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映華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受到了沖擊,以學生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已成為新課改的主題。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幾乎占據(jù)了課堂中的全部時間用來講解語文知識,小學生沒有時間和機會進行消化與思考,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下,課堂學習的效果也深受影響。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理念,將小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本文主要探討了以學生為主體,打造高效小學語文課堂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以學生為主體
引言:
新課改下著重強調了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應注重對小學生的引導,也應為小學生預留自主思考的時間,創(chuàng)造自主思考與探究的機會,讓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發(fā)揮,使其能夠在語文課堂中進一步的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從根本上革新理念,徹底改變教學習慣,將小學生作為語文課堂的中心,積極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1、簡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及其意義
1.1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解讀
郭思樂教授最早提出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這一理念倡導教育者在教學中將學生作為中心,事事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以學生的眼光和角度看待問題,讓學生能夠在教育中獲得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了解學學生,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學習情況,并根據(jù)其了解的結果開展教學,設計教學方案,為其創(chuàng)造愉快的教學氛圍,以發(fā)展小學生的思維,讓小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獲得發(fā)展,提升能力。
1.2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是以教師為主體,授課內容、授課方式以及授課節(jié)奏均是由教師決定的,小學生只需被動的傾聽和記憶便可。在此模式下,小學生習慣了被動接收,習慣了依賴教師,自身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并未在課堂中對所學的知識展開積極的思考,課堂教學效率深受影響。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語文教學,首先能夠發(fā)揮小學生的自主性,讓小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為小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也能激發(fā)小學生的潛能,讓小學生在課堂中得到提升與發(fā)展,使其不僅能夠牢固掌握語文知識,也能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2、簡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2.1組織實施合作學習
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過去式,以學生為主體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1]。合作學習法充分的體現(xiàn)了以小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彰顯了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生不再依賴于教師講解,而是通過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與學習語文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讓小學生在合作中發(fā)展思維與個性,提升能力,并對所學的語文知識有獨到的見解和深入的理解。
例如:以《曹沖稱象》為例。此篇文章講述的小時候曹沖稱象的故事,歌頌了曹沖愛動腦筋、善于觀察、富于聯(lián)想的品質。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按照之前的分組進行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需自主閱讀一遍文章,根據(jù)文章中的內容自主分析與總結曹沖稱象的方法,并能夠在不依賴教材的情況下用語言復述曹沖稱象的方法與過程。每個小組中的成員需依次復述一遍,當他人在復述時,其他成員要認真傾聽,學習其優(yōu)點,指出其不足。最后,小組成員需合作探討確定最終的版本,以最簡潔的語言完整的敘述曹沖稱象的過程與方法。通過實施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夠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自主性,也能讓小學生在不同的思維中碰撞火花,發(fā)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合作能力,使其深入理解文章。
2.2組織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教師對小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教師需用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小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讓小學生有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師所組織的教學活動中,也能在活動中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2]。因此,教師應了解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格特和需求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以吸引小學生。
例如:以《狐假虎威》為例。此篇文章講述的狡猾的護理假借老虎威風的故事,意在告訴我們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道理,切不可因一時之功而沾沾自喜。為吸引小學生,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每個小學生均可以自由商議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后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和特征,結合對文章的理解進行情景演練,以情景劇的形式完整的呈現(xiàn)文章的故事。這樣的活動不僅有趣、新穎,能夠成功的吸引小學生,小學生在趣味的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深入的理解文章,領悟文章所要傳遞和表達的思想,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2.3實施分層教學
小學生來自于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有著不同的認知水平,因此,小學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性[3]。小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無法改變小學生的差異,卻能用辦法縮小小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實施分層教學法,對不同認知差異的小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以幫助每一位小學生在學習中取得進步,促進小學生的發(fā)展。
例如:以《大青樹下的小學》為例。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將小學生劃分為3個層次,分別為語文學習能力強、基礎知識牢固、語文學習能力中等,基礎知識不牢固和基礎知識薄弱、能力不足三個層次。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如對于能力強的小學生,教師的任務要具有一定的難度,如讓其自主分析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作者的寫作特點和寫作手法等;對于學習能力不足的小學生教師只需先讓其流利的閱讀課文,掌握課文中生字、生詞,理解其文章的內容即可;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小學生教師可以讓其分析與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談談自己的學校等。通過分別分層教學,每個層次的小學生均能積極參與進來,也能在課堂中有所收獲。
結語:
綜上所述,以學生為主體,構建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不僅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發(fā)展的必經之路。因此,教師應從多個維度對語文課堂進行改革,在教學中以小學生為主體和中心,讓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fā)揮,以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 徐玲嬌,裴娟 . 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與研究 [J].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17):39-40.
[2]楊菊偉.關于小學語文主體活動式高效課堂構建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12):11.
[3]薛素梅,朱學亮.關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方法的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9,(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