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華鵬
一
我們的文學正處在一種轉型的迷霧與迷茫之中。印刷時代向網絡時代過渡,嚴肅文學的創(chuàng)作活力和讀者如云的榮光日益黯淡,兩百年間累積的思想高度和情感力量,正為被手機俘獲的讀者所拋棄;網絡文學雖創(chuàng)作與閱讀活力強勁,但因被資本裹挾,未免流于淺和俗。我們隱約感覺到,印刷時代到達頂峰的嚴肅文學,在網絡時代出現(xiàn)了水土不服和落寂寡歡,無可奈何地開始了一段難以回望輝煌的下坡路。信息鋪天蓋地,世界變得越來越透明,“想象力落后于花哨的極端現(xiàn)實”(喬治·斯坦納語),嚴肅文學的寫作變得日趨艱難和難以為繼。我們知道,該有一個新的轉型和突圍發(fā)生,該有一個新的文學生長出來(近來“文學變革”“小說革命”的探討聲不絕于耳),但是打破可怕沉默的出路在哪呢?現(xiàn)有熱鬧的網絡文學是嚴肅文學變革的方向嗎?好像也不是。那是什么呢?
在這樣一個沒有退路、前路濃霧彌漫的轉型交替點上,我們多么希望,此刻有一位特立獨行、與眾不同的作家或批評家站出來,“把藝術和文學從陳腐和衰敗中拽出來,再把它們向前推進”(查爾斯·布考斯基語),用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為我們沖云破霧,用他的吶喊為我們闡釋變革的可能、指明變革的方向。當然這個任務最好由批評家承擔,一是因為批評家最重要的功能和責任,是“關注于對同時代文學的判斷”,他除了“必須追問同時代文學的貢獻之外還必須追問耗損在哪里、出路在哪里”(喬治·斯坦納語);二是因為今天的批評家被詬病和揶揄得太久,該有一次洗冤之機。
遺憾的是,這樣的人物并沒有如期而至。我們只有求教于歷史、求教于大師了,誰呢?偉大的魯迅先生。百年之前的文學與文化境況,與今日有一定的類似性,新文學新文化與舊文學舊文化雙重并置,新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孱弱,雷聲大雨點小,文學批評雖然擔當了新文學新文化的開路先鋒責任,但也亂象橫生、魚龍混雜。在此之際,魯迅先生驀然出現(xiàn)。作為文學家,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為新文學運動提供了鮮活樣本;作為文學批評家,他的批評觀念和批評精神為新文學、新批評的產生推波助瀾。
在我們的嚴肅文學迷茫不見明晰出路的當前,重讀魯迅,重讀他關于文學批評的見解,一方面我們能攬鏡自照,見鑒自省,另一方面我們能從他那里獲取批評的洞見、啟示和勇氣。
二
魯迅先生關于文學批評的文字大多散見于各種雜文、書信和序言之中,數(shù)量不多,有時幾篇小文章,有時三言兩語,但滿紙真知灼見,見解獨到深邃,論述也是縱橫捭闔,曉暢明白,筆下生輝,地道的“魯氏風采”,讀來暢快通透。這些散落的批評文字看似信手拈來,隨性而作,也無大的理論野心,實則不然;這些凝聚著魯迅先生批評思想的結晶,有著一套完整的結構體系和精神體系,對文學批評的主體、特點、標準和方法都有所論及,雖不見長篇累牘的高頭講章,但體系暗藏,刀鋒畢現(xiàn)。
有人這樣說,優(yōu)秀的評論有時比劣質的書籍還短命,但魯迅先生這些寫于百年前的文字今天讀來仍不過時,仍然閃耀著強大的生命力。為何如此神妙?蓋因這些文字把握住了文藝批評的本質和特性,蓋因這些文字在改造中國文學的策略和方法上,完成了新文學批評的建構,蓋因這些文字的風格力量或者美感使很少有永恒流傳的批評得以流傳。這正是我們今天的批評和批評家所迫切需要汲取的營養(yǎng)。
魯迅將文學批評置于很高的位置,他認為批評是促成新文藝產生的重要力量。他在《“文藝與批評”譯者附記》中寫道:“必須有真切的批評,這才有真正的新文藝和新批評的產生的希望”,“這才能夠使文藝同批評一同前進”。由此反觀,在呼喚與新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新文學的今天,我們的批評是否做到了如魯迅所說的“真切”?是否做到了帶領文藝“一同前進”?曾幾何時,我們的批評很難抵制經濟、社會等諸多問題的誘惑,陷入了人情和利益的藩籬;我們的批評無法參與到時代精神的主要活動——比如知識獲取、科學探究、真理驗證之中,連批評家都懷疑自己工作的有效性和經典性——我們的批評真正地陷入了美國批評家喬治·斯坦納所說的“道德困境”和“知識困境”當中,這樣的批評很難談得上“真切”——道德真切和知識真切。也曾一度,我們的批評被作家忽視和瞧不起,因為我們的批評不再提供新觀念和新方向,只是跟在作品后面奔跑,一味地闡釋和吹捧,連對作品的好壞都辨識不清或喪失了判斷,完全淪為作品的“附庸”,離魯迅先生所說的“使文藝同批評一同前進”差得遠。批評落后于創(chuàng)作了,又談何帶領文藝前進呢?我們現(xiàn)在急切要做的,是讓批評“真切”起來,恢復那種新銳、活力、引領的批評了。
百年前,魯迅先生對他所處時代新文藝發(fā)生的路徑作了預判和概括,他說:“革命時代總要有許多文藝家萎黃,有許多文藝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沖進去,乃仍被吞沒,或者受傷。被吞沒的消滅了;受傷的生活著,開拓著自己的生活,唱著苦痛和愉悅之歌。待到這些逝去了,于是現(xiàn)出一個較新的新時代,產出更新的文藝來?!睔v史何其相似,今天嚴肅文學在時代更替面前的遭遇,以及求生求變的境況,與魯迅時代如出一轍。這樣一個迷霧與迷茫時期,很多作品逃不出“萎黃”的命運,很多作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沖進去”,被“吞沒”或“受傷”,待到這一痛苦期過去,“更新的文藝”便產生出來。由此看來,新文學的蝶變雖讓我們苦痛,但總該充滿希望和期待。
在這樣一個非常時期,魯迅先生對批評家寄予厚望,批評家不能不作為,不能袖手旁觀,批評家“仍然有是非,有愛憎”,而且“他的是非就愈分明,愛憎也愈熱烈”,“遇見所是和所愛的,他就擁抱,遇見所非和所憎的,他就反撥”,“ 唱著所是,頌著所愛,而不管所非和所憎;他得像熱烈地主張著所是一樣,熱烈地攻擊著所非,像熱烈地擁抱著所愛一樣,更熱烈地擁抱著所憎”。魯迅先生的主張異常明確,在新文學未發(fā)生而將發(fā)生之際,評論家更要有傾向性,有愛憎,是是非非,旗幟鮮明。
如此讀來,我們似乎觸摸到魯迅的批評精神了:真切,有傾向,有愛憎,全面客觀。
三
讓我們驚嘆的是,百年前魯迅先生對文藝批評陋相的揭示和抨擊,仿佛是針對我們當下的。比如:有的批評絕對化,求全責備,“首飾要‘足赤’,人要‘完人’,——有缺點,有時就全部都不要了”,抓住一點否定全書,否定整個作家。魯迅先生認為這樣要不得,會使“許多作品被否定,許多作家將擱筆”。他主張批評要全面客觀。有的批評以偏概全,尋章摘句地“吹噓或附會”,結果讀者被誤導,“還也被他弄得迷離惝恍”,主張評論要“顧及全篇,并且顧及作者全人”。有的批評“常流于標準太狹窄,看法太膚淺”。魯迅先生反對用一個狹窄的圈子去套作品,“合就好,不合就壞”,這樣有礙于文學的發(fā)展。有的批評“是惡意的批評”,魯迅先生稱這類批評家為“不平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寫出很高明的結論道,‘唉,幼稚得很。中國要天才!’”,“惡意的批評家在嫩苗上馳馬……遭殃的是嫩苗”。魯迅先生認為,這樣的批評是戕害作者,很害人,可以置之不理。
對于那些把正當?shù)呐u歪曲為“捧和罵”的論調,魯迅先生尖銳駁斥,他說:“其實所謂捧與罵者,不過是將稱贊與攻擊,換了兩個不好看的字眼。指英雄為英雄,說娼婦是娼婦,表面上雖像捧與罵,實則說得剛剛合式,不能責備批評家的。”魯迅先生精辟指出,“批評家的錯處,是在亂罵與亂捧。”
對于有人批評批評家圈子意識濃烈,“用一個一定的圈子向作品上套”,魯迅先生認為,沒有圈子的批評家是不存在的,指出“我們不能責備他有圈子,我們只能批評他這圈子對不對”。他提出了批評的標準:美的圈、真實的圈、前進的圈。
如此的批評陋相,我們至今決絕了么?好像沒有,好像有的還很盛行。如此看來,對標魯迅,我們的評論之路崎嶇漫長。
四
作為一個文學批評者,置身于這個文學轉型時代,面對嚴肅文學這一段低迷的迷茫期、試錯期、探索期的現(xiàn)實,我自然無法視而不見,也無法退避躲藏,在每日的閱讀和思考中寫下長短文字,無奈人微言輕,湮沒于喧囂鼎沸的批評聲音中。盡管如此,我還是愿意對正在孕育中的新文學報以探索的熱情和大膽的預見。
二十一世紀過去了整整二十年,嚴肅文學的變革和出路仍在發(fā)生和尋找之中。讀者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已轉向手機,嚴肅文學中的小說如何走進手機、如何像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樣最大范圍地捕獲讀者并走進他們內心?新信息、新經驗、新現(xiàn)實層出不窮,鋪天蓋地而來,小說家該如何處理它們,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走出一條藝術征服力的道路?城市化進程加快,人所生存的時間觀、空間觀和價值觀深刻變化,小說寫作是否找到了與之對應的有效的新的方法、新的結構以及新的原創(chuàng)故事?這些都是問題,懸而未決。但讓人值得期待和相信的是,新的小說藝術勢必在不適感和陣痛期后破繭而出。傳統(tǒng)經典小說告訴我們,認識世界、認識人,并對人的內心世界永不疲倦地開掘,是小說永恒的魂魄和存在價值,是小說的恒數(shù);尋找新的故事模式、新信息、新經驗、新現(xiàn)實自然融入小說,是新時代對小說家的表達要求,是小說的變數(shù)?;蛟S,找到這種恒數(shù)和變數(shù)的最佳結合點,新的小說藝術就將出現(xiàn)。
小說未來的敘事走向如何?麥克尤恩說:對于未來的敘事走向,我想主要有兩個方向,一種是現(xiàn)實主義,我們要想辦法描繪我們所處的世界,以一種比較嚴格的重現(xiàn)現(xiàn)實的方式去描繪現(xiàn)實;另一種則是把現(xiàn)實以一種夢幻或魔幻的手法寫出來,以此呈現(xiàn)我們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
托卡爾丘克從未喪失對文學的信念,她說:“文學是極少數(shù)可能讓我們貼近世界確鑿事實的領域之一”,“文學建立在自我之外對他者的溫柔之上”。她在思考:我們該如何寫作?她試圖找到一些可能的方法來講述全新的世界故事,比如:“如今是否有可能找到一個新型故事的基礎”;“有沒有一個故事可以超越一個人沉默寡言的自我監(jiān)獄”;“我也夢想著有一種新的敘述者——一個‘第四人稱’的敘述者”,等等。很顯然,托卡爾丘克的思考是基于未來寫作的方向和方法的,而這也正是我們需要和期待的。
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時代里既有口碑又有讀者緣的作品,是那種走在嚴肅小說和通俗小說的中間道路上的作品。它們既有通俗小說無法拒絕的閱讀吸引力,又有嚴肅小說在人性勘探上的深度和廣度,比如美國的斯蒂芬·金、日本的東野圭吾以及中國的余華等,他們常銷的長篇小說走的大致是這條路子。時間已經告訴我們,純粹的嚴肅小說有口碑無讀者緣,純粹的通俗小說有讀者緣無口碑;這兩者之間的“中間道路”,正是在口碑和讀者緣上的雙豐收。這種寫作路數(shù)會成為今后小說變革的方向嗎?當然,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尋找和處理這種好“中間道路”,如何寫出真正的好小說。
這會是新文學的未來之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