787-1805.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35.
---. The Letters of William and Dorothy Wordsworth: The Middle Years, Vol. I: 1806-June 1811.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37.
---. The Letters of William and Dorothy Wordsworth: The Middle Years, Vol. II: August 1811- 1820.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37.
---. The Letters of William and Dorothy Wordsworth: The Later Years, Vol. I: 1821-30.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39.
---. The Letters of William and Dorothy Wordsworth: The Later Years, Vol. II: 1831-40.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39.
蘇文菁:《華茲華斯詩學(xué)》。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00。
[Su, Wenjing. Wordsworths Poetics.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0.]
王木春:對英國湖畔派研究的誤區(qū)?!锻鈬膶W(xué)研究》3(1998):45-47。
[Wang, Muchun. “Mistakes of the British Lake School Research.”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3 (1998): 45-47.]
Woolford, John. Robert Browning: Selected Poems.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Wordsworth, Jonathan, M. H. Abrams and Stephen Gill, eds. William Wordsworth: The Prelude, 1799, 1805, 1850.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79.
Worthen, John. The Life of William Wordsworth: A Critical Biography. Malden: Wiley Blackwell, 2014.
項曉敏:《外國文學(xué)作品導(dǎo)引》。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20。
[Xiang, Xiaomin. Approaching Foreign Literary Works. Beijing: Peking UP, 2020.]
責(zé)任編輯:宮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