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秋生
有一首古老的《越人歌》,載于漢代劉向編纂的《說苑》,楚王的母弟乘船夜游,撐船的是個越女,自作多情的她在攙扶中產(chǎn)生了情感,于是唱了這首情歌:“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風土記》曰“越俗性率樸”,是為佐證?!对饺烁琛泛统钠渌耖g詩歌一起成為《楚辭》的藝術(shù)源頭,是中國最早的翻譯作品,體現(xiàn)了不同民族和諧共處的狀況,表達了對跨越階級的愛情的追求。
《春秋左傳正義》載曰:春秋時楚國樂官鐘儀被晉國俘虜,晉侯叫他操琴,他奏的依舊是楚國的音樂,抒發(fā)思念故國的真切之情?!妒酚洝り愝F傳》記述:越人莊舄仕楚,原是一個貧民,竟做了大官。有一次他病了,沒有上朝。楚王就派人去看望,聽見莊舄正在吟唱越國的民歌,原來他患的是思鄉(xiāng)病呢。是故,漢代王粲的《登樓賦》曰:“鐘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标P(guān)于“越吟”與“楚奏”的兩個語典,都是早期的春秋紀實,表達了身處他鄉(xiāng)之人思念故鄉(xiāng)的深情,正是異口同聲,心心相印。
錢鍾書曾說:“中國有三個半人,兩廣人算一個,江浙人算一個,湖南人算一個,山東人算半個。”回顧那些重要的歷史人物,越文化與楚文化的相通之處就是淳樸重義、愛國恤民、尚武奮勇、自強不息。楚人的烈性與越人的硬氣是共融的,如一首古詩云:“國有中外殊,人無夷夏別。落地皆兄弟,何必分楚越。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h3>范蠡與勾踐
楚人范蠡是一個杰出的哲學家,其哲學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一是天人相合的宇宙觀,二是知天知人的認識論,三是陰陽轉(zhuǎn)化的辯證法。歷史上明確地把天、地、人作為整體進行分析考慮并提出具體問題的對策,是從范蠡開始的。后被“十六經(jīng)”吸收,所謂“治國固有前道,上知天時,下知地利,中知人事”,終為孟子完善,形成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著名格言。
當越國敗亡、勾踐入?yún)菫榕珪r,范蠡能夠?qū)彆r度勢,甘愿隨之入?yún)且煌瑸榕?,受盡屈辱。吳王夫差以功名而誘他,遭范蠡拒絕。當勾踐遭伍子胥設(shè)計陷害時,范蠡更是以身試刃而挫敗伍子胥之謀。所以到此時,勾踐已不再將范蠡視作一名忠心之臣,而是知己,是超越于王道的“賢弟”親人。歸越后,范蠡得遇紅顏西施,但他的愛情卻和“滅吳七術(shù)”中的“美人計”產(chǎn)生了沖突,在關(guān)乎國家和美人的大是非前,范蠡忍痛而選擇了前者。到此時,范蠡與初入越時的理想相比,已經(jīng)相去甚遠。無形之中,他已與勾踐一樣,將沉重的國家理念藏在心中,而將至情至美的愛拋掉了。
上將軍范蠡為越王勾踐獻計謀略,安民治軍,復國雪恥,重振越風。越國經(jīng)歷“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范蠡是主要的策劃者和組織者。他不僅勇于指揮作戰(zhàn),而且善于治理內(nèi)政。他還是個經(jīng)濟學家,利用湖泊河網(wǎng)發(fā)展水產(chǎn)業(yè),利用丘陵平原發(fā)展畜牧業(yè),讓故鄉(xiāng)人民受益萬代。以勾踐為代表的“會稽風度”,表現(xiàn)為明末王思任說的一句話:“吾越乃報仇雪恥之鄉(xiāng),非藏垢納污之地。”正是卓絕千古的文化血脈造就了越人獨特的品質(zhì),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硬氣,敢作斗爭的陽剛;二是韌性,堅持真理的陰柔。
范蠡哲學的亮點是“經(jīng)世致用”,他把發(fā)現(xiàn)的客觀世界運行規(guī)律用于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其人最為稱道的就是“功成身退”,取自《易經(jīng)》中的“遁卦”,也即《道德經(jīng)》的名言:“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边@里包含著人生的大智慧:“知足”“知止”“退后一步,天高地闊”。司馬遷《史記》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與時逐而不責于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紹興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先賢,在越王城建立了范蠡祠,香火不絕,以示其不朽的功績。
周敦頤是借鑒佛、道思辨以重塑儒家道德哲學的宋明理學的先行者,他是道教《無極圖》的傳人,還與云門宗佛印了元頗為相契。盡管出入佛、道,但周敦頤志在儒門,他引佛、道的本體論、本源論、境界論和工夫論等資源來重組儒家的倫理道德,對理學起了重要的開山作用。
王陽明是融合儒、釋、道三教的集大成者,陽明心學即是他會通三教的產(chǎn)物。對周敦頤這位前輩,王陽明可謂神交久矣。他從小飽讀程朱理學,深受理學鼻祖周敦頤的熏陶。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王陽明在九華山地藏洞遇異人,關(guān)于周濂溪是“儒家好秀才”之言讓其深感相契。正德二年(1507),王陽明在赴謫途中拜謁萍鄉(xiāng)濂溪祠,自稱私淑弟子的題詩,滿是對周濂溪的仰止之情。在貶謫地王陽明居夷處困,深悟周敦頤的純粹和平,尊崇其為孔、孟的傳人。
王陽明改造周敦頤《太極圖說》的本源論思維,使之成為本體論。王陽明認為太極有體有用,太極的妙用即是動即是陽,而在太極不息的發(fā)用中,其常體是不會變易的,此即為靜即為陰。王陽明言心是天地萬物的存在根據(jù),視天地萬物的流行皆為心之發(fā)用,認為靜言的是良知之體,動言的是良知之發(fā)用。良知體用一源,體中有用,用中有體,因此萬物皆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皆是良知一體之妙用。
王陽明繼承周敦頤的“誠”的內(nèi)涵,使之從價值本體上升為宇宙本體。周敦頤關(guān)于“誠”既含物理又含倫理的思想是:“誠”實際上就是理,其在天地間,就是星辰附麗、日月閃耀、四時運行等等的道理;其在人或事物上,就是草木茂盛、禽獸成群、夷夏有別等等的道理。由此可見,王陽明所講的“誠”之理包含了“所必然”和“所當然”,也即物理和倫理兩部分。
王陽明承襲周敦頤的立志、無欲主靜和遷善改過等工夫論。他也一直以立志成圣為首務(wù),故而他在友朋弟子中不厭其煩地倡揚立志。他在龍場所設(shè)的四教條之一就是立志,他勉勵學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故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王陽明弘治十年(1497)主考山東鄉(xiāng)試,試題都出自其手筆,他以周敦頤“志伊尹之所志,學顏子之所學”作為策問,從中也可見周敦頤對王陽明的影響。
李慈銘字炁伯,號莼客,世稱越縵老人,晚清會稽名士,集官吏、學者、文學家于一身,被視為越學之大成者,著作十分豐厚。王闿運字壬秋,號湘綺,世稱湘綺先生,晚清經(jīng)學家、文學家、教育家,號稱湘學泰斗與瀟湘名士,詩文亦稱“天下第一”,門生弟子遍布天下。李慈銘居浙,王闿運臨湘,“越縵堂”與“湘綺樓”是兩人各自取的書齋名,恰是天成一對。按《說文解字》:“縵,繒無文也”“綺,文繒也”。所謂“君子和而不同”,此即是一個明證。
王闿運曾從師劉熙載于上海龍門書院,先生親授“日程”(記載為學進度)與“日記”(記錄心得和疑慮),乃每日必做的功課。他受益匪淺,感曰:“蒙融齋(劉熙載字)所重,此先生謙德溉人,壬秋年少時便令心折,亦不易也?!崩畲茹憦男”屑覍W,敏思而多才,入京后曾從師翁同龢,自覺為學精進,尤感其師“日記之大觀,掌故之淵藪”的名望。
《清史稿》稱李慈銘:“為文沉博絕麗,詩尤工,自成一家。”錢仲聯(lián)的《近百年詩壇點將錄》把他排在第一位,稱“托塔天王晁蓋”,他還被譽為“舊文學的殿軍”。錢基博的《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曰:“方民國肇造也,一時言文章老宿者,首推湘潭王闿運?!蹦阎ヂ?lián)贊:“獨立千秋誰與友,自成一家始逼真。”
章太炎尊兩家為大師,將李慈銘與王闿運并稱為“古文二大家”。無獨有偶,張之洞也敬重他們?yōu)椤霸妷纤蕖?,還將王、李并稱:“王詩幽奧,李詩明秀?!卞X鍾書在《復堂日記續(xù)錄序》中,對兩人的《日記》做了如下評介:“王(闿運)翁楚艷之侈,能以文字緣飾經(jīng)術(shù),收朋勤誨,化及湘蜀,及所作支晦無俚,雖運而無所積。李(慈銘)生小心精潔,匪唯摭華,頗尋厥根,自負能為本末兼賅之學。觀其故實紛羅,文詞耀艷,洵近世中華士聞人也!”
當年由樊增祥發(fā)起在京城成立了“寒山詩社”,李慈銘與王闿運都是其中的成員,彼此多有交往,也少不了逢場作戲。兩家的詩說也是“英雄所見略同”,即博采眾長,自成一體。王闿運曰:“余則盡法古人之美,一一而仿之,鑄而出之,功成未至而謬擬之?!崩畲茹懺唬骸安幻患?,不專一代,陶冶古人自成面目,八面受敵而為大家。”從詩歌創(chuàng)作風格來看,兩人亦有相似之處,比如五言詩中的清空風韻。李慈銘的《越中吟》:“落日放船好,一泓秋可尋。渺然如世外,清絕見吾心。藻影浮空動,荷香入定深。艫搖魚躍際,都是故鄉(xiāng)音?!蓖蹶]運的《雨過空靈灘》:“煙岫蒙蒙白,秋風瑟瑟清。歸帆開霧雨,細浪響空靈。水驛雙鬢報,灘聲一枕聽。霜鳊不易得,隨處問漁汀?!?h3>譚嗣同與秋瑾
秋瑾十八歲時隨父入湘,先后在長沙、常德、湘潭等地居住,二十歲時與王廷鈞(子芳)成婚。十年中她結(jié)交了湖南的許多親朋好友,飽受楚湘文化的熏陶,同時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詞,展示了一個才女驕人的文學天賦。她喜好游山玩水,楚湘的風景同水鄉(xiāng)紹興如出一轍,她留下了如此感遇:“傳帛解憐蘇武節(jié),揮弦應(yīng)憶洞庭游”;“欲將滿眼汪洋淚,并入湘江一處流。”她鐘情以屈原為源頭的楚湘文化,有一首五古《吊屈原》:“楚懷本孱王,乃同聾與瞽。謗多言難伸,蟲生木自腐。臣心一如豸,市語三成虎。君何喜諂佞,忠直反遭忤。傷哉九畹蘭,下與群草伍。臨風自芳媚,又被薰蕕妒。太息屈子原,胡不生于魯?”可見愛憎何其分明,蘊含著感傷時局、借古諷今的意味。
由“才女”向“俠女”的亮麗轉(zhuǎn)身中,譚嗣同對秋瑾的影響極大。譚嗣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當時日本領(lǐng)事館欲為之庇護,被他毅然回絕,并對來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弊T于1898年9月28日慷慨就義,留下絕命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鼻镨c譚嗣同何其相似乃爾,當大通學堂被清兵包圍時,大家都力勸她回避,但她堅決不走,發(fā)出驚天動地的誓言:“以我之血,驚醒國人?!鼻镨?907年7月15日壯烈犧牲于紹興軒亭口,之前也寫下了絕命詩:“大好時光一剎過,雄心未遂恨如何?投鞭滄海橫流斷,倚劍重霄對月磨。函谷無泥累鐵馬,洛陽有淚泣銅駝。粉身碎骨尋常事,但愿犧牲保國家。”可見,秋瑾與譚嗣同是心心相印的,而且是殊途同歸。更有巧合的是,兩人慷慨就義時的年齡是一樣的,為三十三歲。
秋瑾的留日同學陳天華,1905年12月7日投海自殺。在陳天華的追悼會上,秋瑾發(fā)表慷慨激昂的演說,號召留日學生記住烈士遺言“共講愛國,更臥薪嘗膽”。說到激動處,秋瑾隨手從靴筒里抽出她隨身帶著的“倭刀”插在桌上,大聲叫喊:“如有人回到祖國,投降清廷,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就吃我一刀!”留日學生和革命黨人都為之拍手叫好,于是“鑒湖女俠”便出了名。
秋瑾有《贈王時澤》一函謂:“男子之死于謀光復者,則自唐才常以后,若沈藎、史堅如、吳越諸子,不乏其人,而女子則無聞焉,亦吾女界之羞……吾自庚子以來,已置生命于不顧,即不獲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此等言語,頗與譚嗣同、陳天華之氣浩然相等。所以,她在一首《滿江紅》詞中這樣感嘆:“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作為“湘人媳婦”的秋瑾,她身上的烈性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