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 要】選擇題是初中道德與法治中考的常見題型,也是學生得分的關鍵題型。教師以2020年江蘇中考部分試題為例,從熟記解題知識點、把握解題關鍵點和關注解題結合點等方面闡述了做好道德與法治選擇題的思路和方法,旨在引導學生關注時政熱點、幫助學生提升解題能力。
【關鍵詞】選擇題;價值引領;思維能力;時代氣息
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經(jīng)常會和學生強調(diào)這樣一句話:“得選擇題者得天下?!边@句話雖然存在夸大的成分,但從另一角度也反映出了選擇題的重要性。然而,近年來,江蘇各地中考的選擇題呈現(xiàn)出閱讀量大、信息量廣、難度提高、能力要求進一步強化等特點,給學生的審題尤其是解題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成為了考生得高分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如何答好選擇題,取得高分,是擺在廣大考生面前的一個重大難題。教師以2020年江蘇各市中考試卷為例進行以下分析:
一、熟記解題知識點,凸顯價值引領
例1:(2020南京14)在“家國一體”的中國古代,人們有著濃厚的“尚圓”思維(即講究圓滿、圓融等,重視家庭團聚、社會和諧、國家統(tǒng)一等),這一思維至今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以下符合這一思維的是()
①堅決反對分裂,始終維護祖國統(tǒng)一
②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經(jīng)濟安全為保障
③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共圓偉大復興中國夢
④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實現(xiàn)各國同等程度發(fā)展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題目分析】初中階段是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國總體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一些西方國家加緊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qū)ξ覈鴮嵤┪骰只?。人們的思想日益多元化,這就迫切需要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引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樹立堅定的信念,堅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安全。本題結合“尚圓”的中華民族精神既考查了書本知識,又關注現(xiàn)實生活,在學生讀題解題的過程中進行主流價值觀的滲透,體現(xiàn)了國家意志,堅定了政治方向,試題的思想性、政治性不言而喻。本題②選項中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保障應該是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經(jīng)濟安全是基礎,所以錯誤;④選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是對的,但是實現(xiàn)各國同等程度發(fā)展表述錯誤,可排除,學生只要對書本基礎知識比較熟悉,就不難得出本題最終答案為A.①③
【失分原因】我之所以把這類題目稱之為基礎型是因為這類題目的選項要么是本身錯誤的,要么是教材上有的,教師上新課甚至是復習時反復強調(diào)過的,只要考生基礎扎實,能夠一眼分辨出來,這類題目應該是送分的。但從現(xiàn)實來看,這類基礎題往往正確率很低,究其原因有幾點:1.思想不夠重視。很多學生眼高手低,平時不重視書本上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記憶,看書時只求一個大概、差不多就行了,導致做題時沒法區(qū)分類似的概念和知識點。2.做題習慣不好。很多考生平常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做題習慣,試卷上沒有任何解題痕跡,看到差不多的答案隨意選一個。到了考試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審題錯誤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情況。3.缺乏總結整理。事實上,我們很多學校都在搞題海戰(zhàn)術,廣大考生做的題目已經(jīng)夠多了,但“做題無數(shù),來了照錯”依然屢見不鮮,歸根結底是學生已經(jīng)淪為做題機器,只知道埋頭做題,不知道及時總結反思。
【解決對策】針對以上情況,要想提高這類基礎題型的得分率,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夯實基礎。基礎知識不扎實是學生分數(shù)不高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我們在復習,尤其是一輪復習的時候一定要夯實基礎,結合教材,以考點為單位進行知識點的梳理,對于相類似的知識點一定要區(qū)分開來,可以引導學生自我整理。如:對未成年人的四大保護,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人大的職權和人大代表的權利等。中考雖然重在能力的考查,但是基礎知識點占比不在少數(shù),而且只有基礎扎實了才能在此基礎上在二輪復習的時候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使知識條例化、系統(tǒng)化。
2.審題準確。每次考試結束跟學生進行試卷分析的時候,總會聽到這樣一種聲音:“這道題我會做的啊,怎么看錯了呢?”是的,很多考生遇到這種基礎題時,第一反應就是這個知識點我會的,然后自以為很聰明地選出了正確的答案,殊不知這卻是出題人的陷阱,“不正確”“不符合”這類關鍵詞根本沒看到。再比如常見的幾個主體:個人,企業(yè),國家,市場,不少考生也會出現(xiàn)審題時沒看清主體的情況。因此,在審題時一定要圈出題干中有效的關鍵詞,同時對題肢的審題也要完整,尤其是一個題肢有前后兩句組成的時候一定要作為一個整體來看。
3.整理錯題。很多教師在試卷講評時喜歡一講到底,而且講的很細很全,但是為什么下次碰到類似知識點又錯了呢?問題在于學生沒有對教師所講的進行及時整理、消化和吸收。所以,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對于試卷中的難點教師應該細講,但對于基礎型的知識點教師只是提一個思路,引導學生自主討論和總結,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同時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舉兩得。但是,需要糾正的是,整理錯題不是把原題原原本本抄下來,而是把里面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整理,這樣既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把握解題關鍵點,提升思維能力
例2:(20年淮安5)我國第六個“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某校法治學習小組圍繞“我與憲法”這一主題對本校同學開展問卷調(diào)查活動,其部分結果如圖所示。這給我們中學生的啟示是(? ? )
A.國家要堅持依憲治國,加強憲法監(jiān)督
B.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限定范圍內(nèi)行使
C.我們要學習憲法,認同憲法,踐行憲法章程
D.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題目分析】十九屆二中全會明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依憲執(zhí)政”,把實施憲法擺在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位置。本題就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了,以憲法相關知識為背景材料,利用圖片的形式,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ABD三個選項本身都正確,但都是從國家角度來分析的,不符合題意中學生的角度。同時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學生不管是運用還是宣傳和熟知憲法方面,所占比例都不高,因此不難得出答案選C。
【失分原因】這類理解型的題目難度之所以要比基礎型的題目要高,是因為這類題目的選項本身表述基本是正確的,考生不能一眼看出它的問題所在,加上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較弱,因此這就成了失分的重要原因。
【解決對策】廣大考生想要中考取得好的成績,沒有扎實的基礎是肯定不行的,但是僅僅會死背書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具備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這就要求考生學會讀題,既要對材料分層解讀,逐字逐句地分析,找出關鍵字詞或語句,然后對應遷移到教材上的知識點;又要從整體上把握整段材料不同層級之間的聯(lián)系,切忌對材料斷章取義,尤其要重點把握材料中的具有過渡性的語句和首尾句,這些往往是解題的關鍵所在。
三、關注解題結合點,體現(xiàn)時代氣息
例3:(20年蘇州14)蘇州在加快夜間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在“地攤經(jīng)濟”上下功夫,支持各地開展“店外設攤”和“集中夜市”試點,讓蘇州的“煙火氣”更足、“人情味”更濃。發(fā)展地攤經(jīng)濟有利于(? ? )
①滿足人民的生活需求
②消除居民收入的差距
③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④促進非公有制經(jīng)濟發(fā)展
A.①②? ? ? ?B.①④? ? ? ?C.②③? ? ? ?D.③④
【題目分析】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實體經(jīng)濟遭受了很大的打擊,失業(yè)人數(shù)隨之增加,為了刺激消費、增加就業(yè)、拉動經(jīng)濟增長,李克強總理提出地攤經(jīng)濟是中國的生機。蘇州市政府也大力響應國務院的號召,支持“店外設攤”和“集中夜市”。本題以地攤經(jīng)濟這一時事熱點為背景材料,設置情境,考查了非公有制經(jīng)濟的相關知識點。選項②錯在消除這一說法太過絕對;③錯在地攤經(jīng)濟應該屬于非公有制經(jīng)濟,而不是公有制經(jīng)濟,所以答案應該選B。
【失分原因】由于政治這門學科的特殊性,每年中考除了考一些??伎键c外,還會結合當下的時政熱點出題,體現(xiàn)出濃厚的時代氣息。這類考題題肢的表述對于考生來說比較陌生,書本上沒有現(xiàn)成答案,往往靈活性較大,難度較高,若考生在平時的復習中沒有特別關注這方面的新聞或資料的話往往會無從下手,這也是失分較多的原因。
【解決對策】近幾年江蘇中考政治的命題越來越注重取材于社會熱點,使之與書本知識和考點相結合,這就對考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做到在平時的復習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養(yǎng)成整理相關熱點的習慣,并有意識地將這些熱點材料與考點相對接,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除此之外還要整理各地模擬卷中考查到的涉及到相關熱點的題目,分析它們的切入點有何不同,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題目永遠也做不完,題目的形式也是千變?nèi)f化,尤其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每年的時政熱點都不同,但是筆者相信只要把握以上幾點,就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參考文獻】
[1]沙建霞.初中道德與法治選擇題特點與解題技巧[N].發(fā)展導報,2018-10-16(019)
[2]張敏.淺談道德與法治課答題策略[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02)
[3]路文超.中考時政備考策略探究[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