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強 聶 甜
臺州市中醫(yī)院 浙江 臺州 318000
耳鳴之病名最早見于《內經》,有“耳鳴”“耳中鳴”“耳苦鳴”等名稱,是指沒有外界聲源時所感知的聲音[1],其中大部分為主觀性耳鳴,即只有患者自己能夠感覺耳中有鳴響聲。耳鳴患病率隨年齡增加逐漸上升[2],并常伴有失眠、焦慮、抑郁及其它情感障礙等癥狀,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3]?,F(xiàn)代醫(yī)學多用營養(yǎng)神經、血管擴張、改善微循環(huán)等藥物治療,暫無針對耳鳴的特效藥[4]。筆者從事中醫(yī)臨床工作30 余載,發(fā)現(xiàn)實證耳鳴與少陽經筋密切相關,從經筋論治實證耳鳴即時療效明顯,而傳統(tǒng)針刺方法治療耳鳴中,一般從心、肝、脾入手,取經主要為太陽、少陽、陽明經脈。筆者在治療實證耳鳴時與上述常規(guī)刺法有所不同,現(xiàn)將個人主要體會總結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1.1 重經筋理論,疏解少陽:《靈樞·根結》記載“足少陽
根于竅陰,結于窗籠”,窗籠者耳也,可見耳疾與少陽關系密切。筆者認為實證耳鳴者大多因少陽經氣滯澀,樞機不利,瘀阻耳竅所致。故需謹守“疏解少陽”之治則,以疏通少陽經氣,氣血正常運行,耳竅才得以濡養(yǎng)。調和少陽經脈,除了激發(fā)少陽經氣本身的運行,還需要解決其外周環(huán)境的壓迫及阻滯。筆者提到因經脈之氣流注于經筋之中,所以松解少陽經筋是調整少陽經絡氣血的關鍵和前提?!鹅`樞·經脈》曰:“膽足少陽之脈……下耳后……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三焦手少陽之脈……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薄鹅`樞·經筋》記載“足少陽之筋……循耳后”“手少陽之筋……循耳前”。由此可見,耳疾與手足少陽經及其經筋密切相關。從經筋角度來講,一方面,少陽經筋損傷發(fā)生病理變化、粘連而形成橫絡時,便會間接影響到少陽經脈的通暢。另一方面,少陽經筋受損,致使整個經筋系統(tǒng)受其牽連,進而可能出現(xiàn)經筋所過之處的功能障礙。因而先需解除少陽經筋阻滯之“標”,重塑經筋功能,才能歸正少陽經絡之“本”,而后經脈可調,氣血乃行,耳竅才得以充養(yǎng),即可救耳鳴之苦。
1.2 重經筋觸診,辨別虛實:《靈樞·刺節(jié)真邪》曰:“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虛實,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后取之而下之?!逼渲袕娬{了觸診及辨別虛實的重要性。筆者在臨床中重視詢問患者耳鳴的加重因素及生活習慣,從中分析出存在的病變經筋上的中心觸發(fā)點及關鍵肌。在多年臨床中發(fā)現(xiàn),實性耳鳴患者一半與頸椎病有關,且部分患者耳鳴加重與長時間維持單手持手機的靜止性勞損相關。它不僅僅容易損傷枕下肌群,還會對肱三頭肌造成積累性勞損及痙攣。有些患者耳鳴加重因素與行走過多、坐久及站久有關,筆者考慮可能與患者自身不良姿勢時間過長導致下肢少陽經筋異常張力牽拉有關。而處于手少陽經筋中心位的肱三頭肌及足少陽經筋中心位的髂脛束,如果它們發(fā)生急性損傷或慢性重復性勞損,可以致使整個經筋系統(tǒng)受其牽連,疼痛牽引耳周組織,卡壓相關血管及神經,使得耳部血供不足,產生耳鳴癥狀。循手足少陽經筋,去尋找肱三頭肌及髂脛束的痛點、結節(jié)、繃緊帶及條索等陽性反應點,且患者拒按,按之則痛,提示為實證。若指下觸之虛空綿軟,局部凹陷、無張力,且患者喜按,按之則舒,提示為虛證。
觸診為實證,針刺以疏解少陽經筋即時效果明顯,大部分患者針刺后耳鳴響度減輕一半左右;觸診為虛證,“疏解少陽法”針刺治療效果不佳。
1.3 重手法操作,定位準確:筆者認為經筋的疏解手法操作關鍵在于“局部抽動”,這與肌筋膜觸發(fā)點的針刺操作相吻合。將肌筋膜觸發(fā)點內容引入經筋系統(tǒng)之中,不僅補充了傳統(tǒng)經筋系統(tǒng)中“阿是穴”的內容及具體操作,而且豐富了經筋系統(tǒng)中現(xiàn)代理論假說方面的內容。治療實證耳鳴,首先循手足少陽經筋,找到肱三頭肌及髂脛束的2~3 個陽性反應點,指下觸之有明顯的結節(jié)或條索,且按壓該處疼痛明顯。定位準確后,進針時首先要聚精會神,押手置于定位處旁,指力透過巧勁集中在針尖,快速垂直刺入,一定不能讓針身左右晃動,快速提插2~3 次,局部出現(xiàn)抽搐或者肌肉跳動即可拔針,拔針后需按壓片刻以防局部血腫出現(xiàn)。
患者,男,49 歲。就診日期:2021 年2 月10 日。主訴:左耳耳鳴3 個月?,F(xiàn)病史:3 月前長期熬夜后出現(xiàn)耳鳴,伴聽力下降,耳鳴為“嗡嗡”聲,睡覺時明顯,時輕時重,持續(xù)性存在,影響睡眠,立即就診于市立醫(yī)院查頭顱MRI及內耳道MRI未見異常,純音聽閾檢查示:左耳平均聽閾32dB,右耳平均聽閾13dB。聲阻抗:雙耳“A”形曲線。住院予甲鈷胺、前列地爾等靜滴治療,第1天耳鳴響度下降一半,后治療效果不顯。出院后左耳聽力恢復正常,但仍有耳鳴,癥狀發(fā)作頻繁,聲響變大,呈“嗡嗡”聲,每因勞累或情緒不佳時加重,影響睡眠。為進一步治療,來臺州市中醫(yī)院針灸門診就醫(yī)??滔掳Y:自覺耳內有“嗡嗡”聲,聲音持續(xù),工作開車5 小時后及站著1~2 小時后癥狀加重,耳鳴聲響尤其明顯,嚴重影響情緒及工作。偶感頸肩酸脹,無頭痛頭暈。形體壯實,面色黯紅,寐差,胃納可,大便偏干,小便可,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既往體健,無家族史。西醫(yī)診斷:神經性耳鳴;中醫(yī)診斷:耳鳴(肝郁化火型)。治法:疏解少陽經筋。針刺定位:取手足少陽經筋上的肱三頭肌及髂脛束的2~3 個陽性反應點。具體操作:患者仰臥位,暴露四肢,局部常規(guī)消毒后,讓患者左肩外展上舉,左手掌放在頭頂,用拇指和食指對肱三頭肌進行捏和放,感知組織的密度及張力,找到明顯結節(jié)或條索狀的壓痛點2~3 個,使用0.25mm×40.00mm 一次性毫針,押手置于壓痛點旁,快速垂直刺入20~30mm,快速提插2~3次,局部出現(xiàn)抽搐或者肌肉跳動即可拔針,拔針后需按壓片刻以防局部血腫出現(xiàn)。上肢治療結束后囑患者描述耳鳴聲響的變化,若響度有減輕則治療結束;若響度未有變化,則需進一步進行下肢治療。用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指腹去觸診髂脛束的繃緊點,觸診壓力要適中,觸診手指移動要緊貼髂脛束,不要移動過快。找到髂脛束上明顯結節(jié)或條索狀的壓痛點2~3 個,操作手法同上。隔天治療1 次,1 周3 次。第1 次治療后,耳鳴聲響減輕一半,在安靜狀態(tài)下仍可聽到輕微的“嗡嗡”聲,工作時耳鳴不明顯,當天晚上睡眠改善。治療1周后,耳鳴癥狀反復,聲響較第一次治療后稍有增大,睡眠尚可。治療2周后,夜晚睡覺時耳內幾乎聽不到聲響。囑患者注意作息規(guī)律,保持心情愉悅,保證充足睡眠,盡量避免感冒及熬夜。結束治療1個月后隨訪,患者耳鳴癥狀未復發(fā)。
筆者認為實證耳鳴主要病機在于少陽經氣滯澀,耳竅失去濡養(yǎng)。治以“疏解少陽”,關鍵在于解除少陽經筋阻滯之“標”,解除處于手少陽經筋中心位的肱三頭肌及足少陽經筋中心位的髂脛束的痙攣,減小其在少陽經筋上下左右的牽張范圍,減輕耳周神經及血管的壓力,故而有利于實證耳鳴癥狀的緩解。這一療法經過多年臨床實踐驗證,即時療效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