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競誼
(西北大學,陜西 西安710127)
民俗學與文學的關系相輔相成。藝術源于生活,文學源于民俗生活,民俗生活亦因文學而綻放出璀璨的光芒。文學民俗學意識的形成與發(fā)展離不開民俗學理論支撐。文學民俗意識與創(chuàng)作主體或批評主體對民俗事項文化內涵的把控以及對民間民俗文化敘事承載作用的認識有關。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民俗意識的發(fā)展已日益成熟。
本文通過對文學民俗學意識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文學民俗學意識形態(tài)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與探討,旨在說明中國民俗學與現(xiàn)當代文學的復雜邏輯關聯(lián),明確現(xiàn)當代文學的發(fā)展軌跡,客觀看待文學民俗學意識。
以民俗學為視角,展開文學批評,是民俗學意識的一種典型體現(xiàn)。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以文學批評為主的文學民俗學意識發(fā)展過程極為漫長。評論主體對某一作品進行民俗學評論時,主要從民俗學角度切入,對作品中的民俗學描寫進行深入解讀,發(fā)掘民俗學事項的文化內涵。在我國,關于民俗學的研究社團和具體刊物產生時間比較早,比如,20世紀20年代就可一窺其身影。然而,這依然不能說明與之相關的文學批評類意識已經(jīng)出現(xiàn)。文學不會一成不變,時代在不斷更迭,在以文學批評為主的時代中,批評主體以民俗學為主的批評內容發(fā)展是一種緩慢的、由朦朧到清晰的過程。
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人認為魯迅小說中展示出的民俗事項是對現(xiàn)實的反映與封建文化的批判。然而,20世紀30年代,人們談到魯迅的小說時,并未頻繁談及作品中的民俗學。比如,歐陽山認為魯迅的《阿Q正傳》與反封建有關;楊啟嘉從文藝學和社會學角度對《阿Q正傳》進行分析,并未涉及民俗學。王哲甫對魯迅的《吶喊》、《彷徨》進行評論,認為他的小說與雜文一般,充分揭示出民族的愚昧與頑固,體現(xiàn)了對舊思想和舊道德的反抗。
在文學評論中,民俗學意識的真正萌發(fā)起源于20世紀40年。李一鳴對王魯彥、許欽文等作家小說進行評論時,不止一次提到他們的作品中具有一定的“浙東”鄉(xiāng)土味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李一鳴的文學評論中,可初步一觀其隱約的民俗學意識。比如,他對沈從文小說中描寫苗族風俗習慣和湖南西部地方的內容予以關注。這充分說明,20世紀40年代,文學批評民俗學意識正悄然萌發(fā)。
20世紀50年代與60年代,文學批評的民俗文學意識開始呈現(xiàn)出朦朧發(fā)展的狀態(tài)。20世紀50年代,王瑤在《中國新聞學史稿》中對許杰等作品進行評價,可一窺其并不明晰、間或具有些許朦朧感的民俗學意識。60年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包含與政治有關的大量評論,因此,文學評論的民俗學意識依然沒有脫離朦朧階段。比如,教材《十年來的新中國文學》談及孫犁地《風云初記》,對其中的風情描寫進行評論,認為作者對黨和政府具有“深情的愛”。
20世紀80年代初,從民俗學視角出發(fā)的文學性評論所包含的相關意識日益明晰。黃修己認為,沈從文的創(chuàng)作雖然在思想上有所局限,但卻能夠細致入微地描寫湘西地區(qū)的風俗習慣,其作品中所滲透的人性之美不容忽視。黃修己的文學民俗學評論開始呈現(xiàn)出對風俗民情意蘊的關注。20世紀90年代,在當代文學作品評論中,民俗學已經(jīng)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工具。
到了21世紀,文學民俗學意識的發(fā)展日益健康。這一階段的文藝民俗學理論研究日益增加,并獲得健康發(fā)展。比如,陳建勤等學者對民俗學、文藝學和美學多有研究,對文藝民俗學的理論進行進一步深化。許多學者以民俗學為視角,對少數(shù)民族文學進行研究。比如,楊彬、孫詩堯等學者對少數(shù)民族文學進行研究,旨在挖掘審美意象中所包含的民俗學,或就詩歌意象與民族民俗文化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傊覈膶W民俗學意識雖然有所發(fā)展,但尚未完全成熟,需不斷探索和研究,才能保證文學民俗學體系日益完善。
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主體對客觀存在的民俗習慣具有自身的感知與審美。創(chuàng)作者會通過觀察生活、積極挖掘民俗文化的內涵,賦予作品以更多靈魂。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者的民俗學意識已不斷成熟。在《水葬》等作品中包含一定的民俗學描寫內容,但創(chuàng)作者在最初創(chuàng)作時并未以民俗學為角度,而是從社會、文化社會角度出發(fā),進行描寫。王嘉良認為,以沈從文為代表的京派作家的作品具有“民俗敘事”的傾向。雖然當代人對沈從文等作家作品中所描寫的鄉(xiāng)風和民俗具備豐富的民俗學內涵,但實際上這些描寫并不具備清晰的文學民俗學意識。創(chuàng)作者并未曾特意挖掘鄉(xiāng)風與民俗的內涵,只在描寫的過程中構建一種與都市相對應的理想家園。比如“邊城”、“桃園”、“竹林”等細致入微的描寫更多是作家通過展示詩情畫意的自然風光與都市文明的畸形相對比。正是由于沈從文等作家關于鄉(xiāng)風民俗的描寫是一眾精神寄托,因此,作品中關于鄉(xiāng)風民俗描寫不能納入文學民俗學意識范疇。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中開始呈現(xiàn)較為自覺的民俗學意識。20世紀90年代初,民俗學意識愈發(fā)普遍,并在多種因素的驅動下不斷蛻變。
可從兩個方面分析自覺民俗學意識的產生與發(fā)展。
第一,尋根文化思潮的發(fā)展。作家在積極尋找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會認真審視當代古樸鄉(xiāng)土生存模式所包含的“規(guī)范文化”。作家在找尋區(qū)域文化的過程中,逐漸對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當代文學中的民俗學意識開始蛻變和成長。
第二,在文化反思思潮的促動下,作家開始更加關注民俗,試圖尋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狀態(tài),通過了解和選擇民俗事項,不斷挖掘民俗事項中的文化內涵,使作品更加生動、形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作家對民俗事項進行有意識的考察與挖掘,或者將民俗作為思考的載體,以求順利表達更加深刻的文化,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比如,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著名作家莫言的代表作《紅高粱》中包含十分濃厚的高密風土人情,他由表及里地挖掘民俗民風,試圖找到與之相關的獨特民族性格。《白鹿原》等作品所包含的民俗學意識已經(jīng)成為當代文學中司空見慣的創(chuàng)作意識,作家會通過深層次的思考不斷發(fā)掘文化底蘊,賦予作品更多民俗學內涵。
在文學范疇內,民俗學意識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呈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性。從文學民俗學意識作用角度來看,文學民俗學意識可分為感性與理性兩種形態(tài)。從意識主體角度來看,文學民俗學意識可分為自為與自覺兩種形態(tài)。
感性文學民俗學意識強調感知主體所感知的內容為民俗或民俗文化的形式美與形態(tài)美。民俗是一個比較復雜概念,其所包含的形式或形態(tài)眾多,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均有其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與形態(tài)。感知主體對民俗外在的形式與形態(tài)之美具有良好的感知,就是感性文學民俗學意識的主要體現(xiàn)。比如,祭祀、賽會等具有強烈民俗風情的儀式所包含的美均可被作家所感知。淳樸的民風也會被作家關注,其所包含的人性美可賦予作家創(chuàng)作的靈感。不管是何種美,作家會通過直覺進行感知,這就是文學民俗學意識的體現(xiàn)。感知主體對民俗進行感性認知時,往往不會深入到民俗的具體內容之中,也無需過多關注民俗的審美元素。
比如,《詩經(jīng)·鄭風·溱洧》中有一段專門描寫古代人手持蘭草踏春出游的風俗習慣,與直覺文學民俗學意識有關。同樣,沈從文作品中所包含的鄉(xiāng)風民俗描寫也與感性文學民俗學意識有更多微妙的關聯(lián)。
理性文學民俗學意識是一種自覺文學民俗學意識。感知主體通過深入考察分析民俗的內涵,對民俗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把控。
1.對民俗事項進行有意識考察
作家將民俗作為觀照對象,對民訴事項進行有意識考察。比如,20世紀80年代的《爸爸爸》中具有比較明晰的民訴事項分類。作家對民俗內容高度關注,既從社會學角度對“國民的劣根性”進行批判,又以民俗學微視角,對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
20世紀90年代,《馬橋詞典》展示出更多的民俗事項,這說明作家以直接、專注的態(tài)度觀照民俗,繼而具備更加清晰的民俗分類意識。
2.發(fā)掘民宿蘊含的深層次意蘊
在《馬橋詞典》中包含許多民俗描寫,充分體現(xiàn)理性文學民俗學意識的優(yōu)勢和作用。作家在作品中采用考究的文字描寫了信仰禁忌、飲食服飾、婚喪習俗、民間技藝等諸多民俗事項,通過多種方式滲透民俗深層次意蘊。作家將自己所感知的民俗文化內涵變成生動形象的文字,將理性文學民俗學意識在作品中進行淋漓盡致的發(fā)揮。
3.以民俗寄托深層次文化思考
擁有理性文學民俗學意識的創(chuàng)作主體會采用多種方式對民俗事項進行建構,積極進行文化思考,促進民俗事項意象化。作家對民俗或者民俗意象進行有效的處理后,就會使其具備更加獨特的功能。
比如,作家孫芳友在其“小城鎮(zhèn)民俗敘事”通過展示反復出現(xiàn)的“集合意象”賦予作品更多的生命力。如,《呂家染坊》中描寫了傳統(tǒng)蠟染布的制作工藝、染布匠呂老三;《馬家茶館》、《胡家燒餅》等作品中也有許多“集合意象”。通過作品可一窺作家對大工業(yè)時代的排斥與擔憂,以及對逐漸逝去的時代的緬懷。
綜上所述,民俗學與現(xiàn)當代文學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文學民俗學意識的萌生與發(fā)展歷經(jīng)了漫長的歲月,需結合其發(fā)生發(fā)展情況與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進一步了解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發(fā)展軌跡,理性對待各種文學民俗學評論。